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唐五代宋词选最新章节!

    王安石

    桂枝香

    登臨送目 。正故國〔一〕 晩秋,天氣初肅 。千里澄江似練,〔二〕 翠峯如簇 。〔三〕 歸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 。〔四〕 綵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  念往昔,繁華競逐 。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五〕 舊事隨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緑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六〕

    〔一〕故國,謂金陵也。 〔二〕練,吏硯切,連去聲,(ㄌ 一 ㄢ)熟絹也,潔白而不染色。 〔三〕簇,麤屋切,聰入聲,(ㄘㄨ )叢聚也。 〔四〕矗,初屋切,(ㄔㄨ)聳上也。 〔五〕六朝謂吴、晉、宋、齊、梁、陳,皆都金陵也。 〔六〕《隋書樂志》:“陳後主於清樂中造《黄驪留》,及《玉樹後庭花》等曲,與幸臣等製其歌詞,綺豔相高,極於輕蕩,男女相和,其音甚哀。”杜牧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浪淘沙令

    伊吕兩衰翁 ,歷徧窮通 ,一爲釣叟一耕傭 。〔一〕 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  湯武偶相逢 ,風虎雲龍,〔二〕 興王祇在笑談中 。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争功 ?

    〔一〕伊尹耕於有莘之野,後遇成湯,吕望釣於渭水之濱,後遇文王,成就商周之業。 〔二〕《易·乾文言》:“雲從龍,風從虎。”

    南鄉子

    自古帝王州 ,鬰鬰葱葱佳氣浮 。〔一〕 四百年來成一夢,堪愁,晉代衣冠成古邱 !〔二〕 繞水恣行游 ,上盡層城更上樓 。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三〕

    〔一〕鬱鬱葱葱,氣暀盛也。《後漢書》:“氣佳哉!鬱鬱葱葱然。” 〔二〕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吴宫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 〔三〕王勃《滕王閣詩》:“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安石(一〇二一——一〇八六)字介甫,號半山,江西臨川人。工爲文,議論高奇。果於自用,能以辨博濟其説。上萬言書,以變法爲言。神宗時爲相,帝深倚之,謀改革政治,興青苗、水利、均輸、保甲、免役、市易、保馬、方田諸法。物議沸騰,時名臣皆被斥,而新法卒無效。然終不媿爲中國歷史上一大政治家也。後封荆國公,家金陵,卒諡文,故亦稱王荆文公。安石性强忮,文章拗折峭深,亦善爲詩。詞不多作,而筆力豪縱,不爲妖媚語,一如其詩文。在北宋東坡以前,豪放詞派,范仲淹實開先聲,安石亦其羽翼也。詞名《臨川先生歌曲》,《彊邨叢書》本。

    蘇軾

    少年游

    潤州〔一〕 作,代人寄遠。

    去年相送,餘杭〔二〕 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 。恰似姮娥〔三〕 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

    〔一〕潤州今江蘇丹徒縣。 〔二〕餘杭本陳錢塘郡,隋改餘杭故城在今浙江杭縣之西。 〔三〕姮娥即嫦娥,此謂月也。

    江城子

    湖上與張先〔一〕 同賦。

    鳳凰山〔二〕 下雨初晴 ,水風清,晚霞明 。一朵芙蓉,〔三〕 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四〕   忽聞江上弄哀筝 ,〔五〕 苦含情 ,遣誰聽 ?烟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六〕 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峯青 。〔七〕

    〔一〕張先字子野,湖州人,有《安陸集詞》。 〔二〕鳳凰山在杭縣。 〔三〕芙蓉,即荷花。 〔四〕娉婷音俜庭,美貌。 〔五〕《風俗通》:“筝、秦聲也,蒙恬所造。” 〔六〕湘靈,帝堯之二女也,從舜南征三苗不返,道死沅湘之間,後世謂之湘靈。 〔七〕唐錢起《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

    南鄉子

    送述古。〔一〕

    回首亂山横 ,不見居人只見城 。誰似臨平〔二〕 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來送客行 。  歸路晩風清 ,一枕初寒夢不成 。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 ,秋雨晴時淚不晴 。

