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东坡乐府笺最新章节!

    水龍吟

    小溝東接長江,柳隄葦岸連雲際。煙村瀟灑,人間一鬨,漁樵早市。永晝端居,寸陰虚度,了成何事。但絲蓴玉藕,珠秔錦鯉,相留戀,又經歲。  因念浮丘舊侣,慣瑶池、羽觴沉醉。青鸞歌舞,銖衣摇曳,壺中天地。飄墮人間,步虚聲斷,露寒風細。抱素琴獨向,銀蟾影裏,此懷難寄。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毛本“蟾”誤作“蟬”。

    【箋】

    珠秔 《廣韻》:秔,古行切。《玉篇》:秈稻也。韓愈孟郊(《城南)聯句》:“庖霜膾玄鯽,淅玉炊香秔。”

    浮丘 郭璞詩(《游仙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餘詳卷一《菩薩蠻》(玉童西迓浮丘伯)注。

    瑶池 《神仙傳》:崑崙閬風苑有玉樓十二,玄臺九層,左瑶池,右翠水,有弱水九重,蓋不可到。餘詳卷二《戚氏》(玉龜山)注。

    羽觴 注見卷二《醉蓬萊》“笑勞生一夢”闋。

    青鸞 《漢武内傳》:神仙次藥,有靈丘蒼鸞。《山海經》:軒轅之國,諸沃之野,鸞鳥自歌。

    銖衣 《博異志》:貞觀中,岑文本於山頂避暑,有叩門云上清童子。岑問曰:“衣服皆輕細,何土所出?”答云:“此上清五銖服。”又問曰:“比聞六銖者天人衣,何五銖之異?”答云:“尤細者則五銖也。”出門忽不見,惟見古錢一枚。李商隱《重過聖女祠》詩:“無質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

    壺中天地 《後漢書·費長房傳》:長房曾爲市掾,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唯長房於樓上覩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翁約不聽與人言之。

    步虚 注見卷二《戚氏》“玉 山”闋。

    【評】

    鄭文焯曰:有聲畫,無聲詩,胥在其中。

    又

    露寒煙冷蒹葭老,天外征鴻寥唳。銀河秋晚,長門燈悄,一聲初至。應念瀟湘,岸遥人静,水多菰米。□望極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風驚起。  須信衡陽萬里,有誰家、錦書遥寄。萬重雲外,斜行横陣,纔疏又綴。仙掌月明,石頭城下,影摇寒水。念征衣未擣,佳人拂杵,有盈盈淚。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毛本題作“詠鴈”。“重”作“里”。 鄭文焯曰:此題當作“雁”一字。

    【箋】

    蒹葭 《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銀河 《白帖》:天河謂之銀漢,亦曰銀河。江總歌(《内殿賦新詩》):“織女今夕渡銀河,當見新秋停玉梭。”

    長門 《文選·長門賦序》:孝武皇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妒,别在長門宫,愁悶悲思。聞司馬相如天下工爲文,奉黄金百斤,爲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相如爲文以悟主上,陳皇后復得親幸。杜牧《早雁》詩:“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迴。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衡陽 盧思道《孤鴻賦序》:南寓衡陽,避祁寒也。

    萬重雲外 杜甫《孤雁》詩:“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錦書 《漢書·蘇武傳》:常惠教使者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繫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

    仙掌 《史記·武帝紀》:作柏梁、銅柱承露仙人掌之屬。

    石頭 《吴志·孫權傳》:建安十六年,權徙治秣陵。明年,城石頭。高適詩(《奉酬睢陽李太守》):“郡邑連京口,山城望石頭。”

    擣衣 張籍詩(《宿臨江驛》):“離家久無信,又聽擣衣聲。”又謝惠連有《擣衣》詩。

    滿庭芳

    蝸角虚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强。且趁閒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裏,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説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傅注本卷一

    【校】

    傅注本“算”作“筭”,“閒”作“閑”。 毛本題作“或注警悟”。“須”作“儘”。

    【箋】

    蝸角 《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

    蠅頭 《南史》(《衡陽元王道度傳》):齊衡陽王子鈞嘗手自細書五經,賀玠曰:“殿下家自有墳索,何用蠅頭細書?” 傅注:蝸角、蠅頭,言其細爾。

    乾忙 猶言空忙也。杜甫詩(《寄邛州崔録事》):“終朝有底忙。”

    三萬六千 注見卷一《南鄉子》“東武望餘杭”闋。

    憂愁風雨 葉道卿《賀聖朝》詞:“二分春色,一分愁悶,一分風雨。”

    苔茵 顧况詩(《送友人失意南歸》):“屋古布苔茵。”

    雲幕 傅注引《歸藏》曰:昔女媧筮張雲幕,而枚占神明。

    千鍾美酒 《孔叢子》(《儒服》):昔平原君與子高飲,强子高酒,曰:“昔有遺諺:‘堯舜千鍾,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飲十榼。’古之聖賢,無不能飲也。”

    永遇樂

    天末山横,半空簫鼓,樓觀高起。指點裁成,東風滿院,總是新桃李。綸巾羽扇,一尊飲罷,目送斷鴻千里。攬清歌、餘音不斷,縹緲尚縈流水。  年來自笑無情,何事猶有,多情遺思。緑鬢朱顔,悤悤拚了,卻記花前醉。明年春到,重尋幽夢,應在亂鶯聲裏。拍闌干、斜陽轉處,有誰共倚。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毛本題作“眺望”。 鄭文焯曰:按此詞又見《石林詞》,元刻既無之,毛本又以意題作“眺望”,當據元刻及葉夢得詞删去此闋。 榆生案:《石林詞》題作“蔡州移守潁昌,與客會别臨芳觀席上”。聞之彊村先生云:“東坡詞境超絶,千年來惟一葉夢得差能彷彿一二。”然則此詞果爲誰作,終成懸案矣。

    【箋】

    綸巾羽扇 注見卷二《念奴嬌》“大江東去”闋。

    尚縈流水 《韓詩外傳》: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志在山,鍾子期曰:“善哉鼓琴,巍巍乎如太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雨中花慢

    邃院重簾何處,惹得多情,愁對風光。睡起酒闌花謝,蝶亂蜂忙。今夜何人,吹笙北嶺,待月西廂。空悵望處,一株紅杏,斜倚低牆。  羞顔易變,傍人先覺,到處被著猜防。誰信道、些兒恩愛,無限淒涼。好事若無間阻,幽歡卻是尋常。一般滋味,就中香美,除是偷嘗。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吹笙北嶺 許渾詩(《送蕭處士歸緱嶺别業》):“緱山住近吹笙廟,湘水行逢鼓瑟祠。”餘詳卷一《鵲橋仙》(緱山仙子)注。

    待月西廂 《麗情集》:鶯鶯與張生詩:“待月西廂下,迎風户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紅杏 孟郊《城南聯句》:“競墅碾砯砰,醉結紅滿杏。”

    又

    嫩臉羞蛾因甚,化作行雲,卻返巫陽。但有寒燈孤枕,皓月空牀。長記當初,乍諧雲雨,便學鸞凰。又豈料正好,三春桃李,一夜風霜。  丹青□畫,無言無笑,看了漫結愁腸。襟袖上、猶存殘黛,漸減餘香。一自醉中忘了,奈何酒後思量。算應負你,枕前珠淚,萬點千行。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羞蛾 劉孝綽(《同武陵王)看妓》詩:“迴羞出曼臉,送態表嚬蛾。”

    行雲 注見卷一《祝英臺近》“挂輕帆”闋。

    巫陽 宋玉《招魂》: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輔之。魂魄離散,汝筮予之。”王逸注:女曰巫,陽其名也。

    鸞凰 禰衡《鸚鵡賦》:“配鸞凰而等美,焉比德於衆禽。”

    丹青 《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受其入征者。杜甫《丹青引》:“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一叢花初春病起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無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傅注本卷十一

    【校】

    傅注本“銜”作“含”,“悰”作“情”。 毛本無題,“含”、“情”二字同傅本。

    三部樂

    美人如月,乍見掩暮雲,更增妍絶。算應無恨,安用陰晴圓缺。嬌甚空只成愁,待下牀又懶,未語先咽。數日不來,落盡一庭紅葉。  今朝置酒强起,問爲誰減動,一分香雪。何事散花卻病,維摩無疾,卻低眉、慘然不答。唱《金縷》、一聲怨切。堪折便折,且惜取、年少花發。  傅注本卷五

