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 / 托马斯·莫尔

人气:3已完成投票加入书架

最新章节:正文 《乌托邦》的版本和翻译

更新时间:2023-10-05 21:51


展开乌托邦   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全名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著。1516年出现。“乌托邦”是拉丁文“utopia”的音译,意为“乌有之乡”,全书分上下两部。在上部,莫尔以自己同航海家拉裴尔谈话的方式,结合亲身见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中的野蛮行径,把英国的圈地运动称为“羊吃人”,对农民的悲惨境遇作了极其深刻的描绘,指出:私有制是劳动人民贫困和不幸的根源,“只有完全废除私有制度,财富才可以得到平均公正的分配,人类才能得到福利。”书的下部借拉裴尔之口,描写了一个美好的社会——乌托邦。在乌托邦国家中,没有贫穷。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城市中居民舒适,道路宽阔,有令人心旷神怡的花草树木,有便利大众的食堂和医院,劳动在这里成为生活的必须,除极少数例外,所有男女都从事劳动,全国无游民,无使人堕落的场所;教育事业、学术研究、文娱活动受到高度重视,为公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充足的便利。乌托邦人的全部行为,甚至包括道德行为,最后都把快乐当做目标和幸福,但这些快乐必须不妨碍他人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乌托邦》是一部杰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提出了一个财产公有、计划生产、按需分配、消灭了城乡对立的新社会制度。为此,托马斯·莫尔成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乌托邦”一词被后人当做空想社会主义的代名词。《乌托邦》一书影响深远,一出版就畅销一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乌托邦》没有对工业、农业生产进行根本性改造,把理想社会仍然建筑在家庭经营和手工业方式的落后生产基础上,甚至把理想社会的实现寄托在贤明君主的统治上,不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这些方面都贯彻着历史唯心主义的精神。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乌托邦》最新章节
《乌托邦》的版本和翻译
莫尔小传
附录二 《乌托邦》的历史意义
附录一 莫尔和伊拉斯莫斯的书信摘录①
关于乌托邦人的宗教
关于战争
关于奴隶等等
关于乌托邦人的旅行等等
关于社交生活
关于职业
关于官员
关于城市,特别是亚马乌罗提城
查看全部章节
《乌托邦》全部章节目录
正文
序言
托马斯·莫尔向彼得·贾尔斯①问好的信
《乌托邦》第一部
《乌托邦》第二部
关于城市,特别是亚马乌罗提城
关于官员
关于职业
关于社交生活
关于乌托邦人的旅行等等
关于奴隶等等
关于战争
关于乌托邦人的宗教
附录一 莫尔和伊拉斯莫斯的书信摘录①
附录二 《乌托邦》的历史意义
莫尔小传
《乌托邦》的版本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