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母亲的土地呵!最新章节!

    我歌唱,为了复仇!

    母亲编了一支歌谣,

    拍着我的头发责备我:

    “孩子,你是一个复仇的精灵,

    因为你不守天老爷的规矩,

    就把你打下来,在土地上受罪。”

    在农村的二月天,

    绿草爬上了墙头,

    春风,撑开了温暖的蓬帆

    那蛰息了整个冬季的太阳

    也把光明的花蕊

    悬挂在家家的屋檐。

    这时候,我诞生在草屋里

    一切新鲜气息

    充满了我幼小的灵魂,

    但,我的血液,每个细胞里

    隐藏着祖代遗传的仇恨。

    祖父,在打禾场上,在锄头底下

    磨硬了两手,磨碎了心,

    最后,地主凶狠的鞭子

    把他送进了坟墓。

    父亲,拿起祖父留下的

    那一把钩镰,一头弯嘴锄

    整年,卖身给黑色的土壤

    把汗水变成了谷豆。

    我,像一株花树,

    开在全家人的眼睛里,

    十一岁,我手里的镰刀

    变成了一本洋书。

    母亲,用密细的针线,

    给我缝起了

    第一件“读书人”的衣裳。

    父亲,那一把大剪刀,

    剪下我尺把长的辫子,

    也仿佛剪下我一生的痛苦。

    方块字,书上的图画,

    改变了我简洁的思想。

    像小鸟,飞出了巢,

    我看见更广大的天地。

    黑色的风暴,红的霞,

    飘摇的雪,滴溜溜的雨,

    人生,像一团簇簇的花,

    我开始探寻她的秘密。

    母亲,流泪的眼睛,

    父亲伴我洗澡的池塘,

    早已飞出了我的记忆。

    都市

    像一个吃了吗啡的疯婆,

    它用爱,用恨

    纠缠我!

    它用欺骗,

    拥抱我!

    我的爱,没有结成果实,

    我的恨,在心脏里发火。

    像没有笼头的马,

    我奔出乡村,跨过高山,大河

    到漠天黑地的塞上,

    到绿秧黄花的江南。

    我曾把自己比作一只海燕

    在白雾茫茫的海天探险,

    我曾想做一个“灯塔守者”,

    把生命交付给“天明”,

    “宛似火线的战士,

    在苦斗里期图生存。”

    喊醒我的,是九月,关外

    人民愤怒的呼号。

    从难民车的顶篷上

    我看见祖父,父亲,母亲

    一样褴褛的衣服,一样善良的面孔。

    痛苦,抓住我的心,

    像千万个毛毛虫,

    在我血管里隐隐地爬行。

    我发誓“我要复仇”

    向他,比地主更大的敌人!

    随着十二月的风暴,

    那年青的如林的黑手

    插满了古城的天空。

    我谱一支歌,又一支歌,

    我的歌,带着火红的翅膀

    飞进“钢铁的行列”,

    飞过大的城市,小的乡村

    飞过平静的原野,波浪滚流的大海。

    飞到祖父,父亲,母亲,人民的心窝里。

    在那里,我住下,

    像母亲怀里的胎儿,

    吮吸着血液的滋养。

    我的歌,变成了火,发热,发光;

    我的歌,是上一代的痛苦,下一代的希望。

    我的路,遥远得很啊!

    像望不到的天边走不尽的平原。

    我带着泥巴,带着土尘。

    带着数不清量不尽的仇恨

    花谢了,要结果实;

    雨晴了,要出太阳。

    我的诗,是永远结不成的果实!

    我的歌,是遮不住冻不死的太阳。

    角笛

    我有一只角笛,

    在寂寞和愁苦的时候

    它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我把它珍藏在心上,

    像少女的情书,

    烈士的匕首一样。

    它对我哭,对我笑,

    它对我,闪闪地

    发着钢色的辉光。

    它有七个孔穴

    十二条金色的丝簧,

    像一架庄严的古琴

    期待着歌人的弹唱。

    我洗涤它,养育它,

    用我激动的泪水,

    和红堂堂的血浆。

    它诱惑我,

    走出阴暗的小屋

    到听众沸腾的街心

    去弹唱人类的希望。

    往日,我拿起它

    以天真而甘美的声音,

    在父母的耳边

    吹奏起童年的谣曲。

    也曾以凄厉的声音,

    在年青的队群

    吹奏着生活的颂歌。

    有时,我沉默地

    收起角笛,

    让它壮丽的音响

    激荡在我的心灵里。

    有时,在战场的月光下,

    我吻住角笛的管口

    向人民吹一支战斗的新曲。

    今天,用清澈的江水

    洗亮我日久尘封的角笛,

    向睡梦笼罩的原野,村镇

    吹奏起喧天的自由号音。

    七个溜亮的孔穴呵,

    是我生命的源泉,

    从十二条丝簧上,

    放出我明天的想望。

    是血,是火,我的歌,

    飞越烟尘漫漫的原野,

    多雾的山,绿色茫苍的海洋。

    去寻找那崛起在

    法西斯刺刀下的奴隶,

    和那些永远不会屈服

    开辟自由土地的英雄。

    我朗朗地唱着:

    “唯有智慧的花朵,

    能结出智慧的果实;

    那些罪恶的种子

    绝不能在人间繁殖。”

    “民主,全人类的旗帜!”

