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龙与洋鬼子最新章节!

    地里干活的男人,围坐在一起八卦家长里短的妇女,和在打谷子的敞坝上玩耍的孩子,都能望见山上一群苦力正在给一个外国人干活,这些苦力是从其他村庄来的。外国人起初想在红山当地招募苦力,但没招到。不过因为这位外国雇主出手大方,就算县上来维持秩序的警察把很大一部分本属于苦力的工钱都塞进了自己的口袋,还是有很多远处村庄的苦力欣然前来做工,工位供不应求。

    要观察这些苦力如何在山上挖出又深又直的沟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再走十里,就可以看见一道道黑纹般的沟沿山坡而下,沟渠两边堆着新挖出来的锈红色土块。

    这场面太过显眼,惹得沿河前行的旅人都停下来打量询问。于是,红山有好事情的消息就四散传开了。

    那些上山给苦力带过木板、水和食物的村民,把鸡卖给外国人的厨师的村民(可不能错过赚点小钱的机会)都说,山上的苦力拿筐子把土从二十英尺深的坑里运上来,再用外国人的阔铁锹和大镐子在这座坚硬无比、蓝黑发亮的矿山上到处采挖。

    最不寻常的是,武安县长完全不打算按村民的想法,去阻止外国人正在做的事。当地村长在另外三个人的陪同下,到县上反映说整个村庄对此事都很警觉。村民们说,外国人肯定图谋不轨,来这儿不过又是为了抢夺埋在中国大山里的宝藏。这种事情他们早有耳闻,总是有外国人来破坏掠夺中国的土地资源。

    红山上的小寺院

    正因如此,红山上发生的事令人不安。红山伫立于此,庇护着整个村庄,为村子遮风挡雨。在过去几代人的记忆中,村民们一直崇敬并守护着红山,在山顶的寺庙里祭拜山神。据说红山上有一处古老的铁矿的确曾被人开采过,但当时在那儿开采的也是中原人,不是外族人。再说,开采也没能持续下去,似乎山里也没什么可挖的。现在怎么能让在这些事上狡猾得多的外国人,拿走连武安人都未曾触碰过的宝藏?

    县长本该心怀慈悲地倾听村民们的担忧:如果对山顶上的事放任不管,冒犯山神了怎么办?虽说干旱、饥荒、盗匪和苛税已经让生活沉重不堪,但难保不会有新的不幸发生。如果让这个外国人随心所欲地亵渎红山,谁知道最后会发生什么呢?

    但出乎所有人意外,也让所有人大失所望的是,当村长说完他的考虑后,副县长回了一段奇怪的、充满告诫意味的话:

    “只有什么也不懂的乡下人才有这么蠢的想法,以为把一切都看在眼里、抓在手心里的政府,会允许一个外国人为了一己私利破坏红山的铁矿,更别说红山还是武安的骄傲和荣耀。

    “红山上的外国人一到县上,就立刻向县长出示了加盖农商部长公章的护照和委任书。虽然来自一个叫瑞典国(Jui Tien Kuo)的小国家,但他自己却和县长一样是政府官员。一切没有向政府报备过的事情他都不敢做。而且县长派去警察不仅是为了维持苦力间的秩序,还是为着要他们报告这个外国人的所作所为。

    “红山上的事说来也怪。大总统————可能不久就得叫他皇上了————掌控中华民国广袤大地上的一切。他想让老家河南落在防御工事的核心,所以打算修建许多兵工长来生产枪械炮弹,好对抗那些国内外反对势力。制造武器要大量铁矿,大总统打算在红山开一处铁矿,所以才派这个外国人去看看这里的铁矿质量和储量如何。

    “你就拿这个说法给那些愚昧无知的村民一个交代吧!县里一直注意着武安的动静,况且秋收就要到了,你们也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没根没据的怀疑和争论上了。”

    我去拜访朋友新常富,也就是那个“红山上的陌生人”的时候,他正熟练地指挥着大规模的挖掘工作。大约五十名苦力在狭窄而危险的深沟中不停工作,垂直的槽壁上都尽可能地铺上了木板。

