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潜意识与生存最新章节!

    一、没有历史就没有心理学

    二、探讨基督教

    三、继续摸索

    四、诠释你自己

    五、徘徊在死亡边缘

    六、重拾命运之光明

    我其实早已开始致力于潜意识的研究了,而如今我已步入人生的后半生。我所从事的是一项极为耗时的工作,足足二十多年,我才对其中的奥秘有了某种程度的了解。

    首先,我必须为自己的内在体验寻找一些历史的原型来验证。也就是说,我得自问:“究竟我能否从历史中获得一些相关的前提和依据?”如果当时无法找到这样的证据,那么也不可能使我的构想具体化。因此,接触炼金术对我来说是一个关键,毕竟它提供了我所缺乏的历史的原型。

    分析心理学基本上是一种自然科学,然而它却比其他科学更容易受到观察者本身偏见的影响。因此,心理学者必须极度依赖历史及文学中的类似事物,避免在判断上犯下错误。从1918年至1926年,我曾严肃地研究斯诺替教派的作家,主要是因为他们接触的也是潜意识的原始世界,并且处理其中显然混淆了本能世界的“意象”问题。其中有限的记录显示,他们到底对这些意象了解多少,实在也是很难断言的,何况他们的大半记录来自他们的死对头————教会的神父。而且我认为他们对于这些记录,也没有心理学的概念存在。这些斯诺替教派的人对我来说毕竟太遥远,我无法在他们和我所面临的问题之间建立任何一种联结的关系。依我看来,那个可能联结斯诺替教派和目前这个世界的传统好像已经被人切断了。长久以来,事实也证明不可能在斯诺替主义————或者说新柏拉图主义————和现今的世界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然而在我开始了解炼金术之后,发现它代表的正是那个与斯诺替主义相关联的历史环节,因此,在过去与现在中间,确实是有连续不断的关系存在。炼金术以中世纪的自然哲学为基础,并形成了一座桥梁:一方面向过去延伸,连接斯诺替主义;一方面向未来发展,联结现代心理学的潜意识。

    弗洛伊德正是这一切的第一人。他首先引入斯诺替主义中的两项古典主题————性欲与可怕的父权。在他所提出来的原始父亲及其阴郁的超自我神话中,斯诺替的耶和华及创造者————上帝的意念不断地出现。这个神在弗洛伊德的神话里成为一个可怕的魔鬼,由此他创造了一个充满绝望、幻象和痛苦的世界。然而炼金术士对于事物秘密的成见中,早已透露了唯物论的倾向,而这点却蒙蔽了弗洛伊德的视野,使他忽略了斯诺替主义中的其他重要层面。

    在发现炼金术之前,我曾经不断地做过主题相似的梦。在梦中有一间类似厢房的房间出现在我家旁边。我感到非常奇怪,每一次梦中都会怀疑,为什么自己竟然从来不知道这个厢房的存在?特别是它好像一直就在那儿。终于在一次梦中,我走到这间厢房里去,发现其中竟有一间书房,而且藏有许多十六七世纪的书籍。硕大厚重的书册用猪皮包装着,一套套立在墙边。其中有些书还以铜雕的字母为装饰,插图里有一些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奇怪的象征符号。后来才知道,原来那都是炼金术里的象征符号。在梦里,我被那个书房以及那些奇怪的符号所深深地吸引。记得书房里尽是中古时的古版书,还有一些16世纪的印刷品。

    那间莫名的厢房,其实正是我人格的一部分、我心里的某一面,它代表的是某种属于我,但我却尚未察觉到的内在。至于那间书房所指的,即为炼金术。当时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炼金术,但很快我就开始研究了。15年之后,我果然搭建了一间和梦里非常相似的书房。

    然而预言我即将和炼金术接触的一个关键性的梦发生于1926年。梦里我人在南蒂罗尔,当时正值战争期间。有一天,我由意大利前线搭乘一个农夫的马车回到住所,我们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必须尽快离开,否则将性命难保。

    我记得我们必须通过一座桥,然后再穿越一个顶部早已受到枪炮损毁的隧道。在抵达隧道尽头的那一刻,呈现在眼前的竟是一片阳光普照的祥和天地。我认出那是属于维罗纳的地界。从山上望下去,整座城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我心里感到如释重负,于是我们继续穿过那片苍绿茂盛的伦巴第平原,沿路到处是美好的乡村风光,稻田、橄榄树和葡萄园的景致尽收眼底。接着,在我们对角线的方向,出现了一幢占地极广的大宅邸,正如北意大利公爵所拥有的庄园一般。这是一幢非常典型并带有许多厢房的宅邸,我们走的那条路正通往一个大天井及宅邸的正门。在穿过大门之后,我和农夫回头一看,那片阳光笼罩的田野景色已被抛在脑后了。我往四周望去,右边即是宅邸的正门,左边则是佣人侍者的住处以及马厩、谷仓等其他建筑物。