    用我响亮的笛音

    在无限听众的心上,

    喊一个口号,写一条标语。

    “暴力,全人类的公敌!”

    用我燃烧的热情

    在无限听众的心上,

    唤起仇恨,抗争的火力。

    那一天,人和人

    在幸福的欢笑中握手,

    我就带着这支角笛,

    骑一匹马,到新世界去游历。

    1944年2月 渝

    我的白板木门小屋

    我的白板木门小屋,

    是我生命的摇床————

    一个躲风避雨的小天地。

    我欢喜在这里游泳,

    我却不是一只龟鱼。

    楼板的油漆脱落了,

    床栏杆搭着四季的衣裳,

    破书架缺了一条竹腿,

    蜘蛛在墙角织成了线网。

    桌上的瓶花开得红艳,

    活像小儿子胖圆的脸。

    我的心灵里正在开花,

    这朵花开向遥远的人间。

    书压着书,纸叠上纸,

    厚厚地堆成了高墙,

    在这高墙的砖瓦缝里

    我修炼着自己的思想。

    像木匠握着斧头,

    像农夫牵着耕犁,

    我的笔常浸润着墨水,

    墨水化成血,血化成种子,

    深深地播植在大众的心里。

    老朋友去,新朋友来,

    踏烂了我的木板楼梯,

    我们的心,交流着温暖,

    也灼烧着战斗的火力。

    这小屋,斗大的窗口,

    面向着天空,面向着大江,

    我的心胸比天还要高远,

    汹涌的波涛是我的歌唱。

    小屋的下面没有个安静,

    缝机轧轧地跳转。

    针线从布匹上穿上穿下,

    每一针都流淌着她们的血汗。

    妻,从楼上跑到楼下,

    像找食的雀鸟跳跳哒哒,

    她看护孩子,管理机器,

    忙上忙,忘记了梳理头发。

    小屋的左边右边,

    邻接着破破烂烂的房屋,

    屋里主人和我们一样,

    拍卖着血液,拍卖着劳力。

    我爱这白板木门小屋,

    也爱苦力们的劳作呼呵,

    用希望和灾难奋斗,

    我的心永远没有寂寞。

    小屋的门前有一条甬路,

    这条路连接着真理,连接着光明,

    从这儿可以走向广阔的土地,

    在现实的怀抱里养育我的生命。

    1944年11月初稿

    12月改成

    没有结成的果实————复仇者的歌

    一、老祖母

    老祖母的嘴,

    是一架诗风琴。

    她朴素的琴键上,

    弹出了

    农民的哭泣,

    收获的欢悦,

    土地的劫难。

    她第一个

    教我歌唱……

    二、我的歌

    我的歌

    不是随风摇摆的小草,

    不是冰块冻结在死水里的池塘。

    我的歌

    是牵牛花的喇叭,

    是卷过田野的风暴,

    是麦穗的芳香。

    我的歌

    像金翅膀的鹰,

    从黑夜里起飞,

    追赶红色的太阳。

    三、就从那时候起

    饥饿的泥土

    掩埋了老祖母。

    地主,血腥的鞭子,

    抽击着祖父的命运。

    灾难的脚步,

    爬遍了荒冷的乡村。

    就从那时候起,

    我变成了一个诗人。

    四、在都市

    很早,我闯进了都市。

    那里,有狗吃人的故事,

    那里,讲不出一篇童话。

    五、爱

    为了她的名字,

    我喊哑了年青的喉咙。

    为了你的眼睛,

    我哭昏了明锐的眼睛。

    为了走进她的心,

    我写过写不完的书信。

    为了她改变了思想的指针,

    我噙住了绝望的泪水。

    六、复仇曲

    海滨的秋天,

    在我洁白的思想上

    写上了祖国的灾难。

    从此,

    幸福的梦

    被关在希望的门外。

    从此,

    亲爱的土地上

    失掉了站立的自由。

    从此,

    我开始谱一支曲子,

    那曲名叫做“复仇”。

    七、放逐

    因为我在睡沉沉的夜里

    发狂的呼喊;

    因为我在死亡的刀口上

    敢说反抗;

    因为我在人骗人的世界

    写着天真的诗。

    于是,我被放逐了……

    我的眼泪变成了愤恨。

    八、信号

    战争

    像一只羽毛光灿的飞鸟,

    它给我带来了自由的信号。

    八月的黄浦江呵!

    你热火朝天的波浪,

    就是我激扬的歌声。

    踏着人民进军的脚步,

    我背起了纤绳,

    像踏上祖国明天的道路。

    九、八年

    八年,脸上失去了青春的红色!

    八年,笑,离开了唇边,

    八年,大的爱,大的恨,扭结着我的灵魂。

    八年,我举着复仇的旗子!

    八年,我敲打着痛苦的锁链!

    十、没有结成的果实

    种子,在泥土里埋藏;

    芽,从泥土里生长;

    花,在枝叶里开放。

    诗,在仇恨里埋藏;

    诗,在战斗中生长;

    诗,在人民的心里开放。

    我的花呢?

    我的果实呢?