    〔一〕陳襄字述古,官杭州太守,與軾常共游宴,此送其移守南都,在臨平舟中作也。 〔二〕臨平,山名,在浙江杭縣東北。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一〕 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里孤墳,〔二〕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一〕軾妻王夫人,卒於治平二年乙巳,至是熙寧八年乙卯,正十年也。 〔二〕王夫人卒於京師,歸葬於蜀之眉山,故曰“千里孤墳。”

    望江南

    超然臺〔一〕 作。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  寒食〔二〕 後,酒醒却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三〕 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

    〔一〕軾自杭移守密州,於郡治後作超然臺。 〔二〕《荆楚歲時記》:“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 〔三〕《周官》以季春出火,故曰新火。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惟恐瓊樓玉宇 ,〔二〕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轉朱閣,低綺户,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三〕

    〔一〕蘇轍字子由,軾弟。 〔二〕瓊樓玉宇,謂天上樓臺,皆以瓊玉造成也。 〔三〕嬋娟音禪捐,狀人物美好之辭。

    陽關曲

    中秋作。

    暮雲收盡溢清寒 ,銀漢〔一〕 無聲轉玉盤 。〔二〕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一〕銀漢,天河也。 〔二〕李白詩:“小時不識月,唤作白玉盤。”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一〕 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 ,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鞵〔二〕 輕勝馬 ,誰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三〕 春風吹酒醒 ,微冷 ,山頭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四〕 處 ,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

    〔一〕沙湖在湖北黄州。時軾方貶官黄州團練副使。 〔二〕芒鞵即草鞋,鞵與鞋同。 〔三〕料峭,風著肌微寒貌。 〔四〕蕭瑟,蕭條瑟縮之狀。

    浣溪沙

    遊蘄水清泉寺。〔一〕 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牙短浸溪 ,松間沙路浄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二〕 啼 。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黄雞 。〔三〕

    〔一〕蘄水縣屬湖北。清泉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 〔二〕子規,即杜鵑。 〔三〕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黄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間紅綬繫未穩,鏡裏朱顔看巳失。”

    念奴嬌

    赤壁〔一〕 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二〕 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遥想公瑾當年,小喬〔三〕 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四〕 談笑間,强虜灰飛烟滅 。〔五〕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六〕 江月 。

    〔一〕周瑜以兵三萬,敗曹操於赤壁山,在鄂州蒲圻縣。黄州亦有赤壁,軾蓋未深考也。 〔二〕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孫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時年二十四,吴中皆呼爲“周郎。”後佐孫權,大破曹操,遂成三分之局。 〔三〕《三國志》:“瑜從策攻皖,拔之。時得喬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 〔四〕羽扇,用鳥羽所製之扇。綸巾,以青絲綬爲巾也。《三才圖會》云:“諸葛武侯嘗服綸巾,執羽扇,指揮軍事。”後人借用爲軍師服飾。 〔五〕《三國志》:瑜部將黄蓋曰:“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同時發火。時風盛火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烟炎漲天,人馬燒溺,死者甚衆,操軍遂敗退。 〔六〕酹,路内切,音耒,(ㄌ )以酒灑地也。

    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髣髴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却營營 ?〔一〕 夜闌風静縠紋〔二〕 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一〕營營,往還勞碌貌。 〔二〕縠,胡禄切,音斛,(ㄏㄨ )即今之縐紗。此言微波如縐紗也。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一〕 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静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二〕 孤鴻影 。  驚起却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

    〔一〕定慧院,在黄岡縣東南。 〔二〕縹緲,高遠貌。

    定風波

    王定國〔一〕 歌兒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麗,善應對,家世住京師。定國南遷歸,余問柔奴:“廣南風土,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因爲綴詞云:

    常羨人間琢玉郎 ,〔二〕 天應乞與點酥娘 。〔三〕 自作清歌傳皓齒 ,風起 ,雪飛炎海〔四〕 變清涼 。  萬里歸來年愈少 ,微笑 ,笑時猶帶嶺梅〔五〕 香 。試問嶺南〔六〕 應不好 ,却道 :“此心安處是吾鄉 。”