    正当我们抵达天井的中央,也就是房子的正门口时,有件奇怪的事发生了:外围的两座大门竟突然关上了。我的同伴大叫:“完了!我们现在被人关在17世纪的大门里啦!”我则以听天由命的态度处之:“好吧,就这样吧,不然又能怎么办呢?我们恐怕得在这儿困上好几年呢!”接着我又有个颇安慰人心的想法:“不管是几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出去的。”

    在这个梦出现后,我翻阅了许多有关世界宗教、哲学的史书,却仍旧无法找到解析这个梦的答案。直到后来我才了解到,原来它指的正是在17世纪发展至巅峰时期的炼金术。奇怪的是我竟然完全忘记了赫伯特·锡伯艾佛(Herbert Sibever)曾写过有关炼金术的书。当他的书出版之后,我虽然非常欣赏他的神秘与建设性的观点,却认为炼金术是一种邪门歪道、愚蠢之至的东西。无论如何,当时我与他有信件上的往来,并且告诉他我相当欣赏他的作品。然而从他悲剧性的自杀来看,他在炼金术上的发现,并不能令他洞见更多。他后期所写的炼金术的资料非常令人着迷,但也只是当你知道如何诠释时,才能领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精髓。

    一、没有历史就没有心理学

    1928年李察·威荷姆寄给我一本有关中国炼金术的代表作品————《金花的秘密》(《太乙金华宗旨》)————至此,我才更进一步地揭开了它神秘的外表。我越来越渴望接触更多有关它的书籍,我甚至付钱给一位慕尼黑书商,请他把任何有关炼金术的书籍寄给我。不久之后他寄来了第一本书————《炼丹术》。那是一本写于1953年的拉丁论文选集,其中包含了几篇炼金术的经典代表作。

    我将这本书放在书柜顶上约有两年之久。偶尔会拿出来,翻翻书中的图片,每一次我都会这么想:“老天啊,这玩意儿简直是一派胡言,叫人不得其法!”然而它却一直吸引着我,让我割舍不掉。于是我打定主意非把它彻底弄清楚不可。我从第二年春天开始投入研究工作,并立即发现它如兴奋剂般刺激并挑逗着我。毋庸讳言,这些书的内容仍然显得相当荒诞无稽,但是偶尔有些地方却又好似充满特殊的意义,我甚至发现自己能理解其中的某些句子了。我终于明白,原来炼金术士们是用符号在谈话,而符号正是我所熟悉的。“哈,这真是太奇妙了!我非得学会如何解开这些符号不可。”当时,我已经完全迷恋于其中,而且只要一有空,就一定沉醉在那些书里。有一天夜里,正当我埋首研读之际,突然想到那个所谓被困在17世纪的梦,最后终于了解了这其中蕴含的意义。“原来如此。现在我可得将炼金术从头学起了。”

    我花费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在这个炼金术的思想迷宫里摸索出一条路来。在我阅读那本16世纪的《哲人的玫瑰园》时,发现有一些特别的措辞或是惯用语不断地在文中重复。我知道那些用语是以一种特殊意义不断出现的,但是我却无法理解其中的意义,于是决定广泛涉猎有关参考书,并找出这些关键词来。在那段时间里,我搜集了几千个类似上述的单词和词组,并且还做了好几本摘录笔记。我以语言学的规则进行研究,正如要去解开一个不知名的语言所写成的谜底一样。通过这样的研究方式,这些原本罩着面纱的炼金术语慢慢地向我呈现出其原来的真实面貌。我在这方面总共投入了十几年的兴趣和心力。

    我很快发现,分析心理学和炼金术之间有着极为奇特的巧合之处。那些炼金术士的体验正是我的体验,而他们的世界也正是我的世界。这当然是一项重大的发现:我已经从历史中找到了我潜意识心理学的另一半。而炼金术与追溯到斯诺替学派的学术,两者之间比较的可能性,更赋予我的心理学一个新的含义。当我将这些古老材材料(我由实际体验中所汇集到的幻想意象以及后来所得的结论)一一梳理,一切似乎都以井然有序的面貌出现。现在我已然了解透过历史层面的这些心理内容究竟意义何在。而我也因此更加深了原本由神话研究中对于典型特质的认识。我的研究重心几乎完全放在有关原始意象以及原型本质的探讨之上,而且我越来越能意识到一个清楚的事实————没有历史就没有心理学,更没有潜意识心理学。当然,潜意识心理学确实能够借着个人生活资料的丰富达到满足,可是一旦我们企图解释某个精神病症的案例时,仍然需要通过对过去历史的回忆假想,因为这有助于我们对超意识的了解。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当我们必须作特殊决定时,单靠个人回忆是无法完全解释所发生的梦的。

