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永乐大典残卷最新章节!

    九真人

    舞智御人

    【汉书】

    张汤与赵禹,共定律令,务在深文。拘定职之吏,而禹至少府,汤为廷尉,两人交驭如兄弟。禹志在奉公孤立,汤舞智以御人。

    赵禹绝人

    【牖闲评】

    《前汉赵禹传》云:公卿相造请,禹终不行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其意盖为禹几有造请者,禹不报谢,务在绝人故也。颜师古却于不行字下,注断报谢,乃属下文。又注云:以此意告报公卿。

    才武绝人

    【续后汉书】

    《曹操传》:操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操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

    勇力绝人

    【续后汉书】

    《毋丘俭传》:俭与文钦起兵攻司马师,遣健步赍书至兖州,刺史邓艾斩之。将万余人兼道前进,先趋乐嘉城,作浮桥以侍师。俭使文钦将兵袭之,师自汝阳潜兵就艾于乐嘉。钦猝见大军惊愕,未知所为。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鸯率壮士先至鼓,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齿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曰:“钦父子骁勇,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去也。”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骑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取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晋书】

    《王济传》:济,字武子。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

    勇力绝人。

    【旧唐书】

    《庐江王瑗传》:武德元年,瑗历信州总管,封庐江王。朝廷以瑗儒忄大而,非边将才,遣右领军将军王君廓助典兵事。君廓故尝为盗,勇力绝人。瑗倚仗之,许结婚姻,以布心腹。

    【言行龟鉴】

    《李谦溥》:有将刘进,勇力绝人。数以少击众,并人患之。乃以蜡丸封书谗进,阳遗其兄。晋帅赵赞得之以闻,太祖即诏谦溥械送阙下,谦溥曰:“此友间也,愿以阖门保之。”太祖得奉,膂释进,厚赐金帛遣之。

    膂力绝人

    【续后汉书】

    《周鲂传》:鲂子处,膂力绝人。好驰骋田猎,任侠恣肆,为乡曲患。

    【隋书】

    鱼俱罗,身长八尺,膂力绝人。

    【新唐书】

    《杜伏威传》:王雄诞,曹州济阴人,少缰果,膂力绝人。伏威之起,用其计战多克,署骠骑将军。

    弓马绝人

    【北史】

    崔彭,仕周为骠骑将军。上谓之曰:“卿弓马固已绝人。”

    武力绝人

    【资治通鉴】

    唐高宗咸亨四年,大将军李谨行,人突地稽之子也。武力绝人,为众夷所惮。

    敏悟绝人

    【新唐书】

    《欧阳询传》:询父罪死,询当从坐,匿而免。江总以故人子私养之,貌寝佚,敏悟绝人。总教以书记,每读取数行同尽,遂博贯经史,仕隋为太常博士。《白居易传》: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有功于时,赐田韩城,子孙家焉。又徙下,父季庚为彭城令。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屋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工拾遗。

    才藻绝人

    【太平广记】

    李太白论诗云:梁陈已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玄宗闻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绝人,气识兼茂。

    武艺绝人

    【宋史】

    董遵诲,太祖时为通远军使。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在通远国凡十四年,安抚一面,夏人悦服。毕再遇,武艺绝人,挽弓至二石七斗,北挽一石八斗,步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孝宗召见大悦,赐战袍金钱。

    识虑绝人

    【宋名臣言行录】

    当郑公居洛,筑第与康节隐居相迩。公一日有忧色,康节问之,公曰:“先生度弼之忧安在?”康节曰:“凯以王安石罢相,吕惠卿恭知政事,惠卿凶暴过安石乎?”公曰:“然。”康节曰:“公无忧安石惠卿,本以势利合,惠卿安石势利相敌,将自为仞矣。不暇害他人也。”未几,惠卿果叛安石,公语康节曰:“先生识虑绝人远矣。”