    〔一〕王鞏字定國,從軾學爲文。軾因事下獄,鞏坐貶賓州監酒税,南遷,凡三年始歸。 〔二〕琢玉郎,言定國美姿容如玉也。 〔三〕點酥娘,言柔奴肌膚如凝酥之滑膩也。 〔四〕炎海,謂廣東濱海而炎熱也。 〔五〕嶺梅,謂大庾嶺上梅花。 〔六〕嶺南,大庾嶺以南,即今廣東也。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牆 ,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一〕 細細香 。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二〕 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

    〔一〕紅蕖,紅蓮花也。 〔二〕藜音黎,莖高五六尺,可以爲杖。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一〕 《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無情有思 。〔二〕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三〕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四〕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

    〔一〕章楶字質夫,時與軾同官京師。 〔二〕思,去聲。 〔三〕綴,竹衛切,(ㄓ ㄨ )縫布帛之類,使相連屬也。 〔四〕舊説楊花落水爲浮萍。

    蘇軾(一〇三六——一一〇一)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博通經史。嘉祐中,試禮部,歐陽修擢置第二,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也。”王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安石怒,令出通判杭州,徙知密州,湖州。言者撫其詩語,以爲訕謗,逮赴臺獄。旋以黄州團練副使安置,居黄五年。元祐中,累官翰林學士,知杭州,後出知惠州,貶瓊州别駕。赦還,提舉玉局觀,卒於常州,諡文忠。軾師父洵爲文,既而得之於天。嘗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駡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兼善詩詞,其詞横放傑出,雖有時不諧音律,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爲學者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自此《花間》一派,及柳永諸人專言兒女私情之作,漸不爲人所重視矣。軾詞名《東坡樂府》,《彊邨叢書》編年本最善。

    晏幾道

    臨江仙

    身外閒愁空滿,眼中歡事常稀 。明年應賦送君詩 。細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  淺酒欲邀誰勸?深情唯有君知 。東溪春近好同歸 。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

    又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  記得小蘋〔一〕 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絃上説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二〕 歸 。

    〔一〕小蘋,晏氏家歌名,名蘋雲。 〔二〕彩雲,喻美人,并切蘋雲之“雲”字。

    蝶戀花

    醉别西樓醒不記 ,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還少睡 ,畫屏閒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詩裏字 ,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

    鷓鴣天

    彩袖慇懃捧玉鐘 ,當年拌〔一〕 却醉顔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  從别後,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缸〔二〕 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

    〔一〕拌音潘,(攵ㄢ)捐棄也。俗作拚。 〔二〕缸音岡,(ㄍㄤ)與釭通,燈也。

    又

    守得蓮開結伴遊 ,約開萍葉上蘭舟 。來時浦口雲隨棹,採罷江邊月滿樓 。  花不語,水空流 ,年年判〔一〕 得爲花愁 。明朝萬一西風勁,〔二〕 争奈朱顔不奈秋 !

    〔一〕判與拚通。 〔二〕勁音敬,(ㄐ 一 ㄥ)强也。

    又

    十里樓臺倚翠微 ,〔一〕 百花深處杜鵑嗁 ,慇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鸎取次〔二〕 飛 。驚夢覺,弄晴時 ,聲聲只道“不如歸 。”天涯豈是無歸意?争奈〔三〕 歸期未可期 !

    〔一〕翠微,《爾雅》:“未及上翠微,”謂山未及頂上,近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説山氣青縹色,故曰翠微。 〔二〕取次,即次第也。 〔三〕争奈,猶怎奈。

    又

    陌上濛濛殘絮飛 ,杜鵑花裏杜鵑嗁 。年年底事不歸去?怨月愁烟長爲誰 ?  梅雨細,曉風微 ,倚樓人聽欲沾衣 。故園三度羣花謝,曼倩〔一〕 天涯猶未歸 !

    〔一〕曼音萬。(ㄨ ㄢ)漢東方朔字曼倩,此作者自喻也。

    生查子

    墜雨已辭雲,流水難歸浦 。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  忍淚不能歌,試託哀絃語 。絃語“願相逢,”知有相逢否 ?