    在自由的泥土里,

    在绿色的枝叶上。

    1945年3月2日 渝

    益母草(选)————献给母亲

    一、牵牛花

    母亲,你吩咐我————

    在咱家黄土墙外,

    多耕些牵牛花。

    那些紫溜溜的花,

    红彤彤的花,

    像一个个的小喇叭。

    掐一朵好看的花,

    放在你的嘴唇上,

    叫你当笛子

    吹得呜哒哒的响。

    我南天地北的歌唱,

    天天夜夜带着它————

    母亲,你交给我的

    那和牵牛花一样的小喇叭。

    二、老黄牛

    我不能忘记呀!

    弯弯角的老黄牛,

    泥土色的羽毛闪亮光,

    它的叫吼像打雷。

    母亲把我放在黄牛背,

    驮到村西麦田里。

    她说,“天夕的太阳照牛棚,

    你爹牵牛喂料草,

    喂牛时就生下了你。

    孩子,你应该疼黄牛,

    他是你心连心的好朋友。”

    我想起了弯角的老黄牛,

    恨不得拖一条耕犁回家乡,

    去开垦荒茅的土地。

    四、猫

    它饱满的眼睛里,

    永远没有黑暗,

    冒着火星的瞳孔,

    标明了早晚的时间。

    用厚茸茸的羽毛,

    包藏起自己的利爪,

    叫老鼠们神经胆战的

    是它威风的呼啸。

    母亲喂养过一只花猫,

    “小老虎“————是它的绰号。

    有它蹲在身边,

    老鼠不敢在黑暗里流窜。

    六、益母草

    野蔷薇样的叶子,

    球状的奶色花,

    她的花像女人的玉峰。

    母亲病在烧头上,

    要吃清心的好药汤。

    我提起竹篮和镰刀,

    遍地去采益母草。

    采采回来煮成茶,

    “妈妈你喝吧,喝了精神就快当!”

    “孩子,你不要远地跑,常在我身边煮药草!”

    七、野菜

    山花比畦花好,

    野菜比家菜香。

    母亲提着小竹筐,

    我拿着白木柄长铲,

    到开冻的黄泥田

    去挖掘青青的野菜。

    喜鹊叫在枝头上,

    太阳笑红了脸

    青菜生在田地边,

    我把它的根儿掘断。

    一篮野菜带回家,

    和成沫粉做团团。

    母亲好好地夸奖我————

    “孩子啊,你是娘的包心菜!”

    八、种树

    在场园的空地边上,

    我学着妈妈种果树,

    挖个坑儿不深不浅,

    捡好种子放在里边。

    斫一些带刺儿的树枝,

    在四周架起一层小篱笆,

    防卫那野性子雀鸟

    来啄去青生的树芽。

    “勤浇水,多晒天,

    桃三杏四梨五年。”

    母亲扶住白木把长铲,

    说道着种树的经验。

    今春,那满园子的果木树

    是不是正开了好花?

    是不是那梨花的颜色,

    恰似你变白了的头发?

    九、醉枣

    穿棉袄,吃红枣,

    北方秋凉能个早?

    白木竿敲到树枝上,

    大红枣落的满地跑。

    大红枣越熟越红发,

    甜像蜜,红死小樱桃。

    买来上好高粱酒,

    醉一坛,醉一年,

    母亲把坛子封的严严地,

    这醉枣留给哥哥吃。

    儿今漂泊十五年,

    母亲的枣醉啊,也该有十五坛。

    人民的勋章

    像早晨太阳的红光,

    毛泽东,照耀着八月的山城。

    不同的声音,呼喊着;

    不同的心情,猜测着:

    “毛泽东来了!”

    “毛泽东替老百姓打天下!”

    “毛泽东的胸前没有勋章!”

    “如果毛先生欢喜勋章,

    俺们老百姓给他造一个大红的‘人民的勋章’

    插在他‘蓝色的中山服’上。”

    像一阵辟天盖地的大雨,

    毛泽东,————突然地倾泻到干旱的土地。

    人民编成了歌谣来传唱:

    “毛泽东走到哪里,

    哪里就插起解放的旗帜,

    今天他来到了重庆,

    重庆也得开放开放!”

    从高楼大厦的红色灯下,

    到桌凳拥挤的茶酒馆里,

    人们都说着一个问题:

    “硬是要得,毛泽东来了,

    这次‘谈判’一定能有一点成绩!”

    像一颗大明星星,

    毛泽东,————闪亮在中国的土地。

    四十年“长征”的岁月,

    你没有离开褴褛的人民,

    人民跟着你走路,打游击,抗日,

    武装自己,以中国人的气魄

    抵抗法西斯蒂。

    在荒冷的西北高原,

    你高唱“整风运动”“丰衣足食”,

    别人歌颂你是“革命的创造者”,

    我说你是光彩灿朗的“人民大众的诗人”。

    像一条绿涌涌的河流,

    毛泽东,————灌溉着老百姓的田亩。

    他们渴了你给水喝,

    他们饿了你给谷米,

    你用劳动革命的手臂,

    揭去了人民身上的枷锁。

    “从人民中来,

    到人民中去!”

    五十年来你掌握了革命的历史。

    “和平,民主,团结。”

    是你今天的理想,

    也是全中国老百姓的愿望。

    什么时候,这个愿望能够实现,

    你就该佩挂起

    人民的勋章!

    原载1945年9月10日《新华日报》

    给诗人

    今天,你的笔名————

    叫讽刺家。

    让爱你的更热情地爱你,

    让恨你的绝望地发抖吧!

