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潜意识与生存最新章节!

    一、幻象如浪汹涌

    二、进入梦境

    三、寻求自救之道

    四、无意识的难题

    五、超越个人的无意识

    舍弃弗洛伊德的思想方法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的内心很不平静。如果把这段时间称为迷惑,也没有半点夸张。我好像被吊在半空中,找不到立足之处。最重要的是,我感觉对病患采用全新的心态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因此我决定,暂时不用与他们有关的理论法则,而是看看他们自己会说出什么样的事情。我的计划可以说纯粹是靠运气了。演变的结果是病患会毫不做作地说出他们的梦境和幻想。而我只需问:“那件事发生时,你心中又想到什么?”“你如何定义它?又出自何处?你自己又有什么看法?”因此无须多做说明,答案就在病患的答复与联想之中了。我也避免理论性的观点,而只是简单干脆地帮助他们去了解梦境的意象,省去法则和理论的助力。

    我很快就发觉,将梦当成是解释的基础,恰是一种正确的方法,因为这本就是梦境的指向。而梦境本来就是我们必须延续的事实。

    大约此时,我内心也非常澄澈明晰。同一心境内,回顾自己曾游历过的地方,自认为“已拥有神话的钥匙,可以自由开启无意识心灵的门扉”。但是又好像有某个事物在心中嘀咕:“为何要开启所有的门呢?”由这个问题很快就追问道:“到底我有什么成就?”我解说古代人们的神话传说,而且也写了一本关于英雄的书,书中人们总是能够完好地生存下来。但是到底有哪一本神话中的人物,今日依旧存在呢?在基督教的神话中,答案可能是:“你活在其中吗?”正如我问自己一样。老实说,答案是否定的。对我而言,神话并非我赖以为生之物。“那么我们是不是已经不再有神话了呢?”“是的,显然我们已经没有神话了。”“那么,你活在其中的神话又是什么?”就这一点,我和自己的对话已经相持不下,且弄得很不愉快,由此陷入僵局,不得不停止思考。

    之后,大约1912年的圣诞节,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置身于一座壮丽的意大利房舍。这座房舍位于城堡的高塔上。房间内有巨大的柱石,铺满大理石的地板,还有大理石雕出的栏杆。我坐在一张文艺复兴时期金黄色的椅子上,眼前有难得一见的美景,是由翡翠般的绿石桌造出的美丽景观。我坐在那里,向远方眺望。我的孩子也坐在桌前。

    突然间一只白色的鸟降落了,像是小海鸥或小白鸽。它极其优雅地停歇于桌子上,我则示意孩子们不要出声,不要乱动,才能不吓走可爱的白鸽。白鸽又很快地转变为一位小女孩,大约8岁,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她和孩子们一起跑开,和他们一起在城堡的柱廊内嬉戏玩耍。

    我则深为困惑,琢磨自己到底看见了什么。小女孩回来后,很温柔地用手箍住我的脖子。后来,她又突然地消失了踪影。小白鸽再次出现,用人类的声音,很慢地说:“只有午夜的第一个小时,我才能化成人形,此时雄鸽子正忙着照顾那12位死者。”之后它飞向蓝天,我也醒过来。

    我很兴奋,很激动,到底雄鸽子和12位死者间有什么关联?关于那张翡翠石桌,我想到塔布拉的故事————也就是炼金术士关于赫姆斯传奇中的翡翠石桌。据说他死后留下一张石桌,桌上刻有希腊文写成的炼金术智慧结晶的基本教义。

    我也想到基督的12位信徒、一年的12个月份、黄道中的12宫及其他相近的事物。但是对于那个谜,依然找不到确切的答案,最后,只能放弃。我所能肯定的,就是那场梦必然显示无意识的不平凡活动。但是,由于缺乏可资凭借的方法,我无从探究内在活动过程的根本。所以,除了等待之外,我也实在无事可做,只能继续日常的生活,去仔细注意自己的奇思妙想。

    一个幻想一直在脑中盘旋:出现一些死去的事物,却又发现仍旧活生生地存在着。例如,置于火葬场火炉上的尸体,被发现后仍然活着。这些幻想挥之不去,同时也化成一场梦。

    我所处的地方有一列石棺————最早的石棺,是梅若文加王朝时期造出来的。梦中,我自城市而来,见到前面有相似的长列坟墓,都是承轴的台座上有石头做的平板,其上再放置着尸体。这使我联想到旧式教堂中专供埋尸的地窖,那里存放有全副武装、四肢伸张的武士躯体。因此,出现在我梦里的死者都穿着旧式服装,两手紧握。我静静地站在第一座坟墓前————注视着死者,他是1830年的人。我好奇地看着他的衣着,就在这时候,他竟突然动了一下,活了过来。因为我正注视着他,所以他放开自己的手。我感到极度愤怒,但仍继续往下走,来到另一个躯体的位置。他是18世纪的人。同样的事又发生了————他活了过来,开始摇动自己的手。所以,我一直往下走,走完全程,到了12世纪————也就是碰到穿着链子铠甲的十字军,他也紧握自己的双手。他的样子只能以骨瘦如柴来形容。我看了他很久,认定他是真的死去了。但是,突然之间,我看到他左手的指头也开始轻微地动。

