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觉醒时刻最新章节!

    1901——1927

    字琴生,号国富,笔名施英,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曾领导了震惊中外的三次上海工人大罢工,成为当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1927年不幸被捕牺牲,年仅26岁。

    奋斗二字,愚常奉以为人生第一要义。

    说少年(续)

    (二)现代我国的少年

    (甲)总论

    我要说“现代我国的少年”,我又先要作“现代我国的少年”的总论,岂敢!岂敢!普通一个人要论一件事,总说是问世十年或八年。可怜我自从四岁起,读了三四年的《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又读了三年的四书、五经,到了十一岁进高等小学,三年毕业又进了四年中学,现在刚脱离中学,我那里会知道世是怎样问法?我既没有问过世,读的书又很少,我的家庭愉乐,抛离的很早,我的朋友交际,又很冷淡,叫我从何下手来论“现代我国的少年”呢?莫奈何我的脑筋一定要发出这个题目,我的手一定要拿起笔来写。细想起来我只好顺着脑说我自己的话。对与不对?大家原谅。

    我有一个同乡曾慕韩先生,曾做一本书叫作《国体与青年》,他所说的现代青年有三种:(一)堕落的青年;(二)迷惑的青年;(三)自杀的青年。我常常拿这三种,反省我自己:第一层堕落,我自己不能说自己,因为自己说的近于掩饰;第三层的自杀,我自己并没有这样计划,并且常由人生观上反对这事;惟有第二层的迷惑,可怜我自己实在不敢辩护!我现在要说的自己的话,就是要说迷惑的少年,与我这最幼稚观察所得的迷惑少年。我脱帽三鞠躬,向国中自命少年的深深请一个罪,因为我拿迷惑的少年来说“现代我国的少年”。

    (乙)所处的家庭

    不得不已!我既拿迷惑的少年来说现代我国的少年,我要说现代我国少年所处的家庭,就是迷惑少年所处的家庭。迷惑少年所处的家庭,也就是一个迷惑家庭,糊涂家庭。现在一般人所谓的“家庭教育”,要没有迷惑的家庭,何至于有迷惑的少年?给以袭产,养以丰衣美食,逞一时情感的指腹为婚,抱子添孙主义的早早娶媳,这是迷惑家庭政策的第一种。希望子孙,达官贵显,光宗耀祖,步步高升,今年读字,而明年该读五经了。托张求李,送进学堂,几年速成?越快越好,毕业后可以拿多少钱?差事好不好?将来某某先生,准可以托他提拔提拔,一家子有希望了,孩子出头了!这是迷惑家庭政策的第二种。“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过了几年,四书五经念完了,或者是高等小学或中学毕业了,有的是家业艰难,有的说是“世道大变”。人上托人,设法求事,东拉西扯,找点小本,作朝不保夕的糊口生涯:张某是洋行买办,李某是钱店经理,叹惜连天,垂涎羡慕,这是迷惑家庭政策第三种。迷惑的路,千条万条,层出不穷,实在是描写不尽!还有张百忍的五世同堂,人人说是佳话,孰知道一般的家庭,只要时机成熟了,就举行“瓜分”:有的由父母主动,大批爱甲儿,恶乙儿;有的由兄弟争闹,或说父母偏爱,或因行为不合;有的是父子之间,发生问题,父说子不肖,子怨父固守,作儿子的,以为这财产是应得分的,有丝毫不平均也不行,作父母的,以为财产是应该给子孙的,若不然子孙何从生活。一般自命少年的,因此一天一天想,产业何时可以分?自己将来得了分产,如何的妻子、奴婢,享受快乐,这都是迷惑家庭所产出迷惑少年的行径,并且是一般自命少年所互相标榜,互相竞争的。大家由这种迷惑家庭钻出来,由各张旗鼓,创造自己的迷惑家庭,传之子孙,迷惑无穷。

    (丙)所处的学校

    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即是生活”,学校就是舞台了!由迷惑家庭培养的子弟,受迷惑家庭产出来的教师教育,与一般迷惑朋友“日居月诸”实行迷惑的生活。学校是一个进身之阶,学问是一种手段,时髦不可不趋,面子不可不讲,八十分是甲等,七十分是乙等,军国民教育,养成效命“国内沙场”的志士,慷慨悲歌,做几篇“元元之民,陷于涂炭”的文章,马褂尚黑,长袍尚白,自来水笔,亮光皮鞋,运动短裤,卫生毛衣,处处要挂学生的招牌,总怕人不知道我是学生!这都是时髦少年所受的教育与行为,是好是坏,我岂敢批评,不过我以为迷惑两个字,终不能免。至于在学业与操行各方面,我们迷惑少年实受赐不少;惩戒,记过,革除,我们知所警戒了;给赏,记分,褒奖,我们知所荣辱了;考试,发榜,甄别,我们知所发愤了。“黑者,黑也”“读书人应受绳墨”,这都是至言至理,小事不敏,静而听之。像这样的教训,是非得失?我又岂敢批评,不过我觉得都是造成迷惑的根源,还得研究才好,要公开,不要秘密,要进取,不要保守。可怕杜威博士真利害!他说“教育即是生活”。我以为中国的学校是些衙门,四班八房,典吏差役,无所不备,造册子,出训令,一层一级,森威谨严。我们在学校作了囚犯,出了学校,也就不免一个土匪!可怜!可怜!官僚式的教育!贵族式的学生!迷惑的少年!