    【校】

    傅注本“落盡”作“落成”。 毛本題作“清景”。“年少”作“少年”。

    【箋】

    如月 梁簡文帝《釋迦文佛像銘》:滿月爲面,青蓮在眸。

    無恨 唐詩(按此爲宋石曼卿句):“月如無恨月長圓。”

    嬌甚成愁 劉禹錫《三閣》詩:“不應有恨事,嬌甚卻成愁。”

    下牀又懶 傅注引《會真記》崔氏與張籍詩:“自從别後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牀。”

    香雪 李商隱《小桃園》詩:“啼久豔粉薄,舞多香雪翻。”

    散花卻病 維摩詰嘗以方便現身有疾,以其疾故,無數千人,皆往問疾。餘詳卷二《殢人嬌》(白髮蒼顔)注。

    金縷 唐李錡妾《杜秋娘》詩(《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花開堪折君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無愁可解

    國工花日新作越調《解愁》,洛陽劉几伯壽聞而悦之,戲作俚語之詞,天下傳詠,以爲幾於達者。龍丘子猶笑之:“此雖免乎愁,猶有所解也。若夫遊於自然而託於不得已,人樂亦樂,人愁亦愁,彼且惡乎解哉?”乃反其詞,作《無愁可解》云。

    光景百年,看便一世,生來不識愁味。問愁何處來,更開解個甚底。萬事從來風過耳,何用不著心裏。你唤做、展卻眉頭,便是達者,也則恐未。  此理,本不通言,何曾道、歡遊勝如名利。道即渾是錯,不道如何即是。這裏元無我與你,甚唤做、物情之外?若須待醉了,方開解時,問無酒、怎生醉。  傅注本卷六

    【校】

    傅注本存目闕詞。 毛本題小有譌異。“頭”字脱,“即”作“則”。

    【朱注】

    《風月堂詩話》:劉伯壽,洛陽九老之一也。築室嵩山玉華峰下,號玉華庵主。《避暑録話》:劉几在神宗時,與范蜀公重定大樂。洛陽花品曰狀元紅,爲一時之冠。樂工花日新能爲新聲,汴妓郜懿以色著,秘監致仕劉伯壽精音律。熙寧中,几攜花日新就郜懿家賞花歡詠,乃撰此曲。

    【箋】

    龍丘子 見卷一《臨江仙》“細馬遠馱雙侍女”闋題注。

    【附記】

    案東坡好以禪理入詩詞。此詞純用白話,大抵皆禪家語;非多讀禪宗語録,未易了達也。(今按:講義本有附記,據補。)

    賀新郎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户,枉教人夢斷瑶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緑。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傅注本卷三

    【校】

    毛本題作“余倅杭日,府僚湖中高會,群妓畢集,惟秀蘭不來,營將督之再三乃來。僕問其故,答曰:沐浴倦臥,忽有扣門聲,急起詢之,乃營將催督也。整妝趨命,不覺稍遲。時府僚有屬意於蘭者,見其不來,恚恨不已,云必有私事。秀蘭含淚力辯,而僕亦從旁冷語陰爲之解,府僚終不釋然也。適榴花開盛,秀蘭以一枝藉手獻坐中。府僚愈怒,責其不恭。秀蘭進退無據,但低首垂淚而已。僕乃作一曲名賀新涼,令秀蘭歌以侑觴。聲容妙絶,府僚大悦,劇飲而罷”。案此説出《古今詞話》。 《詞話》“芳心”作“芳意”。

    【箋】

    乳燕飛華屋 杜甫詩(《題省中壁》):“落絮游絲白日静,鳴鳩乳燕青春深。”曹植詩(《野田黄雀行》):“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

    白團扇 《晉書·樂志》:《團扇歌》者,中書令王珉與嫂婢有情,愛好甚篤。嫂捶撻婢過苦,婢素善歌,而珉好捉白團扇,故製此歌。樂府《團扇郎歌》:“白團扇,憔悴非昔容,羞與郎相見。”

    似玉 《世説新語》(《容止》):王夷甫容貌整麗,妙於談玄,恒捉白玉柄麈尾,與手都無分别。

    瑶臺 注見卷二《西江月》“别夢已隨流水”闋。

    風敲竹 唐李益詩(《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開門風動竹,疑是故人來。”

    石榴紅巾 白居易石榴詩(《題孤山寺石榴花示衆僧》):“山榴花似結紅巾,容豔新妍占斷春。”又:“淚痕裛損胭脂臉,翦刀裁破紅綃巾。”

    浮花浪蕊 韓愈詩(《杏花》):“浮花浪蕊鎮長有,纔開還落瘴霧中。” 傅注:石榴繁盛時,百花零落盡矣。

    秋風驚緑 皮日休《石榴》詩:“蟬噪秋枝槐葉黄,石榴香老愁寒霜。”

    簌簌 注見卷一《蝶戀花》“簌簌無風花自墮”闋。

    【附録】

    《苕溪漁隱叢話》:《古今詞話》云:蘇子瞻守錢唐,有官妓秀蘭天性黠慧,善于應對。湖中有宴會,群妓畢至,惟秀蘭不來,遣人督之,須臾方至。子瞻問其故,具以髮結沐浴,不覺困睡,忽有人叩門聲,急起而問之,乃樂營將催督之。非敢怠忽,謹以實告。子瞻亦怒之。坐中倅車屬意于蘭,見其晚來,恚恨未已,責之曰:“必有他事,以此晚至。”秀蘭力辯,不能止倅之怒。是時榴花盛開,秀蘭以一枝藉手告倅,其怒愈甚,秀蘭收淚無言。子瞻作《賀新涼》以解之,其怒始息。其詞云云。子瞻之作,皆目前事,蓋取其沐浴新涼,曲名《賀新涼》也。後人不知之,誤爲《賀新郎》,蓋不得子瞻之意也。子瞻真所謂風流太守也,豈可與俗吏同日語哉?苕溪漁隱曰:野哉,楊湜之言,真可入《笑林》矣。東坡此詞,冠絶古今,託意高遠,寧爲一娼而發耶?“簾外誰來推繡户,枉教人夢斷瑶臺曲。又卻是,風敲竹”,用古詩“捲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之意。今乃云忽有人叩門聲,急起而問之,乃樂營將催督。此可笑者一也。“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意千重似束”,蓋初夏之時,千花事退,榴花獨芳,因以申寫幽閨之情。今乃云是時榴花盛開,秀蘭以一枝藉手告倅,其怒愈甚,此可笑者二也。此詞腔調寄《賀新郎》,乃古曲名也。今乃云取其沐浴新涼,曲名《賀新涼》,後人不知之,誤爲《賀新郎》。此可笑者三也。《詞話》中可笑者甚衆,姑舉其尤者。第東坡此詞深爲不幸,横遭點汙,吾不可無一言雪其恥。宋子京云:江左有文拙而好刻石者,謂之詅嗤符。今楊湜之言俚甚,而鋟板行世,殆類是也。

    《艇齋詩話》:東坡《賀新郎》,在杭州萬頃寺作。寺有榴花樹,故詞中云石榴。又是日有歌者晝寢,故詞中云“漸困倚、孤眠清熟”。其真本云“乳燕棲華屋”,今本作“飛”字,非是。

    《吴禮部詩話》:東坡《賀新郎》詞“乳燕飛華屋”云云,後段“石榴半吐紅巾蹙”以下皆詠榴,别一格也。

    哨遍

    睡起畫堂,銀蒜押簾,珠幕雲垂地。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花天氣。一霎暖風迴芳草,榮光浮動,捲皺銀塘水。方杏靨匀酥,花鬚吐繡,園林排比紅翠。見乳燕捎蝶過繁枝,忽一缐爐香逐遊絲。晝永人閑,獨立斜陽,晚來情味。  便乘興攜將佳麗,深入芳菲裏。撥胡琴語,輕攏漫撚總伶俐。看緊約羅裙,急趣檀板,《霓裳》入破驚鴻起。顰月臨眉,醉霞横臉,歌聲悠揚雲際。任滿頭紅雨落花飛。漸鳷鵲樓西玉蟾低,尚徘徊、未盡歡意。君看今古悠悠,浮幻人間世。這些百歲光陰幾日,三萬六千而已。醉鄉路穩不妨行,但人生、要適情耳。  傅注本卷八

