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佛说无量寿经译注最新章节!

    本节导读

    计算机一旦中病毒,轻则不能正常运行,重则数据遗失,无法启动。同样,人的大脑一旦中了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病毒,就会变得思想偏激,行为怪异,做出种种恶事,不仅令旁人辛苦,也令自己掉进痛苦的深渊。依据佛家的分析,人脑的‌“病毒”有八万四千种之多,而以贪、嗔、痴三种烦恼缚人最深,力量最强,因而称之为三种根本烦恼,若不及时断除,后患无穷。佛陀在本节中详细分析了世人在贪、嗔、痴三毒的诱惑下的五种恶行: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与邪念,引导世人断绝贪、嗔、痴等造恶之因,免除五恶的现报,永离三途恶道的后报,往生极乐国土。

    〔贪欲之过〕然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1,以自给济2。

    无尊无卑,无贫无富,少长男女,共忧钱财,有无同然,忧思适等。屏营愁苦3,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有安时。

    1 勤身营务:勤劳身心去经营造作。

    2 以自给济: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3 屏营愁苦:独居时为谋取更多的钱而陷于忧愁痛苦之中。屏,与人隔离或独居。

    译文

    可叹的是,世人本已福德浅薄,又留恋世俗,以致懵懂胡涂,不知追求依正庄严的妙乐,而是为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俗事,争夺不休。在这个充满罪恶的世间,身处痛苦之中而浑然不知,长年累月辛勤劳作,不过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罢了。

    社会各阶层的人,无论尊卑贫富、男女老少,起心动念都是为了钱而忧愁烦恼。没钱财的希望有钱,有钱财的希望拥有更多。所以他们为钱而操心劳碌,忧思烦恼。在这一点上,两者都是一样的。他们不但在人前如此,甚至独处时也是为了钱财而忧愁不安,终日为钱财而奔波,成为钱财的奴隶,没有一刻安宁。

    〔有财苦〕有田忧田,有宅忧宅。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复共忧之。重思累息1,忧念愁怖。

    1 重思累息:重复思维,累积不息。

    译文

    一个人有田时忧田,有宅时忧宅,因为怕失去它。同样的,有了牛马等六畜,以及奴婢、钱财、衣食、杂物时,也是患得患失,忧心忡忡。

    〔失财苦〕横为非常1,水火、盗贼、冤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忧毒忪忪,无有解时。结愤心中,不离忧恼。心坚意固,适无纵舍2。或坐摧碎3,身亡命终,弃捐之去4,莫谁随者。

    1 非常:无常。

    2 适无纵舍:放不下、舍不得。

    3 或坐摧碎:因为劳心劳力过度而身摧心碎。

    4 弃捐之去:人死了,所有财物皆须弃之。

    译文

    人们的生命往往会因为遭遇横祸而无常变化,大火、洪水、盗贼、怨亲债主都能使我们失去财物。遭遇如此变故,人们就会愤恨难平,忧愁长结心中,而且这些人总是看不破、放不下,穷年累月,愁苦不堪。或因贪求财物,身心交瘁,导致健康大受损害,甚至身亡命终。到那时,舍命换来的财物,还不是要舍之而去,又有哪一样跟着你呢?

    赏析与点评

    财富确能给人们带来暂时的快乐。然而,《大智度论》告诫世人:‌“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我们辛苦挣来的财富,到头来还是为‌“五家所共”,确实令人坐立不安。大火可令我们的财富化为灰烬;洪水可以淹没我们的房舍田地﹐令人一贫如洗;贪官可以任意掠夺我们的家财;盗贼可以抢走我们的金钱;不孝子孙又可以败尽家财。无论是哪一种因,都会导致财产损失,都会令人痛苦不堪。

    〔富贵苦〕尊贵豪富,亦有斯患。忧惧万端,勤苦若此。结众寒热1,与痛共居。

    〔无财苦〕贫穷下劣,困乏常无。无田亦忧,欲有田;无宅亦忧,欲有宅;无牛马六畜、奴婢钱财、衣食什物,亦忧欲有之。适有一,复少一。有是少是2,思有齐等。适欲具有,便复糜散3。

    1 结众寒热:结果种下众多八寒八热地狱之种子。

    2 有是少是:多也忧愁,少也烦恼。

    3 糜散:糜烂、散失。

    译文

    像尊贵豪富之人,也有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他们为了维持名利地位,唯利是图,勾心斗角,真是忧惧万端。他们越是如此为富不仁,所造作的恶业就越多,结果种下了无数三恶报及八寒八热地狱的种子,后世难免要与三恶道的痛苦结下不解之缘了。

