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我的朋友中国人最新章节!

    虽然中国人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相同或者更胜一筹的优雅和品味,但这种说法不能被推而广之到关于声音的问题上。在中国,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喧闹,而安静则是如此罕见、如此难能可贵,以至于被视为一种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待遇。虽然音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歌曲和器乐作品对于西方人的耳朵来说,不仅似乎不够和谐,而且是没缘由的太过大声和嘈杂。在所有中国流行音乐的表演过程中,发出洪亮的声音似乎是管弦乐队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每一个表演者都在或明或暗地与其他人展开竞争。横笛、锣、钹和鼓从来都是演奏中很突出的部分,从来都不曾柔和。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放比较轻柔的乐器,比如“大提琴”。而声音尖锐的竹笛则深受中国业余音乐家们的喜爱。

    在中国传统的大戏院里,戏曲作品的高音通常是用假声呈现出来的,而对于西方人的耳朵来说,这种声音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尖叫。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外国人而言,中国音乐难以描述的魅力与其声源的距离成正比,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尽可能地选择离它远一点儿。然而,中国人喜欢它,因为他们是唯一愿意听的人,没有人会抱怨。我确信有人能慢慢地习惯它。我知道在过去25年的时间里,对中国音乐漫不经心、有意无意地倾听,让这些音乐听起来并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糟糕了,而且我还曾经听到过一些非常喜欢的作品。

    关于中国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我们得出过许多错误但却非常有趣的结论,但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人提出这样的理论:他们作为一个民族,耳朵的鉴赏力不佳。要想收集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大量翔实而令人信服的证据是很容易做到的。在任何一个办公室里都可以找到大量的素材。

    两个职员坐在同一张办公桌前大声地讨论一件日常会计账户的事情,他们的声音整个房间都能听到。喧闹的声音让隔壁的外国人都感到非常的烦躁不安,但别的人对这个声音似乎没有给予最轻微的关注。如果职员们真的兴奋起来了,就像他们平时常做的那样,由单音节词汇构成的喋喋不休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机关枪开火一样,偶尔还会有标志着争论高潮的榴弹爆破般的声音传了过来。事态的升级则是表现在有些时候他们互不相让地同时大声说话,或者用频繁打断对方说话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其中的一个人觉得有必要与房间另一边的职员商量一下,他也不会离开座位。高声地吆喝比走起路来容易多了,花的时间又少。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比中国更没有必要设置麦克风或者办公室电话系统的了。

    孩子们在学校里大声朗读着他们的功课,一些外国观察家认为,这不仅会永久地损伤他们的声带,而且还会培养出他们伴随终生的大声说话的生活习惯。这也许是真的,但中国人用高调门的声音讲话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因为现在的成年人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曾经在教室里学习过。无论是不识字的苦力,还是著名的学者,每个人都具备在大众面前演讲的生理潜质,不管有没有必要,他们都不分场合地应用它。两个人之间因琐碎小事而导致的一场街头争吵,不超过几分钟就演变成一场社区的公共事件,因为两人都在向旁观者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快街坊邻居都知道了两人争论的来龙去脉,并且每个旁观者也都参与到这起事件当中。

    在其他国家相当普通的饱满而洪亮的人的声音,却在中国如此稀有,以至于中国人说话的声音总是令人感到惊奇。即使是从相距甚远的地方传来的难以听清的说话声,通常也很容易分辨出说话者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就像平时很容易分辨出中国人的笑声和咳嗽声一样。我不知道中国人是否能够彼此之间进行语音清晰的窃窃私语,但我确信他们很少尝试那样去做。如果两个人彼此信任,并且要互相传递信息,他们往往就会走到一个远而偏僻的地方,或者是用右手食指在摊开的左手掌上写出对方能看明白的字词。在我的中国邻居中,有两个兄弟就住我隔壁的房子里,他们总是很晚才回家。经常在凌晨三点钟的时候,你就能听到他们边走边亲密谈话的声音,这个声音似乎整个街区都能够听到,你一点儿也不需要大惊小怪。

    在打电话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会联想到与他交谈的人可能在几英里之外,于是他们相应地就提高了嗓门。如果电话不是一台结实的机器,它的每一个零件都将在中国的一个月之内被毁掉。在中国我们会真切地发现对于一般的规则而言都有例外,我们在苏州城里就发现了中国人在声音上的一个例外,当地的居民讲起话来是吴侬软语、柔和悦耳。但是,苏州的居民如果搬到中国的其他地方,很快就会适应邻里们的吵闹习惯了。

    假如你认为每个人都希望在安静的环境中用餐,这种想法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奇怪的,少数比中国戏院更嘈杂的地方其中就有餐馆。每一个人,无论是客人还是跑堂的店小二,都对这份喧闹声做出了贡献。厨子“砰”的一声把大锅小壶放在炉子上;店小二们整理桌面,叮叮当当地上菜和摆放瓷器餐具;客人们互相大声地打着招呼,言谈话语间还不时伴着哈哈大笑。当开席的指令发出后,它会从一个跑堂到另一个跑堂不断地把消息传递下去,最后到达在两个或更多楼层下面的厨师那里。由于许多的私人包间都是用非常低矮和单薄的隔板隔开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尽情享受其他食客们如同在自己桌子边的喧哗。这就如同把两三台收音机都调到了最大的音量,而每个都在播放着不同频率电台的声音。如果一个人要举办一场非常时髦的派对,他会带着一些唱歌助兴的女孩,她们漫不经心地弹奏着吉他,发出震人耳膜的歌声。酒馆中至少会有一张桌子上肯定在玩喧闹的划拳游戏。一家广受欢迎的中国餐馆就是一个巨大而喧闹的夜总会舞台,而且还不收取任何的服务费。

    远在异国他乡的老式餐馆,铺着厚厚的地毯,伴着昏暗的灯光,还有低声服务的侍者,这会让那些不懂世故的中国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用餐的地方。对他来说,打开香槟酒瓶时软木塞“砰”的爆破声并不能使之对较为安静的环境感到释然。即使在中国人自己的家里边,吃饭也是一件相当吵闹的事情。饭菜总是摆在圆桌上,这样谈话就不会局限于坐在右边或者左边的人。每个人在餐桌上都可以随意地与任何人交谈,而且通常就是这样。佣人们互相间大声地传达着命令,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当佣人们在外国人的房间里工作时,通常能适应外国人对安静的奇特想法,但在俱乐部酒吧喧闹的气氛中,他们发现要做到安静很难。只有用最严格的纪律并通过最严格的训练,佣人们才能被教导得在端一杯酒或拿一包香烟的时候不要吵得让整个俱乐部的人都听到。

    中国人对“安静的功效”这个词没有任何认知的概念。实际上,这两个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似乎是完全矛盾的。没有声音,什么也不能完成,声音越大,功效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