    【校】

    傅注本“捲”作“卷”,“總伶俐”作“揔利”,“揚”作“颺”,“浮幻”作“浮宦”。 元本“總伶俐”作“總利”,“浮幻”作“浮宦”。 毛本題作“春詞”。“排比紅翠”作“翠紅排比”,“落花飛”下衍“墜”字。 彊村老人曰:醉翁《琴趣外篇·減字木蘭花》有云:“撥頭總利,怨日愁花無限意。”此詞元本“總利”二字似不誤,但上句按譜當五字耳。

    【箋】

    銀蒜 庾信詩(《夢入堂内》):“幔繩金麥穗,簾鉤銀蒜條。”

    珠幕 《漢武故事》:上起押屋,以真珠爲簾箔,玳瑁押之。

    養花 傅注:今樂府《啄木兒曲》有“洗出養花天氣”之句。

    皺水 傅注:南唐李國主嘗戲其臣曰:“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干卿甚事?”蓋其臣趙公所作《謁金門》詞,此最爲警策。 案此詞見《陽春集》,世傳爲馮延巳事,傅注當别有所本。

    杏靨 杜甫詩(《琴臺》):“野花留寶靨。”

    捎蝶 杜甫詩(《重過何氏五首》):“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

    遊絲 杜甫(《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詩:“爐烟細細駐遊絲。”

    胡琴 傅注:胡琴,琵琶也。杜牧詩:“黄金捍撥紫檀槽。”

    輕攏慢撚 注見卷一《南鄉子》“裙帶石榴紅”闋。

    檀板 《太真外傳》:李龜年以歌擅一時,手捧檀板,押衆樂而前。

    霓裳入破 《碧雞漫志》:《霓裳羽衣曲》,説者多異,予斷之曰:西涼創作,明皇潤色,又爲易美名。其他飾以神怪者,皆不足信也。《唐史》云河西節度使楊敬述獻,凡十二遍。 傅注:今樂府拍謂之樂句,故舞者取此以爲應。諸大曲攧遍之後謂之入破,故舞者每以此爲入舞之節。則《霓裳羽衣》之曲亦莫不然。

    驚鴻 謝偃《舞賦》:“紆修袂而將舉,似驚鴻之欲翔。”

    悠揚雲際 傅注:秦青之歌,響遏行雲。戚夫人之歌,聲入雲霄。

    紅雨 李賀詩(《將進酒》):“况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鳷鵲 《三輔黄圖》:甘泉宫,秦始皇作,漢武帝建元中,作石闕、封巒、鳷鵲觀於苑垣内。謝朓詩(《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章。”

    三萬六千 注見卷一《南鄉子》“東武望餘杭”闋。

    醉鄉 傅注:唐王无功作《醉鄉記》。

    木蘭花令

    元宵似是歡遊好,何況公庭民訟少。萬家遊賞上春臺,十里神仙迷海島。  平原不似高陽傲,促席雍容陪語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春臺 《老子》:衆人熙熙,如登春臺。

    平原 《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趙勝者,趙之諸公子也。諸子中勝最賢,喜賓客,蓋至者數千人。

    高陽 《史記·酈生傳》: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踵軍門上謁,使者入通,沛公曰:“爲我謝之,言我方以天下爲事,未暇見儒人也。”使者出謝,酈生瞋目按劍叱曰:“走!復入言而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

    玉山 李白《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

    又

    經旬未識東君信,一夕薰風來解愠。紅綃衣薄麥秋寒,緑綺韻低梅雨潤。  瓜頭緑染山光嫩,弄色金桃新傅粉。日高慵捲水晶簾,猶帶春醪紅玉困。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薰風 注見卷二《瑶池燕》“飛花成陣春心困”闋。

    紅綃 薛濤《試新服》詩:“紫陽宫裏賜紅綃,仙霧朦朧隔海遥。”

    麥秋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麥秋至。

    緑綺 傅休弈《琴賦》序:楚王有琴曰繞梁,司馬相如有緑綺,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張載詩(《擬四愁》):“佳人遺我緑綺琴,何以報之雙南金。”

    梅雨 《埤雅》:江南三月爲迎梅雨,五月爲送梅雨。《捫蝨新話》:江湖二浙,四五月間梅欲黄而雨,謂之梅雨。

    金桃 《漢書·西域傳》:康國致金桃、銀桃,詔令植苑中。(按:《漢書·西域傳》中不載此語,查見《新唐書·西域傳》中。)杜甫《山寺》詩:“麝香眠石竹,鸚鵡啄金桃。”

    傅粉 注見卷二《蝶戀花》“别酒勸君君一醉”闋。

    水晶簾 宋之問《明河篇》:“雲母帳前初汎濫,水精簾外轉逶迤。”

    紅玉 《西京雜記》:趙飛燕與女弟昭儀,皆色如紅玉,爲當時第一,並寵擅後宫。李賀《貴主征行樂》:“春營騎將如紅玉,走馬梢鞭上空緑。”

    又

    高平四面開雄壘,三月風光初覺媚。園中桃李使君家,城上亭臺遊客醉。  歌翻楊柳金尊沸,飲散憑闌無限意。雲深不見玉關遥,草細山重殘照裏。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高平 《漢書·地理志》:臨淮郡高平縣。

    楊柳 白居易詩(《楊柳枝詞》):“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玉關 《後漢書·班超傳》: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注:玉門關屬燉煌郡,今沙州也。去長安三千六百里。李白詩(《子夜吴歌》):“春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西江月

    聞道雙銜鳳帶,不妨單著鮫綃。夜香知與阿誰燒,悵望水沉煙裊。  雲鬢風前緑卷,玉顔醉裏紅潮。莫教空度可憐宵,月與佳人共僚。  傅注本卷二

    【校】

    毛本“僚”誤作“撩”,從傅本。

    【箋】

    雙銜鳳帶 李商隱代離筵伎作(《飲席代官妓贈兩從事》):“新人橋上著春衫,舊主江邊側帽簷。願得化爲紅綬帶,許教雙鳳一時銜。”

    鮫綃 《搜神記》: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亦謂之泉客。織輕綃於泉室,出以賣之,價千金。

    水沉 《南史·林邑國傳》:沉水香者,土人斫斷,積以歲年,朽爛而心節獨在,置水中則沉,故名曰沉香。次浮者棧香。

    雲鬢二句 傅注:舊注:此二句夢中得之。李群玉《贈美人》詩:“鬢聳巫山一朶雲。”又:“眼底桃花酒半醺。”

    可憐宵 注見卷二《臨江仙》“多病休文都瘦損”闋。

    月僚 《詩》《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毛傳:僚,好貌。《釋文》:僚本亦作“嫽”,同音了。

    華清引

    平時十月幸蓮湯,玉甃瓊梁。五家車馬如水,珠璣滿路旁。  翠華一去掩方牀,獨留煙樹蒼蒼。至今清夜月,依前過繚牆。  傅注本卷十二

    【校】

    元本調作“華胥引”。“蓮”作“蘭”,從傅、毛二本。 毛本題作“感舊”。“前”作“舊”。

    【箋】

    蓮湯 《楊妃外傳》:華清宫有蓮華湯,即貴妃沐浴之室也。以玉石爲之。《明皇雜録》:上於華清宫新廣一湯泉,制度宏麗。禄山於范陽,以玉爲魚龍鳧雁、石渠石蓮華進獻,雕鐫巧妙,殆非人工。上大悦,命陳於湯中,仍以石梁横於其上,而蓮華纔出於水際。上因幸華清宫,至泉所,解衣將入湯,而魚龍鳧雁皆若奮鱗舉翼,狀若飛動。上恐,遽命去之。 傅注:蓮華石至今猶在。

    五家 《楊妃外傳》:每十月,帝幸華清宫,五宅車騎皆從。家别爲隊,隊一色,俄五家隊合,爛若萬花川谷,團成錦繡。國忠導以劍南旌節,遺鈿墮舄,琴瑟璣琲,狼籍於道,香聞數十里。 傅注:五家謂銛、錡、國忠、韓、虢是也。時秦國已早亡矣。

