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26

    我们曾有一次偶然走进一个农妇的木屋,她刚失去她心肝宝贝般的独子,然而使我们大为惊讶的是,她居然非常平静,甚至还挺快活。“请别管她,”她的丈夫说,显然注意到我们的惊讶,“她现在已经麻木了。”李特维诺夫此刻也同样是“麻木”了。他登上旅程的最初几个小时,心里就是这样的平静。虽然他已经完全毁了,而且万分不幸,然而却得到了休息,经历了最近一周来的焦急与苦痛,经历了所有这一次又一次落在他头上的猛烈打击之后得到了休息。他本来就经不起这种风暴,风暴偏偏猛烈地打击他。他此刻什么也不再指望,也尽量不去回想——尤其是不愿去回想;他要回俄国去……总得有个栖身之处呀!但是再也不去做出什么计划,特别是牵涉到他本人的计划了。他已经不认识自己了,他不理解自己的行为,正像他失去了真正的“我”,而且一般说来,他很少参与这个“我”。有时他觉得他是在搬运自己的尸体,唯有当无法医治的心灵创伤的痛苦的痉挛偶尔掠过脑海,才使他想起,他仍然有着生命。有时他觉得简直不能理解,一个男子——男子汉!——怎么能让一个女人,让爱情……来左右自己。“可耻的软弱!”他低声说,抖抖大衣,坐得更舒适些,似乎表示:瞧,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让我们来开始新的……这时刻,他唯有苦笑着,自惊自讶而已。他向窗外看去。这是灰暗而潮湿的一天,没有雨,但浓雾未散,低云遮天。火车逆风疾驰,一团团白蒙蒙的水蒸气,有时混杂着另一种暗色的浓烟,有时完全纯是蒸汽,结成无穷无尽的一串串,在李特维诺夫的窗外翻滚急驰。他注视着这蒸汽,这烟。它无止无休旋转飞翔,时而飘起,时而下降,沾挂在草尖,盘旋在树丛,忽而曲绕成团,忽而又延伸着,融化着,一团团地飞驰而去……它们变幻万千,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老是这单调、匆忙而又枯燥的游戏!有时道路转折,风向转变,于是蒸汽陡然间统统消失了,但是又立刻出现在对面窗外,接着又拖着巨大的尾巴跳到这边,再次遮住李特维诺夫的视线,使他看不见莱茵河流域这片广阔的平原。他凝视着,凝视着,忽然心里出现一个古怪的念头……他独自坐在车厢,没有任何人来打扰。“烟,烟。”他反复说着,忽然间他觉得一切都是烟,一切,无论是他个人的生活,还是俄国的生活——人世间的一切,特别是俄国的一切。他想:一切都是烟和蒸汽;一切似乎在不停地变幻,到处都有新人的形象,一些现象追赶着另一些现象,而实质上,始终还是老一套;一切都匆匆忙忙急着奔向什么地方——然而什么也达不到,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另一股风吹来——一切又奔向相反的方向,在那边,同样是一场孜孜不倦、激动兴奋,然而却是——毫无必要的游戏。他想起了近年来他耳闻目睹的轰动一时的事……烟,他悄声说,烟。他想起在古巴廖夫,在其他地位或高或低、思想或先进或落后、年纪或老或少的人们那里,一场场热烈的争论、清谈与叫嚣……烟,他一再说,烟和蒸汽。最后,他回忆起那次值得纪念的野餐,还回忆起另一些国家要人的议论与言谈——甚至连波图金的全部说教……统统是烟,烟,如此而已。那么自己的愿望、感情、尝试和梦想呢?他只能对之不抱任何希望了。

    而在此刻,火车奔驰着,奔驰着,拉施达特、卡尔斯鲁厄、伯鲁撒冷早已统统留在后面。铁路右边的群山,起初推远了,退到远方,然后又移近了,只不过没有刚才那么高峻,覆盖的树木比较稀疏……火车来了个急转弯……海德堡到了。车辆驶进站台,响起报贩的叫卖声,他们出卖各种各样的甚至俄国报刊。乘客在座位上忙碌起来,然后走到站台上。但是李特维诺夫却没有离开自己的角落,继续坐着,低垂着头。突然有人叫他的名字,他抬起眼睛:是宾达索夫的那副嘴脸伸进了窗口,而身后——也许这不过是他的错觉吧?——不,这是真的,全是巴敦的熟面孔:这里有苏汉奇柯娃,有渥罗希洛夫,还有庞巴耶夫,他们全都朝他走来。宾达索夫高声喊叫:“毕沙尔金在哪儿?我们等着他呢,不过也没有关系。出来吧,小子,我们一块去找古巴廖夫。”

