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千金翼方校释最新章节!

    药录纂要

    采药时节第一

    论曰: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1〕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2〕,虚费人功,卒〔3〕无裨益,其法虽具大经〔4〕,学者寻览,造次〔5〕难得,是以甄别,即日可知耳。

    萎蕤立春后采,阴干

    〔1〕不以 谓不能依时而用。按“以”,用。《玉篇•人部》:“以,用也。”

    〔2〕不殊 谓无有差别。按“殊”,异,不同。《玉篇•歹部》:“殊,《苍颉》云:殊,异也。”

    〔3〕卒 终于,终究。《后汉书•酷吏传•周》:“爝火虽微,卒能燎野。”

    〔4〕大经 指《新修本草》之图经部分。唐高宗显庆间由英国公李领衔编修本草,本文二十卷,目录一卷;图二十五卷,目录一卷;图经七卷,凡五十四卷。其图经部分虽佚,但内容仍间见于《证类本草》及《千金翼方》中。又,《外台秘要》卷三十一•采药时节作“本经”。

    〔5〕造次 仓卒,急遽。《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菊花正月采根,三月采叶,五月采茎,九月采花,十一月采实,皆阴干

    白英春采叶,夏采茎,秋采花,冬采根

    络石正月采

    飞廉正月采根,七八月采花,阴〔6〕

    〔6〕阴 谓阴干。

    藁本正月二月采,曝三十日成

    通草正月采,阴

    女菀正月二月采,阴

    乌头乌喙正月二月采,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八月上旬采根,阴

    蒴藋春夏采叶,秋冬采茎根

    柏叶四时各依方面采,阴

    枸杞春夏采叶,秋采茎实,冬采根,阴

    茗春采

    桃枭正月采

    天门冬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曝〔1〕

    〔1〕曝 谓曝干。

    麦门冬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

    术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曝

    黄精二月采,阴

    干地黄二月八月采,阴

    署预二月八月采,曝

    甘草二月八月采,曝干,十日成

    人参二月四月八月上旬采,曝干,无令见风

    牛膝二月八月十月采,阴

    细辛二月八月采,阴

    独活二月八月采,曝

    升麻二月八月采,日干

    柴胡二月八月采,曝

    龙胆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阴

    巴戟天二月八月采,阴

    白蒿二月采

    防风二月十月采,曝

    黄连二月八月采

    沙参二月八月采,曝

    王不留行二月八月采

    黄芪二月十月采,阴

    杜若二月八月采,曝

    茜根二月三月采,曝

    当归二月八月采,阴

    秦艽二月八月采,曝

    芍药二月八月采,曝

    前胡二月八月采,曝

    知母二月八月采,曝

    栝楼二月八月采根,曝三十日成

    石龙芮五月五日采子,二月八月采皮,阴

    石韦二月采,阴

    狗脊二月八月采,曝

    萆薢二月八月采,曝

    菝葜二月八月采,曝

    白芷二月八月采,曝

    紫菀二月三月采,阴

    百合二月八月采,曝

    牡丹二月八月采,阴

    防己二月八月采,阴

    地榆二月八月采,曝

    莎草根二月八月采

    大黄二月八月采,火干

    桔梗二月八月采,曝

    甘遂二月采,阴

    赭魁二月采

    天雄二月采,阴

    贯众二月八月采,阴

    虎掌二月八月采,阴

    白敛二月八月采,曝

    羊桃二月采,阴

