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英国人的特性最新章节!

    世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如此崇拜物质财富。美国人会羞于展示自己的巨额财产,甚至因此而忏悔。而英国人对其财富非常自豪,并尊崇它为一种决定性的证明。

    当今的英国人是世界上社交领域处境最佳的国民。他们是穿着便衣的国王。他们随时得到强有力的保护,结交最好的朋友,接受最良好的教育,并以财富作为后盾;他们用英文名字及其附带的光环替自己鸣锣开道。

    世上没有一个国家会如此崇拜物质财富。美国人会羞于展示自己的巨额财产,甚至因此而忏悔。而英国人对其财富非常自豪,并尊崇它为一种决定性的证明。英国人的头脑充塞着一种世俗的逻辑:如果你拥有财富,你为何不用绫罗绸缎、彩车骏马显示出来呢?一个人没有一大桶酒,何以成为绅士呢?海登说道:“(英国人)存在着这么一种信仰,每个人根据其所拥有的财富来决定其生存方式。”[1]这其中掺杂着宗教色彩。他们遵从犹太法则,并高声颂诵:他们将与这块土地永存,在这块土地上生儿育女、放牧牛羊、丰衣足食。他们也以同样的口吻指责贫穷,他们只希望由富有的人代表他们。据说有一位英国人因破产而郁郁而终。“乞丐”是最污辱人格的言词。纳尔逊说:“贫困是我难于宽恕的罪孽。”西德尼·史密斯也说:“在英国,贫穷是声名狼藉的。”他们新近的一位作家在提及私生活和学术生活时讲道:“国库亏空的伴侣就是道德堕落。”要不是这样一针见血,你也将发现这种情感深深地蕴涵在当今的小说和爱情故事之中,而且还会出现在传记和公共集会的选举之中,存在于布道的语气和桌边会谈之中。

    最近我翻阅伍德的《牛津大学的雅典》,也自然地在牛津大学200年学者编年史里寻找另外一个标准。但同大多数英国书籍一样,我在书里也发现有这两种丢脸的事情:第一就是对教会和国家的不忠;第二就是出生贫困或家道中衰。这种残酷的政治经济就是英国的天然之果。马尔萨斯发现在大自然的餐桌上没有为劳动者的孩子摆放餐具。1809年,英国议会的多数派借富勒先生之言在下议院陈述自己的思想:“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国家,那么真该死,你可以离开这里。”S.罗米利爵士提出“禁止教区官员招收回家路程超过四十英里的儿童充当学徒”的议案时,皮尔持反对意见,但沃特利先生说:“在上流社会,培养家庭感情是件好事,但对下层人物来说未必如此。最好让他们远离会使他们堕落的人群。停止给制造商签约当学徒的做法对商业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必然提高劳力和商品的价格。”[2]

    贫富悬殊

    虽然英国人将贫穷看作是人格上的污辱,但是率先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的英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贫富悬殊。图为19世纪40年代描绘国内贫富悬殊的画作。

    在英国,尊崇财富是与尊重事实相提并论的。这是撒克逊人艺术的骄傲,因为他既制造财富,又酷爱独立。英国人相信每个人都是靠自食其力,如果他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那只能自认倒霉。偿还债务是直接关系到他们民族荣耀的大事。从英国财政部、东印度公司到零售的店铺,之所以生意兴隆,就因它具有偿付能力。英国军队具有偿付能力,无论拿什么都付款。英帝国也有偿付能力,尽管他负债累累,但其社会评论却蒸蒸日上。尽管1789年到1815年的战争期间,他们抱怨税收太重,且大量的税收是用以资助整个欧洲大陆来对抗法国;然而英国日益富强,其增长速度是任何民族前所未有的。他们的箴言是:“税收的轻重不在于收走多少,而在于剩下多少。”偿付能力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个英国人的思想观念及国家机制之中。不管水晶宫多么便利、多么光彩、多么荣耀,也只有等到偿还债务、自给自足之后,才会被认为是纯净的。只要他们知道快艇在亏本,他们就会满足于缓慢的汽船。他们通过勤劳和节俭两种方式,按部就班地稳步前进。每家每户都勤俭节约,并不像美国家庭那样毫无计划、挥霍无度。如果他们钱袋窘迫,就决不会去购物,因为他们不会像我们的同胞那样憧憬来年的美好。他们会说我买不起,并不因此害臊。绅士会毫不犹豫地搭乘二等车或坐二等舱。一个节俭的人,一个量财立志的人,或者一个个性化地安排全年开销而不至于朝不保夕的人,便成为生活的主宰,他们是自由的人。伯利勋爵给他儿子的信中写道:“一个人不应该把他2/3以上的收入投入到日常开销中去,因为额外开支肯定会占去剩下的1/3。”[3]