    我将有关炼金术的研究视为我与歌德之间一种内在关系的表征。歌德的秘密在于他夹在一个早已进行了几个世纪的原型的变化中,认为《浮士德》是他呕心沥血的巨作。他称其为“最伟大的事业”,并将自己的一生完全投注在这本书里。因此,活在他生命里的就是一个不死的本质,一个超越个体的过程,一个原型世界所能拥有的最伟大梦想。

    这个梦想也同时纠缠着我。从11岁开始我就投身在我那“伟大的事业”里。我的一生只有一个理想和目标,那就是揭示人世的秘密。所有一切皆能透过核心得到解释,而我所有的研究及作品皆与此主题相关。我的科学研究工作开始于1903年的联想实验。我将之视为我在自然科学界所从事的第一项工作。《词语联想》一书发表于我的另外两篇报告————《早发性痴呆心理学》和《心理学的内容》————之后。1912年我的另一本书————《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出版了。同年,我也与弗洛伊德结束了朋友关系。而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独立摸索了。

    从1913年起,我对于自己的潜意识意象产生了极大的关注,这种情况持续到1917年。接着,我的幻象逐渐消失。直到我从这些神奇的意象中解放出来,才得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这整个经验并对其加以反省思考。我所自问的第一个问题即是:“人对潜意识该采取什么态度呢?”我的答案就在《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这篇论文里。

    二、探讨基督教

    在《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这篇论文里,我曾强调过对潜意识的认识以及一些相关本质的问题,不过,对潜意识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描述,直到面对个人意象时,才了解到潜意识会发生变化。当我对炼金术有了更深一层的接触之后,终于发现潜意识原来是一种过程,而且心灵的变化及其进展取决于自我与潜意识的关系。在个别的案例当中,我们即可通过梦与幻象来了解所谓的变化。而在集体生活里,这个变化主要表现在复杂的宗教系统以及多变的象征里。通过对集体转变过程的研究与炼金术象征意义的了解,我得到了心理学上的中心结论:个性化的过程。

    对我而言,潜意识象征与基督教或其他宗教间的关系是人类心理不断演变的主导因素。我不仅对基督教教义相当包容,而且认为它对于西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我们的确也应该适应当代精神所带来的改变,以一种新的角度来探讨基督教问题,否则它就会被孤立于时代之外,无法对人类产生任何影响。我曾经在论文里着力阐述这一点,也曾对三位一体论作了新的心理学诠释,并且将之与一位3世纪的炼金术士斯诺替教徒所描述的异象作了比较。我尝试将分析心理学带进基督教教义里探讨,这引起将基督视为心理学对象的问题。早在1944年出版的《心理学与炼金术》一书中,我已将基督与炼金术中心观念里的“lapis”(石头)作了平行比较。我在1959年发表的《基督教时代》这本书里曾经探讨了基督的问题。我所关切的不是正史的平行比较,而是基督与心理学的关系。对我而言,基督并非一个失去表象的人物,相反,希望能指出他在几个世纪以来所代表的宗教意义的发展。同时,我认为指出占星学家如何预言基督,以及他在当时人文背景与两千年基督教文明里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历史所累积的任何有关基督的逸事外传,都是我想描绘的。

    当对这些问题要作更深入的探究时,我开始思考耶稣这个历史性的人物。这点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他那个时代的人的意识里,耶稣的原始形象早已被凝注在这个“犹太人的先知”的角色里。这个同时根源于犹太人传统及埃及何露斯(古代埃及的太阳神)神话的古老观念,早在基督时代就已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了,毕竟这是整个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人们所关切的是人子————上帝的独生子,是他面对当时世界的统治者————被神化了的奥古斯特。这个观念打击了犹太人对弥赛亚的信仰,并且酿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如果我们将耶稣这个木匠的儿子宣扬福音并成为救世主的事实视为“纯粹的巧合”,这真是一种相当严重的错误。耶稣必定是一位拥有特殊禀赋的人,故此才能如此全然地实现他那个时代对他的潜在期望。可能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背负如此重大的责任。也许这一切注定要由耶稣来完成。

    当时,恺撒是罗马帝国至高权力的象征与化身。在他所创造的王国里,无数人遭受到文化及精神的侵蚀。而今日,个人与文化正面临一种相似的威胁————那就是被群体所吞噬的威胁。因此许多人都抱有基督再临的希望,而幻想不切实际的谣传更表现了人们对于救赎的期许。只是如今这种期望的表达形式与过去截然不同,这就是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浮华景象。

    再度梦见那个伫立在我家旁边而我从来未去过的厢房时,我决定去探个究竟。终于,我进去了,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实验室里,窗前的一张桌子上布满了许多实验用的玻璃器材。又发现那是父亲的工作室,但是他却不在那儿。在靠墙的架子上放了数以百计的罐子,里面装了各种难以想象的鱼。对于这些我感到相当震惊:原来现在父亲对鱼类产生了兴趣。