    狼毒二月八月采,阴

    鬼臼二月八月采

    茯苓茯神二月八月采,阴

    桂二月八月十月采,阴

    杜仲二月五月六月九月采

    商陆二月八月采,日干

    丁香二月八月采

    榆皮二月采皮,曝干,八月采实

    猪苓二月八月采,阴

    秦皮二月八月采,阴

    石南二月四月采叶,八月采实,阴

    蓝叶二月三月采,曝,本草无

    赤箭三月四月八月采,曝

    防葵三月三日采,曝

    芎三月四月采,曝

    徐长卿三月采

    黄芩三月三日采,阴

    大青三月四月采,阴

    玄参三月四月采,曝

    苦参三月八月十月采,曝

    杜蘅三月三日采,曝

    紫草三月采,阴

    白薇三月三日采,阴

    紫参三月采,火干

    泽兰三月三日采,阴

    王瓜三月采,阴

    垣衣三月三日采,阴

    艾叶三月三日采,曝

    水萍三月采,曝

    芫花三月三日采,阴

    泽漆三月三日七月七日采,阴

    藜芦三月采,阴

    羊踯躅三月采,阴

    茵芋三月三日采,阴

    射干三月三日采,阴

    青葙子三月采茎叶,阴,五月六月采子

    紫葛三月八月采,日干

    白附子三月采

    桑上寄生三月三日采,阴

    厚朴二月九月十月采,阴

    芜荑三月采,阴

    黄环三月采,阴

    乌芋三月三日采,曝

    桃花三月三日采,阴

    苦菜三月三日采,阴

    远志四月采,阴

    菥蓂子四月五月采,曝

    景天四月四日七月七日采,阴

    蒲黄四月采

    兰草四月五月采

    蘼芜四月五月采,曝

    白头翁四月采

    夏枯草四月采

    溲疏四月采

    鼠尾草四月采叶,七月采花,阴

    昌蒲〔1〕五月十二月采,阴

    〔1〕昌蒲 即石菖蒲,又名昌本、昌阳、昌羊,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又,《外台秘要》卷三十一•采药时节作“菖蒲”。

    卷柏五月七月采,阴

    泽泻五月六月八月采,阴,叶五月采,实九月采

    车前子五月五日采,阴

    茺蔚子五月采

    石龙芮五月七月〔1〕采,曝

    〔1〕七月 原作“七日”,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一•采药时节改。

    丹参五月采,曝

    天名精五月采

    肉苁蓉五月五日采,阴

    蛇床子五月采,阴

    茵陈蒿〔2〕五月及立秋采,阴

    〔2〕茵陈蒿 又名茵陈,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幼嫩茎叶。又谓白蒿,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详参《证类本草》卷六•草部上品之上•白蒿。

    旋花五月采,阴

    葛根五月采,曝

    酸浆五月采,阴

    蠡实五月采,阴

    大小蓟五月采

    荭草五月采实

    旋复花五月采,日干

    鸢尾五月采

    半夏五月八月采,曝

    莨菪子五月采

    蜀漆五月采,阴

    茹五月采,阴

    萹蓄五月采,阴

    生漆夏至后采

    蕤核五月六月采,日干

    松萝五月采,阴

    五加皮五月七月采茎,十月采根,阴

    莽草五月采,阴

    郁李根五月六月采

    栾华五月采

    覆盆子五月采

    梅实五月采,火干

    杏核仁五月采

    蘩蒌五月五日采

    葫五月五日采

    蒜五月五日采

    青蘘五月采,本草无

    紫芝六月八月采

    茅根六月采

    荛花六月采,阴

    昨叶何草夏采,日干

    松脂六月采

    五木耳〔1〕六月采,曝干

    〔1〕五木耳 生于五种不同树木上的木耳。按《证类本草》卷十三•木部中品引《唐本草》:“楮耳人常食,槐耳用疗痔,榆、柳、桑耳,此为五耳。”