    聪敏绝人

    【宋史】

    《恭崇礼传》:崇礼妙龄秀发,聪敏绝人,高宗时为翰林学士。

    力能绝人

    【宋史】

    《列传》:杨存中,代州崞县人,魁梧沈鸷。少警敏,诵书数百言。力能绝人,慨然语人曰:“大丈夫当以武功取富贵,焉用俯首为腐儒哉?”于是学孙吴法。善骑射。

    拳力绝人

    【宋史】

    《赵葵传》:时兴讨李全加,葵直宝章阁,淮东提点刑狱,兼知滁州。赵范刻日与葵约,葵帅雄胜宁淮武定疆勇步,骑万四千,命王鉴扈斌胡显等将之。以葵兼恭议官显,颖之凡也。

    拳力绝人。

    鸷勇绝人

    【宋史】

    《列传》:韩世忠,风骨伟岸,目瞬如电。早年鸷勇绝人,能骑生马驹。

    聪明绝人

    【内翰谈苑】

    院思道,子昌龄,长不满三尺。丑陋吃讷,其聪明绝人。善属文,年十七八,海州式海不扬波赋,即席一笔而成,文不加点。其警句云:收碣石之宿露,敛苍梧之夕云。又云:三山神阙,湛清影以遥连。八月灵槎,泛寒光而静去。全篇皆类此。人多讽诵,真奇才也。

    多艺绝人

    【三槐王氏杂录】

    崇宁中,因语上仁厚之德,聪明多艺,绝人远甚。吕吉父曰:“大抵人君来处别,不可以世人语也。”余深然之。

    警悟绝人

    【宋朱晦庵大全集】

    《李公墓碣》:公生有奇质,警悟绝人。年十二三时,赋《盆池诗》,有“疑与月相吞”之句。

    英识绝人

    【宋杨诚斋集】

    答雷运,使启恭惟都运,火章章吏部。一世儒先之冠,四朝俊彦之宗,英识绝人。不待三十里辩外孙之字,名章传后,咸曰二百年无吏部之文。

    人君养人

    【资治通鉴】

    唐高宗显庆元年夏四月已未,上谓侍臣曰:“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来济对曰:“昔齐桓公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老人曰:‘愿赐一国之饥者。’赐之衣,曰:‘愿赐一国之寒者。’公曰:‘寡人之禀府,安足以周一国之铠寒?’老人曰:‘君不夺农时,则国人皆有余衣矣。’故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今山东役丁岁别数万,役之则人大劳,取备则人大费,臣愿陛下量公家所须外,余番免之。”上从之。

    困身养人

    【张行成述衍】

    十三卷,困井共一卦当十七与十八四九之数,阴阳各分十八,交而为用,则虚一相逊。故体数十八,用数十七。以事理言之,则困身以养人也。

    匈奴厌人

    【容斋随笔】

    汉宣帝黄龙元年正月,匈奴单于来朝,二月归国,十二月帝崩。元帝竟宁元年正月,又来朝,五月帝崩。故哀帝时单于愿朝,时帝被疾或言匈奴从上游厌人。自黄龙竟宁时,中国取有大故,上由是难之,既不许矣。俄以扬雄之言复许之。然元寿二年正月,单于朝,六月帝崩。事之偶然符合有中此者。

    以色事人

    【西汉书】

    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详见李夫人下。

    委质事人

    【南史】

    《宋沈攸之传》:攸之初至郢州,有顺流之志。府主簿宗俨之劝攻郢城,功曹臧寅以为攻守势异,非旬日所拔,攸之不从。既败,诸将师皆奔散。或呼寅俱亡,寅曰:“我委质事人,岂可幸成而责其败?”乃投水死。

    直道事人

    【论语】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

    【北史】

    《慈明传》:隋开皇十三年,以尚书兵部郎摄江都郡丞事。李密之逼东都,诏慈明追兵击密,为密党崔枢所执。密延与坐,论以举兵之意。慈明曰:“慈明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义之言,非所敢对。”

    枉道事人

    【论语】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示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以谄事人

