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哲学原论最新章节!

目口鼻,为万物之用”,“体无定用,唯变是用;用无定体,唯化是体”。此乃自耳目口鼻之能用此色声嗅味,以成人之生言。体在色声香味,属所知、所感;用在耳目口鼻,属能知、能感。由此知与感,以成此中之体用之变化(皇极经世卷五观物篇五十二),即合此体用之二为一。此中之用,能自变,以与体之化俱行,如天运之变,与地上之物之变化俱行。人之所以高于其他之动植之物者,康节亦初自此人之耳目口鼻之用,见于声色嗅味者言之。故谓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谓“目能收万物之色,耳能收万物之声,鼻能收万物之气,口能收万物之味”。自人之耳目口鼻,对天下之色声嗅味,皆能发生兴趣,而加以感受认知言,亦实见人之别于其他之物之一特性之所在。康节自人之感觉上,言人物之别,固远不如孟子自四端之有无,言人禽之别,荀子之自义之有无,与心知之有无,言人禽之别等论之高。此只是谓人之耳目鼻口之五官之用,能遍感一切声色嗅味;便不同于其他之物如禽兽之耳目五官之用,限在感某一类与其生存相关之物者。故曰“如禽兽之声以类,而各能其一。无所不能者,人也;推之他事,莫不然”(卷七上)。此即谓禽兽之感知,只及一类之物,而人之感知,能及于一切类之物也。此亦正是将此人与他物之别,直建基于一最切近之感知之事之上之论也。此康节之言人之耳目口鼻,能收一切物之声色嗅味,而别于其他之物,不是谓人非物。人固亦为天地间之物之一。故谓“人亦物也”。唯人之为物,能收一切物之声色嗅味,则人不只为一物,而同时为一切物之物。一切物之所以为物,在其声色嗅味;而人之耳目口鼻,能收之;即一切物,皆在人之耳目口鼻之中。故人为“物之物”,而“为物之至者也”(观物篇五十)。人之耳目口鼻之感知物,而不限于一定之物,乃由人之有心,能自变化,自转易其感知之事。人有心亦能自知其所感知,更自思其所感知,与其能感知之能;以及更自思其有心、有思等。而圣人,则为能以一切人之心思之所思,为其心之所思者。故圣人之心,即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世观万世”者。圣人之为人,亦即可名之为一切人之人,或“人之人”,而“为人之至者也”(上皆见皇极经世卷五观物篇五十二)。若此人可为物之物,则康节之圣人亦可谓之“物之物”之“物之物”。圣人固亦天地之间之一人一物,而在人之中、物之中。然自其为“人之人”言之,则又未尝不在一切人之上,亦更在一切物之上也。

    此康节之观物之论,归至于观人为“物之物”,圣人则为“人之人”。此中之能观者,自是此人之心。吾人若直在此能观之人之心上立根,亦可从此中之一切所观,并属此心,而直下见得此中能观与所观者之内外之合。然康节之思想,则未进至此义,而只用此能观之心,以遍观一切物,并将此人之自身,亦先只视作所观之一物,而观其有心;观其更能以一心观万心。以一切人之心为心,而成圣人之心。由是而此心与圣人之心,亦只是一所观之客观存在,亦并存在于客观之物中者。则亦不可谓康节之思想为唯物论也。此所观之心,既为一能观物、观心之心;而此心之观物,虽始于以耳目口鼻,感知物之声色嗅味,然亦能更知此声色嗅味之种种象、种种数、种种理、种种性、与其性其理之原于道等;而此等等亦皆以此心为客观存在,而与之俱为客观存在。则亦不可说康节之思想,以客观世界只有声色嗅味,而为一感觉经验论也。此康节之言观物,并将此能观之心,亦化为所观之物,其意乃在免人之由“以我观物”,以成其“以物观物”之观。康节尝言“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卷八下)。物与人,固皆有性情形体,观物与人之事,固亦当兼观其性情形体。故谓“夫意也者,尽物之性也;言也者,尽物之情也;象也者,尽物之形也;数也者,尽物之体也。仁也者,尽人之圣(性)也;礼也者,尽人之贤(情)也;义也者,尽人之才(形)也;智也者,尽人之术(体)也。尽物之性者谓之道,尽物之情者谓之德,尽物之形者谓之功,尽物之体者谓之力。尽人之圣者谓之化,尽人之贤者谓之教,尽人之才者谓之劝,尽人之术者谓之率”(观物篇五十四),然吾之观物观人,而欲尽物与人之性情形体,则不能只本于我之情以观物,而当忘我,以物观物。此方是尽我之性以观物,而后以意之全向在物,而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乃能穷物之理,至物之命,知物之道。此中所谓物之性,乃自此性之原于天而说。所谓物之理者,乃自此理之属于地上之物而说。所谓命者,则自此理此性之处于物,而赋予物说。故又曰:“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观物外篇六)而所谓道者,则自“所以能处此理此性”者而说。亦即自天地间、人物之能各次第赋得其理其性之全部历程说。此道即可称为天地之本。故曰:“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以天地观万物,则万物为万物;以道观天地,则天地亦为万物。道之道,尽于天矣;天之道,尽于地矣;天地之道,尽于物矣。”然人能以物观物,亦能以地观地,以天观天、以道观道。则“天地万物之道,尽之于人矣”(皆见观物篇五十三)。“人能知天地万物之道,所以尽于人者,然后能尽民也。”尽民,即一人以“一心观万心,一身观万身,一世观万世”,而成其为人之人之圣。故曰“人之能尽民,谓之圣人”。然为圣人,必自人不以我之情观物,而以物观物,而自尽其能观之性,以意向于物,而忘我之情始。忘我之情,即由以心观,而忘心。纯以物观物,即就物性、物理以观物。故曰“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卷六观物篇六十二)。观康节所谓性、理、命之别,乃自天言,曰性;自物言,曰理;自性理之处于物言,曰命。故穷理、尽性、至命,亦一事之异名。必言穷、尽、至者,皆在表示人之观物,必忘我而意向于客观之物,以穷之、至之、尽之,然后能不以我观物,而以物观物。此即康节所谓“反观”(同上)。反观者,反此一我之观物之情,然后能观得其他人物之情,更如圣人之“一万物之情”(同上)而尽物之性,穷物之理,亦至物之命也。

