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儿童教育心理学最新章节!

    对父母的教育

    实践和勇气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品质,无论发生任何情况,我们总有办法来挽救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应谨慎小心、深思熟虑和理性判断,以冷静的头脑分析可能产生的效果,才能更有把握地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我们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即教育宜早不宜晚。

    善意的合作

    这本书是专门为家长和教师而作的。我们并没有特别区分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受父母影响还是教师影响,关键在于他们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里的教育并不是指在学校接受的学科教育,而是人格发展的心理教育。尽管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和教师都做出了各自的贡献,父母纠正学校教育的错误,教师则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但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孩子的教育,教师负主要责任。这可能是因为家长对新型的教育理念并不敏感,而教师教育孩子是他们的职业责任,也是兴趣所在。个体心理学强调学校应该倾注更多的力量来教育孩子,虽然父母的养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进行教育工作时,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和父母产生矛盾。特别是当教师所纠正的孩子偏差行为正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所在。这样,父母很容易认为教师是在指责自己的失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关系呢?

    教师应该把家长的问题当作一个心理问题来处理。如果家长看到以下的讨论,请不要生气,这里毫无冒犯之意,这种讨论只针对那些认识力不足、不够明智的家长,然而这些家长已经成了教师在做教育工作时一定要面对的对象。

    许多教师说过,跟问题儿童的父母打交道要比跟问题儿童本人打交道更加困难。这也说明,教师在和家长打交道时要运用策略和技巧。教师还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家长不必为孩子身上所出现的问题负责任。毕竟,他们并不善于运用专业的教育技巧指导孩子,他们只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法来管教孩子。当他们接到学校的通知来处理孩子的问题时,他们觉得像是自己犯了错一样。这种感觉也反映了他们的内疚心理,他们应该得到教师富有技巧的对待。教师应该安抚家长的情绪,使他们心平气和、态度友好。教师也应该向家长表现出善意和帮助的态度,以此得到家长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即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责备家长,我们也不应该这么做。如果我们能让他们和我们站在统一战线上,说服他们改变态度与我们合作,用我们倡导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那么,我们的工作就能取到更好的成果。简单粗暴地否定他们以往的教育方法是起不到作用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使他们采取新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可能是一夕之间变坏的,总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家长对此并非没有察觉,他们也会怀疑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什么。我们在和家长交流时不能生搬教条。即使是向他们提建议,也不应该用命令的口吻,而是应该尽可能多地尝试“或许”“可能”或者“你可以尝试一下”这样的句式。即使我们知道他们错在哪里,怎么纠正,我们也不能贸然提出,以免给他们一种强迫的感觉。

    有趣的是,富兰克林在自传中也曾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写到,他的一个朋友认为他太咄咄逼人,于是他给自己定下规矩,绝不正面反驳别人的观点,也绝不直接肯定自己的观点。在表达观点时不允许自己运用“当然”“肯定”等含有绝对意义的字眼,取而代之的是“我以为”“我觉得”“这可能”等表达句式。当别人的观点在他看来可能是错误的,他也不会直接反驳他的观点,而是回答说,“他的观点在有些情况下有其合理之处,不过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在当前这种情况下可能有点不同”等。于是他能更加愉快地和别人进行交谈了。

    富兰克林的这一经历可以说明,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的做法是不合时宜和徒劳无益的。生活中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本定律,规则一旦超出适用范围,自然会失去效力。我们不能否认,生活中确实需要措辞激烈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体察到那些家长已经心存羞愧并为自己的孩子忧心忡忡,他们将要为自己的问题孩子再次蒙羞的情况,我们就不会对他们疾言厉色。又或者我们认识到,如果没有家长的合作,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