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千金翼方校释最新章节!

    唐逸士孙思邈撰

    原〔1〕夫神医秘术,至赜〔2〕参于道枢〔3〕。宝饵凝灵〔4〕,宏功浃〔5〕于真畛。知关籥〔6〕玄牝〔7〕,驻历〔8〕之效已深。辔策天机〔9〕,全生〔10〕之德为大。稽〔11〕炎农〔1〕于纪箓〔2〕,资太一而返营魂〔3〕。镜〔4〕轩后〔5〕于遗编〔6〕,事岐伯而宣药力。故能尝味之绩,郁腾天壤〔7〕,诊体之教〔8〕,播在神寰〔9〕。医道由是滥觞〔10〕,时义肇基〔11〕于此。亦有志其大者,高密问紫文之术〔1〕;先其远者,伯阳流玉册之经〔2〕;拟斯寿于乾坤,岂伊难老。俦厥龄于龟鹤,讵可蠲疴〔3〕。兹乃〔4〕大道之真以持身抑斯之谓也。若其业济含灵〔5〕,命悬兹乎,则有越人彻视于腑脏〔6〕,秦和洞达于膏肓〔7〕,仲景候色而验眉〔8〕,元化刳肠而湔胃〔9〕,斯皆方轨叠迹,思韫入神〔1〕之妙,极变探幽,精超绝代之巧。晋宋〔2〕方技〔3〕既其无继,齐梁〔4〕医术曾何足云。若夫医道之为言,实〔5〕惟意也。固以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当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数之所在,言不能谕〔6〕。然则三部九候〔7〕,乃经络之枢机〔8〕。气〔9〕少神余,亦针刺之钧轴〔10〕。况乎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1〕则深究萌芽。心考锱铢〔2〕,安假悬衡之验〔3〕。敏同机骇〔4〕,曾无挂发之淹。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是故先王镂〔5〕之于玉板〔6〕,往圣藏之以金匮,岂不以营叠至道括囊真赜者欤。余幼智蔑闻〔7〕,老成无已。才非公干〔8〕,夙婴沉疾。德异士安〔1〕,早缠尪瘵〔2〕。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徇〔3〕经方。耄〔4〕及之年,竟三余〔5〕而勤药饵。酌华公之录帙〔6〕,异术同窥。采葛生之《玉函》〔7〕,奇方毕综。每以为生者两仪之大德〔8〕,人者五行之秀气。气化〔9〕则人育,伊人禀气而存。德合则生成,是生曰德而立。既知生不再于我,人处物为灵,可幸蕴灵心阙颐〔10〕我性源者。由检押神秘〔1〕,幽求今古,撰方一部,号曰《千金》,可以济物摄生,可以穷微尽性。犹恐岱山〔2〕临目,必昧秋毫〔3〕之端;雷霆在耳,或遗玉石之响。所以更撰《方翼》三十卷,共成一家之学。譬〔4〕之相济,运转无涯;等羽翼之交飞,抟摇不测〔5〕。矧夫易道深矣,孔宣系《十翼》〔6〕之辞;玄文奥矣,陆绩增玄翼之说〔7〕。或沿斯义,述此方名矣。贻〔8〕厥子孙,永为家训。虽未能譬言中庶〔9〕,比润上池〔1〕,亦足以慕远测深,稽门叩键者哉。倘〔2〕经目〔3〕于君子,庶〔4〕知余之所志焉。

    〔1〕原 推求本源。《汉书•薛宣传》:“《春秋》之义,原心定罪。”颜师古注:“原,谓寻其本也。”

    〔2〕至赜(zé 责) 谓幽深之极。《周易•系辞上》:“圣人有见天下之至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

    〔3〕道枢 道家的学术思想。

    〔4〕宝饵凝灵 喻药物的珍贵与灵验。

    〔5〕浃(jiā 佳) 遍;遍及。《楚辞•大招》:“冥凌浃行,魂逃只。”王逸注:“浃,遍也。”《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二》:“山雨忽来,倾盆倒峡,浃地交流。”

    〔6〕关籥 横持门户之木。《国语•楚语下》:“为之关籥蕃篱,而远备闭之,犹恐其至也。”此引申指最紧要之处。

    〔7〕玄牝 “牝”原作“牡”,据文义改。按“玄”,微妙;“牝”,雌性。“玄牝”,老子用语,谓“道”就像微妙的母体一样生殖万物。《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8〕驻历 谓经过漫长历史时间的检验。