    (节选自《少年》第三期,1919年11月1日,署名赵世炎)

    我们读书时间分配的问题

    我提出这个问题,原来是什么意思,请先说说:(一)很多的人说:“忙得很,忙得很!”或是说:“没有工夫这样,没有工夫那样,……”;(二)有很多人又说:“没有事!没有事!”或是说:“不要紧,很可以慢慢的!”或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总觉得没有事。这两种是极端反对的,然而都是实在情形。

    两种所生的现象:第一种好像个“无事忙”,因为忙不出个所以然;第二种是自己知道有事,却不承认有事,但是这种人总归有点事,只要张着两只眼,就有“眸子不正”的事;就是闭着眼,也有“梦邯郸”“梦周公”的事。所以这种人没有事还是有事,唱戏,喝酒,冶游,打牌,赌钱,抽大烟!

    有这以上两种极端相反,动机不同的事实,却又是同归于无用;所以到底要怎样才好?我们现在是在读书,别的什么这界那界的“奥妙生活”,我们且不必管,我们先讨论自己。并且我恐怕……恐怕……我……你……他……我们:不属于第一类,就……就属于第二类!

    人是不是当然很忙,是不是当然没有事?忙的人是不是真忙?没有事的是不是真没有事?这些问题都不必讨论,只简单答复就行了。简单两句话:“人的事很多,但是不必忙。”

    所以我们读书的事很多,但是也不必忙。读书的事,对于我们,一点也不忙,我们觉得忙,是我们错了!至少说是没有事,当然根本上不能成立。读书又要去赌博,冶游,就不必挂读书的招牌。要说“逢场作戏”,就不必瞒着父兄;要说“偶而为之”,就不要再干第二回。打不了“读书”的招牌,也就要打“人”的招牌;难道真在鬼门关喝了迷魂汤?不然我们不要忘是个“人”。

    读书既是不必忙,忙是由时间上生出问题,所以我想讨论这个时间分配的问题,我们少年学会有讨论一项,我就把他提了出来;几天以后,接到弘毅、综两位会友的起稿,已经录在前面了。

    弘毅君一篇,虽是理论,却也切实。他说的书的性质,人的精力,与环境关系等等,都很扼要;不过他把我的题目有点误解:他说的是我们如何分配读书时间,我说的是我们读书的人的时间分配的问题。

    综君的“十分之几”分配法,很有道理,决不是随便的,我们细看看细想想就会明白。要注意的,就是他第四项的做工时间,特别占十分之三,这又要拿“工读主义”来说明;只可惜我们没有一个实行的办法。依我意思,只要属于“同时不用脑力”的事就行,譬如关于私人或公众的亲手“操作”的事,就算劳力;再退一步说:我们往返道途,譬如入校及归家,以步代车,也是一种;又如吴稚晖先生所说的“青年的工具”:家庭中,书房中,有些器具,真干起来,也好极了。

    综君的第五项尤要特别注意,我们学生界在这“五四”以后,群众运动渐收束了,但是中华民国已经给了我们一种担负;所以如综君第五项的说明中,我们总要择一项,若能力不够,也要出脑力预备,拿出时间去试;他这“十分之几”分配法,最为平允,大家都做得到,我认为这分配法是共同的,不过我个人现状与他的微有不同,我且写出来与他作个比较的参考:

    (一)校课占全时间(上课不计)十分之一。

    (二)看参考书等占十分之二。

    (三)看新书报、新杂志占十分之一。

    (四)劳力工作占十分之二。

    (五)劳心的事占十分之三或四。

    (六)运动占十分之一或无。

    这都是以我现状说的,我的工作的事,说个笑话:小而言之,自己照料饮食,洗衣洗裤,补衣补裤,我都认为是劳力,我也常常作,总之我认为实行“操作的”,就算劳力工作。我自己觉得不对的,就是第五项占的太多,应该减去一分,增入第二项或第六项:我自己明知应该改良,无奈乎不能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