    创造价值的欲望能激发所有的才能。政府变成一家制造公司,家家户户都是加工厂。“天生我才必有用”的社会倾向使每项才能都得以大显神通————甚至它会教蜘蛛编织丝袜。英国人的饮食并不多于别国人,但一个英国人一年的劳动时数比一个欧洲人要多3倍;或者可以说,作为一位劳动者,他的一生就相当于3个欧洲人的一生。在英国,所有事情都是快节奏的。他们工作效率很高,他们发明制造了使这个时代超然卓绝于其他时代的神奇机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珍妮纺纱机

    发明于1764年的珍妮纺纱机编织了当时英国的内务大臣————罗伯特·皮尔爵士的财富之网。

    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为英国聚集的财富不可估量,也正因为它的高效率也使大量的纺织工因此下岗失业,但它确曾拉动了英国乃至世界的前进。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当代历史的神奇篇章。600年前,罗杰·培根解释了岁差,引发了立法改革的必要性,于是一年的长度被测量出来;英国人发明了火药,并宣称(似乎500年前就推测了我们这个世纪)“靠机器动力驱动的轮船比船员用手划动的大船还要快,这种轮船除了一个舵手掌舵外,别无需要;英国人制造出不用马拉的马车,其行进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最后,英国人还可以制造有着双翼的机器,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遗憾的是这些秘密与培根一起与世长眠,600年来,它们都未曾兑现。两个世纪前,一切依然如故:锯木是靠人手,车轮是靠马拉,耕地是靠木犁。如果不是瓦特和司蒂芬逊教会他们使用蒸汽驱动压力泵和动力织布机,就是他们有掘煤机或改进过的织布机,其效率甚微。在最近100年里,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久前去世的罗伯特·皮尔爵士堪称是现代英国人的楷模。在《罗伯特·皮尔爵士传》中,卷首插图就是一台珍妮纺纱机,这真是恰到好处,因为正是它编织了罗伯特·皮尔爵士的财富之网。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却死在一所贫民院里。阿克赖特改进了这项发明,使这个机器节省了99人的工作量,也就是说一个纺织工人能做以前100个人做的工作。这织布机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可是工人们有时会为工资而罢工,并联合起来对抗厂主。大约在1827年到1830年间,人们普遍担心会不会因为这些罢工和纺纱工人移居比利时或美国而导致英国纺织业的崩溃。人们不禁思索,是否可以用钢铁制造一个不会造反、不会发牢骚、不会生气、不会为工资而罢工或移居国外的纺织工人呢?斯特利桥暴动骚乱之后,在老板们的恳求下,曼彻斯特的罗伯茨先生担当起创建这个和平使者的任务,来替代上帝创造的那些喜好争吵之徒。经过几次实验,他成功了,并于1830年取得了自动起锭精纺机的专利权。这是一项深受厂家欢迎的发明————一台只需一个小孩就可把断纱接好的机器,他们说:“这注定要重建产业阶级的社会秩序。”就像阿克赖特毁掉了家庭纺织业一样,罗伯茨毁掉了工厂的纺纱工人,使大量的纺织工因此而下岗失业。据估计,英国工厂机器的生产力相当于6亿人的生产力,而一个人借助蒸汽机就可完成50年前需要25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且二者产量相当。英国已拥有了一个勤劳的民族,还有肥沃的土壤、丰富的水、森林、煤炭、铁资源和宜人的气候。800年前,它的商贸已十分发达,据历史记载:“英国是北方国家中最富有的。”诺曼史学家这样叙述道:“1067年,威廉从英国带到诺曼底的金钱之多是高卢史无前例、闻所未闻的。”给这种劳动力、商贸和丰富的资源再加上不知疲倦、日夜工作的蒸汽机,英国聚集的财产就不可胜数了。蒸汽动力的使用使英国增加了4倍或5倍的人口和财富,在劳埃德海报上登记的船舶有4万艘。蒸汽动力简直是最近90年整个英国的一台发动机。小麦的产量从斯图亚特王朝时的200万夸特尔增长到1854年的1300万夸特尔。据说商业流动资金达10亿英镑。1848年,约翰·罗素贵族说:“在过去四年,这个国家投资铁路建设的资金高达三亿英镑。”但还有一种估计比这些显赫数字更能说明问题:那就是英国有足够的财富闲养全国人口一年。