    四 道、神、太极、阴阳、与诚及康节之心学

    然天地间之人物之有其理、其性、其命,皆以一道为本,如上所说。故观物之事,即当循道而观物,乃可见天地万物之体乃不滞于一方,亦非定体,而为能变化变通者。无定体之谓神,能变通之谓易。故观物,亦不能止于观物之性,更当循道,以观物之变化之神、变通之易。康节言“神者,易之主也;所以无方;易者,神之用也,所以无体。……神无方,而性有质”(卷七下)。此即谓性犹属定体之有定质者,必由无体而化质,乃见神见易,而显此“无声无形不可得而见”之道。故就一切阴阳之源于太极,而克指太极之一是太极之一说,而不自其显发为阴阳之二变化说,则亦不足言神,只可言其有性。故曰“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卷八下)。“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卷七下)神见于阴阳之变化,则可依其次第,以言其数、其象、其器。然器、象、数,在变化中,亦自变化其器、其象、其数,于此中见神之不测。故下文更曰:“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则变,复归于神也。”(卷七下)此中所谓“太极”、“阴阳”及“神”、“道”之义之分别,在太极之一,乃自其兼涵阴阳动静说。道即自此阴阳动静之互交而更迭上立名。故曰“一动一静交,而天地之道尽之矣”(卷五)。又曰“出入、有无、死生者,道也”(观物外篇第五)。出、有、生,动也;入、无、死,静也。故道之实际内容,亦不外此太极中之阴阳动静。故谓“道为太极”(卷七上)。然阴阳可互为用,故又言阳用阴,阴用阳,于此阴静与阳动,以体用分言之,则可谓“阳者道之用,阴者道之体”(卷七上)。阴阳动静为二。阴阳动静,交迭为用,而无方不测,即见神。故谓“神故藏用”(卷七上)。神原于阴阳之二,故可说由二乃有神。然自此二者之交迭处说,则阴阳动静,又不可分,故神亦不可分,而为一;其内容亦只是此道。故又谓“道与一,神之强名也”(卷八下)。此康节言“道”、“神”、“太极”之第一义,自是由天地言。然此天地之道之具于人,即为人之性,而在人之心中;心又在身中,身又与其他之物相接;而心能观物,以知天地之道,与此道之具于人,为其性。故曰“性者,道之形体也;心者,性之郛廓也;身者,心之区宇也;物者,身之舟车也”(伊川击壤集自序)。此数语,亟为朱子所喜言(语类百十一)。

    此上所述康节之论,与周濂溪、张横渠之言道、太极、神等之义,似不甚相远。但康节乃由观物之象数之变,而见相对之阴阳动静之交迭,更总此相对之两面,而平铺地横观之,以见一绝对之道或太极或神;则不同于周濂溪之直下先立一绝对的太极与神,更由上至下,竖观其化生为万物者;亦不同于张横渠之先立一太和之道,谓其包涵阴阳之性,以竖观其为万物所自始自生,亦横观万物之升降沉浮于其中者。此康节之由观物之象数之变,而由平铺地横观,所见得之太极、道、神,亦可说只为一平铺而横陈于物之象数之变之中之太极、道、神。此中之太极,只为相对之阴阳动静之总原。故在“一动一静之间”,而非静亦非动。故曰“太极不动”。唯在此阴阳动静,依太极之道而交迭处,乃见有无方之神之运之动。则“不动之太极”,与“有动之神”为二,而不相即。然周濂溪之太极,则自始具自动自静,“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之意。此“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即太极自身之神用;则太极与神,乃不二而相即。横渠之太和之道,亦自具清通之神,以成其内在之 缊相荡之动用,而与此动用为不二。此则康节之论与濂溪、横渠之论之不同。而其原则在康节之观物之论,原重在平铺地横观物之象数之故耳。

