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维柯的哲学最新章节!

    哲学与语文学的关系缺乏明晰性,对语文学成为科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进行区分又未获成功,这就造成在《新科学》里到处是含糊不清、晦暗不明的结果。《新科学》的名称是指维柯在1720年至1730年之间所做的全部的研究工作和理论创建,它们在维柯最重要的三部著作:《普遍法律的唯一原则和唯一目的》和第一、第二版《新科学》中得到了详细的阐述,在第二版《新科学》中维柯的思想获得了最成熟的、充分发展了的形式,这是最有参考价值的。

    如果我们欣然同意哲学和语文学这两个术语与它们之间关系的多种含义,那么《新科学》就是由三组研究构成,它们分别是哲学的研究、历史的研究、经验的研究。它总体上包含精神哲学、历史和社会科学。各种各样的公理或散见于著作各处的格言表达出来的关于以下诸方面的思想都应归属于哲学的探究:想象和想象的普遍性,理智和逻辑的普遍性,神话、宗教、道德判断、武力和法律、确定性和真理,激情、深谋远虑以及其他一切影响人类思想和心灵发展与进程的决定。绘制从洪荒时代到各种文明的起源时期的原始民族普遍历史的草图,属于第二类探究,即历史的探究;描述古希腊,尤其是古罗马野蛮的或英雄的社会,涉及宗教、风俗、法律、语言和政治制度,研究以上问题就必须研究原始诗、精心测定荷马史诗的起源和特征。接下来,就不得不研究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社会斗争史和民主的起源,当然,主要还是研究罗马,这就牵涉到了野蛮主义的复归或中世纪,同时还要对生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并将之与原始的野蛮社会进行比较。最后,努力建立一个民族历史的统一进程的工作属于经验探究的范围,这涉及政治形式的先后顺序和其他与生活相关的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以及维柯成功抽取的以下诸种事物的典型系列,比如贵族、平民、封建制度、贵族世系、代表性的法律、隐喻性的语言、象形文字写成的著作等等,不一而足。

    现在,如果探究和理论的这三个类别在维柯的思想中已经被条理清晰地区分开了,已经被统一起来了,仅仅出于文字的考虑,把所有内容压缩在篇幅有限的一部书中,那么,结果也许是混乱无序、比例失调,没有和谐可言,读者也因此被弄得疲惫不堪,但艰深晦涩是另一回事。不过,有一点是事实,我们不能说《新科学》是缺乏总体规划、精心构思的,最起码,对于维柯最后倾吐其思想的第二版《新科学》而言是这样的。这一著作分为五卷:第一卷旨在概述总的原则,其实就是哲学;第二卷在最古老的普遍历史中补充了一个简短的注释,描述了野蛮社会的生活;第三卷则以发现真正的荷马为基础,形成了一个附录,荷马是蒙昧诗的最突出的代表;第四卷的目的是勾勒出关于民族历程的经验科学的轮廓;第五卷以中世纪为个案,例证了人类制度的“复归”历程。尽管有这么一个层次分明的设计,第二版的《新科学》仍然是最晦暗不明的著作,同时也是维柯的思想最丰富、最完善的著作。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维柯心中有清晰的观念,却采取一种陌生的术语或表述风格————这种风格要么过于简练,要么充斥了隐喻和隐含的前提,那么,他一定是一个举步维艰的作者,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正如在其他情况中一样,这种风格不会让人感到晦涩难懂。然而这一假设与事实不符,维柯很少用学究式的语言,他喜欢生动的、流行的术语。实际上,他不是喜欢简明扼要而是喜欢反反复复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重复,他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此外,他还把家底儿亮了出来,那就是说,他展示了所有与其学说相关的材料。最后,也是无关紧要,维柯没有完全意识到他自己的发现,每一位思想家都或多或少地缺乏这种意识,实际上,也没人能有更全面的意识。我们在维柯的著作中发现的真正的难以理解之处并不在字面上,难以理解既不是由于普遍原因,也不是由于不重要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维柯的思想里存在着晦暗不明的地方,在于他对某种特定关系的不充分的理解和用令人误解的关系取代了某种特定的关系,在于他把这些任意的要素引入自己的思想中,或干脆把它们放进自己的彻头彻尾的谬见里。可能有人想重写《新科学》,重新安排章节次序,改变并说明那些术语————现在已经有作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过了————可是晦涩难懂之处依然存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翻译的缘故,这一著作失去了原创形式,思想的紊乱也将不复存在,然而,紊乱的思想却强壮有力,有时可以取代清晰的思想,可是紊乱的思想不能照亮读者的心灵,点燃读者的思想火花,不能产生像共鸣一样的思想波澜。

    维柯的晦涩难懂,维柯的接二连三的失误是由于上面提到的知识理论的混乱或是对之缺乏明确的区分(在哲学、历史、经验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上),这种混乱同样存在于他关于人的历史和心灵问题的思想中————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在维柯思想中哲学、历史和经验科学怎样相互渗透并相互交替得以验证。反过来,它们之间的相互消融产生了困扰《新科学》读者的疑虑、困惑、模棱两可、浮夸不实和草率的陈述。心灵哲学乔装打扮,一会儿是经验科学,一会儿是历史;经验科学一会儿是哲学,一会儿是历史;历史命题假定了哲学原则的普遍性和经验图式的一般性;例如,人类哲学所要做的就是确定形式、范畴和心灵的理想环节的必然顺序。在这一方面,它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永恒的理想历史”的头衔或定义,特殊的历史按照理想的历史在时间中演进,而在没有这个理想历史出现的地方,连最微小的真实历史的片断都孕育不出来。对维柯来说,也是一样,自从理想历史成为各种由文明、国家、语言、风尚的形式和各种诗组成的一系列经验测定标准之后,他就构想出了和理想序列一样的经验序列,并从中得到了有效性。因此,他断言,“即使有无数个世界不时地从永恒中诞生”,这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