    这种聪明、多艺、无所不能的机器制造了凿子、挖土机、火车和电报机。惠特沃思工程师竟能把一根铁条分割成百万分之一英寸。蒸汽动力把巨大的空心轴搓成螺旋,容易得就像编织稻草,这足以跟化石为浆的火山力量相媲美。它还能将卵石的荒山覆盖上轮船大的橡木,能造出把枪管劈成两半的剑刃。在埃及,它可以造林,并能带来三千年后的雨水。它已为气球掌舵,下场战争必将在空中进行。可是在英国还有一种比蒸汽机更有实力的机器,那就是银行。它同意投资,人口就会增长,城市就会兴起;它拒绝贷款,移民就会倾国而出、商业就会萧条、暴动就会爆发、王室就会被废黜。这些新兴力量塑造了我们的社会制度。借助蒸汽机和金钱的力量,战争和商业都面目全新。国家失去原有的无限权力,爱国纽带失去了维系的动力。国家将退出历史舞台,我们可去任何我们想去之所。蒸汽可以使人们选择生活所需的法律法规。金钱为他们创造地位。电报将是一条维系战争的芬里斯狼[4]的软带,通过这条线传递的每一个信息都会把战争必须切断的那条纽带变得更加结实。

    这些因素的介入给目前的经营者们带来了新的财源。一位正义的公爵会认为国家依靠的是上院,而工程师却认为蒸汽活塞的每一冲程给公爵的土地赋予了新的价值,使他拥有许多佃户,使他的资本翻一番或两番,甚至达到原来的一百倍,并为他的后代成长提供了新的方式和必需品。当然,蒸汽活塞把贵族们变成了矿山、运河、铁路或蒸汽运用于农业方面的股东,参与了竞争,有时还把他们带进了贸易竞争。同时,它也把各个阶层引进了同一的竞争之中。事实证明,新阶层是地主阶级的一个劲敌,工厂主购买了城堡。斯堪的纳维亚的雷神托尔曾在冰冷的海克拉锤炼他的箭头,并于荒凉的狭湾修建巨型轮船,他到了英国后与时俱进,修剪了胡须,进了议会,坐在印度公司的一张办公桌旁,把他的神锤[5]借给伯明翰做一个蒸汽锤。

    过去九十年,英国财富的创造是现代历史中的一个主要事件。伦敦的财富决定着全球的价格。一切贵重的、有用的、有趣的或令人兴奋的事物全被卷进这个商业圈,涌入伦敦。有些英国人的年收入能达到一百万美元,甚至更多。十万座富丽堂皇的宅邸美化了这个岛屿。这一切能满足感官和激情的东西、一切有助于聪明的中产阶级发挥才智或武装自我的东西(他们从不吝啬为自己买来消费品)、一切能资助科学、满足品位、或提供舒适的东西,都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无论是在城市或乡村或在教会的建筑物里,或在喷水池边、花园里或大地上,只要是卓越漂亮的东西,英国贵族们都跋山涉水或漂洋过海去观赏,并在家中仿制。从宁静的三十代人的风格和科技,伊夫林栽培的花园,伊尼戈·琼斯和克利斯托·雷恩修建的寺庙和娱乐场所,直到吉本斯的木雕,以及国内外艺术家如申斯通、蒲柏、布朗卢登和帕克斯顿的风格都在大肆拍卖,这种世袭的制度使世世代代主人的财富一下子堆积到了今天的主人身上。今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