    南鄉子

    花落未須悲 ,紅蕊明年又滿枝 。唯有花間人别後,無期 ,水闊山長雁字遲 。  今日最相思 ,記得攀條話别離 ,共説春來春去事,多時 ,一點愁心入翠眉 。

    又

    新月又如眉 ,長笛誰教月下吹 ?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 ,謾〔一〕 道行人雁後歸 。  意欲夢佳期 ,夢裏關山路不知 。却待短書來破恨,應遲 ,還是涼生玉枕時 。

    〔一〕謾音慢,(冖 ㄢ)欺誑也。

    清平樂

    暫來還去 ,輕似風頭絮 ,縱得相逢留不住 ,何況相逢無處 !  去時略約黄昏 ,日華却到朱門 。别後幾番明月,素娥〔一〕 應是消魂 。

    〔一〕素娥,即嫦娥也。

    阮郎歸

    舊香殘粉似當初 ,人情恨不如 。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 。  衾鳯冷,枕鸞孤 ,〔一〕 愁腸待酒舒 。夢魂縱有也成虚 ,那堪和夢無 !

    〔一〕鳳,鸞,皆衾枕上所繡之物,喻鸞飄鳳泊,極感淒涼也。

    點絳脣

    花信〔一〕 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 。又成春瘦 ,折斷門前柳 。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 。分飛〔二〕 後 ,淚痕和酒 ,占了雙羅袖 。

    〔一〕《演繁露》:“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 〔二〕分飛,離别也。

    虞美人

    曲闌干外天如水 ,昨夜還曾倚 。初將明月比佳期 ,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  羅衣著破前香在 ,舊意誰教改 ?一春離恨嬾調絃 ,猶有兩行閒淚寶筝前 。

    思遠人

    紅葉黄花秋意晩,千里念行客 。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  淚彈不盡臨窗滴 ,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别來,此情深處,紅箋爲無色 。

    生查子

    關山魂夢長,魚雁音書少 。兩鬢可憐青,只爲相思老 。  歸夢碧紗窗,説與人人〔一〕 道 :“真個别離難,不似相逢好 。”

    〔一〕宋詞中所言“人人”,皆謂那人,即意中人也。

    晏幾道字叔原,號小山,殊幼子。嘗監潁川許田鎮,落拓以終。幾道生長富貴家,早年曾極聲伎之娱,既經衰落,不免今昔之感,發而爲詞,轉饒悽怨之音。黄庭堅序其詞,謂:“叔原嬉弄於樂府之餘,而寓以詩人之句法,清壯頓挫,能動摇人心。”小令發展至小山,蓋已臻於頂點矣。傳世《小山詞》,有《宋六十家詞》本,《彊邨叢書》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秦觀

    憶仙姿

    遥夜沈沈如水 ,風緊驛亭深閉 。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 。無寐 !無寐 !門外馬嘶人起 。

    點絳脣

    桃源。

    醉漾〔一〕 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 。塵緣相誤 ,無計花閒住 。  烟水茫茫,回首斜陽暮 。山無數 ,亂紅如雨 ,不記來時路 。

    〔一〕漾音様,(一 ㄤ)水摇動貌。

    浣溪沙

    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 ,澹煙流水畫屏幽 。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一〕 閒掛小銀鉤 。

    〔一〕寶簾,猶言珠簾也。

    減字木蘭花

    天涯舊恨 ,獨自淒涼人不問 。欲見回腸 ,斷盡金爐小篆〔一〕 香 。  黛蛾〔二〕 長斂 ,任是東風吹不轉 。困倚危樓 ,過盡飛鴻字字愁 。

    〔一〕篆音饌,(ㄓ ㄨㄢ)此言香煙如篆文也。 〔二〕黛音代,(ㄉ ㄞ)青黑色,古以畫眉。黛蛾,言美人眉也。

    江城子

    西城楊柳弄春柔 ,動離憂 ,涙難收 。猶記多情曾爲繫歸舟 。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  韶華不爲少年留 ,恨悠悠 ,幾時休 ?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

    八六子

    倚危亭 ,恨如芳草,萋萋〔一〕 剗盡還生 。念柳外青騘〔二〕 别後,水邊紅袂分時,愴〔三〕 然暗驚 !  無端天與娉婷 ,〔四〕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怎奈向,〔五〕 歡娱漸隨流水,素絃聲斷,翠綃〔六〕 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晩,濛濛殘雨籠晴 。正銷凝 ,黄鸝又嗁數聲 !

