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更新快,无弹窗!

荆公微笑道:“这也算考过老夫了。

老夫还席,也要考子瞻一考。

子瞻休得吝教!”

东坡道:“求老太师命题平易。”

荆公道:“考别件事,又道老夫作难。

久闻子瞻善于作对,今年闰了个八月,正月立春,十二月又是立春,是个两头春。

老夫就将此为题,出句求对,以观子赡妙才。”

命童儿取纸笔过来。

荆公写出一对道:“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东坡虽是妙才,这对出得跷蹊,一时寻对不出,羞颜可掬,面皮通红了。

荆公问道:“子瞻从湖州至黄州,可从苏州润州经过么?”

东坡道:“此是便道。”

荆公道:“苏州金阊门外,至于虎丘,这一带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其半路名为半塘。

润州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有金山,银山,玉山,这叫做三山。

俱有佛殿僧房,想子瞻都曾游览?”

东坡答应道:“是。”

荆公道:“老夫再将苏润二州,各出一对,求于瞻对之。

苏州对云:‘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润州对云,‘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

东坡思想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出。

荆公晓得东坡受了些腌赞,终惜其才。

明日奏过神宗天子,复了他翰林学士之职。

后人评这篇话道:以东坡天才,尚然三被荆公所屈。

何况才不如东坡者!

因作诗戒世云:项托曾为孔子师,荆公反把子瞻嗤。

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