    你永远举着投枪,

    屹立在风险当中,

    为人民写着自由的“预言”。

    1945年除夕 于渝

    给筑路

    你们的劳力,

    像流不尽的江水,

    铁镐

    在冷风里起落;

    你们吃力地,用灰泥

    把散乱的砂石团结在一起。

    好花不为自身开放,

    星星不为自己发光,

    路,修平了,

    让千万人在上面行走。

    1945年除夕 于渝

    瀑布颂

    ————“你看见民主的力量,听到民主的声音吗”?

    “它不正像从万丈峰岩的顶上呼啸奔流而来的大瀑布!”

    闪着银光,带着电火,

    爆发起雷样的吼声,

    你自由猛壮的大瀑布啊!

    从晨光灿烂万丈峰岩的顶上,

    呼号倾泻地向着我们来了。

    崩裂了,破碎了,倒掉!

    那白色,各色的顽石,

    那朽老的树,枯黄的草,衰残的花,

    那一切企图阻碍你毁灭你的东西。

    逃掉了,躲藏了,哭泣了,

    那胆小的雀鸟,害人的虫豹,

    那称王作怪的豺、狼、虎、豹,

    那巧嘴的鹦鹉,和午夜叫嚣的鸱枭。

    欢唱吧!欢唱吧!满山的松柏,

    都向你摇动着绿色的枝叶;

    欢唱吧,欢唱吧!四下里的谷壑

    都向你震荡起轰隆的回响。

    你洗濯着,呼号着,狂奔着,

    一个漩涡,接着百个漩涡,

    百个波浪,接起千个波浪,

    无数的漩涡,波浪,汇成了冲天撼地的力量。

    温柔的小河向你招手,

    茫野的大海向招手,

    静宁的湖泊向你招手,

    田野,敞开宽阔的臂膀

    迎接你倾注而来的巨流。

    流吧!流吧!没遮拦的流吧!

    流过热闹的城市,荒冷的村镇,

    流过轰响着机器的工场,

    流过农夫耕种的田地,

    流过腐臭的沟穴,丰美的草原。

    叫晶洁的显得更晶洁,

    叫明亮的显得更明亮,

    叫丑恶的露出丑态,

    叫肮脏的露出肮脏。

    呼号吧!呼号吧!像风暴样的呼号吧!

    在南国劫后的国土上,

    在北方解放的乡村里,

    在一切呻吟着苦痛的区域。

    让爱你的更热情的爱你!

    让恨你的发出绝望的抖颤!

    让欢迎你的亲切的拥抱在一起!

    让躲避你的永远沉睡在阴暗里!

    是生存?是死亡?最后的搏斗,

    是毁灭?是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

    瀑布啊!你不会孤独!

    像月亮,被灿丽的星群围抱;

    像太阳被万物仰望着,热爱着。

    在向前奔流的路上,

    也许有接连不断的阻拦,

    也许有大大小小的险滩,

    但,两边的溪水,河流,湖泊,

    都汇在你冲荡出来的宽阔的流线,

    看吧!那闪动着金色波涛的

    自由的海洋近了,就在眼前!

    新的年代

    我迎接,我迎接这新的年代!

    她像金铃似的响在我的耳边,

    像飓风之卷过秋日的旷野,

    大踏步地,向着我,向着人类走来。

    我望着她健康的身影,严肃的姿态,

    她心里仿佛有积压着的黑夜样的忧郁,

    但在她亮耀的额角上,冷静的眼瞳里,

    却闪耀着黎明的爽朗,璀璨的光彩。

    我迎接,我迎接这新的年代!

    她从风雪的冬季走向温暖的地带,

    像泛滥的暖流,漫过山谷与村镇,

    吻润着劫后的土地,疮痍的原野。

    多少人举起手臂向她欢呼,

    抹掉悲伤的记忆,泄着惊喜的泪水,

    看呀,冰冻了的河川开始融消,

    小草们茁生嫩芽,树枝上冒出青叶。

    我迎接,我迎接,这新的年代!

    一声春雷,喊醒美丽的世界,

    我看见在上的跌下,在下的站起,

    那统治者的宝座也即要坍台。

    一个意志统一了人类的步伐,

    那声音是多么整齐,多么强大!

    她行进,行进,在历史的行程上

    播下真理的种子,铺缀幸福的鲜花。

    我迎接,我迎接这新的年代!

    贪婪者“战争”的狂吠业已消歇,

    海洋的,大陆的二十八大盟国的人民,

    都为着胜利的信号欣快的走来。

    呐喊着,欢呼着,要审判、惩罚

    那些破坏规约残害人类的强盗,

    为了死难者的仇恨,子孙的幸福,

    要唤回自由的灵魂铲除祸患的根苗。

    我迎接,我迎接这新的年代!

    向空中,向海洋,向大地,

    我放出一串清新的歌唱:

    那声音带着光,带着力,带着希望。

    我将扭住困睡者,懦弱的耳朵,

    叫她们听听这声音,看看这景象:

    不论方位,不论肤色,爱自由的人民

    都站在一道,欢迎这新的年代!