    石斛七月八月采,阴

    蒺藜子七月八月采,曝

    续断七月八月采,阴

    薇衔七月采

    麻黄立秋采,阴

    瞿麦立秋采,阴

    海藻七月七日采,曝

    陆英立秋采

    菌桂立秋采

    槐实七月七日十月巳日采

    桃核仁七月采,阴

    瓜蒂七月七日采,阴

    水苏七月采

    麻七月七日采

    腐婢七月采,阴

    蓍实八月九月采,日干

    薏苡仁八月采实,根无时

    地肤子八月十月采,阴

    漏芦八月采,阴

    营实八月九月采,阴

    五味子八月采,阴

    败酱八月采

    恒山八月采,阴

    牙子八月采,曝

    蛇含八月采,阴

    雚菌〔1〕八月采,阴

    〔1〕雚菌 原作“雚囷”,据《外台秘要》卷三十一•采药时节改。

    连翘八月采,阴

    屋游八月九月采

    女青八月采,阴

    牡荆实八月九月采,阴

    酸枣八月采,阴

    楮实八月九月采,日干

    秦椒八月九月采

    卫矛八月采,阴

    巴豆八月采,阴

    蜀椒八月采,阴

    雷丸八月采,曝

    大枣八月采,曝

    藕实八月采

    鸡头实八月采

    白瓜子八月采

    菟丝子九月采,曝

    荩草九月十月采

    干姜九月采

    松实九月采,阴

    辛夷九月采,曝

    枳实九月十月采,阴

    山茱萸九月十月采,阴

    吴茱萸九月九日采,阴

    栀子九月采,曝

    皂荚九月十月采,阴

    栗九月采

    荏九月采,阴

    麻子九月采

    大豆九月采

    菴子十月采

    决明子十月十日采,阴百日

    云实十月采,曝

    贝母十月采,曝

    女贞立冬采

    橘柚十月采

    款冬花十一月采,阴

    棘刺冬至后一百二十日采

    苋实十一月采

    忍冬十二月采,阴

    大戟十二月采,阴

    木兰十二月采,阴

    冬葵子十二月采

    白鲜四月五月采,阴

    葶苈立夏后采,阴

    论曰:凡药皆须采之有时日,阴干曝干,则有气力。若不依时采之,则与凡草不别,徒弃功用,终无益也。学者当要及时采掇〔1〕,以供所用耳。

    〔1〕采掇 采集。按“掇”,拾取。《说文解字•手部》:“掇,拾取也。”

    药名第二

    论曰:有天竺〔2〕大医耆婆〔3〕云:天下物类〔4〕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斯乃大医也。故《神农本草》举其大纲,未尽其理。亦犹咎繇创律〔5〕,但述五刑〔6〕,岂卒〔7〕其事。且令后学者因事典法〔8〕,触类长之〔9〕无穷竭,则神农之意从可知矣。所以述录药名品,欲令学徒〔1〕知无物之非药耳。

    〔2〕天竺 国名,印度的古称。玄奘《大唐西域记》二•滥波国:“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3〕耆婆 古印度名医。姓阿提梨,名宾迦罗。著有《耆婆脉经》、《耆婆六十四问》等。

    〔4〕物类 万物,众物。按“类”,众,众多。《淮南子•要略》:“乃始揽物引类,览取挢掇,浸想宵类。”高诱注:“类,众也。”

    〔5〕咎繇创律 谓咎繇创制法律。按“咎繇”,人名,即皋陶,偃姓。传说为舜之臣,掌刑狱之事。《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

    〔6〕五刑 五种刑法。古代或以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或以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为五刑。唐律于名例之首,列笞、杖、徒、流、死五刑,明清律因袭为制。

    〔7〕卒 终,完毕。《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郑玄笺:“卒,终也。”

    〔8〕因事典法 谓凭依奉行用药的准则。按“事”,奉行。《论语•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典”,常道,法则。《尔雅•释诂上》:“典,常也。”“典法”,谓用药的准则。

    〔9〕触类长之 谓触逢事类而增长所知。按“触”,触动,引发。《周易•系辞上》:“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虞翻注:“触,动也。”孔颖达疏:“触类而长之者,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

    〔1〕学徒 从师受业的人,学生。蔡邕《蔡中郎集》三•司空杨秉碑:“于是门人学徒,相与刊石碑,表勒鸿勋。”