    而那些贫穷低贱的人,则常常为缺衣少食所困。没有田的,为田担忧,想有田;没有房子的,为房子担忧,想有房子;没有牛马六畜、奴婢佣人、金银钱财、衣食杂物的,为牛马六畜、奴婢佣人、金银钱财、衣食什物担忧,想要拥有。好不容易拥有了些财物,又立即失去一些,所以没有与有都同样忧愁。有了这一样,又觉得少了那一样,总想跟别人看齐,你有我也要有,所以他们一生都在忧愁、苦恼中过日子。(前世若有修福,此生不求自得;若无修福),就算千方百计求得了,也会左手来右手去,转眼成空。

    赏析与点评

    二十年前,我在东北乡间一条小道上赶路。一位老农肩挑重担,迎面而来。他好奇地打听:‌“请问小师傅,你是信佛教还是道教?”我随口答道:‌“佛教,你呢?”老农一边喘着气,一边很认真地答道:‌“我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就信睡教(觉)”。望着老农远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是啊!这位老农为了养家糊口,披星戴月,东奔西跑,他缺少的正是食物、睡眠,自然会把‌“睡觉”看成是人生一大乐事,信仰‌“睡教(觉)”也就很自然了。目前世界上很多人仍处在贫困线下,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终日为生活而奔波,无财真苦!

    〔求财苦〕如是忧苦,当复求索。不能时得,思想无益,身心俱劳,坐起不安。忧念相随,勤苦若此。亦结众寒热,与痛共居。或时坐之1,终身夭命2。

    〔来世苦〕不肯为善,行道进德,寿终身死,当独远去3。有所趣向,善恶之道,莫能知者。

    1 或时坐之:或者今生就受到国法的制裁而坐牢。

    2 终身夭命:这里是说因造恶业,其身遭遇横祸而短命。

    3 当独远去:因造恶业,死了之后当然独自堕落于三恶道之中。

    译文

    还有的人稍稍富有,旋即得而复失,于是又忧愁痛苦,不得不继续求索,但又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得到,结果日思夜想,费尽心思,身心疲惫,坐立不安。忧愁和心劳如影随形,愁苦不断。终日为妄心所驱使,投机取巧,虽勤苦一世,换来的却是无数的三途恶报及八寒八热地狱的种子,后世必与痛苦结下不解之缘,或是现世中即遭受国法的制裁,或是遭遇横祸而死于非命。这类唯利是图不肯为善和修道积德的人,死后即随业受报,当然是独自堕落于三恶道之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将来是走向三善道还是三恶道,不要问别人,自己应该知道。

    赏析与点评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因丝多命早亡;

    世界从来多缺陷,幻躯哪得免无常。

    ————明·憨山德清

    麝香鹿因为麝香而死,桑蚕因丝而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人误以为身外的权力、财富可保人一生平安,没有钱苦,就拼命去挣钱﹔有钱时更苦,担心被谋财害命、绑架等。没有出名时苦,担心别人瞧不起﹔有了名后更苦,失去自由,甚至没有私隐可言。没有权时苦,受人欺压﹔有权时更苦,整天疲于应酬,说话做事更要处处小心。

    就这样在贪心的驱使下,永无休止地积累身外之物,结果是越‌“积”越‌“累”。更糟糕的是,‌“世界从来多缺陷,幻躯哪得免无常”,生命不过几十年寒暑,一转眼无常又至,一旦身亡命终,好不容易挣到手的权力、财富皆无法带走,只有现世所造罪业会一分不少地带到来世受报,自作自受,苦不堪言啊!