    車馬如水 《後漢書》(《明德馬皇后紀》):馬太后曰:“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門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顧視御者,不及遠矣。雖不加譴怒,但絶歲用,冀以默愧其心耳。”

    翠華 傅注:翠華,天子之旗,以象華蓋也。相如賦:“建翠華之旗。”注:以翠羽爲旗上葆耳。禄山之亂,明皇西幸,華清宫無復至矣。

    煙樹 杜牧《華清宫》詩:“秦樹遠微茫。”

    繚牆 杜牧《華清宫》詩:“繡嶺明珠殿,層巒下繚牆。”

    蘇幕遮詠選仙圖

    暑籠晴,風解愠,雨後餘清,暗襲衣裾潤。一局選仙逃暑困,笑指尊前,誰向青霄近。  整金盆,輪玉筍。鳳駕鸞車,誰敢争先進。重五休言升最緊。縱有碧油,到了輸堂印。  傅注本卷十二

    【校】

    傅注本“暗”作“闇”,“筍”作“笋”。

    【朱注】

    《湘煙録》:《鄭氏書目》有《骰子選格》、《漢官儀彩選》、《新彩選》、《文武彩選》、《元豐官制彩選》、《慶曆彩選圖》、《尋仙彩選》、《選仙格》、《選佛圖》。

    【箋】

    解愠 注見卷二《瑶池燕》“飛花成陣春心困”闋。

    選仙 《牧豬閑話》:宋時有《選仙圖》,用骰子比色,先爲散仙,次爲上洞,以漸至蓬萊、大羅。亦重緋色,有過者謫作採樵思凡之人。王珪《宫詞》“盡日窗間賭選仙”即此。

    金盆 《南史·扶南國傳》:國王坐則偏踞翹膝,以白 敷前,設金盆,置香爐於其上。

    玉筍 韓偓《詠手》詩:“腕白膚紅玉筍芽,調琴抽缐露尖斜。”

    鳳駕鸞車 揚雄賦(《河東賦》):“迺撫翠鳳之駕。”《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乘鸞路,駕蒼龍。注:鸞路,有虞氏之車,有鸞和之節,而飾之以青,取其名耳。

    重五 傅注:重五、碧油、堂印,皆選仙彩名,若六博之梟盧。

    烏夜啼

    莫怪歸心速,西湖自有蛾眉。若見故人須細説,白髮倍當時。  小鄭非常强記,二南依舊能詩。更有鱸魚堪切膾,兒輩莫教知。  傅注本卷十二

    【校】

    傅注本“膾”作“鱠”。 毛本題作“寄遠”。“速”上有“甚”字。

    【箋】

    蛾眉 謝朓詩(《夜聽妓》):“蛾眉已共笑。”

    小鄭 《南史》(按:事不載《南史》,載《北史·鄭述祖傳》中。):鄭述祖仕齊,與父皆爲兗州刺史。歌曰:“大鄭公,小鄭公,相去五十載,風教猶尚同。”

    二南 傅注:舊注:湖妓有周、召者,號二南。

    鱸膾 《晉書·張翰傳》:齊王辟爲大司馬東曹掾,因秋風起,思吴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何爲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歸。《春渚紀聞》:吴興溪魚之美,甲於他郡。郡人會集,必以斫鱠爲勸,其操刀者名鱠匠。

    兒輩 注見卷一《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闋。

    臨江仙

    詩句端來磨我鈍,鈍錐不解生鋩。歡顔爲我解冰霜。酒闌清夢覺,春草滿池塘。  應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採芸香。功成名遂早還鄉。回車來過我,喬木擁千章。  傅注本卷三

    【校】

    毛本題作“贈送”。“端”作“揣”。

    【箋】

    鈍錐 《晉書·祖納傳》:梅陶及鍾雅好談辯,納輒困之,因謂曰:“君汝潁之士,利如錐,我幽冀之士,鈍如槌。持我鈍槌,捶君利錐,皆當摧矣。”陶、雅並稱有神錐,不可得捶。納曰:“假有神錐,必有神槌。”雅無以對。

    池塘 注見卷一《漁家傲》“皎皎牽牛河漢女”闋。

    雪堂 見卷二《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闋題注。

    芸香 傅注:謂同在書職也。魚豢《典略》曰:芸香辟紙魚蠹,故藏書臺稱芸臺。

    千章 傅注:《史記》:居千章之材。又曰:木千章。注:章,材也。舊將作大匠掌材曰章曹掾。

    又送王緘

    忘卻成都來十載,因君未免思量。憑將清淚灑江陽。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涼。  坐上别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傅注本卷三

    【箋】

    王緘 彊村先生曰:按本集《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既行送之》詩,施注:王箴字元直,東坡夫人同安君之弟也。王緘未知即箴否。

    江陽 傅注:江陽,江北也。水北爲陽。

    無腸 《廣記》:祖價遇鬼,鬼作思家詩云:“佳人應有夢,遠客已無腸。”

    傳舍 《漢書·蓋寬饒傳》:平恩侯許伯入第,蓋寬饒賀之。酒酣,寬饒仰視屋而嘆曰:“美哉!然富貴無常,忽則易人。此如傳舍,所閲多矣,惟謹慎爲能得久。君侯可不戒哉?”

    又

    夜到揚州,席上作。

    尊酒何人懷李白,草堂遥指江東。珠簾十里捲香風。花開花謝,離恨幾千重。  輕舸渡江連夜到,一時驚笑衰容。語音猶自帶吴儂。夜闌對酒,依舊夢魂中。  傅注本卷三

    【校】

    傅注本題“夜”誤作“衣”。 毛本“花謝”作“花又謝”,“對酒”作“相對處”。

    【箋】

    尊酒 杜甫天末懷李白詩(《春日憶李白》):“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

    江東 傅注:太白自翰林賜歸,遂放浪江東,往來金陵、采石之間。見卷二《浣溪沙》(羅襪空飛洛浦塵)注。

    珠簾 注見卷一《江城子》“玉人家在鳳凰山”闋。

    吴語 傅注:杜子美:“賀公雅吴語,在位常清狂。”蓋謂賀知章也。知章雖貴爲秘書監,而吴音不改。後告老歸吴中,玄宗加重之。將行,涕泣辭上。上曰:“何所欲?”知章曰:“臣有男未定名,幸陛下賜之,歸爲鄉里榮。”上曰:“爲道之要,莫若于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卿子必信順之人也,宜名曰孚。”知章再拜而受命。久而謂人曰:“上何謔我耶?且實矣。孚字乃瓜下爲子,豈非呼我爲瓜子耶?”

    夜闌 注見卷一《浣溪沙》“一别姑蘇已四年”闋。

    又

    冬夜夜寒冰合井,畫堂明月侵幃。青釭明滅照悲啼。青釭挑欲盡,粉淚裛還垂。  未盡一尊先掩淚,歌聲半帶清悲。情聲兩盡莫相違。欲知腸斷處,梁上暗塵飛。  傅注本卷三

    【箋】

    冰合井 傅注:井泉温,非盛寒則不冰。《漢書·五行志》:光和間,瑯琊井冰厚丈餘。所以記異。

    腸斷 傅注:唐武宗疾篤,遷便殿,孟才人以笙歌獲寵者,密侍其右。上目之曰:“吾當不諱,爾何爲哉?”指笙囊泣曰:“請以此就縊。”上惻然。復曰:“妾嘗藝歌,願對上歌一曲,以泄其憤。”上以其懇,許之。乃歌一聲《河滿子》,氣亟立殞。上令醫候之,曰:“脈尚温而腸已斷。”

    梁塵 《七略》:昔善歌者有虞公,發聲動梁上塵。李白《夜坐吟》:“冬夜夜寒覺夜長,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月入閨,青釭明滅照悲啼。青釭滅,啼轉多,掩妾淚,聽君歌。歌有聲,妾有情,情聲相合兩無違。一語不入意,從君萬曲梁塵飛。”

    又贈王友道

    誰道東陽都瘦損,凝然點漆精神。瑶林終自隔風塵。試看披鶴氅,仍是謫仙人。  省可清言揮玉麈,真須保器全真。風流何似道家純。不應同蜀客,惟愛卓文君。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王友道 未詳。