    夜宿村公所

    自由的道路,

    连接着广阔的平原,

    为了斗争,

    我们行进在黑夜间。

    忽然,冰块似的云彩,

    压低了半个天,

    我们赶到一个小村,

    村名叫黄家店。

    年青的村长

    领我们到村公所,

    点灯,烧开水,

    给我们预备夜餐。

    他欢喜地忙来忙去,

    我们拉他坐下,

    他说:“同志,到这里,

    就算到了家。

    要什么,说句话。”

    走了一天路,

    心里冷,身上疲倦。

    这时候,都感到

    阶级的温暖。

    1946年12月

    新生的城

    腊月风雪的夜晚,

    我的车走进故乡的县城,

    那五丈高的城楼,

    周围八里长的城墙,

    都捣成了一片平地。

    我的车自由的赶进城去,

    借着路灯的光,

    我看见这新生的城:

    从前塑立着的牛头马面的城隍庙

    改成了完全小学;

    那榨尽穷人血汗的当铺

    变成了纺织工厂;

    十字街,没有了

    象征着封建功名的

    大理石牌坊;

    宽阔的街道两边

    尽是些新起的小商店,

    新盖成的白板木门小房。

    1947年1月

    故乡

    我的故乡像一个哑巴,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

    就没有听到欢笑的声音。

    我的故乡像一个地狱,

    在这里住了几十年,

    只听到奴隶的哭泣。

    十五年前的一个夏天,

    我剃掉头发,穿了一双草鞋,

    悄悄地离开了故乡,

    父亲送我到高庄桥,

    我哭了,一个人走向西方。

    暗夜在故乡里降临,

    故乡受着“傻日本”的统治,

    父老们像风沙下的小草,

    在苦痛里做着愤恨的喘息。

    今天我又回到这茅头乡村,

    满街是唱歌的孩子,短发的女人,

    街心里,架起秋千、木马,

    劳动过了,就来歇歇心,做做游戏。

    打开了生活的锁链,

    人心也跟着解放,

    一片鼓声的号召,

    男人女人马上拥到会场。

    堵塞的几十年的冤屈,

    像断了闸门的水流,

    都尽情地说说,喊喊,

    把心坎里的苦水一下子倒完。

    一个六十岁的老大娘,

    穿着翻了身的青布衣裳,

    她拉住我,摇动着干瘪的嘴唇:

    “八路军叫奴隶变成了主人,

    咱这个哑巴村子也有了声音。”

    1947年1月

    茅屋

    黄昏的烟雨侵上茅屋了,

    屋檐上滴滴零零地淋着水,

    喧叫的小鸟停住了啁啾的声音,

    安静地投进温暖的窠巢。

    老婆婆提着汲水的木桶,

    从江边,穿沿在砂滩上的小路,

    走回被绿草扑满了的山坡上,

    那个风雨吹打着多年的小屋。

    年青的梳着双髻的孙女,

    推开破竹门,把鸡娃招进笼,

    把懒睡的小猪赶进了围栏,

    把柴火烧起来,准备宵夜的菜饭。

    谁能猜想老婆婆悲苦的心思?

    她的心好比大江上凄迷的烟雨,

    她望着那竹篱笆围拥着的小屋,

    小屋里有过冬天的寒酷,春天似的幸福。

    她丈夫在风浪里长大,

    敏捷的划船,像一个剪水的海鸥。

    他把这小屋比成了温暖的火炉,

    在这里歇息过疲倦,解除他心里的痛苦。

    记得,在一个天高风野的秋天,

    水手爬到高山上斫伐梁木,

    老婆婆到洼陷的江边挑水和泥,

    那时候,他们都还年青而有力,

    小屋造成了,买些应用的桌椅。

    在这里,两个人活过了苦甜的日子;