    〔一〕萋音欺,(ㄑ一 )萋萋,草盛貌。 〔二〕青驄,馬也。 〔三〕愴,(ㄘ ㄤ)悲傷也。 〔四〕娉音平,(攵一 ㄥ )婷音亭,(ㄊ一 ㄥ )娉婷,美貌。 〔五〕怎奈向,宋人俗語,猶言可奈何也。 〔六〕綃音消,(ㄒ一 ㄠ)生絲織物。

    鷓鴣天

    枝上流鶯和淚聞 ,新嗁痕閒舊嗁痕 。一春魚雁〔一〕 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  無一語,對芳尊 ,安排腸斷到黄昏 。甫能〔二〕 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

    〔一〕古《詩》:“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漢書·蘇武傳》:“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故相沿謂魚雁能傳書也。 〔二〕甫能,猶言剛好。

    滿庭芳

    紅蓼花繁,黄蘆葉亂,夜深玉露初零 。霽〔一〕 天空闊,雲淡楚江清 。獨棹孤篷小艇,悠悠過,煙渚沙汀 。金鉤細,絲綸〔二〕 慢捲,牽動一潭星 。  時時横短笛,清風皓〔三〕 月,相與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飄萍 。飲罷不妨醉卧,塵勞事,有耳誰聽 ?江風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

    〔一〕霽音記,(ㄐ 一 )雨止也。 〔二〕絲綸,釣絲也。 〔三〕皓音號,(ㄏ ㄠ)白也。

    好事近

    夢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黄鸝千百 。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一〕 轉空碧 。醉卧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

    〔一〕夭音杳。夭矯,飛騰貌。

    秦觀(一〇四九——一一〇〇)字少游,一字太虚,揚州高郵人。少豪雋,慷慨溢於文詞。既登進士第,元祐初,除大學博士。紹聖初,坐黨籍出通判杭州,貶監處州酒税,削籍,徙郴州,繼編管横州,又徙雷州。徽宗立,放還,至藤州,卒。觀爲蘇門四學士之一,最爲軾所愛重,而詞格温婉,不似其師。元豐間,盛行於淮楚。迨遭遷謫,乃變爲悽厲之音,亦傷心人别有懷抱者也。所著《淮海詞》,有《宋六十家詞》本,及《彊村叢書》本。

    賀鑄

    擣練子

    砧面瑩,〔一〕 杵聲齊 ,擣〔二〕 就征衣淚墨題 。寄到玉關〔三〕 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 !

    〔一〕砧知音切,(ㄓㄣ)擣衣石也。瑩,營去聲,玉石之光潔者。 〔二〕擣音倒,舂也。 〔三〕玉關,即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古爲通西域要道。

    又

    斜月下,北風前 ,萬杵千砧擣欲穿 。不爲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

    又

    抛練杵,傍窗紗 ,巧剪征袍鬭出花 。想見隴頭〔一〕 長戍客,授衣〔二〕 時節也思家 。

    〔一〕隴頭即隴山,在今陝西隴縣西,北跨甘肅清水縣。 〔二〕《詩七月》:“九月授衣,”謂是時婦功成,可備禦寒之衣也。

    又

    邊堠〔一〕 遠,置郵稀 ,附與征人襯鐵衣 。連夜不妨頻夢見,過年惟望得書歸 。

    〔一〕堠音候,土堡,所以探敵也。

    生查子

    西津海鶻舟,〔一〕 徑度滄江雨 。雙艣本無情,鴉軋〔二〕 如人語 。  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 。〔三〕 何物繫君心?三歲扶牀〔四〕 女 。

    〔一〕鶻音骨,鷙鳥也。此謂舟如海鶻狀。 〔二〕鴉軋,摇艣聲。 〔三〕武昌北山有石,狀如人立,相傳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婦攜子餞送,於此山望夫,化爲石。 〔四〕扶牀,謂幼女初學步也。

    浣溪沙

    鼓動城頭啼暮鴉 ,過雲時送雨些些 ,〔一〕 嫩涼如水透窗紗 。  弄影西廂侵户月,分香東畔拂牆花 ,此時相望抵天涯 。

    〔一〕些音賒。些些,猶言一點兒。

    又

    樓角初銷一縷霞 ,淡黄楊柳暗栖鴉 ,玉人和月摘梅花 。  笑撚〔一〕 粉香歸洞户,〔二〕 更垂簾幕護窗紗 ,東風寒似夜來些 !