    我们和开封来的矿务署张署长一起在山顶的寺庙里待了一周。九月的天气相当暖和,阳光充足,平原和远处山脉的轮廓在阳光下模糊不清,这让我们在山顶上更增加了独处的韵味。一夜又一夜,庙里柏树上方的天空,万里无云,星光闪烁。在柏树下方的平原,灰白的和红色的萤火虫飞来飞去,村民们正在焚烧干草。

    一周后,新常富启程前往北平,我陪他走了一天,目睹了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一副是煤烟弥漫、人满为患的工业城镇彭城,位于小山口的一端,煤田里的黏土都用来制造各种陶器;另一幅是风景秀丽的村庄黑龙潭,在小山口的另一端,石灰岩山上大大小小的瀑布倾泻而下,树林葱郁茂密,寺庙风景如画,无比适合坐禅。在这儿,人们可以坐下来喝喝茶,抽袋水烟,没有辛苦的劳作,也没有痛苦和汗水,任时间消逝。

    暮色迅速降临,我与新常富就此别过,在两个士兵和一个铁匠的陪同下连夜赶回二十五公里外的红山。离彭城越来越远,镇子里熔炉燃烧发出的光芒也逐渐隐没于我们的身后,两盏装有牛脂蜡烛的纸灯笼散发的灯光指引着我们在黑夜中前进。我们中途休息了几次,在小客栈里享用了热水,这是游客常喝的饮品。穿过活水乡堡垒般的房屋后,北边的红山便大致可见了。山顶附近有一道光在闪烁。那是我那体贴的仆从为我们上山而放置的指路灯。凌晨一点,我吃完晚饭后就睡下了,同所有疲惫的人一样一夜无梦、熟睡至醒,而后迎来了意外不断的新的一天。

    第二天上午十点,我和张署长一起去查看挖掘情况。我们在矿山东侧新挖的探槽那儿停留了很久。最高处伫立着几块朝向山脚的大圆石,看起来特别危险,于是我们下令进一步加固木板和支架。

    午饭后,我在一名士兵的陪同下去山顶做测定。一个又一个时辰便在这一机械劳动中过去了。那名士兵很快发现自己显然有点多余,便躺在斜坡上打瞌睡。我自己也时不时停下来,目光掠过平原,望向隐匿于晴天薄雾中的山峰。

    突然,士兵跳了起来,大叫着挥舞双臂。大山西侧深沟里的苦力们都跳了出来,独自一人或是三两成群地朝矿山东侧跑去,那边的空中一阵尘土正随风弥散。

    一定是哪条探槽滑坡了。我冲下山坡,一群苦力也与我一道,沿着小路向出事的深沟跑去。

    出事的地方是一处新挖出来的沟。原本它看起来像是粗糙的山体表面上一道锋利而精妙的手术切口,现在却裂成了坑坑洼洼的大洞,深沟里排好的木板和支架都被滑坡的石块砸得粉碎。苦力们互相挤来挤去。有些人站在洞边盯着看,有些人则下到洞里去,不停地把土块和石头往两边扒。有个苦力应该是被埋在碎石底下了。为了把他救出来,大家都拼命想办法。据我推测,他头上的土得有两三米深,旁边还有几块大石头,每块都得好几吨重。大家和我一样清楚,这样做也是徒劳,但试一试总比站在那儿什么都不做好。他们在救人这件事上的执着真让人惊叹!塌方口仅可容纳几人进洞,他们靠手里的锄头和铁锹,一刻不停地把沟底的石块锨出沟外。十分钟后,像是跑紧张的接力赛一样,第一棒结束了,几个摇摇晃晃地苦力走出洞口,栽倒在地,浑身是汗。新的替换人员立刻冲进去,在紧张地交接工具时,互相叫喊鼓劲儿。

    一个人趴在探槽旁的地上,用头撞着地面,发出令人怜悯的哀号。他是那位受害者的朋友,正发泄着自己的绝望。

    离他稍远一点的地上躺着一个可怜的苦力,他不时扭动着身体,发出沉重的呻吟。我慢慢明白发生了什么。塌方时,他和另一个人都在沟里,但他成功跳了出来,只埋在了表面。就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