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儿童教育心理学最新章节!

    儿童的自卑情结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感和自卑感是并存的。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去追求优越感,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来获得成就以消弭自卑感。

    自卑情结中的恶性循环

    在每个人身上,追求优越和自卑感是并存的。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去追求优越,我们企图通过努力追逐来获得成就以消除自卑感。自卑感给人带来的影响并不大,除非这种自卑感已经阻碍了他对优越感的追求,或者由于对器官缺陷而产生的自卑感加剧到使人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就会形成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自卑感的膨胀和放大,它驱使人们追逐唾手可得的补偿和似是而非的满足。同时,这种自卑情结过分夸大,消减了自己对抗困难的勇气,堵住了通往成功之路。

    这里我们要联系上一章中那个患有口吃的男孩的案例来说明。这个男孩口吃的部分原因就是缺乏勇气,而他的口吃又反向加剧了他的灰心丧气。这就是在神经性自卑情结中常见的一种恶性循环。男孩想躲到角落之中,他不愿意与任何人交谈,因为他已经彻底绝望。他甚至想过自杀。男孩的口吃实际上是他生活模式的表达和延续,他的这一病症赢得了周围人的关注,使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也因此缓解了他内心的困顿。

    这个男孩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得过于高远,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想要取得关注和认可,他因此表现得与所有人都相处得友好和善,并将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此外,他还为自己的失败找了一个万无一失的借口————口吃。这个案例之所以富有启发性,是因为这个男孩尽管在追求的方向上大体是积极向上的,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他的信心与勇气依然在遭受破坏。

    当然,口吃只是那些丧失信心的孩子所采取的防御手段之一,他们并不相信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分就能取得成功。这类孩子所采用的手段类似于大自然赋予动物们用来自我保护的利爪和锐角。不难看出,这些孩子之所以采取这种手段是因为他们的脆弱和绝望。在他们心里,这些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手段。有些孩子用不去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的方式来宣告他们不想告别自己的婴儿时期,不想告别无忧无虑的日子。他们运用这些小把戏只是为了得到父母和教师的同情,尽管他们有时会招致伙伴们的嘲笑。因此,孩子的种种行为不应被当作一种疾病,这只是他们自卑情结的一种表现,或者是他们追求优越感时方向偏差的一种警示。

    小男孩的口吃也许只是他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心理问题发展而来的衍生品。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的母亲全心全意地为他操劳。随着他逐渐长大,他也许察觉到家人对他的关心逐渐减少,于是他便想出了一个新花招去吸引家人对他的注意。此时的口吃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他注意到在和别人交谈时,对方会刻意地关注他的口型和吐字。通过口吃,他便可以将可能属于他弟弟的关注和时间争夺过来了。

    在学校也是一样的情况。因为口吃他从教师那里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样一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他都得到了与众不同的关注。他就如同那些好学生一样引人注目,这正是他所不懈追求的。毫无疑问,他在学校的学业上表现得还不错,但他口吃的“优势”使他在做各种事上都锦上添花。

    虽然他的口吃获得了教师的优待,但这并不值得宣扬和推荐。一旦这个男孩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关注,他就会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弟弟的出生带走了原本属于他的关注,这使他变得闷闷不乐。不同于其他孩子,他没有将自己的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在他的家庭环境中,妈妈对他来说是唯一重要的人,他对其他人一概不感兴趣。

    对于这类孩子,我们想要治愈他们,就必须先鼓励他们,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我们要以友善同情的态度对待他们,与这些孩子建立友好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用严厉的态度去恐吓他们。当然,仅仅做到如此还是不够,我们要与孩子建立友好关系,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不断努力。我们只有培养起孩子的独立意识,才能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努力的方向。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身体感到自信,使他们相信,只要有毅力和勇气,他们就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

    消极语言会剥夺孩子的希望

    在教育孩子时,最大的错误无异于对误入歧路的孩子恶语相向,断言他们以后肯定会变坏。这种愚蠢的评价对情形的转变毫无帮助,只会加剧孩子的怯懦。恰恰相反,我们应该用鼓励的态度帮孩子走入正途。正如诗人维吉尔所说,“我能,是因为我相信。”

    以为用羞辱的方式就能纠正孩子的行为是谬论,即使有时我们的确看到有些孩子因为害怕受到别人的羞辱和耻笑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但这只是表象。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个案例看出这种做法是无效的。小男孩因为不会游泳而遭受朋友们不停地取笑,他羞怒难当,纵身一跃,从甲板跳入深水之中,人们几经周折才将他救了上来。当一个怯懦的人在自尊心受到威胁和挑战的时候,也许会抵抗,但这种抵抗的方式往往是危险且不合理的。这个男孩无疑是个怯懦的人,他害怕承认自己不会游泳。他不顾一切跳入水中并没有克服他心中的怯懦,相反,他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反而得到了强化。

    怯懦这一性格特征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老是为自己言行担忧的怯懦的人无暇顾及别人的感受,他甚至会牺牲别人的利益以赢得自己的尊严。怯懦的性格特征带来的是个人主义、争强好胜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虽然不足以消除对别人意见的恐惧,却能成功地毁坏社会情感。一个懦夫总是害怕遭到别人的嘲笑、蔑视或贬低。他终日生活在敌意之中,从而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

    有这种性格的孩子通常会变成尖酸刻薄、挑剔自私之人。他们极少开口赞美别人,当别人得到赞美时,他们就会心存不满。如果一个人追求卓越的手段不是成就自己而是贬低别人,这就充分证明他是个怯懦的人。如果发现儿童有对别人产生敌意的念头,教育者就有责任去消除儿童对别人的敌意。但如果教师没有发现儿童有此类问题,那么矫正儿童的不良性格特征就无从下手了。教育儿童的正确方法是:告诉他们,期望不通过努力就得到别人的尊重是错误的想法。教育者有责任帮助儿童培养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友好感情,教导他们:无论别人是做错了事,还是成绩不够优秀,我们都不应该轻视他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情结,使孩子丧失对生活的勇气。

    一个孩子如果被剥夺了对未来的希望,那么就会从现实中退缩,从生活消极无用的方面寻求补偿。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即他们神圣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拥有对抗困难的勇气,并帮助那些初入校园就灰心丧气的孩子重新建立自信心。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为只有在充满希望与朝气的儿童身上,教育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对于有些雄心过大的孩子来说,丧失信心只是暂时的。虽然他们一直在进步,但他们终将在面临职业选择那一刻丧失所有信心。还有一些雄心过大的孩子,一旦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就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灰心丧气的状态。这可能是因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忽然爆发了。这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得不知所措,或焦虑不安。此后,如果他们这种气馁的情绪没有及时得到疏导,他们就会变得有始无终,长大后演变为频繁地更改工作。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圆满地做好一件事,总是害怕遭遇挫折失败。

    儿童对自己的评价也非常重要。如果采取简单的问答方法,我们并不能了解孩子对自己的真实评价。无论提问的方式多么巧妙,我们只会得到模棱两可的回答。有些儿童觉得自己举重若轻,另外一些则认为自己一文不值。我们只需对后者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些孩子耳边经常会听到“你怎么这么笨!”或者“你真是一无是处!”这样的评价。

    大部分儿童都会被这种带有贬低意味的评价深深伤害,还有一部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