    〔一〕撚讀如年上聲,(ㄋ 一 ㄢ)以指拈物也。 〔二〕洞户,猶言洞房,深邃之室也。

    眼兒媚

    蕭蕭江上荻花秋 ,做弄許多愁 。半竿落日,兩行新雁,一葉扁舟 。  惜分長怕郎先去,直待醉時休 。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後日眉頭 。

    西江月

    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 。臨分少佇己倀倀 ,〔一〕 此段不堪回想 。  欲寄書如天遠,難銷夜似年長 。小窗風雨碎人腸 ,更在孤舟枕上 。

    〔一〕倀,敕央切。(ㄔㄤ)倀倀,迷罔貌。

    鷓鴣天

    重過閶門〔一〕 萬事非 ,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 。  原上草,露初晞 ,〔二〕 舊栖新壠〔三〕 兩依依 。空牀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

    〔一〕閶門,蘇州城門之一。鑄曾挈家住蘇州。 〔二〕晞音希,乾也。 〔三〕舊栖,謂舊居寓宅,新壠,謂新築墳墓。此鑄追悼其妻之作也。

    青玉案

    凌波不過横塘路 ,〔一〕 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二〕 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二〕 朱户 ,只有春知處 。  飛雲冉冉蘅皋〔四〕 暮 ,彩筆〔五〕 新題斷腸句 。若問閑情都幾許 ?一川煙草,滿城風絮 ,梅子黄時雨 。〔六〕

    〔一〕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後人遂以“凌波”二字,代表美人行步。横塘,在蘇州城外。 〔二〕錦瑟二十五絃,以喻美人年歲。 〔三〕瑣窗,窗櫺之鏤花紋者。 〔四〕皋音高,岸也。蘅皋,謂有香草之江岸。 〔五〕彩筆,猶言五色筆也。梁江淹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爾後爲詩,絶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六〕鑄以此詞負盛名,時人呼爲“賀梅子。”

    賀鑄(一〇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越州山陰人。眉目聳拔,面鐵色,喜劇談天下事,可否不略少假借,人以爲近俠。然博學强記,工語言,深婉麗密,如比粗繡。尤長於度曲,掇拾人所遺棄,少加櫽括,皆爲新奇。曾官泗州通判,以尚氣使酒,悒悒不得志,退居吴下。年七十四,客游常州僧舍,卒。鑄詞語意清新,用心甚苦,又能出以奇崛之筆,實兼“豪放”“婉約”二派之長。當時以與周邦彦並稱“周賀”北宋後期一大作手也。詞集名《東山樂府》,有《四印齋所刻詞》本,《彊邨叢書》本,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晁補之

    行香子

    前歲栽桃,今歲成蹊 ,〔一〕 更黄鸝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細履斜暉 。對林中侣,閑中我,醉中誰 。  何妨到老,常間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顔難强,〔二〕 拙語多遲 。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

    〔一〕蹊音奚,路徑也。 〔二〕强讀上聲,勉强也。

    水龍吟

    次韻林聖予《惜春》。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 。幽葩〔一〕 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 。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 。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 。  春恨十常八九 ,忍輕辜芳醪〔二〕 經口 ?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 。縱尊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

    〔一〕葩讀如巴,華也。 〔二〕醪音勞,濁酒也。

    鹽角兒

    亳社觀梅。

    開時似雪 ,謝時似雪 ,花中奇絶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  占溪風,留溪月 ,堪羞損,山桃如血 。直饒更,疎疎淡淡,終有一般情别 。