    〔劝互相敬爱〕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1,当相敬爱,毋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2。

    1 中外亲属:中,指家族中的父、母、兄、弟、妻、子六亲眷属;外,指家族以外之亲戚,如外公、外婆等。

    2 莫相违戾:切莫做出互相敌对和暴戾的行为。

    译文

    世间之人,父子之间、弟兄之间、夫妻之间、家族成员之间、家族以外的亲朋戚友,都应当互相敬爱,不要相互憎恨、嫉妒。在财物方面,亦应互通有无,千万不可吝啬。说话要和颜悦色,切莫做出互相敌对或暴戾的行为。

    赏析与点评

    在于世界中,从非怨止怨;

    唯以忍止怨,此古‌“圣常”法。

    ————南传《法句经》第五偈

    在三毒中,‌“嗔恚”排列第二。佛陀在此偈中告诫世人,以怨报怨,怨恨不但不会终止,反而会加剧。人与人之间发生争执时,先以忍让安抚愤恨的情绪,再以慈悲心化解对方心中的仇恨,大家就能和睦相处了。

    〔结怨之苦〕或时心诤1,有所恚怒。今世恨意,微相憎嫉,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所以者何?世间之事,更相患害2。虽不实时,应急相破。然含毒蓄怒,结愤精神,自然克识3,不得相离,皆当对生,更相报复。

    1 心诤:意见相左。

    2 更相患害:彼此报复、互相伤害。

    3 克识:为识所克制。识,指阿赖耶识,这里是说如果大家互相怀恨于心,即在阿赖耶识里种下了恶的种子,此种子遇缘必起现行,而互相报复。

    译文

    要知道,大家意见相左时,若不能忍让,便会产生嗔恚忿怒的情绪。这种恨意刚开始哪怕只有一点点,今生若无法消除,被带到来世时,便会越积越严重,最终发展成深仇大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世界因果,循环不息,你报复我,我报复你,生生世世,互相伤害。今生的恨意,其果报虽然没有立刻出现,但是迟早会报的,所以双方应当尽快想办法破解,释怨解结,不要让仇恨滋长。不然的话,这种彼此想要伤害对方、怀恨于心的情形,自然就会在阿赖耶识里熏成种子;有了种子,遇缘就会发生现行;现行又熏成种子,如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相熏相生,不得相离,于是互相报复的程度就会愈演愈烈,谁也逃不了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

    赏析与点评

    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唐·寒山

    人与人相处,难免意见相左,或为了蝇头小利而起争执,嗔恨心生起,怒火中烧,做出种种恶事来。《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在嗔恨心的推动下,双方相互报复,怨恨越积越深,今世受苦,来世受报,实在是得不偿失。佛陀告诫人们,忍辱不仅可以治嗔恨心,而且可以保护世人的真心。

    〔弃怨修道〕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善恶变化,殃福异处1,宿豫严待2,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

    善恶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3,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

    复得相值。何不弃众事4,各遇强健时,努力勤修善,精进愿度世,可得极长生。如何不求道,安所须待,欲何乐乎?

    1 殃福异处:殃,指恶有恶报;福,指善有善报;异处,指善恶果报。

    2 宿豫严待:宿豫,指过去或今生所造业因;严待,指由业因而生的果报在前面严阵以待。

    3 窈窈冥冥:窈窈,比喻深远;冥冥,昏暗不明。

    4 弃众事:这里指应抛弃贪欲、嗔恚、结怨等等。

    译文

    人生世间,都在爱欲之中打滚,为得所爱,遂起贪求;求而不得,便生嗔恚。由于每个人所造的业因不同,果报也就不一样,以致将来在六道之中轮回时,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无人作伴。行善的人将投生于幸福的地方,行恶的人将投生到多灾多难的地方。这都是自己造业的结果,只能自己承受,没有人能替代。

    由于今生造业不同,来世的果报便起善恶的变化。业恶者,即投向遭殃之三途;业善者,则投向人天之善道。总之,你过去或今生所造的业因,其果报就在前面等你。六道众生,都是这样随业受报,自己走向三善道或是三恶道。这种六道轮回受报的真相,世人因愚痴而不知。

    善因自然有善报,恶因自然有恶报,这种善恶果报,不管你投生到何处,它都会对你紧追不舍,在六道之中轮回时,有人生天,有人堕地狱,各人所走的道路不同,所以都是孤身上路,而且时长路遥,想要与至亲再相聚,那是很难、很难的事,简直会见无期!

    因此,大家今天既然有缘相聚在一起,何不把贪欲、嗔恚、愚痴、怨恨等事抛开?趁大家都身强体健的时候,努力断恶修善,立愿在此生中,了生死、离轮回、出三界。只要一心念佛,发愿求生,必生极乐。为什么不求这样的道呢?还等什么呢?你还要什么样的快乐呢?

