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象山语录最新章节!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孔门如子贡即无所疑,所以不至于道。孔子曰:“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子贡曰:“然。”往往孔子未然之,孔子复有非与之问。颜子仰之弥高,末由也已,其疑非细,甚不自安,所以其殆庶几乎?

    学问须论是非,不论效验。如告子先孟子不动心,其效先于孟子,然毕竟告子不是。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俱是一义。皆主“不忘而言”,“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之义。

    “人道敏政”,言果能尽人道,则政必敏矣。

    《洪范》“有猷”是知道者,“有为”是力行者,“有守”是守而不去者,曰“予攸好德”,是大有感发者。

    三德、六德、九德,是通计其德多少。三德可以为大夫,六德可以为诸侯,九德可以王天下。翕受即是九德咸事,敷施乃大施于天下。

    “《履》,德之基”,是人心贪欲恣纵,《履卦》之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其志既定,则各安其分,方得尊德乐道。“《谦》,德之柄”,谓染习深重,则物我之心炽,然谦始能受人以虚,而有入德之道矣。

    九畴之数: 一六在北,水得其正。三八在东,木得其正。惟金火易位,谓金在火乡,火在金乡,而木生火。自三上生至九,自二会生于九,正得二数,故火在南。自四至七,亦得四数,故金在西。

    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谓一与一为二、一与二为三、一与三为四、一与四为五、一与五为六,五者数之祖,既见五则变矣。二与五为七,三与五为八,四与五为九,九复变而为一。卦阴蓍阳,八八六十四,七七四十九,终万物始万物而不与,乃是阴事将终,阳事复始。《艮》,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道何尝有忧,既是人,则必有忧乐矣。精神不运则愚,血气不运则病。

    孟氏没,吾道不得其传。而老氏之学始于周末,盛于汉,迨晋而衰矣。老氏衰而佛氏之学出焉,佛氏始于梁达磨,盛于唐,至今而衰矣。有大贤者出,吾道其兴矣夫!

    独汉武帝不用黄老,于用人尚可与。

    汤放桀,武王伐纣,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义。孔子作《春秋》之言亦如此。

    王沂公曾论丁谓,似出私意,然志在退小人,其脉则正矣。迹虽如此,于心何愧焉?

    学问不得其纲,则是二君一民。等是恭敬,若不得其纲,则恭敬是君,此心是民;若得其纲,则恭敬者乃保养此心也。

    蓍用七七,少阳也。卦用八八,少阴也。少阳少阴,变而用之。

    棋所以长吾之精神,瑟所以养吾之德性。艺即是道,道即是艺,岂惟二物,于此可见矣。

    有己则忘理,明理则忘己。“艮其背,不见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则是任理而不以己与人参也。

    “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是学已到田地,自然如此,非是欲去明此而察此也。“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亦然。

    “《复》,小而辨于物”,小谓心不粗也。

    “在明明德,在亲民”,皆主于“在止于至善”。

    《皋陶谟》《洪范》《吕刑》,乃传道之书。

    四岳举丹朱、举鲧等,于知人之明,虽有不足,毕竟有德。故尧欲逊位之时,必首曰:“汝能庸命逊朕位。”

    皋陶明道,故历述知人之事。孟子曰:“我知言。”夫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诚则明,明则诚”,此非有次第也,其理自如此。“可欲之谓善”,“知至而意诚”亦同。有志于道者,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凡动容周旋,应事接物,读书考古,或动或静,莫不在时。此理塞宇宙,所谓道外无事,事外无道。舍此而别有商量,别有趋向,别有规模,别有形迹,别有行业,别有事功,则与道不相干,则是异端,则是利欲为之陷溺,为之窠臼。说即是邪说,见即是邪见。

    “君子之道费而隐”,费,散也。

    释氏谓此一物,非他物故也,然与吾儒不同。吾儒无不该备,无不管摄,释氏了此一身,皆无余事,公私义利于此而分矣。

    《系辞》卦有大小,阴小阳大。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虽诡怪阖辟,然实有此理,且亦不可恶也。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天下有不可易之理故也。“吉凶者,正胜者也。”《易》使人趋吉避凶,人之所为,当正而胜凶也。

    “必也使无讼乎?”至明然后知人情物理,使民无讼之义如此。

    天理人欲之分论极有病。自《礼记》有此言,而后人袭之。《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若是,则动亦是,静亦是,岂有天理物欲之分?若不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