    这些梦并未去除我的困惑失落,相反,我倒像活在压力之下。有时候压力实在太大了,不禁怀疑自己也有心灵的困扰。但这样的反省,除了指出自己无知之外,也并无其他收获。所以我向自己允诺:“既然自己一点儿都不懂,只好看有什么事情发生就做什么事。”因而我是在头脑很清楚的状况下,臣服于无意识的冲动。

    一、幻象如浪汹涌

    到了1913年的秋季,我所感受到的压力似乎正往外移,好像空气中存在某种事物一样。整个环境显得更加暗淡,好像忧郁苦恼并不只是出自心理状态,同样也出自具象的事实中。这样的感觉愈来愈强烈。

    10月,我独自一人在旅途中,突然一个无与伦比的幻象紧紧地攫住我。我看到一场大洪水,凶猛地淹没了从北海到阿尔卑斯山间北面低洼的地域。洪水猛扑瑞士,但是山却越变越高,保护着我们的家园。我了解这里正进行着一场大灾难、大变动。我见到滚滚有力的黄色水浪,浮沉不定的文化废墟,以及无数的流尸,然后整个海又变成血液。这次幻象持续了一个小时。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一直想吐,对自己的虚弱觉得很羞愧。

    两个星期后,幻象重现,同样的情况下,一切都显得比上回更鲜明逼真,血液更成为强调的重点。我心中有一个声音说:“仔细看好,这一切都是真的,也必将如此,你不必怀疑。”那年冬天,有人问我,对未来世界政治情势有何看法。我答道:未曾想过这件事,倒是已见识了血流成河。

    我自问这些异象是否指向一场革命,但又无法想象这一类的事,因此,将其归结到自己身上,认为自己是受到心灵污浊的威胁,倒是不曾有战争即将爆发的念头。

    1914年春末夏初之际,我第三次梦见同样的景象。梦见夏季中旬,一股大西方的冷锋降临,地表上的一切都冻结了,所有绿色植物因受寒霜而死。这一场梦出现于四五月份,最后一次则是在(1914年)6月。

    第三次梦境中,恐怖的寒潮似乎又从宇宙外降临。然而,这一场梦也有意想不到的结局。一株满是树叶的树,没有结出半颗果实(我猜想是自己的生命之树),而它的叶子却因受寒霜的影响,转变成甜美的葡萄,充满足以令人恢复健康的果液。我摘下葡萄,分给等待的人们。

    1914年底,英国医学协会邀请我去发表演说,题目是“精神病理学中无意识的重要性”,地点是在艾伯丁的一次会议上。我已准备好应对事件的发生,因为这样的幻象和梦境是那么真实。我当时的心理状态,对我而言具有强烈的宿命论色彩。

    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必须试着去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在何种程度内,我个人的经验和全人类的遭遇能够大致相符。因此,我首要的责任就是探究自己心灵的深度。

    大量的异象持续涌现,我则尽最大的努力保持清醒,并且设法去了解这些怪异的事物。我无助地站在陌生的世界之前,一切事物都那样艰难和费解。我一直维持在紧张的状态之中,经常感到有巨石将要压到我身上来,雷雨不止。我之所以能忍受这些暴风雨,纯粹是依靠非理性的力量,其他人则早已被打破撕碎。但是我心中能感受到灵性的力量,借此得以不再彷徨疑虑,而且也竭力地找出体验异象的真意。我在忍受无意识的冲击时,心中有一个屹立不动摇的信念,那就是我正遵循一个更高的意志。这样的感觉支撑着我,使我能熟练于此项工作。

    由于经常工作过度,我必须做一些瑜伽来平衡自己的情绪。我想要了解自己心中有何变化,我的瑜伽运动就帮助我稳定情绪,以便重新处理无意识。一旦我发觉自己又回到自己时,就不再拘泥感情,反而要意象或内在的声音再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印度人做瑜伽运动就是为了忘却,全然地忘掉心灵的所有内容和意象。

    我尽可能地记下这些幻象,努力解析它们所滋生的心理状态,并用笨拙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于这些,首先必须系统地陈述我所观察到的事物。我之所以经常使用华丽修饰的语言,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原型的风格相对应。原型常用到的语言都是高度修饰的美文,甚至还可能是夸张的大话。事实上这是很令我困窘不安的格调,好像刺激我的神经,令我不痛快;又好像某人正从石膏壁中找出铁钉一样;或者又像有人拿着刀子在金属板上刮来刮去一样,令人不安、烦恼。但我又不懂到底是怎么了,只能把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而记录的方式则任凭无意识选择。有时候好像是我自己亲耳听到,又像是用嘴去品尝,再由自己的语言系统地说出来一样,而有时候仿佛又能听到自己大声地呢喃。