    【资治通鉴】

    《后唐明宗纪》:长兴二年初,凤翔节度使朱弘昭,谄事安重诲,连得大镇,重诲过凤翔。弘昭迎拜马首,馆于府舍,延入寝室。妻子罗拜,奉进酒食,礼甚谨。

    贾琼问事人

    【丈中子】

    《中说》:贾琼为吏,事于楚公。将行,子饯之。曰:“愿闻事人之道。”子曰:“远而无介,就而无谄,况乎利而讽之?无令斩其捷。”琼曰:“愿终身诵之。”子曰:“终身行之可也。”

    内恕及人

    【汉书】

    《龟错传》:错对贤良策曰:取人以已,内恕及人。注:师古曰:以己之心,揆之于人也。

    恕己及人

    【抱扑子】

    《内篇征旨卷》:恕己及人,仁逮昆虫。

    阴德及人

    【仙传】

    陶弘景胆恤贫寒,拯救危急。救疗疾恙,朝夕无倦。其有阴德密惠,人莫能知之。

    鼓下戮人

    【西汉博闻】

    《岑彭传》:光武收韩歆置鼓下,将斩之。注云:中将军最尊,自执旗鼓。若置营,则立旗以为军门。并设鼓,戮人必于其下。

    面折人

    【别释常谈】

    汉汲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善愧人

    【汉隽】

    《龚遂传》:郎中令,善愧人。师古曰:“愧,辱也。”

    赎人

    【濯南鸿烈】

    《解齐俗训》: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孔子曰:“鲁国不复赎人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孔子之明,以小知大,以近知远,通于论者也。

    【曾忄造类说】

    《鲁法》:赎人臣妾于诸侯者,皆取金于府。子贡赎之,辞不取金。子曰:“赐失之矣。圣人举事,非独适身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赎人受金,则为不廉,则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鲁人不复赎人于诸侯。

    【隋书】

    《庞晃传》:晃迁骠骑将军,袭爵比阳侯,卫王直出镇襄州,晃以本官从。寻与长湖公元定击江南,孤军深入,遂没于阵。数年,卫王直遣晃弟车骑将军元隽,斋绢八百匹赎焉,乃得归朝拜上仪同,赐彩二百段,复事卫王。

    【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五年,隋末中,国人多没于突厥。及突厥降,上遣使金帛赎之。五月乙丑,有司奏,凡得男女八万口。

    算人

    【东汉书】

    《皇后纪序》:汉法常因八月算人。注云:汉仪注曰,八月,初为算赋,故曰算人。

    利溺人

    【淮南鸿烈解】

    《说林训》:待利而后拯溺人,亦必以利滋人矣。利溺人者,利人之溺,得其利也。

    嬉戏害人

    【淮南鸿烈解】

    《秦族训》: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已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人也。

    苛刻害人

    【旧唐书】

    《食货志》:杨崇礼为太府卿,清严善勾剥,分寸锱铢,躬亲不厌。转输纳欠,折佑渍损,必令征送。天下州县征财帛,四时不止。及老病致仕,以其子慎矜为御史,专知太府出纳。其弟慎名,又专知京仓,皆以苛刻害人,承主恩而征责。

    利己害人

    【黄光大积善录】

    先利人而后利己者,君子之用心。知利已而不知利人,常人之用心。至于害人以利己者,小人之用心也。盖小人之心,云为动作,未尝不切切于利己。利己之心即甚重,则不顾他人之安危忧乐。凡可取可夺以利己者,无不取夺。往往夺人这食而食之,不恤人之饥;夺人之衣而衣之,不恤人之寒。夫如是者,非利己也,乃所自害也。损德莫大于此,未见其有终吉者。予故曰:利己以害人者,小人之用心也。

    【记纂渊海】

    利己害人,经季武子成寝杜氏之葬在西阶之下。夷人冢墓,以为宅。子以邻国为壑。《孟·告子》史毁人以自成。《左传》集法吏多少年,磨淬出角圭,将举汝愆尤,以为已阶梯。

    韩文以财聚人

    【东汉书】

    《蔡邕传》:圣人之大宝曰位,故以仁守位,以财聚人。

    宁我负人

    【三国志】

    曹操避董卓之难,间行东归,过故人吕伯奢。伯奢,伯奢出五子,备宾主礼。操闻食器声,以为图已,手剑杀八人而去。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无人负我。”