    在这里,两个人幻想着遥远的幸福。

    男人晴天里晒网,雨天里运菜、打鱼,

    女人喂鸡、养猪、教育心爱的儿女。

    没牵没挂的生活,像一池平静的湖水,

    野草枯了又生,山花落了又开,

    没有衰歇的是他们希望的活力。

    谁想到,战争像延烧起来的大火,

    猛烈地迫近了后方,迫近了这个小屋。

    不能估量的是人的命运,

    六月大雨后的早晨,敌机来轰炸,

    老水手的小船燃灭在烟火里。

    他泅水上岸,病了,发疯的呼喊,

    夜里,大风雨掀动了这个小屋。

    可怜的好水手,就死了————

    在老人入土的第二天晌午,

    江空,飘着白茫茫的云雾,

    青年的儿子被一串麻绳绑走了,

    “打国仗”一个光荣的好名义,

    把他的身子葬进了战地的黄土。

    像枯枝上的残叶,生在这小屋,

    长在这小屋里的亲人,都惨惨地掉落了,

    老婆婆佝弯了背,哭肿了眼,

    哭喊不回的是她失去的亲人,

    和走过来的迎春花似的青春。

    当她从窒息的悲苦下挣脱着醒来,

    像地下的矿夫亲到了烘暖的阳光。

    她的小孙女,像朵野茶花,

    正等待她热心的栽培,慈爱的教养。

    生命是一个奇异的梦谜,

    它逼着人同绝望的峰顶,

    再一次点燃起不灭的火力。

    老婆婆领着小孙女,在茅屋前边,

    摆起了一个摊贩,兜卖着甘蔗、花生,

    四时的水果,挨过了可怕的时间。

    砂滩的小路上,留下老婆婆歪斜的足迹,

    她吃劲巴力地把水桶提进了小屋,

    少女迎接她,微笑的脸,热情的眼睛,

    老婆婆安稳地盘坐在小竹凳上,

    红炽炽的柴火,灼着她冰冷的手脚。

    初夜,鬼眼睛似的点点灯火,

    燃亮了对岸,胜利后的城市,

    茅屋里,老婆婆怀里的少女睡熟了,

    只有门外的烟雨,密密地围攻着这个小屋。

    原载《新诗歌》1947年第1期

    封锁沟

    封锁沟的水干涸了,

    就像干涸了的

    敌伪汉奸的生命一样。

    那些坚固的碉楼————

    平地上的疔疮,

    都被群众铲平了。

    麦苗青青风光好,

    放羊的小孩,走在封锁沟上,

    口唱翻身的歌谣

    1947年1月

    红灯笼

    大年夜的雪,

    映照着黑七门前的红灯笼。

    红灯笼像火红,

    挂上红灯真光荣。

    黑七家三辈子打佃户,

    住着没门的破草棚,

    过年了,人家门前灯火亮,

    他的门前黑洞洞。

    今年黑七翻了身,

    盖了新屋新街门,

    大儿参军立了功,

    门前挂灯一团红。

    1947年2月

    母亲和书

    母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

    爱我的心海水一样深。

    她拉住我的手,

    她心里欢喜得发抖。

    “你回来了,你的模样没有变。

    过荒年,没收一颗谷,

    人死了,没有人埋,

    日本人又来抢劫。

    家里卖了牛,卖了车,

    卖尽了衣物,

    就没有卖你的书。

    俺知道,你,爱你的书,

    嘱咐你弟弟,

    在草棚里挖深坑,

    把你的书封在瓮里埋藏。

    俺心里怕,怕日本人来发掘,

    书里面有你的名字,

    书里面有你的思想。”

    我打开那些书,

    书上有故乡的泥土,

    书上有母亲的爱,有母亲

    糙糟的手印。

    翻开那一堆书,

    仿佛重演我童年的记忆,

    十五年前的日记

    和“五四”时代的杂志混在一起,

    许多伟大的名著里

    夹着我不成形的小诗。

    鲁迅的《呐喊》、《热风》

    和《雨丝》、《创造》合订本

    都有我当时圈画的笔迹。

    我珍爱那些书,

    像一个翻身的佃农,

    珍爱那分得的土地。

    母亲站在我身边

    愉悦地笑了,

    “现在俺放心了,

    你的书

    又回到你自己的手里!”

    1947年3月,冀鲁豫

    赠吴老

    为了人民的解放,

    在垃圾似的重庆,

    你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共产党人不怕死”,

    在特务的刺刀尖下,

    你安静地坐在屋里,

    和同志们讲说革命的故事。

    雾云压低了山城,

    人在恐怖里喘息;

    只有吴老正义的声音,

    像睡夜里响起的警钟。

    率领了革命的伙伴,

    离开痛苦的地区,

    但你,和同志们埋下的火药,

    将要在民主高潮里燃烧!

    1947年5月

    刘伯承的故事

    街上,荡起了尘烟,

    十轮卡停到门前,

    几个解放军,

    下车,看过了招牌,

    走进冀鲁豫新华书店。

    同志们迎接到屋里,

    斟上茶,拿来香烟,

    那个戴眼镜的说:

    “紧着赶路哩,

    快预备一点饭!”

    同志们,端上炒白菜,

    窝窝头和白汤面,

    他们有味地吃喝,

    吃完了,付给几张米票。

    一个年轻的同志发了怔,

    看到那个戴眼镜的

    好似刘伯承司令员,

    同志们偎过来问,

    他点了点头就走。

    汽笛鸣叫了一声,

    十轮卡开出了朝城,

    同志们后悔又欢喜,

    没预备好酒菜,

    想不到来了刘司令!

    平原上(选)

    一

    平原上,

    谷子黄了穗头儿,

    高粱晒红米,

    老百姓

    欢迎秋天的丰收。

    这宽阔的地带

    再没有

    地主的鞭子

    抽打佃户的背脊。

    穷爷们

    斗争会上,讲理,翻身,

    斗过了地主,恶霸,

    分得了

    胜利的果实。

    二

    一个做了

    三辈子佃户的老汉,

    倚在破板门前,

    端着一碗香喷喷的

    新米煮成的饭,

    笑开了扁嘴唇说:

    “咱分得了七亩好地,

    今年才有口饭吃,

    娘、老婆不再讨饭,

    这是毛主席

    给咱的福气!”

    老汉

    走在露水珠

    点湿的小路上,

    提着镰

    在地里收个谷豆,

    不断地看着天,

    默默的祷告:

    “毛主席万岁!

    …………”

    五

    在乡村的大路上,

    儿童团

    排开整齐的队伍,

    他们敲响了锣鼓,

    大地呼喊着:

    “欢迎××同志参军!

    参加爱国自卫战争!

    配红挂绿

    骑在大马上的年青人,

    举起拳头宣誓,

    答谢送行的乡邻:

    “打不垮老蒋

    死不回家!”