    为了能领会在我心中奋起波动的空想,我知道唯有自己沉入其中才能办到,但又怕自己会失去原则,沦为空想的牺牲品。作为一位心理治疗者,实在太了解这是什么意思了。犹豫许久之后,我还是找不出别的方法。不得不冒险了,我必须获取力量来战胜这些空想————因为我知道,如果不这样的话,我就会冒被它们压制的危险。对于这番尝试,有一个足以令人信服的动机————那信念出自:我不可能期盼我的患者能做到我自己都不敢做的事。理由很简单,和他们站在一起的协助者都不及格。因为我很了解,所谓的协助者,也就是说我也帮不了什么,除非他能借助自己的直接经历来了解他们的空想。而他目前所有的,只是一堆理论的偏见及其暧昧的价值。将自己卷入危险的事业,却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同时也是为了我的患者————正是这样的想法帮助我渡过许多危险时刻。

    二、进 入 梦 境

    在1913年的圣诞节,我终于作了决定。我又一次坐在桌前,反复思考自己的恐惧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我让自己整个沉入其中了。突然间脚下的土地好像裂开了,而我也掉进漆黑的深渊之中。我不由得惊慌起来。之后,猝然之间,在一个不很大的深渊中,我好像正站在松软黏湿的泥块上面。虽然是一片黑暗,但我还是感到很安心。过了一会儿,我的眼睛逐渐适应这一片黑暗。在我面前,是一个暗洞的入口。洞口站着一个干枯的小矮人,整个人都是干枯的。我从他身边挤了过去,通过窄小的入口处,艰难地涉过冷且深的水,终于到达另一端,站到一处突出的岩石上,见到一块闪闪发光的红水晶。我捡起那个水晶,发现其下有一个洞。一开始我也弄不清里面有什么,不久就看到了流水。流水载过一具浮尸,是一位金发的青年,头上有一处伤口。紧跟着漂来一只巨大的黑色圣甲虫,然后一轮红日从深水处升起。我被强烈的阳光弄花了眼,于是便将水晶放回洞口,但这时洞口却有液体涌出来,是血。

    六天后,也就是12月18日,我做了下面的梦。梦中我在一座孤寂又崎岖的山上,和一个并不认识的黄肤色野人相处。时值黑暗将尽的黎明时刻,东方的天空已露出曙光,而群星也渐消尽,这时,我听到齐格弗里德的号角声回荡在群山之间。我知道我们必须去杀他。

    第一道阳光射出时,齐格弗里德出现在高高的山顶上,驾着由死人骨头做成的战车,以飞快的速度冲下陡峭的斜坡。拐弯时,他被射中了,摔了下来,凄惨地死去。

    因为摧毁如此伟大而又美丽的事物,我心中充满了悔恨和厌恶。因为担心这场谋杀会被发现,我转而奔逃。但是大雨滂沱而下,我知道这样可以洗尽死者的所有痕迹,已经不会有人再发现这场谋杀了,生活也可以继续下去了,但是无法忍受的罪恶感却依旧存在。

    醒来后,我一直在心里反复琢磨,却始终不能明白蕴含的意思。试着再入睡时,心里却有一个声音说:“你一定得弄明白这场梦,而且必须马上做。”我心里的催促声越来越紧,直到骇人的时刻降临,那声音又响起:“如果不能弄明白这个梦,你就得射杀自己。”桌子的抽屉里有一把装满子弹的连发左轮手枪,我心里感到害怕,又开始沉心静气地思考这一场梦。突然,灵光乍现,我明白了。“对了!那不过是这个世间不停上演着的问题。”我想齐格弗里德代表德国人想要达成的成就,即英雄式地强制自己的意志得以实现,能够肆意地选择自己的方式。“有意志就必定要有自己的方向与道路。”我也会要同样的东西,但现在都已经不可能了。那个梦已清楚地显示,齐格弗里德英雄那样的人物已不适合于我,因此必须遭到毁灭。

    我强烈地同情自己,好像我已经把自己给射杀了。其实,这是对齐格弗里德隐秘的认同遭到摧毁。就像一个人被迫牺牲自己的理想和执着时,他必然会感到悲伤。这样的认同和英雄式的理想主义必须摒弃,因为比自我的意义更崇高的事物存在————而个人就必须臣服于这样的事物。那位矮小黄皮肤的野人在这场杀戮中的率先与主动,实际上象征了一道野蛮的阴影。那一阵雨,则表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紧张已经化解。虽然我一时还无法完全了解梦境的真意,但除了这些少数的暗示,新生的力量已在我心中释放,使我能进行无意识的实验,并得出结论。

    三、寻求自救之道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我才逐渐脱离困境。有两件事帮了大忙:第一件事是,我终于与那位努力说服我,使我相信自己的幻觉具有艺术价值的女士断交;第二件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