    東陽 《南史·沈約傳》: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爲東陽太守。李商隱詩(《韓冬郎即席爲詩相送……因成二絶寄酬兼呈畏之員外》):“爲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點漆 《晉書·杜乂傳》:王羲之見而目之曰:“膚若凝脂,眼如點漆,此神仙人也。”劉孝綽文(《司空安成王碑》):衛子之朗月映山,杜生之凝脂點漆。

    瑶林 《世説》(《賞譽》):王戎云:“太尉神姿高徹,如瑶林瓊樹,自然是風塵外物。”

    鶴氅 《晉書·王恭傳》:嘗披鶴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窺見之,歎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謫仙 注見卷一《滿江紅》“江漢西來”闋。

    玉麈 盧照鄰《行路難》:“金貂有時須换酒,玉麈恒摇莫計錢。”别詳本卷《賀新郎》(乳燕飛華屋)注。

    保器全真 《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漢書·藝文志》: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於外者也。高適詩(《答侯少府》):“浮沉各異宜,老大貴全真。”

    卓文君 杜甫詩(《琴臺》):“茂陵多病後,尚愛卓文君。”餘詳卷一《河滿子》(見説岷峨悽愴)注。

    又

    昨夜渡江何處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誰起笛中哀。多情王謝女,相逐過江來。  雲雨未成還又散,思量好事難諧。憑陵急槳兩相催。想伊歸去後,應似我情懷。

    【校】

    傅注本、毛本俱無。

    【箋】

    秦淮 《晉陽秋》:秦始皇東遊,望氣者云:“五百年後,金陵有天子氣。”於是始皇於方山掘流,西入江,亦曰淮,土俗號曰秦淮。

    王謝 《南史·侯景傳》:景請娶于王謝,帝曰:“王謝門高非偶,可於朱張以下訪之。”

    漁家傲送張元康省親秦州

    一曲《陽關》情幾許,知君欲向秦川去。白馬皂貂留不住。回首處,孤城不見天霏霧。  到日長安花似雨,故關楊柳初飛絮。漸見鞾刀迎夾路。誰得似,風流膝上王文度。  傅注本卷三

    【校】

    元本題末有“或作秦亭”四字。 毛本題“康”作“唐”。“霏”作“霖”。

    【箋】

    張元康 未詳。

    陽關 注見卷一《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闋。

    秦川 盧照鄰詩(《于時春也慨然有江湖之思寄贈柳九隴》):“關山悲蜀道,花鳥憶秦川。”

    白馬皂貂 杜甫《至後》詩:“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武元衡《送張諫議回朝》詩:“詔書前日下丹霄,頭戴儒冠脱皂貂。” 傅注:皂貂,黑貂裘也。

    孤城 杜甫《野望》詩:“孤城隱霧深。”

    鞾刀 傅注:唐制,諸府帥見大府帥,皆戎服,左握刀,右屬弓矢,帕首袴鞾,迎於道左。見卷一《南鄉子》(旌旆滿江湖)注。

    王文度 注見卷二《虞美人》“歸心正似三春草”闋。

    又

    臨水縱横回晚鞚,歸來轉覺情懷動。梅笛煙中聞幾弄。秋陰重,西山雪淡雲凝凍。  美酒一杯誰與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魚旌旆擁。將何用,只堪妝點浮生夢。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梅笛 《樂府詩集》:《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李白黄鶴樓聞笛詩(《聽黄鶴樓上吹笛》):“黄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舞雪 張衡《觀舞賦》:“裾似飛鸞,袖如迴雪。”李商隱《歌舞》詩:“遏雲歌響清,迴雪舞腰輕。”

    金魚 杜甫《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詩:“銀甲彈筝用,金魚换酒來。”

    定風波重陽括杜牧之詩

    與客攜壺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飛。塵世難逢開口笑,年少,菊花須插滿頭歸。  酩酊但酬佳節了,雲嶠,登臨不用怨斜暉。古往今來誰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傅注本卷四

    【校】

    傅注本、元本並題作“重陽”,從毛本。

    【朱注】

    杜牧《九日齊安登高》詩:“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淚沾衣。”

    【箋】

    翠微 《爾雅》:山未半曰翠微。

    牛山 《晏子》(《内篇·諫》上):齊景公游於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美哉國乎!鬱鬱芊芊,若何滴滴去此國而死乎?使古無死者,寡人將去斯而之何?”史孔、梁丘據從之泣,晏子獨笑於旁。公雪涕而顧晏子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與據皆從而泣,子之獨笑何也?”晏子對曰:“使賢者常守之,則太公、桓公將常守之矣。使有勇者而常守之,則莊公、靈公將常守之矣。數君者將守之,吾君方將被蓑笠而立乎畎畝之中,惟事之恤,何暇念死乎?此臣之所以獨竊笑也。”景公慚焉。

    又

    莫怪鴛鴦繡帶長,腰輕不勝舞衣裳。薄倖只貪遊冶去,何處,垂楊繫馬恣輕狂。  花謝絮飛春又盡,堪恨,斷絃塵管伴啼妝。不信歸來但自看,怕見,爲郎憔悴卻羞郎。  傅注本卷四

    【校】

    毛本題作“感舊”。

    【箋】

    鴛鴦帶 徐彦伯詩(《擬古》三首):“贈君鴛鴦帶,因以鷫鸘裘。”

    腰輕 傅注:梁簡文《舞賦》:“信身輕而釵重,亦腰羸而帶急。”《詩話》:唐元載末年,納薛瑶英,處以金絲帳、卻塵褥,衣以龍綃衣,一襲無一兩。載以瑶英體輕,不勝重衣,於異國求此服也。惟賈至、楊公南與載交善,往往得見其歌舞。賈至贈詩云:“舞怯銖衣重,笑疑桃臉開。方知漢成帝,虚築避風臺。”

    繫馬 傅注:王維《年少行》:“新豐美酒斗十千,洛陽游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爲君飲,繫馬高樓柳樹邊。”又蘇少卿《答雙漸》詩:“青驄馬繫緑楊陰,低鬟便與迎相見。”

    斷絃 庾信《怨歌行》:“爲君能歌此曲,不覺心隨斷絃。”《後漢書·五行志》:桓帝元嘉中,婦女作愁眉啼妝。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李嶠《桃》詩:“山風凝笑臉,朝露泫啼妝。”

    爲郎 傅注:《傳奇》崔氏與張籍詩:“自從别後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牀。不爲旁人羞不起,爲郎憔悴卻羞郎。”

    又詠紅梅

    好睡慵開莫厭遲,自憐冰臉不時宜。偶作小紅桃杏色,閑雅,尚餘孤瘦雪霜姿。  休把閑心隨物態,何事,酒生微暈沁瑶肌。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緑葉與青枝。  傅注本卷四

    【校】

    傅注本“冰”誤作“水”。

    【箋】

    詠紅梅 《詩集·紅梅》:“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餘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緑葉與青枝。”公自注: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緑葉,辨杏有青枝。”

    好睡 《太真外傳》:上皇登沉香亭,召妃子,妃子卯酒未醒,命力士、侍兒持掖而至。妃子醉韻殘妝,鬢亂釵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傅注:紅梅微類海棠,因用此事。

    緑葉青枝 傅注:石曼卿《紅梅》詩云:“認桃無緑葉,辨杏有青枝。”公嘗譏其淺近。

    南鄉子

    冰雪透香肌,姑射仙人不似伊。濯錦江頭新樣錦,非宜,故著尋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幃,春睡香凝索起遲。曼倩風流緣底事,當時,愛被西真唤作兒。  傅注本卷四

    【校】

    毛本題作有感。

    【箋】

    冰雪 注見卷一《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闋。

    濯錦江 《成都記》:濯錦江,秦相張儀所作。土人言此水濯錦則鮮明,他水則否。

    淡薄衣 張籍《倡女詞》:“畫羅金縷難相見,故著尋常淡薄衣。”

    春睡香凝 白居易詩(《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臥穩貪春睡。”韋應物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宴寢凝清香。”