    〔不信因果,愚痴之首〕如是世人,不信作善得善,为道得道。不信人死更生,惠施得福。善恶之事,都不信之。谓之不然,终无有是。但坐1此故,且自见2之,更相瞻视3,先后同然。

    〔邪见相承,先人迷执〕转相承受,父余教令。先人祖父,素不为善,不识道德。身愚神暗,心塞意闭。死生之趣,善恶之道,自不能见,无有语者4。吉凶祸福,竞各作之,无一怪也。

    1 坐:因。

    2 自见:执着自己之所见,相当于‌“见取见”。

    3 更相瞻视:你看我,我看你,互相仿效。

    4 无有语者:没有人对他说。

    译文

    有这样愚痴无明的世人,不信修善会得善果,修道必然得道的因果定律,也不信人死之后还会投胎再生,惠施行善就会获得大福报,乃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事,他一概不信,说那不是真的,根本没有这么一回事。因为没有智慧,凡事都执着己见,自以为是,更与同样愚痴的人在一起,互相仿效、学习,都不信因果。

    这种不信因果的现象,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因父辈不信,言传身教,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下一代。在过去,其先人祖父素来不做善事,不识伦理道德,又常教子女做一些愚痴迷信的事,导致他们善恶不分,真伪不辨,心意闭塞,没有智慧。对于生死轮回六道之理,及善恶因果报应之事,自己既不能知、不能见,又没有人把作善必得吉庆、福报,作恶必有凶耗、祸殃的道理告诉他们,于是大家竞相造恶,且习以成性,没有人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因为都已见怪不怪了。

    赏析与点评

    世有多解人,愚痴徒苦辛。不求当来善,唯知造恶因。

    五逆十恶辈,三毒以为亲。一死入地狱,长如镇库银。

    ————唐·寒山

    佛家说的‌“愚痴”,并非仅仅是愚昧无知,更指知见不正,主要包括不信因果、不明白缘起性空和四圣谛(苦、集、灭、道)之理,因而与‌“五逆十恶”为伍,视‌“三毒”为亲人,胡作非为,到头来自作自受,‌“一失足成千古恨,回头已是百年身”。

    〔不信经法〕生死常道1,转相嗣立2。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更相哭泣。颠倒上下3,无常根本,皆当过去,不可常保。教语开导,信之者少,是以生死流转,无有休止!

    1 生死常道:常在六道之中轮回。

    2 转相嗣立:在六道之中轮回的众生,改头换面,相续不断,前后嗣立。嗣,嗣续、继续。

    3 颠倒上下:在六道之中轮回,有时上生天上,有时下坠地狱;或父死为孙,母死为女这一类颠倒的事。

    译文

    众生常在六道之中轮回,此死彼生,此生彼死,转世后改头换面,相续不断,无始无终。临终时,或父哭子,或子哭父,兄弟、夫妇都互相哭泣,十分哀伤。然而在六道之中轮回时,时常颠倒上下不定,有时上生天,有时下地狱,有时父死为孙,有时母死为女,这是一种无常变化的现象,凡事都不能永保不变,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赏析与点评

    孙儿娶祖母,子击父皮鼓;

    猪羊座上客,六亲锅内煮。

    ————古德

    一位有天眼通的禅师应邀请参加友人的婚宴。他用天眼看到婚宴作乐的鼓皮,是新郎生父转世为牛的皮,新娘是新郎祖母的转世,满座嘉宾皆是猪羊转世而来,桌上的佳肴,全是六亲转世为猪羊的骨肉。感慨之余,他作了以上偈颂,说明芸芸众生在六道轮回中‌“颠倒上下”,实在可悲又可笑。

    〔伤叹失道〕如此之人,蒙冥抵突1,不信经法,心无远虑,各欲快意。

    痴惑于爱欲,不达于道德,迷没于嗔怒,贪狼2于财色。

    1 蒙冥抵突:蒙,不信经法,不明事实真相;冥,善恶不分,真伪不辨;抵,抵触,如见善不喜,闻法不修;突,冲突,如常作诸恶,无惭无愧心。

    2 贪狼:比喻贪得无厌。

    译文

    (佛陀屡次以无常的道理教化众生,开导众生不可执着世间的一切事物为实有。然而众生愚痴,大多不信佛语,作了恶也不知惭愧,以致因惑造业,因业受苦,不停地在六道之中流转生死。)像这一类不信经法而蒙冥抵突的世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考虑到其后果,只图一时之快意,丝毫无惧因果的报应;没有智慧的人,烦恼习气很重,贪爱五欲(财、色、名、食、睡)享受,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所有没有道德的事都敢做,得不到时又生嗔发怒,他们对于财色,尤其贪得无厌,犹如豺狼。