    玉泉 玉屑 丹砂 空青 绿青 曾青 白青 扁青 石胆 云母 朴消 消石 芒消 滑石 石钟乳 紫石英 矾石马齿矾绛矾黄矾青矾 白石英 五石脂 太一余粮 紫禹余粮 石中黄子 禹余粮 黄禹余粮 金屑 银屑 水银汞粉附 雄黄 雌黄 殷孽 孔公孽 石脑 石硫黄 熏黄 阳起石 疑水石〔2〕 石膏 磁石 玄石 理石 长石 肤青 石黛 铁落 铁 生铁 钢铁〔3〕 铁精 铁浆 食盐 光明盐 绿盐 蜜陀僧 桃花石 珊瑚 石花 乳床 青琅玕 礜石 特生礜石 握雪礜石 方解石 苍石 土阴孽 代赭 卤咸 大盐 戎盐 青盐 赤盐 白垩 铅丹 锡粉 锡铜镜鼻 铜弩牙 金牙 石灰 冬灰 炭 锻灶灰 伏龙肝 东壁土 半天河 地浆 硇砂 姜石 赤铜屑 铜矿石 铜青 白瓷瓦屑 乌古瓦 石燕 梁上尘 不灰木〔4〕 青芝 赤芝 黄芝 白芝 黑芝 紫芝 赤箭 天门冬 麦门冬 术 女萎萎蕤 黄精 干地黄 昌蒲 远志小草 泽 泻叶实附 署预 菊花 甘草 人参 石斛 牛膝 卷柏 车细前辛子 叶独附活 菥升蓂麻子 柴茺胡蔚 子防 葵木 香蓍 实龙 胆菴菟丝 子薏 苡巴仁戟天 白英 白蒿 肉苁蓉 地肤子 忍冬 蒺藜子 防风叶附 石龙刍 络石 千岁虆 黄连 沙参 丹参 蓝实 景天 天名精 王不留行 蒲黄 兰草 决明子 芎 香蒲蒲根附 蘼芜 续断 云实 黄芪 徐长卿 杜若 蛇床子 茵陈蒿 漏芦 茜根 飞廉 营实 蔷薇根 薇衔 五味子 旋花 白菟藿 鬼督邮 白花藤 当归 秦艽 黄芩 芍药 藁本实附 干姜生姜附 麻黄根子附 葛根汁叶花附 栝楼实茎叶附 大青 贝母 前胡 知母 玄参 苦参 石龙芮 石韦 狗脊 萆薢 菝葜 通草 瞿麦 败酱 白芷 杜蘅 紫草 紫菀〔1〕 白鲜皮 白薇 葈耳 茅根 百合 酸浆 王参 女萎 淫羊藿 蠡实花叶附 款冬花 牡丹 防己 女菀〔2〕 泽兰 地榆 王孙 爵床 白前 百部根 王瓜 荠苨〔3〕 高良姜 马先蒿 蜀羊泉 积雪草 恶实 莎草 大小蓟 垣衣 艾叶 水萍 海藻 昆布 荭草 陟厘 蔛草 凫葵 井中苔萍蓝附 鳢肠〔4〕 蒟酱 百脉根 萝摩子〔5〕 白药 蘹香子 郁金 姜黄 百两金 阿魏 大黄 桔梗 甘遂 葶苈 芫花 泽漆 大戟 荛花 旋复花 钩吻 藜芦 赭魁 及己 天雄 乌头射罔乌喙附 附子 侧子 羊踯躅 茵芋 射干 鸢尾 贯众花附 半夏 由跋 虎掌 莨宕子 蜀漆 恒山 青葙子 牙子 白敛 白及 蛇含 草蒿 雚菌 连翘 白头翁茹苦芙 羊桃 羊蹄 鹿藿 牛扁 陆英 蒴藋〔1〕 荩草 夏枯草 乌韭 蚤休 虎杖 石长生 鼠尾草 马鞭草 马勃 松脂实叶根节花等附 蛇莓 苧根 菰根 狼跋子〔2〕 弓弩弦 败天公 败蒲席 败船茹 屋游 赤地利 赤车使者 三白草 牵牛子 猪膏母 刘寄奴草 紫葛 萆麻子 葎草 格注草 独行根 狗舌草 乌蔹莓 豨莶〔3〕 狼毒 鬼臼 芦根 甘蕉根 萹蓄 酢浆草实 蒲公草 商陆 女青 水蓼 角蒿 白附子 鹤虱 鱼网 马绊绳 昨叶何草 破扇 破故纸 甑带灰 鬼盖 屐屧鼻绳 雀麦 茯苓茯神附 琥珀玉附 柏实叶皮等附 麻布叩幅头 菌桂 牡桂 桂 杜仲 故麻鞋底 枫香脂皮附〔4〕 干漆生漆附〔5〕 蔓荆实 牡荆 女贞实 蕤核 五加皮 沉香薰陆香鸡舌香藿香詹糖香枫香等附 丁香 蘗木根附 辛夷 木兰 桑上寄生 榆皮花附 酸枣 槐实枝皮等附 枸杞 