    曼倩西真 《漢武帝故事》:西王母嘗見帝於承華殿,東方朔從青瑣竊窺之,王母笑指朔曰:“仙桃三熟,此兒已三偷之矣。” 傅注:曼倩,方朔字。西真,西王母。

    又雙茘支

    天與化工知,賜得衣裳總是緋。每向華堂深處見,憐伊,兩個心腸一片兒。  自小便相隨,綺席歌筵不暫離。苦恨人人分拆破,東西,怎得成雙似舊時。  傅注本卷四

    【校】

    傅注本“憐”作“怜”。 毛本“拆”作“析”。

    【箋】

    茘支 《後漢書·和帝紀》:舊南海獻龍眼茘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騰險阻,死者繼路。臨武長唐羌上書言狀,帝勅太官勿復受獻。嵇含《草木狀》:茘支如桂樹,冬夏榮茂,青華朱實,大如雞子,白如肪,甘而多汁。一樹下子百斛。白居易《茘支圖序》:茘支生巴峽間,樹形如帷蓋,葉如冬青,花如橘而春榮,實如丹而夏熟,朶如蒲桃,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潔)〔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化工 賈誼《鵩鳥賦》:“天地爲爐兮造化爲工,陰陽爲炭兮萬物爲銅。”李商隱詩(《今月二日不自量度以詩一首……詠歎不足之義也》):“固是符真宰,徒勞讓化工。”

    衣緋 《説文》新附字:緋,赤字。《唐書·車服志》:袴褶之制,五品以上緋。

    又集句

    寒玉細凝膚 吴融 ,清歌一曲倒金壺 鄭谷 。冶葉倡條遍相識 李商隱 ,争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杜牧 。  年少即須臾 白居 易 ,芳時偷得醉工夫 白居易 。羅帳細垂銀燭背 韓偓 ,歡娱,豁得 平生俊氣無杜牧 。

    又

    悵望送春杯 杜牧 ,漸老逢春能幾回 杜甫 。花滿楚城愁遠别 許渾 ,傷懷,何況清絲急管催 劉禹錫 。  吟斷望鄉臺 李商隱 ,萬里歸心獨上來 許渾 。景物登臨閑始見 杜牧 ,徘徊,一寸相 思一寸灰 李商隱 。

    又

    何處倚闌干 杜牧 ,絃管高樓月正圓 杜牧 。胡蝶夢中家萬里 崔塗 ,依然,老去愁來强自寬 杜甫 。   明鏡借紅顔 李商隱 , 須著人間比夢間 韓愈 。蠟燭半籠金翡翠 李商隱 ,更闌,繡被焚 香獨自眠 李商隱 。  傅注本卷四

    【校】

    右三首元本無注,從傅、毛二本。 傅本“愁來”作“悲秋”。

    菩薩蠻

    七夕黄州朝天門上二首。

    畫檐初挂彎彎月,孤光未滿先憂缺。遥認玉簾鉤,天孫梳洗樓。  佳人言語好,不願求新巧。此恨固應知,願人無别離。  傅注本卷七

    【校】

    元本題作“七夕朝天門上作”,毛本題作“新月”,從傅注本。 傅注本“遥”作“還”,毛本同。

    【箋】

    玉鉤 鮑明遠《月》詩(《玩月城西門廨中》):“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

    天孫 《史記·天官書》:織女者,天孫女也。吴兢詩(《永泰公主挽歌二首》):“河漢天孫合,瀟湘帝子遊。”

    梳洗樓 傅注:唐連昌宫有梳洗樓,乃天寶中爲楊貴妃所建也。元稹《連昌宫詞》:“寢殿相連端正樓,太真梳洗樓上頭。”

    求巧 注見卷二《鵲橋仙》“乘槎歸去”闋。

    又

    風迴仙馭雲開扇,更闌月墮星河轉。枕上夢魂驚,曉來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傅注本卷七

    【校】

    傅注本“墮”作“墜”。 元本題作“七夕”,從傅本。 毛本“馭雲”二字闕。“墮”作“墜”,“來”作“檐”,“日”作“夜”。

    【箋】

    仙馭 唐太宗《秋日懸清光》詩:“仙馭隨輪轉,靈烏帶影飛。”

    雨零 傅注:世俗以牛女相見之夕必有微雨,以明會遇之徵。

    草草 《詩·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毛傳:草草,勞心也。

    又

    城隅静女何人見,先生日夜歌彤管。誰識蔡姬賢,江南顧彦先。  先生那久困,湯沐須名郡。惟有謝夫人,從來是擬倫。  傅注本卷七

    【校】

    毛本題作“有寄”。“是”作“見”。

    【箋】

    静女 《詩·邶風》(《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静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悦懌女美。”

    蔡姬 《後漢書》《列女傳》: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於音律。適河東衞仲道,夫亡無子,歸寧於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爲胡騎所獲,没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祀。

    顧彦先 《晉書·顧榮傳》:榮字彦先,吴國吴人也,爲南土著姓。機神朗悟,弱冠仕吴爲黄門侍郎。吴平,與陸機兄弟同入洛,時人號爲“三俊”。榮素好琴,及卒,家人常置琴於靈座。吴郡張翰哭之慟,既而上牀,鼓琴數曲,撫琴而歎曰:“顧彦先,復能賞此不?”因又慟哭,不弔喪主而去。

    湯沐 《漢書·外戚傳》:鄧皇后母新野君,湯沐邑萬户。顔師古注:凡言湯沐邑者,謂以其賦税供湯沐之具也。

    謝夫人 《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字道藴,安西將軍奕之女也,聰識有才辯。初,同郡張玄妹亦有才質,適於顧氏,玄每稱之,以敵道藴。有濟尼者,游於二家,或問之,濟尼答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心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又

    繡簾高捲傾城出,燈前瀲灩横波溢。皓齒發清歌,春愁入翠蛾。  悽音休怨亂,我已無腸斷。遺響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傅注本卷七

    【校】

    毛本題作“歌妓”。“愁”作“山”,“我已”二句作“我已先偷玩,梅萼月窗虚”。

    【箋】

    傾城 柳宗元《渾鴻臚宅聞歌》詩:“翠帷雙捲出傾城。”别詳卷一《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注。

    皓齒 注見卷二《定風波》“常羡人間琢玉郎”闋。

    翠蛾 劉禹錫《冬夜宴》詩:“翠蛾發清響,曲盡有餘思。”

    腸斷 注見卷一《殢人嬌》“滿院桃花”闋。

    清虚 杜甫詩(《聽楊氏歌》):“響下清虚裏。”

    串珠 《禮記·樂記》:歌者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槀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

    又回文

    落花閑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閑花落。遲日恨依依,依依恨日遲。  夢回鶯舌弄,弄舌鶯回夢。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  傅注本卷七

    又

    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瓊暖碧紗輕,輕紗碧暖瓊。  暈顋嫌枕印,印枕嫌顋暈。閑照晚妝殘,殘妝晚照閑。  傅注本卷七

    【校】

    傅注本“顋”作“腮”。 毛本題作“夏景回文”。

    又

    嶠南江淺紅梅小,小梅紅淺江南嶠。窺我向疏籬,籬疏向我窺。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離别惜殘枝,枝殘惜别離。  傅注本卷七

    【校】

    傅注本題作“紅梅贈别”。 毛本題作“回文”。

    又回文四時閨怨

    翠鬟斜幔雲垂耳,耳垂雲幔斜鬟翠。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細花梨雪墜,墜雪梨花細。顰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  傅注本卷七

    【校】

    傅注本題作“四時閨怨回文,效劉十五貢父體”。 毛本題作“回文春閨怨”。

    又

    柳庭風静人眠晝,晝眠人静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椀藕,藕椀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同前

    【校】

    傅注本二“椀”字俱作“盌”。 毛本題作“回文夏閨怨”。二“椀”字俱作“腕”。

    又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同前

    【校】

    毛本題作“回文秋閨怨”。“桐”作“梧”,“秋”作“愁”。

    又

    雪花飛暖融香頰,頰香融暖飛花雪。欺雪任單衣,衣單任雪欺。  别時梅子結,結子梅時别。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歸。 同前

    【校】

    傅注本末二句作“歸恨不開遲,遲開不恨歸”。 毛本題作“回文冬閨怨”。

    又

    娟娟侵鬢妝痕淺,雙顰相媚彎如翦。一瞬百般宜,無論笑與啼。  酒闌思翠被,特故騰騰地。生怕促歸輪,微波先泥人。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又詠足

    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淩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  偷穿宫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説應難,須從掌上看。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蓮步 《南史》(《齊·本紀》下):東昏侯鑿金爲蓮花以貼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