    当我站在那儿环顾四周时,发现有一块窗帘一直像被大风吹似的飘荡着。突然,有个名叫汉斯的年轻人出现了。我请他察看一下那帘子后的窗户是否忘了关。过了好一会儿,他回来了,脸上带着极为恐怖的表情,说道:“是的,是有东西在那儿,很可怕的东西。”

    于是我亲自前往查看,却发现自己被引到了母亲的房间。当时里面没有半个人影,并且充满了诡异的气氛。这个房间相当宽敞,我瞧见从天花板向下悬浮着两列大匣子,一列有五个,离地面约两米左右。这些大匣子看起来像是花园里的亭子,每个匣子里有两张床。原来这个房间正是母亲招待访客之处,她为那些来探望她的灵魂准备床铺就寝。这些灵魂都是以夫妇姿态出现的,也就是说他们成双成对地在那儿过夜或是度过白昼。

    在母亲房间的对面有一扇门。我打开门,进入一个相当大的厅堂,里面摆设着舒适的座椅、精巧的茶桌以及华丽的壁饰,给人的感觉像是豪华旅馆的大厅。我还听见一个管乐队正热闹地奏着音乐————从头到尾,音乐在梦境里不断地出现,然而却不知它出自何处。整个大厅里除了乐队不停地奏出哄闹的舞曲及进行曲之外,不见任何人影。

    对我来讲,这个旅馆大厅里的管乐队正象征这个浮华喧嚣的嬉闹人世。没有任何人会猜想到在这整个喧杂的场景背后却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个大厅所呈现出的意象也正是我们敦厚及欢愉人生的缩影。然而这依然只是表象而已,在其后的那个世界是无法通过这个喧嚣的乐队来做审察的。那个装满鱼的实验室以及那些灵魂所居住的悬空大匣子,两者都被神秘的沉寂所笼罩住。我从中感受到的是:那扇门所划分出的两个世界,一个属于黑暗世界,一个却是由大厅所象征的浮华的光明世界。

    当然,在这个梦里最重要的仍是那个灵魂的接待室和实验室,前者象征着未知的哲学,后者却暗示了我对基督的一种关注,因为耶稣本身就是鱼的化身。事实上,我在这两项研究上倾注了十多年的心力。

    至于梦里那个鱼的实验竟然与我父亲相关,实在是一件相当不可思议的事。在梦里,他扮演的是守护灵魂的角色。因为,根据《圣经》的观点,这些鱼正是彼得的网中之鱼。更奇妙的是,在相同的梦里,母亲竟然是离散灵魂的守护者。显然,我父亲与母亲都被守护灵魂的问题所困扰着,而事实上,这正是我的工作。我知道他们两人都可能心愿未了,而这个未了的心愿依旧存在于潜意识中,并且延续到我的梦里。这使我想起一个事实,那就是尚未真正接触炼金术。因此,我也无法为整个基督教所赋予我的问题做一个解答。而同时,我妻子毕生所致力研究的圣杯传奇也尚未完成。记得每当研究鱼的象征意义时,我总会联想到圣杯以及渔王的传说。若非我不愿介入妻子的研究范围,可能就毫不犹豫地将圣杯的传奇纳入我的炼金术研究当中了。

    三、继 续 摸 索

    当时,我仍处于摸索阶段,既无法对那个梦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也无法全然了解我研究的目的何在,只能去体会这个梦的意义。在能够写出《答约伯》这本书之前,我仍必须去克服内心最大的抗拒。

    《答约伯》的感触乃是来自于《基督教时代》这本书。在《基督教时代》里,我研究的主要是基督教心理学问题,而约伯本身正是基督教的预表。两者之间的联结即在于受难的观念,基督是上帝受难的仆人,约伯也是一样。就基督而言,其苦难乃是因为世人的罪,而基督徒所受之苦是一个普遍的事实。这使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谁必须为这些罪负责?

    在《基督教时代》一书中,我提到神圣的上帝所具有的正面及负面的形象,也提到“上帝的震怒”,即《圣经·十诫》当中“敬畏神”以及另一条诫命“别叫我们遇见试探”。在《约伯记》中,上帝扮演了仁慈与残酷两种角色,约伯曾经期待通过上帝成为他的倚靠来对抗上帝给他的苦难。在这当中,我们目睹了上帝的矛盾形象,这些便构成了《答约伯》。当然,也有许多外在因素促使我完成这本书。来自社会大众以及病人本身的许多问题,使我认为自己必须更清楚地将现代人所面临的宗教困扰以更清晰的面貌呈现出来。我曾经一再犹豫,因为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引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