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环游黑海历险记最新章节!

    环游黑海历险记--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波斯烟草和小亚细亚烟草的优点。

    高加索位于俄罗斯南部,从西向东全是高山和无边的高原,长度约为350公里。北面伸展着哥萨克人的地区,斯塔夫罗波尔行政管辖区,以及游牧民族卡尔穆克和诺加伊斯的大草原;南面是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以及库塔伊斯、巴库、伊丽莎白特波尔、埃里温 的行政管辖区,以及明格雷利亚、伊雷特里亚、阿布卡西亚、古里埃尔等省份。高加索的西面是黑海,东面是里海。

    高加索主要山脉南面的整个地区也叫外高加索,只与土耳其和波斯交 界处的阿拉拉特山,根据《圣经》记载,是洪水以后挪亚方舟靠岸的地方。

    这个重要的地区有许多民族,有些定居,有些游牧,有卡兹特维尔人、亚美尼亚人、吉尔吉斯人;北部有卡尔穆克人和诺加伊斯人,蒙古族的鞑靼人;南部有土耳其族的鞑靼人、哥萨克人。

    按照在这方面最有资格的学者的说法,正是在这个半欧洲半亚洲的地区产生了今天布满欧亚的白种人。他们也把这个种族称为“高加索人种”。

    俄罗斯的三条大路穿过这个巨大的屏障,俯瞰它的是4000米高的夏特厄尔布鲁士山,4800米高的卡兹别克山——和勃朗峰①一样高,以及560米高的厄尔布鲁士山的顶峰。

    ①勃朗峰,法国中部最高的山峰。

    第一条路在战略和通商方面都很重要,沿着黑海海岸从塔曼通向波季;第二条路从莫斯多克经达里亚尔山口通向第比利斯;第三条路从基兹里亚尔经杰尔宾德通向巴库。

    在这三条道路当中,凯拉邦大人和他的侄子一样,当然都要走第一条路。何必进入高加索群山的迷宫,招来许多困难,最后还 要迟到呢?这是一条直达波季的路,在黑海的东海岸上也并不缺少城镇和村庄。

    从罗斯托夫到弗拉基高加索,然后从第比利斯到波季自然都有铁路,这两条铁路之间几乎只相距100俄里,因此本来是可以连续加以利用的。但是阿赫梅明智地避免建议采用这种交 通方式,因为在谈到陶里斯岛和切索内斯的铁路时,他的叔叔已经显得很不高兴了。

    一切都很令人满意。这辆坚不可摧的驿站马车只有几处稍微修了一下,就在9月7日一早离开了拉耶夫斯卡亚镇,奔驰在海岸的道路上。

    阿赫梅决心以最快的速度赶路。要在规定的日期赶到斯居塔里,他的行程还 剩下24天。他的叔叔在这一点上和他的意见是一致的。毫无疑问,范-密泰恩更喜欢随意旅行,收集更为持久的印象,根本不想在一个最近的日子里到达,但是他们不征求范-密泰恩的意见。他不是别的,是到他的朋友凯拉邦家里去吃晚饭的客人。那么把他带到斯居塔里就行了,他还 能再要求什么呢?

    不过布吕诺为了问心无愧,就在高加索的俄罗斯进行冒险的时候,认为应该向他提出一些建议。荷兰人听他说完以后,问他有什么结论。

    “那好,我的主人,”布吕诺说,“为什么不让凯拉邦大人和阿赫梅大人,让他们两个沿着黑海去无休无止地奔跑呢?”

    “离开他们,布吕诺?”范-密泰恩问道。

    “离开他们,是的,主人,在祝他们旅途愉快之后就离开他们!”

    “我们留在这儿?”

    “不错,留在这儿,既然不幸的命运把我们带到这里,我们就不慌不忙地游览一下高加索!毕竟这里和君士坦丁堡一样,我们都能躲过范……”

    “别说出这个名字,布吕诺!”