    康节于言太极、道、阴阳、神之外,亦言及诚。此不同于濂溪之以太极即是诚,亦不同于横渠之以诚为天人合一之道。康节之言诚,乃唯在其书心学第十二章言之。在此章中,首言“心为太极,人心当如止水则定,定则静,静则明”。更言先天之学,主乎诚,至诚可以通神明,不诚则不可以得道”。此皆与濂溪横渠之言似同而实义异。盖此所谓心为太极,即指人心自具动静阴阳之道,与天之动静阴阳之道同而言,盖道即太极也。 [1] 其言人心当如止水,以求定静,而有明,乃意在以此成其心之不以我观物,而唯以物观物。其所谓诚者,则是诚有此如止水之定静之心,以有明而通于神、得于道之谓。此诚乃纯属工夫。其谓之为先天之学,实则唯是后天之事。此固大不同濂溪之谓诚,即是性,亦即太极,其用即为神,而为人之心之原者也。故此康节之心学,虽言诚,其所欲诚有者,实只是一定静而明,以物观物之心。心能以物观物,更可忘我,亦忘心;而其观物之事,依道依神,而无方无端,则内无所累,以得自由自在。此亦即此心之观物之性之自主。此中之诚,亦即诚有此自主之性,以见于无方无端、自由自在的观物之事而已。故曰“诚者主性之具,无端无方者也”。而此诚之所成者,则康节又名之为至理之学。所谓至理之学,即“循天理”者,“造化在我”者。所谓造化在我者,即先忘我,而以物观物,于物之造化,观物之造化。此心之“观”,与物之“造化”俱运,则造化还在此观、此心中,亦即在我也。康节又谓“君子之学,以润身为本;其治人应物,皆余事也”。更谓“得天理者,不独润身,亦能润心;不独润心,至于性命亦润”。循天理动,自是心,而心自有性命,心亦连于身。则循天理动,自能润身,兼润心与性命。然此身则唯指己身而言,而治人应物之事,在康节乃为余事。则康节之学言诚,亦只以润身为本。此亦明与濂溪、横渠、明道之言诚为合内外,成己亦成物之道者不同。而于诚与明、神与化、天道与天德、性与命、仁与义之相对而相涵之种种义,康节更多未之能及。而其论乃与庄子让王篇“道之精,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者”,相差不远。康节之学之重在自求安乐,而带道家情调,亦可由其心学之首数节之文,而尽见矣。

    然康节之心学,纯自润身、润心之效而言,亦自达到一极高之境界。康节能顺以物观物之道,而先将吾人一般之意必固我,全部撤空。故其心学章下文,又特申孔子言“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旨。由此而人即能“虚心而不动”,知“事无巨细,皆有天人之理”,而能“安分”,以“得失不动心”,是为道,亦为“顺天”。反之,则为非道、为“逆天理”。故谓“能安分,则谓之道;不能安分,则谓之非道”。“强取必得,为逆天性”。能安分,则能至孟子所谓“大行不加,穷居不损”之境,而自然得其乐。故康节五律诗有“静里乾坤大,闲中日月长,若能安得分,都胜别思量”。康节自谓“自年三十余居洛,数十年未尝攒眉”,而自名其居为安乐窝;临死,亦谈笑而去;又言“学不至于乐,不足谓之学”。康节之学,亦诚能无分之不安,而至于无所不乐矣。此境亦固未易企及。此则可由其诗中之自得之意,最可见之。如其诗句之“梧桐月向怀中照,杨柳风来面上吹”,“满目云山俱是乐,一毫荣辱不须惊”,“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程子谓康节之“坦夷无思虑纷扰之患,亦只是天资自美尔,皆非学之功也”(二程遗书二上)。然康节亦自有其出自天资之学,见于书与诗者。唯其诗只当由吟诵加以领会,非此所论。至于其由观物而观人历史中之世运之变,以道、德、功、力之分,言皇、帝、王、霸之辨,而加以评论者,则亦自有其微至之论。此可见其观物之论,乃合观“自然界之物”与“历史界之物”,以成一系统,如前文所说及。然非今所欲更加详说者。至其观物之论之至极,则其击壤集序有“以道观性,以性观心,以心观身,治则治矣,犹未离于言也。若以道观道,以性观性,以心观心,以身观身,以物观物,虽欲相伤,其可得乎”。则上所谓“性者道之形体,心者性之郛廓,身者心之区宇,物者身之舟舆”之言,盖尚非康节之究极之义。唯一切顺观,而道如其道,心如其心,身如其身,物如其物以观,乃为其究极之义。此其学之归止义,与佛家之如如现观之别,盖亦微矣。此盖即朱子之谓“康节之学,近似释氏”也(语类卷一百一十)。

    * * *

    [1] 皇极经世卷五谓:“夫一动一静者,天地之妙用也。一动一静之间者,天地人之妙用也。”则盖言人心之妙,即在更能知一动一静之有“之间”。天地与人心,同有此动静之道,而人能知此“之间”,即能知动静之“交”之“中”,亦即能知太极也。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