    〔9〕辔(pèi 配)策天机 谓能驾驭自然界造化的奥秘。按“辔策”,缰绳与马鞭。《礼记•曲礼上》:“执策分辔。”引申为驾驭。“天机”,造化的奥秘。陆游《剑南诗稿十九•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10〕全生 谓保全生命,以终天年。《庄子•养生主》:“可以保身,可以全生。”

    〔11〕稽 考核。《广雅•释言》:“稽,考也。”

    〔1〕炎农 指神农氏。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神农”条注释。

    〔2〕纪箓 犹记录。文字记载。此谓《神农本草经》。按“箓”,图箓,图书。《广韵•烛韵》:“箓,图箓。”《字汇•竹部》:“箓,图书。”

    〔3〕资太一而返营魂 谓凭借运用古代“道”的哲学思想于医疗卫生实践以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按“资”,凭借。《篇海类编•珍宝类•贝部》:“资,凭。”“太一”,中国哲学术语。“太”是至高至极,“一”是绝对唯一的意思。《庄子•天下》称老子之学“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万物所出,造于太一。”注:“太一,道也。”亦作为虚无的“道”的别名。“返”原作“反”,今改。按“反”,同“返”,返回。《论语•子罕》:“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营魂”,指心灵、精神。《后汉书•寇恂传》附寇荣上书:“惧独含恨以葬江鱼之腹,无以自别于世,不胜狐死首丘之情,营魂识路之怀。”

    〔4〕镜 借鉴。《汉书•谷永传》:“愿陛下追观夏、商、周、秦所以失之,以镜考己行。”颜师古注:“镜谓监照之。”

    〔5〕轩后 指黄帝。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黄帝”条注释。

    〔6〕遗编 指《黄帝内经》。

    〔7〕郁腾天壤 谓繁荣昌盛于天地之间。按“郁”,繁盛貌。《诗经•秦风•晨风》:“郁彼北林。”“天壤”,犹言天地。《晋书•张华传》:“普天壤而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8〕诊体之教 指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知识。

    〔9〕神寰 犹言宇内、天下。

    〔10〕滥觞(shāng 伤) 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泯山,其源可以滥觞。”王肃注:“觞,可以盛酒,言其微。”后以之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

    〔11〕肇(zhào 兆)基 开始建立基础。《尚书•武成》:“至于大王,肇基王迹。”

    〔1〕高密问紫文之术 高密,春秋时代杞人,字邃。道家,从事天文历算,人称紫文之术。

    〔2〕伯阳流玉册之经 谓老子著有《道德经》传世。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相传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著有《老子》。该书为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称《玉册之经》以示珍重。“玉册”亦作“玉策”。珍藏的秘籍。左思《魏都赋》:“窥玉策于金縢,案图箓于石室。”

    〔3〕蠲(juān 捐)疴 谓祛除疾病。按“蠲”,除去。《广雅•释诂三》:“蠲,除也。”“疴”,疾病。《广雅•释诂一》:“疴,病也。”

    〔4〕乃 助词。无实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

    〔5〕含灵 佛教名词。人类。古时认为人为万物之灵,故称“含灵”。

    〔6〕越人彻视于腑脏 谓秦越人为人治病,能透见其脏腑癥结。秦越人,号扁鹊。参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扁鹊”条注释。

    〔7〕秦和洞达于膏肓 谓医和能透彻了解人体内部潜在的疾病。按“秦和”,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约公元前六世纪)。他指出疾病并非鬼神所致,而是由于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引起。提出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异常致病说,认为它是引致疾病的主要原因。“膏肓”,谓心膈之间。膏,心下微脂;肓,膈上薄膜。《左传•成公十年》:“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后因以喻难治之症,如病入膏肓。此喻潜藏人体深层的疾病。

    〔8〕仲景候色而验眉 相传张仲景通过望诊而预见侍中王粲二十年后当眉毛脱落的事。参见《针灸甲乙经•序》。

    〔9〕元化刳(kū 枯)肠而湔(jiān 肩)胃 谓华佗剖腹割治和冲洗患病的肠胃。按“刳”,剖开。《说文解字•刀部》:“刳,判也。”《后汉书•华佗传》:“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湔”,洗。《广韵•仙韵》:“湔,洗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肠胃,潄涤五脏。”元化为华佗的字。见前《校正千金翼方表》“华佗”条注释。

    〔1〕思韫(yùn 韵)入神 谓思维丰富而敏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