    〔恩爱阻道〕坐之不得道,当更恶趣苦,生死无穷已,哀哉甚可伤。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1。心意痛着,迭相顾恋2,穷日卒岁,无有解已。

    〔因痴造业〕教语道德,心不开明。思想恩好3,不离情欲。昏蒙暗塞,愚惑所覆。不能深思熟计,心自端正,专精行道,决断世事。便旋至竟4,年寿终尽,不能得道,无可奈何!

    1 忧念结缚:忧愁思念,如绳结缚,很难解开。

    2 迭相顾恋:迭,轮流、屡次。迭相顾恋就是彼此顾恋不舍。

    3 思想恩好:整天想着恩爱情欲的事。

    4 便旋至竟:恶贯满盈的人寿命旋即终尽。

    译文

    因为愚痴,造诸恶业,又不懂得念佛求生西方,来生难免堕落三恶道,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那是一件很悲惨的事!人有生必有死,此乃自然之法则,但是世人不明白无常的道理,一遇到至亲如父子、兄弟或夫妇,有一人去世,就悲痛欲绝,对之追思不已,犹如绳子打结一般难以解开,这样让哀伤绵绵无有尽期,也是愚不可及的事啊!

    佛陀的教诲,因他们障深慧浅而无法心开意解,一心只想恩爱相好,沉溺于情欲之中,神魂颠倒。他们之所以如此,那是被愚痴、烦恼所盖覆的缘故。由于愚痴,不能深思因果之理,熟虑生死轮回之道,因此不能端正自心,放下万缘,专心行道。转眼无常到来,便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虽然年寿终尽,但胡涂一生,不闻经法,不能得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但到这时,即使后悔,也是无可奈何啊!

    赏析与点评

    不醒沉沦苦海中,忙忙世事走西东。

    金钱情爱迷真性,往往来来一世空。

    ————古德

    无知的小孩看到刀刃上的蜜,便会贪婪地去吸吮,却不知有割伤舌头的危险;同理,世人愚痴,见美色而动色欲,见财宝而动贪欲,只知钱财美色之可爱,‌“思想恩好,不离情欲”,在不知不觉中迷失本性,终生不能悟道。这都是愚痴贪爱的恶果。

    〔因痴起贪〕总猥愦扰1,皆贪爱欲。惑道者众,悟之者少。世间匆匆,无可聊赖。

    〔因痴起嗔〕尊卑上下,贫富贵贱,勤苦匆务2,各怀杀毒。恶气窈冥3,为妄兴事4。违逆天地,不从人心。自然非恶5,先随与之,恣听所为,待其罪极,其寿未尽,便顿夺之。

    〔愚痴果报〕下入恶道,累世勤苦,辗转其中,数千亿劫,无有出期。痛不可言,甚可哀愍!

    1 总猥愦扰:愚痴的人,总是猥琐不堪而胡涂昏愦,内心也扰攘不安。

    2 勤苦匆务:勤苦匆忙地从事争名夺利的事。

    3 恶气窈冥:充满邪恶的气氛而昏暗不明。

    4 为妄兴事:为了虚妄的欲念而肆无忌惮地造罪。

    5 自然非恶:自然招感恶因、恶缘的出现。

    译文

    愚痴的人,贪爱五欲享受,总是行为猥琐不堪,思想胡涂昏愦,心境扰攘不安。像这种对宇宙人生真相迷惑不解的人至多,觉悟的人极少。奈何人生短暂,来去匆匆,想求时间停下来是不可能的。

    世间的人,无论尊卑、老少、贫富、贵贱,都在为名利而心劳形役,都怀着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为了满足虚妄的欲望而昧着良心去做唯利是图的事,致使世间充满了邪恶之气。大家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动干戈,既违反了天地的好善之德,也不顺从做人应有的良知。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是客观的,不能凭自己的好恶随意改变,作恶的人不是没有恶报,只要等到其恶贯满盈,果报成熟,自然不得善终,堕入恶道,生生世世,受苦无穷,千万亿劫,不得解脱。其痛其苦不堪言说,实在可怜!