    “是的,老弟,是的,古巴廖夫等着我们呢,”庞巴耶夫附和着,一直往前走,“出来吧。”

    若不是心头那死沉的负担,李特维诺夫就要发脾气了。他瞟了宾达索夫一眼,默默地掉过脸去。

    “对您说,古巴廖夫在此地呢。”苏汉奇柯娃尖声叫嚷,眼珠子快跳出来了。

    李特维诺夫仍然纹丝不动。

    “喂,听着,李特维诺夫,”庞巴耶夫终于说,“此地不光是古巴廖夫一个,有整整一批最最杰出、最最聪明的年轻人,俄国人——全都从事自然科学,全都有最高尚的信念!天哪,哪怕是为了他们,你也该留下来。此地还有,例如,那位……嗐!名字忘啦!不过,这位可简直是天才!”

    “嗐,别理他,别理他,罗斯吉斯拉夫·阿尔达里奥内奇,”苏汉奇柯娃插嘴了,“别理他!他们瞧瞧,他是个什么人;他一家子都这样。他有一个姑姑,起初我以为她是个聪明人,前天我跟她一起到此地来的。她刚从此地到巴敦去的,瞧,已经又回来啦——我又跟她同路到这儿来,盘问了她半天……你们信不信,从这个骄傲的女人嘴里一句话也问不出来。讨厌的贵族!”

    可怜的卡彼托琳娜·玛尔柯芙娜——竟然成了贵族!她能料到会有这样的羞辱吗?

    但是李特维诺夫一直默默无言,转过头去,把帽子盖到眼睛上。火车终于开动了。

    “总得说句告别的话吧,你这个石头人!”庞巴耶夫叫了起来,“这真不像话!”

    “废物!傻瓜!”宾达索夫号叫起来,火车越开越快,所以他可以肆无忌惮地骂人,“守财奴!废物!穷得叮当两响的乡巴佬。”

    最后一个名称,不知道是宾达索夫当场发明的呢,还是从别人那里转手而来的,总之它使得旁边那两个从事自然科学、最最高尚的年轻人大为欣赏,因为几天以后,这个名称就出现在当时在海德堡出版的,名叫《A tout venant je crache》!或是《上帝若不泄露,连猪都不会来吃》的俄文定期刊物上。

    可是李特维诺夫仍旧一再念叨着原来那个字:烟、烟、烟!他想,现在海德堡有一百多个俄国留学生,他们学的是化学、物理、生理——别的方面听也不愿听……可是过上五六年,这批名教授的讲座上连十五个人也没有了……风向一转,烟就朝另一方一拥而去……烟……烟……烟!

    将到夜半,他经过凯塞尔。难以忍受的愁闷和沉沉黑夜一起朝他猛烈袭来,他缩在车厢的一角哭起来。他久久地流着眼泪,这非但不能使心头轻松,反而更加变本加厉地撕裂着他的心。而就在此刻,在凯塞尔某旅舍里,发着高烧的达吉雅娜躺在床上,卡彼托琳娜·玛尔柯芙娜守在她身旁。

    “达妮雅,”她说,“看在上帝面上,让我发个电报给格里戈利·米哈依洛维奇吧。让我去吧,达妮雅!”

    “不,姑姑,”她回答,“不必了,别怕。给我点水,很快就会好的。”

    果然,一周以后,她恢复了健康,于是两位女士又继续自己的旅途。

    27

    李特维诺夫在彼得堡或莫斯科都没有逗留,直接回到了自己的庄园。他见了父亲不由得大为吃惊:父亲竟会如此憔悴衰颓。老人见到儿子的那份欢喜,正如一个生命将尽的人所能达到的程度,他立刻把混乱极顶的家业完全交给他,又勉强支撑了几个星期,就离开了尘世。李特维诺夫独自住在庄园主颓败的小厢房里,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没有希望,没有热情,也没有金钱,开始经营农事。在俄国,经营农事是众人熟知的一件不愉快的事,我们不必对李特维诺夫的苦恼多费笔墨。改良和革新当然是提也不用提,他从国外学来的知识的运用也搁置到不可知的未来,穷困逼迫他苦苦度日,做各种各样的让步——无论是在物质上抑或在精神上。新的不行,而旧的早已丧失全部力量,无能碰上了粗制滥造,整个生活动荡不安,仿佛一个泥淖沼地,唯独一个伟大的字眼“自由”,像上帝的天风吹拂在水面。首先需要的是耐心,而且这种耐心不是消极的受难,而是积极主动,坚忍不拔,也要使点手段,耍点滑头……这对于李特维诺夫,特别是处在他目前的精神状态,更是加倍的沉重。他连生活的愿望都所剩无几了……哪儿来的愿望去张罗、去工作呢?