    阮郎歸

    同十二叔泛濟州〔一〕 環溪。

    一濠秋水静漣漪 ,〔二〕 紅妝照水嬉 。攀條尋藕怯客移 ,浮萍溼繡衣 。  臨好景,惜輕歸 ,夕陽洲渚迷 。城門燈火簇〔三〕 輪蹄 ,沙鷗飛去時 。

    〔一〕濟州今山東鉅野縣。 〔二〕漣漪,微風吹水成文貌。 〔三〕簇,千候切,音凑,(ㄘ ㄡ)擁擠也。

    臨江仙

    用韻和韓求仁南都留别。

    曾唱牡丹留客飲,明年何處相逢 ?忽驚鵲起落梧桐 。緑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風 。莫歎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曉猶同 。此身應似去來鴻 。江湖春水闊,歸夢故園中 。

    憶少年

    别歷下。〔一〕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  罨畫〔二〕 園林溪紺碧 ,〔三〕 算重來,盡成陳迹 !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顔色 !〔四〕

    〔一〕歷下,今山東歷城縣。 〔二〕罨,倚檢切,音奄。畫家有罨畫,雜彩色畫也。 〔三〕紺,箇暗切,甘去聲,(ㄍ ㄢ)紅青色也。 〔四〕劉禹錫《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臨江仙

    信州〔一〕 作。

    謫宦〔二〕 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 。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  一箇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 。月斜兩院愈聲悲 。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

    〔一〕信州,今江西上饒縣。 〔二〕謫宦,貶官也。

    晃補之(一〇五三——一一一〇)字无咎,濟州鉅野人。十七歲,從父官杭州,謁州通判蘇軾,軾稱其文博辯雋偉,絶人遠甚。舉進士,元祐初,歷官祕書省正字,通判揚州,知齊州。坐修《神宗實録》失實,貶監處信二州酒税。徽宗立,召拜吏部員外郎,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果州,還家,自號歸來子。大觀四年,卒于泗州官舍。補之才氣飄逸,文章温潤典縟,其凌厲奇卓,出於天成。與秦觀、張耒、黄庭堅,並稱“蘇門四學士。”其詞格最近東坡。坦易之懷,磊落之氣,皆能於詞中充分表現,南宋辛棄疾一派之先河也。詞集名《晁氏琴趣外篇》,有《宋六十家詞》本,商務印書館仿宋排印本。

    周邦彦

    浣溪沙

    雨過殘紅溼未飛 ,珠簾一桁〔一〕 透斜暉 ,遊蜂釀蜜竊香歸 。  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二〕 盡日水沈〔三〕 微 ,一春須有憶人時 !

    〔一〕桁,核浪切,航去聲,(ㄏ ㄤ)衣架也。 〔二〕篝音鉤,熏籠也。 〔三〕水沈,沈水香也。

    又

    樓上晴天碧四垂 ,樓前芳草接天涯 ,勸君莫上最高梯 。  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 ,忍聽林表杜鵑啼 ?

    滿庭芳

    夏日溧水〔一〕 無想山作。

    風老鸎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人静烏鳶自樂,小橋外,新緑濺濺 。〔二〕 凭欄久,黄蘆苦竹,〔三〕 擬泛九江船 。  年年 ,如社燕,〔四〕 飄流瀚海,〔五〕 來寄修椽 。〔六〕 且莫思身外,長近樽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絃 。〔七〕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一〕溧水縣屬江蘇。邦彦時方自荆州移官溧水令。 〔二〕濺音箋,(ㄐ一 ㄢ)濺濺,水疾流貌。 〔三〕白居易《琵琶行》:“黄蘆苦竹繞宅生。” 〔四〕《格物總論》:“燕,春社來,秋社去,故謂之社燕。” 〔五〕瀚海,沙漠也。 〔六〕修,長也。椽音傳,列木以承屋瓦者也。 〔七〕急管繁絃,謂音樂。

    蘇幕遮

    燎〔一〕 沈香,消溽暑 。〔二〕 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  故鄉遥,何日去 ?家住吴門,〔三〕 久作長安〔四〕 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檝〔五〕 輕舟,夢入芙蓉浦 。

    〔一〕燎,吏耀切,音料,爇火也。 〔二〕溽音辱,溼也。暑天多潮溼,故稱溽暑。 〔三〕吴門,蘇州也。 〔四〕詩詞中多以長安代表京師,此謂汴京也。 〔五〕檝,與楫同。

    浣溪沙

    翠葆〔一〕 參差竹徑成 ,新荷跳雨淚珠傾 ,曲欄斜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