    “我不会说的,主人,决不会使您不高兴!不过都是因为她,我们才被卷进这样一场冒险之中!坐着驿站马车日夜奔波,差点儿陷进沼泽或者在荒野里被烤熟。说实话,这太过分了,这实在太过分了!所以我向您建议,决不要为此同凯拉邦大人争论——您不会占上风的!——而是让他走,同时用一句亲切的话告诉他您会到君士坦丁堡去找他的,当您乐于回到那里去的时候!”

    “这么做不合适,”范-密泰恩说。

    “但是很慎重,”布吕诺答道。

    “那么你觉得自己是很值得同情的了?”

    “太值得同情了,再说,我不知道您是否发现,我开始消瘦了!”

    “不太瘦,布吕诺,不太瘦!”

    “不!我很清楚,再照这个样子吃饭,我很快就会变成骨头架子了!”

    “你称过了吗,布吕诺?”

    “我在刻赤就想称的,”布吕诺答道,“可是我只找到一台称信件的秤……”

    “用那杆秤没法称吗?”范-密泰恩笑着问道。

    “没法称,我的主人,”布吕诺严肃地答道,“可是不用多久,它就足够称您的仆人了!——您看,我们是否让凯拉邦大人走他的路?”

    当然,范-密泰恩对这种旅行方式也并不高兴,因为他为人正直,性格稳重,从来不匆匆忙忙地办任何事情。不过要得罪他的朋友凯拉邦,抛弃他,这种想法是如此令人不快,他不能让步。

    “不行,布吕诺,不行,”他说,“我是他的客人……”

    “一个客人,”布吕诺喊道,“一个不是走一公里而是被迫走700公里的客人!”

    “这无所谓!”

    “请允许我对您说您错了,我的主人!”布吕诺反驳说。“我是第10次跟您说了!我们的倒霉事情还 没有完呢,而且我有一种预感,您也许会比我们更倒霉!”

    布吕诺的预感会实现吗?未来会告诉我们的。无论如何,事先通知了他的主人,他就尽到了作为忠诚的仆人的责任,既然范-密泰恩决定要继续这次荒诞无稽而又劳累不堪的旅行,他当然也只能跟着了。

    这条海滨的路几乎一直是沿着黑海的海岸延伸的。有时它离岸稍远一点是为了避开地面上的某个障碍,或者通向某个旁边的村镇,但至多只偏离几俄里。几乎与这条路平行的高加索山脉的最后的分支,刚刚消失在这些人迹罕至的海岸的边缘后面。在东方的地平线上耸立着它终年积雪的顶峰,就像一根用长短不齐的鱼刺伸向天空的鱼骨。

    下午1点钟,他们在离拉耶夫斯卡亚镇七公里的地方,开始走上沿着泽姆小海湾的道路,以便再走八公里到达格朗西克村。

    看得出这些村镇彼此相距不远。

    在黑海各县的海滨地带,差不多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县。不过除了这些房屋集中,但有时也不比村庄大多少的地方之外,这个地区几乎荒无人烟,经商的多是沿海航行的人。

    这条位于山脉脚下和大海之间的狭长地带令人赏心悦目。地面上树木繁茂,都是一片片的橡树、椴树、胡 桃树、栗树、法国梧桐,野葡萄的四处伸展的蔓枝像热带森林里的藤一样缠绕在树上。田野上到处都有鸣叫着飞起来的夜驾,而大自然则是这些肥沃的土地的唯一的播种者。

    将近中午的时候,旅行者们碰到了一个卡尔穆克人的游牧部落,这些人分成“乌鲁斯”,每个乌鲁斯包括几个“科托纳”。这些科托纳是真正的流动村落,由一些“基比卡斯”即帐篷组成。帐篷按酋长的意愿随处扎营,有时在草原上,有时在绿油油的山谷里,有时在水流边上。人们都知道这些卡尔穆克人源自蒙古人。他们从前在高加索地区数量极多,但是在俄罗斯政府的限制下——如果不是欺压的话,他们已经大量地迁移到亚洲去了。