    迴風 杜甫詩(《對雪》):“急雪舞迴風。”

    宫樣 韓偓《忍笑》詩:“宫樣衣裳淺畫眉,曉來梳洗更相宜。”

    雙趺 《廣韻》:跗,足趾也。與“趺”同。

    又

    玉鐶墜耳黄金飾,輕衫罩體香羅碧。緩步困春醪,春融臉上桃。  花鈿從委地,誰與郎爲意。長愛月華清,此時憎月明。

    【校】

    傅注本、元本俱無。

    【箋】

    玉鐶 張載《擬四愁》詩:“佳人遺我雙角端,何以贈之雕玉鐶。”

    花鈿 《舊唐書·輿服志》:内外命婦服花鈿,翟衣青質。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

    浣溪沙重九

    珠檜絲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淒涼。且餐山色飲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陽。不知明日爲誰黄。  傅注本卷十

    【校】

    傅注本題作“九月九日二首”,毛本同。

    【箋】

    珠檜絲杉 傅注:檜柏葉端雪,炯然如珠。松柏葉條,纖細如絲。

    且餐 傅注:山秀可餐,湖清可飲。

    朱轓 《漢·志》(《後漢書·輿服志》):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皁蓋朱兩旛。

    青蕊 杜甫《歎庭前甘菊花》詩:“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盡醉醒,殘花爛熳開何益。”

    又

    霜鬢真堪插拒霜,哀絃危柱作《伊》《涼》。暫時流轉爲風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長笛賦山陽。金釵玉腕瀉鵝黄。  傅注本卷十

    【校】

    元本“哀”作“衰”,從傅、毛二本。 毛本題作“和前韻”。

    【箋】

    拒霜 見卷一《定風波》“兩兩輕紅半暈腮”闋題注。

    伊涼 傅注:唐開元二十四年,升胡部樂於堂上。而天寶樂曲,皆以邊地名,《涼州》、《伊州》、《甘州》之類是也。然《涼州曲》本開元中西涼州所獻,時寧王審音,聞之,且知其後有播遷之禍。

    流轉 杜甫《曲江》詩:“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清尊北海 注見卷二《蝶戀花》“雲水縈回溪上路”闋。

    長笛山陽 向秀《思舊賦序》:余與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吕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余逝將西邁,經其舊廬,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歎。賦云:“濟黄河以汎舟兮,經山陽之舊居。”馬融《長笛賦》:“近世雙笛從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龍鳴水中不見己,截竹吹之聲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以當簻便易持。”李善注:簻,馬策也。竹瓜切。

    鵝黄 傅注:鵝黄,酒色也。杜甫(《舟前小鵝兒》)詩:“鵝兒黄似酒,對酒愛新鵝。”

    又

    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與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爲《神女賦》,憑君送與雪兒書。夢魂東去覓桑榆。  傅注本卷十

    【校】

    毛本題作“有感”。

    【箋】

    傅粉 注見卷二《蝶戀花》“别酒勸君君一醉”闋。

    施朱 注見卷二《浣溪沙》“學畫鴉兒正妙年”闋。

    神女賦 傅注:楚宋玉嘗作《神女賦》。

    雪兒書 傅注:韓定辭,不知何許人。爲鎮州王鎔書記,聘燕帥劉仁裕女,舍於賓館,命幕客馬郁延接。一日燕會,韓即席有詩贈郁曰:“崇霞臺上神仙客,學辨癡龍藝最多。盛德好將銀管述,麗詞堪與雪兒歌。”坐中諸賓靡不欽訝,稱爲妙句。他日郁從容問韓以雪兒之事,韓曰:“雪兒,孝密之愛姬(或云孝齊),能歌舞,每見賓僚文章有奇麗中意者,即付雪兒協音律以歌之。見《詩話總 》”。

    桑榆 唐玄宗《題薛令之》詩:“若嫌松柏寒,任逐桑榆暖。”

    又詠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緑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黄。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吴姬三日手猶香。  傅注本卷十

    【箋】

    新苞緑葉 沈約《橘》詩:“緑葉迎露滋,朱苞待霜潤。”

    青黄 韋應物《答鄭騎曹求青橘》詩:“知君獨臥思新橘,始摘猶酸亦未黄。書後欲題三百顆,洞庭須待滿林霜。”

    香霧二句 傅注:鄭雲詩:“擘開金粉膩,嚼破玉漿寒。”

    又

    道字嬌訛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緑鬟傾。  綵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  傅注本卷十

    【校】

    傅注本“語”作“苦”,“閣”誤“回”。 毛本題作“春情”。“語”作“苦”。

    【箋】

    道字 李白詩(《對酒》):“道字不正嬌唱歌。”

    趁燕 傅注:戲鞦韆也。婦女體輕,高低往來如飛燕。

    聞鶯 李益《》鶯詩(《奉和武相公春曉聞鶯》):“蜀道山川意不平,緑窗殘夢曉聞鶯。分明似把文君恨,萬怨千愁絃上聲。”

    【評】

    《皺水軒詞筌》:蘇子瞻有“銅琶鐵板”之譏,然其《浣溪沙·春閨》曰:“綵索身輕常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如此風調,令十七八女郎歌之,豈在“曉風殘月”之下?

    又

    桃李溪邊駐畫輪,鷓鴣聲裏倒清尊。夕陽雖好近黄昏。  香在衣裳妝在臂,水連芳草月連雲。幾時歸去不銷魂。  傅注本卷十

    【校】

    毛本題作“春情”。“時”作“人”。

    【箋】

    畫輪 魏武帝《與楊彪書》:今贈足下畫輪四望通幰七香車二乘。

    鷓鴣 韋應物《鷓鴣》詩:“客思鄉愁動晚春,那堪路入鷓鴣群。管絃聲裏愁難聽,煙雨村中争合聞。”鄭谷詩(《席上貽歌者》):“花月樓臺近九衢,笙歌一曲倒金壺。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

    夕陽 李商隱詩(《樂遊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黄昏。”

    香在 傅注:《傳奇》:張生與崔氏諧遇,張生飄飄然,且疑神仙之徒,不爲從人間至矣。有頃,寺鐘鳴,紅娘促起,崔氏嬌啼宛轉,紅娘擁之而去。張生辨色而興,自疑於心曰:“豈其夢耶?”所可明者,妝在臂,香在衣,淚光熒熒然,猶瑩於茵席而已。

    銷魂 江淹《别賦》:“黯然銷魂者,惟别而已矣。”

    又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云何處最花多?畫樓南畔夕陽過。  天氣乍涼人寂寞,光陰須得酒消磨。且來花裏聽笙歌。  傅注本卷十

    【校】

    傅注本“里”作“頃”,“云”作“言”,“過”作“和”。 毛本題作“荷花”。“過”作“和”。

    【箋】

    花多 韓愈《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詩:“我今官閑得婆娑,問言何處芙蓉多?撑舟昆明渡雲錦,脚敲兩舷叫吴歌。”

    消磨 鄭谷詩(《梓潼歲暮》):“酒美消磨日。”

    又彭門送梁左藏

    怪見眉間一點黄,詔書催發羽書忙。從教嬌淚洗紅妝。  上殿雲霄生羽翼,論兵齒頰帶風霜。歸來衫袖有天香。  傅注本卷十

    【校】

    元本無題,從傅本。 傅本“風”作“冰”。 毛本題作“有贈”。“怪”作“惟”。

    【箋】

    眉黄 注見卷二《滿江紅》“清潁東流”闋。

    詔書羽書 傅注:詔書,天子之召命也。羽書,兵檄,必插羽以示其急。 《漢書·高帝紀》注:檄者以木簡爲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有急事則加以鳥羽插之,名曰羽書。

    羽翼 唐太宗賜馬周飛白書:“鸞鳳冲霄,必假羽翼。”

    風霜 先生詩(《寄高令》):“論極冰霜生齒牙。”

    天香 杜甫《和賈至舍人早朝》詩:“朝罷香煙攜滿袖,詩成珠玉待揮毫。”李郢詩(《贈羽林將軍》):“雕没夜雲知御苑,馬隨仙仗識天香。”

    又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吴。不應彈鋏爲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校】