    【资治通鉴】

    唐僖宗光启二年,吕用之建牙开幕,一与高骈同。凡骈之腹心,皆逼以从已。诸所施为,不复咨禀。骈颇疑之,阴欲夺其权,而根蒂已固,无如之何。用之知之甚惧,访于其党郑杞虑瑾曰:“此固晚矣。用之问策安出?”杞曰:“曹孟德有言:宁我负人,无人负我。”注:尽劝用之图骈明日与瑾共为一书,缄授用之。其语秘,人莫有知者。

    无我负人

    【猗觉寮杂记】

    “宁我负人,无人负我”,此曹操由中之言也。沮渠罗仇,虑水胡人也。与其兄麦粥事吕光,光征河南,大败。麦粥劝罗仇友攻之,仇曰:“理如汝言,但吾家累世忠孝,宁人负我,无我负人。”遂为光所杀,罗仇之言,可谓郡子,卒不免死。世之小人,益以操言为信。

    【能改斋漫录】

    荣阳吕原明,中年尝书壁以自警曰:宁人负我,无我负人。

    我不负人

    【资治通鉴】

    《后唐明宗纪》:长兴元年,董璋之子光业,为宫苑使,在洛阳。璋与书曰:“朝廷割吾支郡为节镇,屯兵三千,是杀我必矣。汝见枢要为吾言,如朝廷更发一骑入斜谷,吾必友。与汝决矣。”光业以书示枢密承旨李虔徽。未几,朝廷又遣别将荀咸义,将兵戍阆州,光业谓虔徽曰:“此兵未至,吾父必友。吾不敢自爱,恐烦朝廷调发。愿止此兵。吾父保无他。”虔徽以告安重诲,重诲不从。璋闻之,遂友。利阆遂三镇,以闻,且言已聚兵将攻三镇。重诲曰:“臣久知其如此,陛下含容不讨耳。”帝曰:“我不负人,人负我。”则讨之。

    朝家负人

    【五代史】

    刘世容大败黄巢,诸将欲追斩之。巨容曰:“朝家多负人,有危难不爱惜军事。平则忘之,不如从黄巢为富贵作地。”故巢复炽。

    度量过人

    【抱朴子】

    《逸民篇》:谓高祖宜其以布衣,而君四海其度量盖有过人者矣。

    膂力过人

    【东汉书】

    《董卓传》:卓性骁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豪帅有来从者,卓为杀耕牛共宴乐。豪帅感其意,相敛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健侠知名,为州兵马守塞下。卓膂力过人,双带两鞭,左右驰射,为羌胡所畏。

    【北史】

    《列传》:傅求子傅叔伟,膂力过人,弯弓三百斤,左右驰射,能立马上与人角骋。见者以为得父传永之武,而不得永之文。

    【隋书】

    《李景传》: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

    气力过人

    【续后汉书】

    《刘封传》:封本罗侯冠氏子,长沙刘氏甥也。昭烈至荆州,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昭烈攻刘璋,时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与诸葛亮张飞等,诉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聪思过人

    【魏志】

    杜变,字公良,河南人也,魏太祖以变为军谋祭酒以大乐事,因命创制雅乐,变善钟律,聪思过人。绿竹八音,靡所不能,惟歌舞非其所长。

    天才过人

    【晋书】

    《潘京传》:京汉寿人也。举秀才到洛,尚书令乐广京州人也。共谈累日,深欢其才,谓京曰:“君天才过人,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京感其言,遂劝学不倦。

    学行过人

    【晋书】

    《孙咎传》:济阳江少有高操,闻咎学行过人。自东阳往候之始面,便终日谭宴,结欢而别。

    才能过人

    【晋收】

    《陶侃传》:尚书梅陶,与亲人曹识书曰:“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劝劳似孔明,陆抗诸人,不能及也。”

