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学派最新章节!

    一、墨子之生地及年代

    太史公不为墨子立传,仅于《孟子荀卿传》末附载二十四个字云:“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我们想在正史里头研究这位圣人的履历,所得乃仅如此,真失望极了。因为史文阙略,所以他的籍贯年代,都很发生问题。或说是鲁人(《吕览》高诱注),或说是宋人(葛洪《神仙传》《文选》李善注、《荀子》杨倞注),或说是楚人(毕沅《毕子授堂文钞注序》、武亿《墨子跋》)。宋人之说,因《史》《汉》都说墨子尝为宋大夫,所以传误。据《公输篇》有“归而过宋”一语,其非宋人可证。楚人之说,不见于旧书,毕沅、武亿辈好奇。因墨子与鲁阳文君有关系,谓鲁当鲁阳。鲁阳,楚邑,墨子遂变成楚人了。考《贵义篇》称“墨子南游于楚”,若自楚之鲁阳往,当游郢,不当云游楚。又称“墨子南游使卫”,若自鲁阳往卫,当云北游。《渚宫旧事》载:“鲁阳文君说楚惠王,曰:‘墨子北方贤圣人。’”其非楚人鲁阳人更可知。《吕氏春秋·慎大篇》云:“公输般将以楚攻宋。子墨子闻之,起自鲁,十日十夜至郢。”鲁阳距郢,不应如是其远,必为鲁国之鲁无疑。据此看来,墨子鲁人之说,当为近真。

    墨子为宋大夫之说,除《孟荀传》外,还见于《汉书·艺文志》,但我也不敢深信。查本书中,绝无曾经仕宋的痕迹。太史公或因墨子曾救宋难,所以说他仕宋。其实墨子救宋,专为实行他的兼爱非攻主义,那里论做官不做官呢。墨子曾说:“道不行不受其赏,义不听不处其朝。”(《贵义篇》)当时的宋国,就会行其道听其义吗?墨子是言行一致的人,如何肯立宋之朝!所以我想,墨子始终是个平民,没有做过官的。

    年代问题,越发复杂了,《史记》引或说“并孔子时”。毕沅的考据,说他周赧王二十年还生存,前后相去二百多年。据我的意见,考证这问题,当以本书所记墨子亲见的人亲历的事为标准,再拿他书所记实事做旁证反证。我所信的,是郑繻公被弑后三年(西纪前三九〇),墨子还未死。吴起死时(前三八一),墨子却已死了。墨子之死,总不出这前后八年间。上推他的生年,总不能比公输般小过三十岁。公输般是孔子卒前十年已生的。所以我推定:

    墨子生于周定王元年至十年之间(西纪前四六八至前四五九),约当孔子卒后十余年。(孔子卒于前四七九)

    墨子卒于周安王十二年至二十年之间(西纪前三九〇至前三八二),约当孟子生前十余年(孟子生于前三七二)。

    我另有一篇《墨子年代考》附在卷末,今不赘述。墨子的生地和年代,既大略确定,就可以观察他的环境,研究他学说的渊源了。

    二、墨子的环境及其学说渊源

    第一,古代封建社会阶级政治,春秋中叶发达至极,此后便盛极而衰了。孔子对于这种社会,虽常常慨叹他的流弊,想加以矫正。但孔子并没有从新改造的觉悟,不过欲救末流之弊,恢复原有的好处。墨子生孔子之后,时势变迁,越发急转直下。墨子又是个极端的人,不像孔子那种中庸性格,他觉得旧社会整个要不得,非从根本推翻改造不可。所以他所提倡几个大主义,条条都是反抗时代潮流,纯带极端革命的色彩。革除旧社会,改造新社会,就是墨子思想的总根源。

    第二,“尚文”本是周代的特色,到春秋末年,“文胜”的弊端,越发显著,渐渐成为虚伪的社会。所以,棘子成一派人,已经愤慨,说道:“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孔子作《春秋》,虽说是“变周之文,从殷之质”(《公羊传》),但孔子终是个中庸的人,固然不愿意“文胜质则史”,也不愿意“质胜文则野”,始终取调和态度。墨子以为这样救不了时弊,所以毅然决然,“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

    第三,墨子是看着三家分晋,田氏篡齐,楚越极盛强,秦也将次崛起。几百年的世家,没有几家能保全。那些小国,都是朝不保暮,眼见战国时代“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惨状,跟着就来。那向戎一流的“弭兵谈”,是挽不转这种狂澜了。他要从社会心理上施一番救济,所以提倡“兼爱”。再从“兼爱”的根本观念上,建设“非攻”主义。

    第四,贵族的奢侈,自古已然。春秋战国之间,国愈大,物力愈丰,专制力愈强,奢侈的程度也跟着愈甚。再加以当时经济状况变迁,经济上的兼并与政治上的兼并骈进。观范蠡三致千金,子贡结驷连骑,可想见当时富族阶级的势力了。贵富两族,相竞于奢侈,平民资产,被掠日甚。所以墨子特注意经济组织的改造,要建设一种劳力本位的互助社会。

    第五,墨子是一个无权无勇的人,他的主义,有什么方法能令他实现呢?他是个大慈善家,断不肯煽动人民流血革命,而且那时也不是群众运动的时代。他没有法子,只好利用古代迷信的心理,把这新社会建设在宗教基础之上。他的性格本来是敬虔严肃一路,对于古代宗教,想来也有热诚的信仰,所以借“天志”“明鬼”这些理论,来做主义的后援。

    第六,墨子时,老子学说在社会上已很占势力。老采绝对的自由放任主义,所以说“无为而治”,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墨子注重“人为”,以为天下事没有委心任运做得好的。所以他主张干涉主义,主张贤人政治。他的篇名叫做《尚贤》,和老子的“不尚贤”正相反。他说要“上同而不下比”(《尚同上》),压制人民自由,实行“有为而治”主义,都是对于老学的反动。

    第七,墨子生于鲁国,又当儒学极盛之时。鲁号称守礼之邦,是周代旧式文明的代表。儒学受了这影响,本来已带几分保守的色彩。尤可惜者,孔子卒后,诸大弟子相继沦丧。独子夏享高寿,且为魏文侯师,所以他这派独盛行。子夏本是规模最狭的人,并不能传孔学真相,于是儒者专讲形式,渐渐腐败下去了。墨子少年,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既乃以为其礼烦扰,伤生害事,糜财贫民”(《淮南子·要略》),于是自树一帜。所以墨子创教的动机,直可谓因反抗儒教而起。本书《鲁问篇》举出反对儒教的理由四件,说道:

    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