    六

    咱边区里好晴天,

    大家都动员。

    成列的牛车,

    格噔噔地

    走在黄沙路上,

    赶车的农夫

    把军米、白面、草料,

    连夜送向前方

    而驱车回来的

    是美式的大炮、子弹、机关枪,

    俘虏还穿着黄呢军装。

    七

    年青的媳妇

    躺在土炕上做梦。

    她梦见

    丈夫挂了彩,

    一个担架床

    抬他回来。

    她梦见

    丈夫打胜仗

    骑一匹蒋军的

    大洋马

    飞跑着回家。

    她又喜,又惊,支煞地醒了,

    蓝绸样的天上

    亮着

    星星的眼睛。

    九

    平原上

    丰收的秋天,

    战斗的日子。

    黄河的水

    掀起了,

    人民的怒吼。

    八路军,————钢铁的队伍,

    在平原的边缘

    给敌人

    掘好了坟墓。

    乡庄上

    草棚棚的屋檐,

    开满了

    “死不了”红色的花。

    那是

    战斗的花————

    胜利的花!

    自由幸福的花!

    十

    宽阔的大地,

    变软的泥土,

    密集的村庄,

    “刮民党”决了堤墙,

    河水向着我们流淌。

    黄水慢慢流,

    黄水混沧沧,

    河边排着牛马车辆。

    这条吃人的黄水,

    也变得驯服了,————

    在咱解放了的土地上。

    河这边,河那边,

    风,吹着花草的芳香。

    同志们扛来了秫秸,

    火,点燃了,

    黑色的河滩,

    起落着红色的火光。

    车连人,人连车,

    战马呵呵地叫,

    渡船拍打着水浪,

    我们唱着歌抢渡黄河,

    迎接胜利,走向平原的南方。

    原载1947年《平原文艺》

    星的传说

    像成熟的果实,

    一阵大风砂,

    把满天星星,

    吹落到北方。

    星————在北方闪亮,

    星————变成了巨人,

    星————结成了中国的

    无敌的红军。

    人民和星星,

    团结成一家人;

    天上有多少星星,

    地下有多少红军。

    1947年6月

    父亲的话

    爹爹拉着孩子的手,

    快走,到南边场园里,

    去分胜利的果实。

    对于那些吃饱蹲,

    不要有一点儿怜惜。

    从前你拿他一颗树枝,

    他提着鞭子赶你,

    你踩倒他一棵庄稼,

    他狠狠地骂上家门。

    掘树要掘根,

    翻身翻到底。

    地主的房仓里,

    再不许囤烂了米麦;

    地住的楼屋、砖土底下,

    再不埋着湘柜、金银

    和穷人替他用血汗耕来的东西。

    快走!到南边场园里,

    搬砖头,分树木,分家具,

    搬到家修修院墙,

    搬到家烧火煮新米。

    孩子,你比老子幸福,

    在改变了世界的今天,

    没有人敢再骂你一声“奴隶”!

    1947年7月

    水手王百连

    1947年6月30日夜晚,我刘、邓大军四十万胜利地渡过了黄河。当时有三百名水手,配合我人民解放大军英勇地划着大小木船,水手王百连最速,只五分钟就抢渡过黄河。时隔两年的今日,特写此诗,以纪念这位水上英雄。

    水手王百连,

    住在黄河边,

    在河里打鱼,

    在河边种田,

    他生在河边六十年。

    河水浪头大,

    浪头冲上天,

    人在浪里浮,

    船在浪里转,

    勇敢的老水手,

    不怕风,不怕浪,

    他在浪里驾小船。

    刘、邓大军过黄河,

    那是一九四七年,

    部队访问老水手

    访到水上英雄王百连

    他说:“别看风浪大,

    莫怕黄河险,

    驾船过黄河,

    一袋旱烟吸不完!”

    战士敬他酒,

    夸他有经验,

    唤来四乡水手们,

    请他来训练。

    他说“这任务我承担,

    把蒋匪军打到南天边,

    咱们日子才平安。”

    夜里,星星刚出现,

    水手到河湾,

    木船抛下水,

    水上试小船。

    战士热心来学习,

    上船架机枪,

    上船运子弹,

    水手三百名,

    大军四十万,

    军民一条心,

    强渡黄河下中原。

    河边树木多,

    树下藏木船,

    一声命令过黄河,

    大船小船都出现。

    月在空中照,

    枪炮运上船,

    战士报名打冲锋,

    水手争渡第一船。

    水手王百连,

    划动第一船,

    脱光膀子摇大桨,

    船开好似一支箭。

    乘风行,穿大浪。

    冲破敌人火力网,

    战士齐欢呼,

    枪炮震天响。

    划的快,走的稳,

    渡过一船又一船,

    粉碎了蒋匪军,

    活捉还乡团,

    胜利的人民解放军,

    一气打到大别山。

    1949年6月末,北平

    江河谣

    延河水,清又清,

    毛主席的军队,

    赶走了日本兵。

    黄河水,红腾腾,

    毛主席的军队,

    消灭了蒋匪兵。

    长江水,蓝澄澄,

    毛主席的军队,

    个个是英雄。

    珠江水,绿盈盈,

    毛主席的军队,

    舍身为人民。

    多看几眼毛主席

    张老汉和李大娘,

    像小孩子过年一样,

    大清早就洗脸换衣裳,

    跟着市民大队走到了广场。

    老人心跳得发慌,

    活了六十年没见过这样的排场,

    一眼望不到边的队伍,

    满天的红旗像红云彩一样。

    今天,真要开开眼界,

    看看毛主席的真人真相,

    平日里只见过照片儿,

    可不知道真人是啥模样儿?