    号慕过人

    【南史】

    《齐始兴简王鉴传》:鉴性聪警,年八岁,丧所生母。号慕过人,数日中便至骨立。豫章文献王闻之,抚其首鸣咽,谓高帝曰:“此儿操行异人,恐其不济。”高帝亦悲不自胜。

    毁瘠过人

    【南史】

    《梁到溉传》:溉遭毋忧,居丧尽礼。所处庐开方四尺,毁瘠过人。服阕,犹蔬食布衣者累载。

    耿介过人

    【世说新语】

    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友。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默识过人

    【北史】

    《齐本纪》:显祖幼时,师事范虑景裕,默识过人,未尝有所自明。景明不能测也。

    识略过人

    【新唐书】

    《封伦传》:伦,字德彝,以字显,观州莜人。祖隆,北齐太子太保,伦年方少,舅虑思道曰:“是儿识略过人,当自致卿相。”隋开皇末,江南乱,内史令杨素讨之。署伦行军记室泊海上,素召计事,伦坠水免。易衣以见,旋不言,久乃素知问故,谢曰:“私事也。所不敢白。”素异其为,以从妹妻之。素营仁寿宫,表为土工监。规构鸿侈,宫成,文帝怒曰:“素殚百姓力,为吾掊怨天下。”素大惧。伦曰:“母恐,皇后至自当免。”明日帝果劳素曰:“公知吾夫妇老,无以自娱乐,而盛饰此宫邪?”因大悦。素退问:“何料而知?”伦曰:“上节俭,故始见必怒。然雅职后言,后妇人,惟侈丽是好,后悦则帝安矣。”素曰:“吾不及也。”素负才势,多所凌藉,惟于伦降礼赏接。或与论天下事,衮衮不卷,每抚其床曰:“封郎终当据此为之。”帝擢内史舍人。

    智算过人

    【旧唐书】

    《玄宗杨贵妃传》:妃资质丰丽,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

    推诚过人

    【图经】

    张伯仪,魏州人,以战功隶李光弼军。浙贼袁晁反,使伯仪讨平之。功第一,擢睦州刺史。后为江陵节度使。虽不知书,然推诚过人,军中畏肃,民亦便之。

    聪明过人

    【曾忄造类说】

    韩十八愈,自是大轻簿谓李程曰:“某与崔大丞相群同年往还,直是聪明过人。”李曰:“何处过人?”韩曰:“与愈往还三十余年,不曾共愈说著文章,此是过人也。”

    先识过人

    【江少虞类苑】

    李大靖公沆,为相王魏公旦,方参预政事,西北隅尚用兵,或至肝食。魏公叹曰:“我辈安能坐臻太平,得优游无事耶?”丈靖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戎。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其后比狄讲和,西戎纳欠。而封禅祠汾,讲附典,靡有暇日。魏公始叹文靖之先识过人远矣。

    德量过人

    【遗事】

    韩琦公判相州,因祀宣尼省宿。有偷儿入室挺刃曰:“不能自济,求济于公。”公曰:“几上器具,可直千百,尽以与汝。”偷儿曰:“愿得公首以献西人。”公即引颈。偷儿稽颡曰:“以公德量过人,故来相试。几上之物,愿无泄也。”公曰:“诺。”终不以告人。其后为盗者,以他事坐罪。当死于市,备言其事。曰:“虑吾死后,惜公之遗德,不传于世也。”

    敏学过人

    【宋史】

    《司马光传》:光子康,字公休,幼端谨不妄言笑。事父母至孝。敏学过人,博通群书,以明经上第。光修《资治通鉴》,奏检阅文字。

    朴忠过人

    【宋史】

    《秦桧传》:建炎四年,十月甲辰,桧与妻王氏及婢仆一家自军中还,言杀金人监已者数人,朝士多不信。惟范宗尹、李回、与桧善,力荐其忠。桧首奏,与挞懒求和书,帝曰:“桧朴忠过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聪发过人

    【宋史】

    《邵亢传》:亢聪发过人,方十岁,日诵书五千言。赋诗豪纵,乡先生见者,皆惊传之。

    才具过人

    【武林纪事】

    尚书张定叟,才具过人,凡两尹京政事,大小莫不曲尽人情。

    一节过人

    【黄氏日抄】

    陆象山文某,平生有一节过人。他人要会某不会,他人要做某不做。愚观以上所记,皆自信甚笃,独立不惧之言,可以作人懦气。然以圣人自处,则未知果如何?陆旬山之言学陈同甫之言治,皆欲等天立地做一个人,他非所恤,亦可谓豪也已。