    卡尔穆克人保持着特有的风俗习惯,范-密泰恩在他的记事簿上写着这些男人穿一条肥大的长裤,一双摩洛哥皮的靴子,一件“卡拉特”,也就是一种宽大的外套,还 有一顶用一块包着羊皮的布缠成的方帽子。女人的服装和男人差不多,只是少了一根腰带,多了一顶帽子,这顶帽子里露出了扎有彩色丝带的发辫。孩子们几乎赤身裸体,冬天为了取暖就蹲在炉边,睡在热乎乎的灰烬里。

    个头矮小但很结实,是出色的骑手,敏捷灵活,靠一些用水煮熟的加有马肉片的面糊为生;然而是冷酷无情的酒鬼,经验丰富的盗贼,一字不识,极端迷信不可救药的赌徒,这就是在高加索大草原上不断地跑来跑去的游牧者。马车穿过他们的一个科托纳,几乎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稍微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看这些旅行者,因为至少有一个游客在很有兴趣地观察他们,也许他们曾向在路上奔驰的马车投去羡慕的目光。不过对于凯拉邦大人来说,幸运的是他们没有在那里停留,才得以在没有用马去交 换卡尔穆克人扎营的小木桩的情况下到达了下一个驿站。

    绕过泽姆海湾以后,马车走上了一条夹在海滨的头几座山梁之间的窄道,但是穿过山梁之后就明显地宽了起来,变得好走了。

    晚上8点钟,到了格朗西克村。他们在这里换了马,简单地吃了晚饭,在9点钟又出发了。他们连夜赶路,天空时而多云,时而布满星星。秋分时天气不好,他们在浪涛的拍岸声中,于第二天早晨7点钟到达贝雷戈瓦亚村,中午到达哥舒巴村,晚上6点到达邓 金斯克村,午夜到达纳布斯克村,第三天早晨8点到达格罗温 斯克村,1点到达拉科夫斯克村,再过了两个小时就到了杜夏村。

    阿赫梅本来不想抱怨什么。旅行平安无事,他感到很高兴。但是平安无事却使范-密泰恩觉得恼火。他的记事簿上确实只有一堆堆枯燥乏味的地理名称,没有一点新的观感,没有任何值得记住的印象!

    在杜夏村,马车要停两个小时,因为驿站站长要去找他的正在放牧的马匹。

    “那好,”凯拉邦说,“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尽量舒舒服服地吃顿晚饭吧。”

    “对,吃晚饭,”范-密泰恩也说。

    “让我们好好吃一顿,要是可能的话!”布吕诺望着自己的肚子小声地说。

    “也许这次休息,”荷兰人又说,“会给我们带来一点旅途中缺少的意外事情!我想年轻的阿赫梅朋友会允许我们去透透空气的吧?……”

    “直到马来了为止,”阿赫梅答道。“现在已经是这个月的第九天了!”

    杜夏旅馆相当普通,建在名叫德西姆塔的小河边上,湍急的河水是从附近的山梁上流下来的。

    这个村子很像哥萨克人的村子“斯塔米斯迪”,有栅栏和大门上面有个方形的小塔楼,有哨兵日夜监视。房屋都在浓密的树荫下面,高高的茅屋顶,涂有粘土的木板墙,住在里面的居民的生活即使不算富裕,至少也不至于贫困。

    此外,由于与东部俄罗斯乡村的不断接触,哥萨克人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原有的特性。但是他们依然勇敢灵活、富于警惕,是委托他们警戒的军事防线上的出色卫士,因而无论是在对长期造反的山民的追捕中,还 是在马上的比武或竞赛中,他们都被正确地视为世界上第一流的骑手。

    这些本地人的服装已经和高加索山民的服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