    太阳温暖又明亮,

    从东边儿转到南边天上,

    开会了,毛主席说话哩,

    震天震地的礼炮轰然鸣响。

    人民的空军英武雄壮,

    整齐的海军穿着白军装,

    过不完的人民解放军,

    坦克、骑兵、刺刀明晃晃。

    工人、学生跟在后边,

    “毛主席万岁!”喊声震天响;

    李大娘说“这真是人民坐天下,”

    张老汉说“这才是人民的力量!”

    过不完的人民队伍,

    像流不尽的黄河一样;

    老人们垫起脚尖儿发急,

    盼望着赶快看见毛主席。

    太阳从南边儿转到西方,

    队前边儿忽然一声哨子响,

    市民的队伍开始移动,

    真乐煞了张老汉和李大娘。

    人群拥挤着走上马路,

    轻快地走进人山人海的广场,

    抬头望,天安门红旗飘扬,

    哪个是毛主席?他穿着啥衣裳?

    市民们高声喊“毛主席万岁!”

    如林的手臂一起举到天上,

    “人民万岁!”

    “哎呀!毛主席,快看,他站在正中央。”

    两个老人含着泪水的眼睛,

    吃力地向天安门城楼观望,

    队伍不动了,一齐欢呼鼓掌,

    要看毛主席,都挤到金水桥上。

    人民警察劝他们继续前进,

    这可激动了李大娘,

    “我还能活几年呀?这一回

    真要看清毛主席的模样。”

    人民警察又劝他们,

    张老汉儿心里不服气,

    “我人老眼睛不顶事儿,

    不细看,望不到毛主席。”

    整整的过了一个多钟头儿,

    市民的大队才走完,

    他们仿佛不愿意回去,

    要多看几眼毛主席。

    1950年10月2日

    献给朝鲜艺术家

    一、你们是晴空下的小鹰————听“鹰峰山谣”

    当你们出现在舞台上,

    伽倻琴弹奏起苍郁的声音,

    我仿佛看到晴朗的天空下,

    飞翔着一群勇敢的小鹰。

    你们展开了劲健的翅膀,

    睁大了黑珠似的敏锐的眼睛,

    俯望着租国赭色的原野,

    守卫着青翠连绵的山峰。

    你们的歌声多么爽朗,

    像风吹动鸭绿江的波浪;

    你们的歌声多么雄健,

    像临阵的战马嘶鸣高唱。

    你们以最高亢的歌声,

    歌颂着英雄的山峰;

    你们以青春如火的感情,

    歌颂着守卫土地的英雄。

    我禁不住你们歌声的吸引,

    也仿佛变成了勇猛的小鹰,

    我们一起飞翔、歌唱、战斗,

    守望着中朝两国的土地

    和明丽的天空。

    二、你们是大地上的蔷薇————看“蔷薇舞”

    舞台上,好像风雨来临,

    蓝天下涌起了簇簇的白云;

    你们十一个人,翩翩起舞,

    都穿着鲜红的衣裙。

    人美丽,衣装也美丽;

    你们像大地上的蔷薇;

    一朵朵绽放在风雨里,

    显示着青春旺盛的活力。

    突然,你们像海燕腾起,

    穿过了狂暴的风雨,

    穿过了叠叠的云层,

    冲向明净如海的晴空。

    你们欢呼,你们猛进,

    你们的脸,像蔷薇花似的鲜红;

    我夸耀:蔷薇花

    是英雄朝鲜妇女的象征。

    三、我爱上了伽倻琴————听“伽倻琴”独奏

    就从这时候起,

    我爱上了伽倻琴;

    就从这时候起,

    我爱那伽倻琴的弹奏人;

    就从这时候起,

    我更爱朝鲜的英雄人民。

    那韵味深长的伽倻琴,

    弹出了朝鲜人民的心声;

    那苍然有力的伽倻琴,

    弹出了朝鲜人民的理想;

    那铿锵绝响的伽倻琴,

    弹出了朝鲜人民的斗争。

    我从伽倻琴的声音里,

    听出了大地复苏的呼吸;

    我从伽倻琴的声音里,

    听出了人民力量的无穷;

    我从伽倻琴的声音里,

    听出了战斗者进军的脚步声。

    请允许我把这支歌,

    伴奏着伽倻琴美妙的琴音,

    飘过蓝蔚蔚的天海,

    飘过静立的山峰,摇曳的丛林,

    飘过碧浪翻涌的鸭绿江,

    献给朝鲜人民和他们

    亲爱的领袖————金日成!

    1954年3月18日

    鲁迅的投枪————鲁迅的笔是一支投枪 [1]

    在风雨咆哮的夜晚,

    你屹立在祖国的土地上;

    为了保卫光明的阵地,

    你举起锐利的投枪。

    你号召年青人起来,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你向那些“彷徨”者“呐喊”,

    让他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你庄严地横起眉毛,

    把眼睛紧盯着前方,

    对准敌人的咽喉

    勇猛地掷出你的投枪。

    那些侵略者的走卒,洋奴,

    那些封建主的“帮闲”与“帮忙”,

    那些伪装的蝙蝠和狐狸,

    都纷纷地在你面前倒下,死亡。

    在风雨中,你追击敌人,

    枪不虚发,不吝啬一点力量,

    你带领着自己的队伍,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