    精敏过人

    【元王恽秋漳集】

    《赵公神道碑》:公气貌魁传,精敏过人。挺身正路,动以检押自律。与人交,虽小信不忒。

    聪悟过人

    【仙传】

    陈搏聪悟过人,经史一览无遗。诗礼书数,方药之书,莫不通究。

    英雄忌人

    【续谈助】

    孙策年十四,在寿阳诣袁术,始至而刘豫州到,便求去。袁曰:“豫州何关君?”答曰:“不尔,英雄忌人。”即出下东阶,而刘备从西阶上。但转顾视孙之行,殆不复前。

    胆气倍人

    【续后汉书】

    《周泰传》:孙策讨六县山贼,权往宣城,使士自卫,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图落。而山贼数千人卒至,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于左右。或斫中马案,众莫能自定。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因泰就战,贼乃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是日无泰,权几然殆。策深德之,补春谷长。

    出粮活人

    【续后汉书】

    《盖熏传》:熏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熏调谷禀之。先出家粮以率众,存活者千余人。后去官,拜征虏校尉。

    散粟活人

    【旧唐书】

    李皋,为温州长史。无几,摄行州事。岁歉,有官粟数十万斤,欲行贩救。吏乞候上旨。曰:“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君命?若杀我一身,活人数千命,利莫大焉。”于是开仓屋散之,以擅贷之罪,飞章自劾。

    监决活人

    【新唐书】

    《宇文融传》:融子审,杨国忠瑞政杀岭南流人。以中使传口敕行刑,畏议者嫉其酷,乃以审为岭南监决处置等使,活者甚众。

    立志活人

    【沈明远寓简】

    范文正公微时,尝慷恨语其友曰:“吾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不然,时不我与,则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是亦可以活人也。”公既仕进显贵,入为执政大臣,出为大帅,其谋谟经画,所活多矣!于医则固未暇也。君子之重人命,其立志如此。予观东晋殷浩,妙解脉法,尝有给使,叩头祈死。诘问久之,乃言小人有毋年垂百岁,抱疾不除。若蒙官一诊视,便有生理,退就屠戮无恨,浩为案脉处方,一剂便愈。于是悉焚经方。呜呼!浩功名大缪。幸有绝艺,可以起死。而深讳其事,友以能活人为之悔。自范公视之,浩可谓不仁者哉?浩不善用其所能,而强为其不能,宜其败也。

    以船活人

    【宋史】

    《胡宿传》:宿为杨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以蔫为馆阁校勘。

    辩狱活人

    【潮州府志】

    宋刘允,字厚中。登绍兴四年第,历官知化州。有累年治不决之讼百余案,公数日决之。属县吴州,民之煮监者,家畜器械,以备冠令凯赏典,尽捕之以为盗。法当死,遂力辩其冤,全活者五十余人。

    一能活人

    【苏黄门龙川略志】

    许遵议法虽妄,而能活人以得福。予谪居筠州,筠州守许长卿,遵之子也,言其兄弟及诸子仕宦者,十余人,而郎官刺史至数人。予复叹曰:“遵之议妄甚矣。”而子孙仕者,若是其多也。一能活人,天理固不遗之。

    以符活人

    【仙传】

    蔡环,字伯瑶。师老子,受太上阳生符,还丹方,合服得道。后人常以阳生符活已死之人。但骸骨存者,以符受之即活。

    发冢活人

    【仙传】

    茅盈有仙道,能掘地发棺,尸皆复活,人即起能言。

    施药活人

    【仙传】

    王锡,因大疫,入息山采药,散施活人。遇道士授以食风饮露之术,后饮甘露而升仙。

    羞面见人

    【马明叟实宾录】

    齐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刘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人。扇障何益?”

