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心理物理学纲要最新章节!

    我们有关韦伯定律、平行定律及其基线的讨论至今仍是关注一般现象中最简单的方面。具体说来就是感受增减的程度、产生还是消失,以及随着刺激的增减,感受是否能够以与刺激变化相同的幅度增加或减少。因此刺激对于感受的性质并没有因为增减而改变。但所有可能的刺激增减————或者说实际上是任何的变化————都需要关注,而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与原刺激性质相同的成分,来达到增减原刺激的目的,这仅仅是最简单的操作方式。例如白光刺激,假如加上一种颜色的光或者从光谱中减少一些成分,那么这白光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相比于按等比例改变白光成分光密度的方式,这种方式显然更简便易行。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用类似的方式改变音调与声音、气味、味觉感受成分等混合形式的例子。为了简洁起见,我们将发生此种变化的现象称为混合现象,与单一现象,即我们先前所讨论的那些现象相对,后续我们的讨论将主要以颜色混合现象的内容为主。

    纵观所有的研究事实,我们不仅希望能获得量化而且希望获得质性的结果,因为刺激的变化就属于质与量共同变化的情况。根据经验来看,这样的变化是可能的,目前的测量手段和用以进行量变的过程可以满足研究这一问题的需要。

    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有两种简单或复合刺激A或B,每种刺激各自都可单独产生一种简单感受(例如,两种颜色),当它们混合或组合呈现时能产生一种单一的知觉,这种知觉能够导致某种印象或感受,一般来说这种印象与刺激A单独作用时产生的印象a,或者是B产生的印象b都不同。混合物的具体印象形式会根据A或B哪一种刺激更占优势,或者二者相抵消以后的情况而变化,来决定它是更接近a还是b,还有一种可能是两种刺激都不占优势————例如黄和红这两种原色混合成为橙色。假如我们先单独呈现刺激A,就需要在纯粹的a开始被注意到之前加入B,并使B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水平,以免产生差别印象,反之我们把A加入B时,对于b也是如此操作。如果我们想从一开始就将A与B按一定比例混合以避免a或b占优,就必须在a快到b的临界点前,就使A或B增长至既定的量。

    一般来说,无论是简单刺激还是复合刺激————以及因此所产生的印象————当我们试图从这一简单刺激或者复合刺激的某一种中增加或抽取一定的量时,往往发现这个量值必须超过某一特定值,才能使这种操作所导致的印象产生质性变化,这一情况适用于简单刺激也适用于复合刺激。

    这些条件让我们回忆起与混合现象相关的一个概念,即阈限。有关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采用“混合阈限”来指代,以与之前在单一现象中测得的阈限,即“单一阈限”进行对比。

    我们之前描述中的单一刺激阈限与差别阈限在这里只是混合阈限中最简单且特殊的一种情况。实际上,当刺激B加入刺激或混合刺激A中时,有人会问B要增加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被识别,才能使这种混合印象与A产生的印象区分开来,我们可以采取将A刺激去掉,设定各种可能的A的取值水平来进行A阈限的测算。这样就可以获得一般情况下单一刺激的阈限。同样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将B设为定值,改变A的不同取值。这样就可以把这个例子变成一般的单一差别阈限测量的问题。

    让我们看看这个把刺激B加入刺激A中导致最小可觉差或一般知觉改变的例子,其中A本身可导致一定程度的感受a。目前的问题是:现在当A升高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是否B也需要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比例才能使a产生相等的可觉性变化?那么对于既定性质的A与B,我们是否可以另外采用上述的阈限一般化手段来对韦伯定律进行通用的界定,因为目前只有A与B之间的差异消失时,通用定律才能够使用?

    至今我始终缺乏有关这些内容的数据,但我已经在自己身上进行了一些实验[1]并发现,至少在少量的彩色(=B)混合进白色(=A)的情况下,感受性仍能遵从类似韦伯定律的变化,并受到类似的限制。

    人们通过戴上彩色眼镜、移动彩色玻璃、与窗户形成一定角度、透过一张白纸等方式,可以很容易地在白色表面获得颜色的最小可觉痕迹。大家可以通过描述的实验及其控制条件来进行重复(在多云天气里会有所差别),即戴着墨镜来观察彩色色块,墨镜尽量选取中性颜色,我发现这样可以极大加强人们对墨镜颜色的知觉程度————其结果,例如只有1/14的日光可以透过————那就可以在眼睛放松的同时,不会让颜色的最小可觉差消失。而通过这样的眼镜,确实可以减少施加于裸眼上的可见光通量,并且一些颜色的感知也消失了。另一方面,我[2]————以及赫尔姆霍茨[3]也在近来很多研究中————发现由任何颜色形成的印象,无论是单一还是混合的,都在高强度时很接近白光的感觉。

    然而,韦伯定律在刺激值较低时不适用的问题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对原因的探究仍然停留在类似单一现象时观测值与定律计算值之间的偏差这样的问题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