    但是一年过去,又一年过去,开始了第三年。伟大的思想逐步实现,化成血和肉:播下的种子开始萌芽,它的敌人——无论是公开的还是隐秘的,再也不能将它践踏。李特维诺夫本人呢,他虽然最后把大部分土地按对分制交给农民,那就是说从事一种简陋而原始的农业经营,但是他也还做了一些事情:恢复了工厂,办了一个小小的农场,雇用了五名工人——曾达到过四十名——偿还了主要的私人债务……而且他的精神也逐渐康复:他又开始像过去的那个李特维诺夫了。确实,一种深深隐藏的忧郁感始终没有离开他,照他的年龄来说,他是太抑郁寡欢,把自己关在狭窄的小圈子里,断绝了往昔的一切关系……然而死沉沉的冷漠消逝了,他又像活人一样在人群中奔忙活动,往昔控制着他的迷恋也失去了最后的痕迹:巴敦所发生的一切对他宛如梦境……那么,伊琳娜呢?她的形象也逐渐淡薄,消失,李特维诺夫只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在渐渐把伊琳娜的形象缠绕着的迷雾下面,隐藏着什么危险的东西。关于达吉雅娜,时时有消息传到他耳朵里,他晓得她现在跟姑妈定居在自己的领地上——离他二百里,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很少出门,也几乎不接待客人,可是却安宁而健康。有一天,那是五月里一个美好的日子,他坐在书房里冷漠地翻阅着最近一期彼得堡杂志,仆人进来向他禀报老叔叔来了。这个叔叔是卡彼托琳娜·玛尔柯芙娜的堂兄,不久前访问过她。他在李特维诺夫家旁边买了一座庄园,现在他正要往那里去。他在侄儿家一住几天,谈了许多达吉雅娜的近况。他走后第二天,李特维诺夫就写了一封信给她,这是他们分手以来的第一封信。他请求恢复他们的交往,哪怕是书信往来,同时还期望知道,他是否应当永远抛弃有一天能和她见面的念头?他忐忑不安地等待回音……回音终于来了。达吉雅娜友好地回答了他的问询。“若是您打算来看看我们,”她在信尾写道,“那么欢迎您来:俗话说,即便是病人,聚在一起也比独处要轻松。”卡彼托琳娜·玛尔柯芙娜也附笔问候。李特维诺夫像孩子一样欢喜,已经有很久没有什么事使他的心这样高兴地跳动了。突然间他觉得又轻快又明亮……真像是太阳升起,驱散了夜的黑暗,和风伴随阳光吹拂着苏醒的大地。整整这一天李特维诺夫笑容满面,甚至当他巡视农场,发出命令时也如此。他立刻动手整理行装,两周以后,他已出发去看达吉雅娜。

    28

    他乘坐马车沿着乡间小道相当缓慢地走着,没有任何特别的事故:只有一次,后轮的箍裂了。铁匠焊了又焊,嘴里又是骂车轮又是骂自己,弄到最后扔下不管了。幸好在我们这里,即便轮箍裂了也能照样走得很好,尤其是走“软路”,也就是走在泥泞上。不过李特维诺夫也碰到两三次相当有趣的奇遇。在一个驿站上,他碰到以毕沙尔金为首的调解委员会正在开会,他使李特维诺夫想起了梭仑或是所罗门:他的话具有如此高深的智慧,地主和农民双方都对他无限尊敬……从外表来看,毕沙尔金也颇似古代的贤人:他头顶的头发通通脱落,发胖的脸上凝结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庄严的美德。他欢迎李特维诺夫“到我的——如果我敢于应用这样自负的表达的话——县里来”,于是在一种善意的冲动之下发起愣来。然而他还是谈了一个有关渥罗希洛夫的消息,这位荣誉榜上有名的勇士重新担任军职,并且已经为自己团里的军官讲课:《论佛教》或是《动力》诸如此类……毕沙尔金记不清楚了。在第二个驿站,李特维诺夫好久都弄不到马匹。当时正是拂晓,他坐在自己的车里打盹。一个似乎熟悉的声音惊醒了他,他睁开了眼睛……

    天哪!这个穿着灰色短外衣和宽大睡裤、站在驿站台阶上破口大骂的先生,难道不是古巴廖夫先生吗?……不,这不是古巴廖夫先生……不过,简直像得惊人!……只不过这位老爷的嘴巴更大,牙齿更尖,沮丧的眼神更为凶狠,而且鼻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