    赏析与点评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宋·苏东坡

    鸿鹄在雪地上留下爪印,瞬息即逝;人好不容易来世间一回,却整天忙于争名夺利,转眼间大限已至,不知来世会去何方?!这都是愚痴爱欲的恶果!

    〔佛劝往生〕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我今语汝,世间之事,人用是故1,坐不得道。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1 人用是故:人被贪、嗔、痴所利用之故。

    译文

    佛陀告诉弥勒菩萨及一切天上和人间的众生:我现在要清楚地告诉你们,在这个世间,众生因为上述贪欲、嗔恨、愚痴等缘故,不能得道。你们应当深思熟虑,然后远离罪恶,努力行善,这样才有超凡入圣的希望。世间的一切恩爱、五欲六尘、荣华富贵等等,都是变幻无常的,谁也不能永远拥有它,缘尽时即离你而去,它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快乐。

    赏析与点评

    善似青松恶似花,乍看眼前不如它。

    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

    ————明·刘伯温

    青松看似不如鲜花美,但再美的鲜花也经不起风吹雨打,而松树则能经受狂风暴雨的考验,即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仍能昂首挺胸,显示出其常青的风采。同理,世间的‌“爱欲荣华”乃至邪恶的行为如同鲜花,虽能令人享乐、得利于一时,但当业障出现时,必然自食其果;而学法行善如同青松,能帮助人度过人生的严冬。因此,佛陀鼓励世人要‌“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

    〔佛劝往生〕遇佛在世,当勤精进。其有至愿,生安乐国者,可得智慧明达,功德殊胜。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倘有疑意不解经者,可具问佛,当为说之。

    〔弥勒诚证〕弥勒菩萨长跪白言:佛威神尊重1,所说快善2。听佛经语,贯心思之,世人实尔,如佛所言。今佛慈愍,显示大道,耳目开明,长得度脱。闻佛所说,莫不欢喜。诸天人民蠕动之类,皆蒙慈恩,解脱忧苦。

    1 威神尊重:佛的身相有威可尊,佛心慈悲有德可重。

    2 所说快善:佛欢喜劝人向善,绝无戏言。快,欢喜、快乐。

    译文

    遇佛住世,说法度生,那是莫大的因缘,你们应当努力修行佛法。倘若有人能够真心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一定可以往生,得不退转,且智慧明达,成就无比殊胜的功德。千万不要随自己的习气而为所欲为,那就辜负了佛在经典戒律中所说的教诫,也平白错失了在此生中往生极乐的大好机会。就算来生再遇此法门,也已经落在别人之后了。凡见闻本经者,如有任何疑问,或对经中所说有任何不了解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问佛,佛都会为大家细细解说。

    时弥勒菩萨代表听经大众长跪地上,向佛禀白:佛之身相,有威可尊;佛心慈悲,有德可重,佛无戏言,讲经时所说的每一句话,字字珠玑,句句精华,发人深省。佛在前面指出世人三毒过患,确实如此。今天我佛慈悯,为我们特别开示如此至顿、至圆且又至简、至易的成佛大法,人人皆得念佛三昧,目得见十方诸佛,耳得闻诸佛说法,而且长得涅盘妙乐,度脱生死之苦报。所以今天大家听到佛说此经,莫不欢喜。以后天上人间的众生和一切畜生虫类,如果有缘听闻此经,欢喜信受,老实念佛,皆可蒙弥陀慈恩加被,带业往生,解脱一切之忧苦。

    赏析与点评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警策偈

    一位老人擦亮一根火柴,对少年说:‌“趁火柴未熄,你在这地下室里随便选一件宝物出去吧!”少年借助微弱的亮光,努力辨认地下室最值钱的宝物,还未等他拿定主意,火柴就燃尽了,地下室顿时又变得漆黑一团。少年无限遗憾,老者语重心长地说:‌“人的青春年华就如同这燃烧的火柴,转瞬即逝,你要珍惜时光,果断地做你想做的事。”

    佛陀讲解贪、嗔、痴等烦恼之害后,劝诫世人: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应珍惜光阴,依诸佛所教,勇猛精进,修学正道,早日解脱。

    佛语教诫,甚深甚善!智慧明见,八方上下、去来今事,莫不究畅。今我众等,所以蒙得度脱,皆佛前世求道之时,谦苦所致。

    恩德普覆,福禄巍巍。光明彻照,达空无极1,开入泥洹,教授典揽2,威制消化3,感动十方,无穷无极。

    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