    傅注本闕。 毛本題“上黨”作“潞州”。

    【箋】

    梅庭老 未詳。

    三吴 《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吴。《圖經》:漢高祖得天下,分會稽爲吴郡,與吴興、丹陽爲三吴。

    彈鋏 注見卷二《滿庭芳》“歸去來兮”闋。

    上黨 《漢書·地理志》:上黨郡,秦置,屬并州。有上黨關。《史記·張儀傳》:儀説楚王曰:“秦主嚴以明,將智以武,雖無出甲,席卷常山之險,必折天下之脊。”《索隱》:常山於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

    魯連 《史記·魯仲連傳》: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爲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

    又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缐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緑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傅注本卷十一

    【校】

    傅注本略有殘闕。

    【箋】

    浴蘭 《楚辭·九歌》:“浴蘭湯兮沐芳。”别詳卷一《少年遊》(玉肌鉛粉傲秋霜)注。

    流香漲膩 傅注:杜牧《阿房宫賦》云:“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緑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横,焚椒蘭也。”又《詩話》:吴故宫有香水溪,俗云西施浴處,人呼爲脂粉塘,吴王宫人濯妝於此。溪上源至今猶香。古詩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上塵。”

    綵缐 《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綵絲繫臂,名之曰長命縷也。

    小符 《抱朴子》(《内篇·雜應》):或問辟五兵之道,答以五月五日,作赤靈符著心前。傅注:今世俗或爲之,多篸於髻鬟之上。

    又

    徐邈能中酒聖賢,劉伶席地幕青天。潘郎白璧爲誰連?  無可奈何新白髮,不如歸去舊青山。恨無人借買山錢。  傅注本卷十一

    【校】

    毛本題作“感舊”。

    【箋】

    徐邈 《魏志·徐邈傳》:邈字景山,燕國薊人。魏國初建,爲尚書郎。時科禁酒,而邈私飲,至於沉醉。校事趙達問以曹事,邈曰:“中聖人。”達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遼將軍鮮于輔進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爲聖人,濁者爲賢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文帝踐阼,歷官至中郎將,所在著稱。車駕幸許昌,問邈曰:“頗復中聖人不?”邈對曰:“昔子反斃於穀陽,御叔罰於飲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懲,時復中之。然宿瘤以醜見傳,而臣以醉見識。”帝大笑,顧左右曰:名不虚立。遷撫軍大將軍軍師。

    劉伶 《晉書·劉伶傳》:伶字伯倫,沛國人。嘗著《酒德頌》云: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潘郎 《晉書·夏侯湛傳》: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新詞,而美容觀。與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京都謂之連璧。

    買山 傅注:支遁字道林,晚年入會稽剡山沃洲小嶺,買山爲嘉遁之鄉。又《世説》:支公因人就深公買卬山,深公曰:“未聞巢、由買山而隱。”

    又

    傾蓋相逢勝白頭,故山空復夢松楸。此心安處是菟裘。  賣劍買牛吾欲老,乞漿得酒更何求。願爲同社宴春秋。  傅注本卷十一

    【校】

    傅注本“逢”作“看”,“吾”作“真”。 元本“社”作“舍”,毛本同,從傅本。 毛本題作“自適”,“吾”作“真”,“同”作“辭”。

    【箋】

    傾蓋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語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則?知與不知也。

    菟裘 注見卷二《菩薩蠻》“買田陽羡吾將老”闋。

    賣劍買牛 《漢書·龔遂傳》:遂爲渤海太守,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爲帶牛佩犢?”

    乞漿得酒 傅注:陰陽書云:太歲在酉,乞漿得酒。

    同社 韓愈詩(《南溪始泛三首》):“願爲同社人,雞豚燕春秋。”

    又

    炙手無人傍屋頭,蕭蕭晚雨脱梧楸。誰憐季子敝貂裘。  顧我已無當世望,似君須向古人求。歲寒松柏肯驚秋。  傅注本卷十一

    【校】

    毛本題作“寓意和前韻”。

    【箋】

    炙手 白居易詩(《放言五首》):“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敝貂裘 《戰國策》(《秦策》):蘇秦説李兑,抵掌而談。李兑送蘇子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鎰。又:蘇秦始將連横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觔盡。杜甫《暮秋將歸秦留别湖南幕中親友》詩:“北歸衝雨雪,誰憫敝貂裘。”

    當世望 傅注:晉周顗以雅望獲當世盛名。 案《晉書·周顗傳》:王敦問導曰:“周顗、戴若思南北之望,當登三司,無所疑也。”導不答。傅注未知所本。

    古人求 《晉書·王衍傳》:衍字夷甫,幼而俊悟。武帝聞其名,問王戎曰:“夷甫當世誰比?”戎曰:“未見其比,當從古人中求耳。”

    歲寒 《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又

    畫隼横江喜再遊,老魚跳檻識清謳。流年未肯付東流。  黄菊籬邊無悵望,白雲鄉裏有温柔。挽回霜鬢莫教休。  傅注本卷十一

    【校】

    毛本題作“即事”。

    【箋】

    畫隼 傅注:畫隼,蓋畫鳥隼之旗也。《周官·司常》:九旗名物,曰鳥隼爲旟。又曰州里建旟。則今之爲州者,建隼旟宜矣。柳耆卿《上杭守》詞云“隼旟前後”,蓋用此事。

    老魚 《韓詩外傳》:昔伯牙鼓琴,而淵魚出聽。

    黄菊 《續晉陽秋》:陶潛九日無酒,乃於宅籬邊菊叢中,摘菊盈把而坐。悵望久之,見白衣人至,乃太守王弘送酒使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白雲鄉 注見卷二《南鄉子》“千騎試春遊”闋。

    又

    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璧醉佳辰。一番紅粉爲誰新?  團扇不堪題往事,柳絲那解繫行人。酒闌滋味似殘春。  傅注本卷十一

    【校】

    傅注本題作“端午”,毛本同,從元本。 傅本“風”作“飄”,元本同,從毛本。 元本“柳”作“新”,毛本同,從傅本。 毛本“不堪”作“只堪”。

    【箋】

    玉簪犀璧 《西京雜記》: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宫人搔頭皆用玉,玉價倍貴焉。先生得辯才歙硯歌(《偶於龍井辯才處得歙硯甚奇作小詩》):“羅細無紋角浪平,半丸犀璧浦雲泓。”

    團扇 王獻之《桃葉團扇歌》:“七寶畫團扇,燦爛明月光。爲郎卻暄暑,相憶莫相忘。”

    柳絲 傅注:昔人贈别必折柳者,以取絲條留繫之意。魏野《柳》詩:“映渡臨橋繞客亭,絲絲能繫别離情。”羅隱《柳》詩:“自家飛絮猶無定,争把長條繫得人。”

    又

    風捲珠簾自上鉤,蕭蕭亂葉報新秋。獨攜纖手上高樓。  缺月向人舒窈窕,三星當户照綢繆。香生霧縠見纖柔。

    【校】

    傅注本闕。 毛本題作“新秋”。

    【箋】

    缺月 《詩·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毛傳:窕糾,舒之姿也。

    三星 《詩·唐風》(《綢繆》):“綢繆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見此粲者。”毛傳:綢繆,猶纏綿也。三星,一參也。鄭箋:三星在户,謂五月之末,六月之中。

    霧縠 《漢書·禮樂志》:被華文,廁霧縠,曳阿錫,佩珠玉。注:廁,雜也。霧縠,言輕細若雲霧也。

    又

    玄真子《漁父詞》極清麗,恨其曲度不傳,故加數語,令以《浣溪沙》歌之。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傅注本卷十

    【校】

    元本無題,從傅本。 毛本題作“玄真子漁父云,西塞山邊白鳥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緑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此語妙絶,恨莫能歌者,故增數語,令以浣溪沙歌之”。注云:“或刻黄山谷。”

    【箋】

    玄真子 《唐書·張志和傳》:志和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叟。著《玄真子》,亦以自號。

    西塞二句 傅注:舊注云,西塞山、散花洲皆在豫章。按西塞山乃唐張志和《漁父詞》首句,若散花洲,乃在伍洲之下。公集中有《與王齊萬》詩,且云寓居武昌劉郎洑,正與伍洲相對。齊萬蜀人,公嘗往來其家,嘗爲王氏作門符對云:“湖外秋風聚螢苑,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