楮实叶皮茎白汁附 苏合香 龙眼 厚朴 猪苓 竹叶根汁实沥〔6〕皮茹笋附 枳实刺茹附 山茱萸 吴茱萸根附 秦皮 栀子 槟榔 合欢 秦椒 卫矛 紫葳 芜荑 食茱萸 椋子木 折伤木 每始王木 茗苦蜀桑根 松萝 桑根 白皮叶耳五木耳桑灰等附 白棘 安息香 龙脑 菴摩勒 棘刺花〔7〕实枣针附 毗梨勒 紫铆 骐竭 胡桐泪 黄环 石南实附巴豆 蜀椒 莽草 郁李仁根附 鼠李 栾华 杉材 楠材 钓樟根皮 榧实 蔓椒 雷丸 溲疏 榉树皮 白杨皮 水杨叶 栾荆 小蘗 荚蒾 钓藤 药实根 皂荚 楝实根附 柳华叶实汁附 桐叶花附 梓白皮 苏枋木〔1〕 接骨木 枳椇 木天蓼 乌臼木 赤瓜木 诃梨勒 枫柳皮 卖子木 大空 紫真檀 胡椒 椿木叶樗木附 橡实 无食子 杨栌木 槲若 盐麸子〔2〕 紫荆 发髲 乱发 人乳汁 头垢 屎溺 龙骨白龙骨齿角等附 牛黄 麝香 象牙齿睛等附 马乳 牛乳 羊乳 酥 熊脂胆附 白胶 阿胶 醍醐 底野迦酪 犀角 羚羊角 鹿茸 羖羊角髓肺骨肉齿骨头血肚暗靥蹄屎附 牛角髓胆肾心肝齿眼尾脂肉喉咙脂中毛耳中垢屎溺屎中豆等附 獐骨肉髓等附 豹肉 狼牙 狸骨肉阴jing等附 虎骨膏爪肉〔3〕等附 兔头骨脑肝肉等附 笔头灰 六畜毛蹄甲 鼠 麋脂角附 豚卵蹄心肾胆肚胰毛筋齿膏肉耳中垢等附 鼹鼠 獭肝肉屎附 狐阴jing五脏肠屎等附 貒膏〔4〕肉胞等附 野猪黄 驴屎〔5〕屎乳轴垢等附 豺皮 野驼脂 败鼓皮 白马茎头蹄齿心肝肺肉骨鬐膏鬐毛溺通汁屎中粟等附 狗阴jing腹心脑齿血肉粪中骨等附 丹雄鸡白雄鸡黄雄鸡脂乌雄鸡肉胆心血冠血肪肝屎白肠肶胵里黄皮左右翘毛黑雌鸡黄雌鸡鸡子卵中白皮鸡喙东门上鸡头等附 白鹅膏毛肉子等附 鹜肪 雁肪 鹧鸪 雉肉喉下白毛附 鹰屎白脂雕屎附 鹳骨 雄鹊 鸲鹆〔6〕 燕屎 雀卵脑头血屎附 伏翼 天鼠屎 孔雀 鸬鹚屎头附 鸱头 石蜜 蜜蜡白蜡附 牡蛎 桑螵蛸 蜂子黄蜂土蜂附 海蛤 文蛤 魁蛤 石决明 真珠 秦龟 龟甲 蠡鱼 鲍鱼 鲤鱼胆肉骨附鱼 鳝鱼血附 鲫鱼 黄鱼胆 猬皮 石龙子 露蜂房 樗鸡 蚱蝉 白僵蚕 木虻 蜚虻 蜚蠊 ?虫 蛴螬 蛞蝓 蜗牛 水蛭 水马 鳖甲肉附鱼甲肉附 蟹爪附 螈蚕蛾〔1〕屎附 蚕子纸 乌贼鱼骨 鳗鲡鱼 鲛鱼皮 紫贝 虾蟆 蛙 牡鼠肉粪附 蚺蛇胆膏附 蝮蛇胆肉附 鲮鲤甲〔2〕 蜘蛛 蜻蛉 石蚕〔3〕 蛇蜕 蛇黄 乌蛇 蜈蚣 马陆 蠮螉 雀瓮 鼠妇 萤火 衣鱼 蝼蛄 蜣螂 白项蚯蚓 斑猫 芫青 地胆 马刀 葛上亭长 贝子 甲香 珂 甲中螺汁 豆蔻 葡萄 蓬蘽 覆盆子 大枣生枣及叶附 藕实茎 鸡头实 芰实 栗 樱桃 橘柚 橙叶 梅实 枇杷叶 柿 木瓜 甘蔗 石蜜 沙糖 芋 乌芋 杏核仁花实附 桃核仁花枭毛蠹皮叶胶实附 李核仁根实附 梨叶附 柰 安石榴壳根附 白瓜子 白冬瓜 瓜蒂子附 苋实 冬葵子根叶附 苦菜 荠 芜菁 莱服〔4〕 龙葵 菘芥 苜蓿 荏子 蓼 葱实 薤 白蘘荷 菾菜 苏 水苏 假苏 香薷 薄荷 秦荻梨 苦瓠 水芹 马芹子 莼 落葵 蘩蒌〔1〕 鸡肠草 蕺 葫 蒜 堇 芸臺 胡麻叶附 青蘘〔2〕 麻子附 饴糖 大豆黄卷生寸豆附 赤小豆 豉 大麦麦 小麦 麦奴 青粱米 黄粱米 白粱米 粟米 丹黍米 糵米 秫米 陈廪米 舂杵头糖酒 腐婢 藊豆叶附 黍米 粳米 稻米稻穰附 稷米 醋 酱 荜豆

