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中国韵文史最新章节!

    今之所謂“詞”,爲“曲子詞”之簡稱;在唐宋間,或稱“曲子詞”(《花間集序》),或稱“今曲子”(《碧鷄漫志》),或僅稱“曲子”(《畫墁録》)。至稱“長短句”,或曰“詩餘”,則又晚出之名,非其朔也。

    “曲子詞”之興起,當溯源於《樂府詩集》中之“近代曲辭”。郭茂倩云:“近代曲者,亦雜曲也;以其出於隋、唐之世,故曰近代曲也。隋自開皇初,文帝置七部樂:一曰《西涼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麗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國伎》,六曰《龜兹伎》,七曰《文康伎》。至大業中,煬帝乃立《清樂》、《西涼》、《龜兹》、《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以爲九部;樂器工衣,於是大備。唐武德初,因隋舊制,用九部樂。太宗增《高昌樂》,又造《讌樂》而去《禮畢曲》;其著令者十部:一曰《讌樂》,二曰《清商》,三曰《西涼》,四曰《天竺》,五曰《高麗》,六曰《龜兹》,七曰《安國》,八曰《疏勒》,九曰《高昌》,十曰《康國》,而總謂之《讌樂》;聲辭繁雜,不可勝紀。凡讌樂諸曲,始於武德、貞觀,盛於開元、天寶,其著録者十四調,二百二十二曲。”(《樂府詩集》七九)據此,知隋唐間爲“燕樂雜曲”之創作極盛時代。

    《樂府詩集》所載“近代曲”,計與《教坊記》合者,有《抛球樂》、《破陣樂》、《還京樂》、《千秋樂》、《長命女》、《楊柳枝》、《浪淘沙》、《望江南》、《想夫憐》、《鳳歸雲》、《離别難》、《拜新月》、《征步郎》、《太平樂》、《大郎神》、《胡渭州》、《楊下採桑》、《大酺樂》、《山鷓鴣》、《醉公子》、《嘆疆場》、《如意娘》、《何滿子》、《水鼓子》(《教坊記》作《水沽子》)、《緑腰》、《涼州》、《伊州》、《甘州》、《採桑》、《霓裳》、《雨霖鈴》、《回波樂》等三十二曲;並其餘出《教坊記》外者,共收“近代曲”至八十四種之多;而唐人作除劉禹錫之《瀟湘神》,白居易、劉禹錫之《憶江南》,王建之《宫中調笑》,韋應物之《調笑》,戴叔倫之《轉應詞》,吉中孚妻張氏之《拜新月》爲長短句,確立後來“詞”體外,餘並五七言詩;則知開元、天寶間,雖“燕樂雜曲”盛行,而仍以舊體詩入曲;朱熹所謂“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逐一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朱子語類》百四十)者;在此時風氣尚未大開;又王灼所云“唐時古意亦未全喪”(《碧鷄漫志》一)是也。

    依“燕樂雜曲”之聲,因而創作新詞者,前人則以李白《菩薩蠻》、《憶秦娥》二詞,爲百代詞曲之祖(黄昇《唐宋諸賢絶妙詞選》)。然二詞晚出,且來歷不明,近人已多疑之;而謂“依曲拍爲句”之詞,實始於劉禹錫、白居易(參看胡適《詞的啓源》)。惟考之《樂府詩集》,隋煬帝及其臣王胄同作之《紀遼東》,實爲後來“倚聲填詞”之“濫觴”。特爲拈出比勘如下:

    煬帝作:

    遼東海北翦長鯨(韻),風雲萬里清(叶)。方當銷鋒散馬牛(句),旋師宴鎬京(叶)。前歌後舞振軍威(换韻),飲至解戎衣(叶)。判不徒行萬里去(句),空道五原歸(叶)。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