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老老恒言译注最新章节!

    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①。庭栋久失怙恃②,既无吾老之可老,今吾年七十有五,又忽忽不觉老之及吾,宜有望于老吾者之使吾克遂其老也。嗣孙应穀,年甫弱龄③,未能老吾之老,并不知吾之老,吾惟自知其老,自老其老而已。老之法,非有他也。宋张耒曰④:“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起居寝食之间尔。”昨岁壬辰⑤,自秋而冬,以迄今春,薄病缠绵,动多拂意,此正老态毕现。欲得所以老之法,能荟萃其类者,卒罕成书也。爰于卧室呻吟之余,随事随物留心体察,闲披往籍,凡有涉养生者,摘取以参得失,亦只就起居寝食琐屑求之。《素问》所谓“适嗜欲于世俗之常”⑥,绝非谈神仙讲丹药之异术也。纵无解于老,亦自成其为老,更无待于老吾者,而所以老之法在是,而吾所以自老其老亦在是,随笔所录,聚之以类,题曰《老老恒言》。其中有力易办者,有力不易办者,有易办而亦非必办者,有不易办而不可不办者,概存其说,遂付梓以公诸世⑦,是即所谓及人之老,可各竭其力,各老其老,俾老者起居寝食⑧,咸获康宁之福,竟若不自知其老,优游盛世,以享余年。吾之老与人之老,得同为太平安乐之寿民,岂非大幸与!岂非大幸与!

    乾隆三十八年,岁在昭阳大荒落之涂月上浣⑨,慈山居士曹庭栋书于观妙楼⑩。

    【注释】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意谓由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然后推广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②怙恃(hù shì):此指父母。《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来用“怙恃”为父母的代称。

    ③弱龄:二十岁左右。男子弱冠又称弱龄。

    ④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江苏淮安)人。擅长诗词,苏门四学士之一。作诗务平淡,效白居易体,乐府学张籍。著有《柯山集》等。

    ⑤壬辰:1772年。

    ⑥《素问》:即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适嗜欲于世俗之常:出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意谓养生就是在世俗生活之中调适自己的欲望。

    ⑦付梓:将书稿雕版印行。梓,本指刻书用的梓木,此代指刻印。

    ⑧俾(bǐ):使。

    ⑨乾隆三十八年,岁在昭阳大荒落之涂月上浣:即癸巳年十二月上旬。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昭阳,天干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大荒落,太岁运行到地支“巳”的方位称大荒落。此年为癸巳年,故称。涂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上浣,上旬。

    ⑩慈山居士:作者自号。曹庭栋在母亲七十大寿那年为成全母亲游山玩水之愿,在自家花园挖池叠山,取名“慈山”,曹庭栋也因此自号“慈山居士”。

    【译文】

    孟子说:由孝敬自己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孝敬别人家里的长辈。我失去父母已经很久了,既没有自己的长辈可以孝敬,而且我今年也七十五岁了,突然觉得自己也已经是老人了,当然希望有能够孝敬我的晚辈使我得以安享晚年。我的孙子应穀,刚到二十岁的年纪,还没有能力照顾我这个老人,而且他好像也没觉得我已经老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已经老了,应该自己照顾自己罢了。老年人养生的方法,并没有什么奇方异术。宋代张耒说:“大抵上说,养生追求安宁快乐,没有什么深奥难懂的事情,只不过就是起居寝食罢了。”去年壬辰年,从秋天到冬天,一直到今年春天,我小病缠身,久久难愈,怎么做都感觉不舒服,这正是完完全全老年的状态呀。我想要得到能用来养老的方法,但能够把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加以分类的现成的书籍实在太少了。于是我在忍受病痛折磨之外,每件事物都认真体验观察,闲暇的时候翻阅一些古代典籍,凡是有关养生的内容,我都摘抄下来以检验其得失,但也只是就起居寝食的小事中求。《黄帝内经·素问》所说的“在世俗日常生活中调节自己的欲望爱好”的养生思想,绝对不是谈论神仙、讲授丹药的奇技异巧,这些方法纵使不能阻止身体的衰老,但老年人可以以此自养,不用依靠晚辈养老了,而老年人自我调理的方法在此,我自己用来养老的方法也在此,于是将读书所得随笔抄录,汇聚起来加以分类,取名叫《老老恒言》。这里面有容易置办的,有不容易置办的,有容易置办但也不一定要办的,有不容易置办但不能不办的,这些说法一概保存下来,刊刻发行公之于世,这就是所谓的由孝敬自家老人从而孝敬别人家老人的意思,老人们可以各自竭尽自己的能力,关心照料自己,使起居寝食,都能获得健康安宁的福分,甚至做到好像感觉不到自己已经老了一样,悠闲自在地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享受人生剩余的时光。这样我自己这个老人和别人家的老人,都一样成为太平安乐的长寿之民,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幸运吗!难道不是人生最大的幸运吗!

    乾隆三十八年,即癸巳年十二月上旬,慈山居士曹庭栋书于观妙楼。

    金序

    吾乡曹慈山先生,神仙中人也。曹氏自前明迄本朝,家世文学,侍从相继①,鼎贵者百余年。己未、丙辰②,两次鸿博③。祖子顾少宰尔堪,兄古谦明经庭枢,皆就征。慈山亦为浙抚所延访④,而辞之坚,故未与。先生幼有羸疾,俗所谓童子痨⑤,终其身未出乡里。家素华⑥,不问治生事。天性恬淡,虽博极群书,于经学、史学、词章、考据⑦,无不通,而不屑蹈坛坫标榜之习⑧,朋俦绝鲜⑨,声华阒如⑩。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终日焚香鼓琴,意致旷远,至九十余乃终。年届大耋?,犹姬侍满前,不事药饵,不希导引,惟以自然为宗,故能颐养天和?,克享遐寿。其所学不悖濂洛?,不师老庄。亦不旁涉二氏?,戛然为一家言?。所辑《宋百家诗存》,及讲经各种,皆采入《四库全书》。此《老老恒言》二卷,乃自言其养生之道,慎起居,节饮食,切切于日用琐碎?,浅近易行。而深味之,古今至理,实已不外乎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