    〔2〕疑(níng 宁)水石 即凝水石,亦即寒水石。详见本书卷二•玉石部中品“凝水石”注。按“疑”,凝。《荀子•解蔽》:“以可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无所疑止之,则没世穷年不能遍也。”杨倞注:“疑,或为凝。”

    〔3〕钢铁 原作“刚铁”,据本书卷二•玉石部中品改。

    〔4〕不灰木 又名无灰木,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性味甘寒,无毒,能清热,除烦,利尿,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烦热,小便不利等。

    〔1〕紫菀 原作“紫苑”,今改。又名青菀、紫蒨,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按“苑”,通“菀”。《正字通•部》:“苑,通作菀。”

    〔2〕女菀 原作“女苑”,今改。又名白菀,女宛,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草或根。性味辛温,无毒,能温中化痰,和中,利尿,主治咳嗽气喘,肠鸣腹泄,小便短涩等。按“苑”,通“菀”。《正字通•部》:“苑,通作菀。”

    〔3〕荠苨 原作“荠莡”,据本书卷二•草部中品之下改。

    〔4〕鳢肠 即墨旱莲,又名莲子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性味甘酸凉,入肝肾二经,能凉血止血,补肾益阴,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须发早白及白喉等。

    〔5〕萝摩子 即萝藦子,又名斫合子,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实。性味甘辛温,无毒,能补益精气,生肌止血,解毒,主治虚劳,阳痿,金疮出血等。

    〔1〕蒴藋 原作“蒴藿”,据本书卷三•草部下品之下改。

    〔2〕狼跋子 原作“狼踆子”,据本书卷三•草部下品之下改。

    〔3〕豨莶 原作“狶莶”,今改。又名火莶、猪膏莓。为菊物植物腺梗豨莶、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全草。按“狶”,同“豨”。《集韵•微韵》:“豨,猪也。《方言》:南楚谓之豨。或从犬。”

    〔4〕附 原作“付”。据《证类本草•目录》改。

    〔5〕附 原作“付”,据《证类本草•目录》改。

    〔6〕沥 原作“历”,据《证类本草•目录》改。

    〔7〕棘刺花 又名刺原、棘花,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花。其果实即酸枣,其棘刺名棘针,又名枣针。

    〔1〕苏枋木 即苏木,又名苏方木。详见本书卷三•木部下品“苏方木”注。

    〔2〕盐麸子 又名盐肤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性味酸凉,无毒,能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等。

    〔3〕膏爪肉 “肉”下原衍“威”字,据《证类本草•目录》删。

    〔4〕貒膏 又名貒脂,为科动物猪獾的脂肪油。性味甘平,无毒,主治咳逆上气,秃疮,顽癣,痔疮等。

    〔5〕驴屎 原作“胪屎”,据《证类本草•目录》改。

    〔6〕鸲(qú 渠)鹆(yù 遇) 又名寒皋、八哥,为栖鸟科动物八哥的肉。性味甘平,无毒,能下气,止血,主治久嗽,呃逆,痔疮出血等。

    〔1〕螈蚕蛾 即原蚕蛾,又名晚蚕蛾。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雄性全虫。按“螈”,同”。晚蚕,即一年中孵化两次的蚕。《集韵•桓韵》:“,晚蚕也。通作螈。”

    〔2〕鲮鲤甲 原作“陵鲤甲”,据本书卷四•虫鱼部改。按“鲮鲤甲”,即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性味咸凉,入肝胃二经,能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主治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等。

    〔3〕石蚕 又名沙虱、石蠹虫,为石蚕科昆虫石蛾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性味咸寒,能治五癃,破石淋,利水道,除热,堕胎。

    〔4〕莱服 即莱菔,又名罗服、荠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性味辛甘凉,入肺胃二经,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主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等。

    〔1〕蘩蒌 原作“蘩娄”,据本书卷四•菜部改。按“蘩蒌”,即蘩缕。详见本书卷四•菜部“蘩蒌”注。

    〔2〕青蘘 原作“青襄”,据本书卷四•米谷部改。按“青蘘”,即胡麻叶。详见本书卷四•米谷部“青蘘”注。

    上六百八十种皆今时见用药,并可收采,以备急要用也。

    药出州土第三

    论曰:按本草所出郡县皆是古名,今之学者卒寻而难晓。自圣唐开〔3〕,四海无外,州县名目,事事惟新,所以须甄明即因土地名号,后之学者容易即知。其出药土地,凡一百三十三州,合五百一十九种。其余州土皆有,不堪进御,故不繁录耳。

    〔3〕开开创。《文选•张衡•西京赋》:“大厦耽耽,九户开。”

    关内道

    雍州柏子仁 茯苓

    华州覆盆子 杜衡 茵芋 木防己 黄精 白术 柏白皮 茯苓 茯神 天门冬 署预 王不留行 款冬花 牛膝 细辛 鳖甲 丹参 鬼臼 白芷 白敛 狼牙 水蛭 松花 鳖头 桑螵蛸 松子 松萝 兔肝 远志 泽泻 五味子 菝葜 桔梗 玄参 沙参 续断 山茱萸 萆薢 白薇 通草 小草 石南 石韦 gui头 麦门冬

    同州寒水石 斑猫〔4〕 麻黄 ?虫 麻黄根 芜荑 蒲黄 麻黄

    〔4〕斑猫 原作“班猫”,今改。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