    剖涎见人

    【太平广记】

    天宝中,有高生者,病热而瘠。其臆痛不可忍,召医视之。医曰:“有鬼在臆中。”于是煮药饮之。有顷,呕涎斗余,凝固不可解。以刃剖之,有一人涎中起,初甚么麽,俄长数尺,高生欲苦之,其人趋出,降阶遂不见,自是疾间。

    左道惑人

    【新唐书】

    《班宏传》:宏为剑南观察判官,青城人。以左道惑众,谋作乱,事觉,诬引屯将规绶死。众凶惧宏验治即杀之,人心大安。

    妖幻惑人

    【金史】

    《石琚传》:时民间往往造作妖言,相为党与。谋不执,事觉伏诛。上问宰臣曰:“南方尚多反侧何也?”琚对曰:“南方无赖之徒,假托释道,以妖幻惑人。愚民无知,遂至犯法。”上曰:“如僧智究是也。此辈不足血阝,但军士讨捕,利取民财。害及良民,不若杜之以渐也。”

    详交不失人

    【抱扑子】

    《交际篇》:吾闻详我者,不失人;而泛结者,多后悔。

    知者不失人

    【论语】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以貌失人

    【记室新书】

    子羽,虽云于甚恶,以貌失人。史记淡台灭明,字子羽。状貌丑恶,孔子以为才部,既而受业,名振诸侯。子曰:以言取人,失之宰我;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太平广记】

    唐丞相卢携,风貌不扬。语亦不正,常呼携为慧,盖舌短也。韦氏昆弟,皆轻侮之。独尚书岫,加敬,谓昆弟曰:“卢虽人物甚陋,然观其文章,他日必为大用。”后卢果登廊庙,所谓以貌失人者,其韦诸季乎?

    【曾忄造类说】

    石文德工诗,马文昭以其貌寝,未尝接待。南宅王子延之门下无何彭夫人。文昭伤蛋。文德献拘词有云:月沉湘浦冷,花谢汉宫秋。文昭惊曰:“文德有如此作用,吾友不如南宅小儿知鉴耶?”乃接见之。

    壁后置人

    【晋书】

    《列传》:简文帝崩,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谢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失火烧人

    【晋书】

    《岑熊传》:熊学舍侧,有一人烧死。吏持熊诸生,谓为失火。熊曰:“已为卿卜得其人也,使从道南行,当有一人来问得火主朱者,便缚之。”吏如熊言,果是耕人,自言“草恶难耕,故烧之,忽风起,延烧远近,实不知草中有人。”

    元规尘污人

    【晋史挥尘】

    《王导传》:庚亮虽居外镇,而执朝廷之权。既据上流,拥疆兵趣向者金。导内不有平。常遇西风尘起,举扇自蔽。徐曰:“元规尘污人。”

    一字拔人

    【晋史挥尘】

    成都王颖为丞相,氦蔡克为东曹掾。克素有格量,及居官,苟进之徒,望风畏惮。初克未仕,时河内山简,尝与王衍书曰:“蔡子尼今之正人。”衍以书示众曰:“山子以一字拔人,然未易可称。”后衍闻克在选官,曰:“山子正人之言,验于今矣。”

    生哭人

    【晋史挥尘】

    《王济传》:齐王攸当之藩,济使公主与甄德妻长广公主俱入。稽颡泣,请帝留攸。帝怒,谓侍中王戎曰:“兄弟至亲,今出齐王。自是朕家事,而甄德王济,连遣妇来生哭人。”以忏旨左迁。

    逼人

    【晋史挥尘】

    谢安,字安石。弱冠诣王濛,清言良久。濛子修曰:“向客何如大人?”濛曰:“此客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栖迟东土。常住临安山中,坐石室,临深壑,悠然叹曰:“此亦伯夷何远?”

    咄咄逼人

    【书断列传】

    王修,字敬仁,仲宣之子。官至菱郎。善隶行书,尝就右军求书,乃写东方朔画赞与之。王僧虔曰:“敬仁书始穷其妙。”王子敬每次看,咄咄逼人。

    精神陵逼人

    【北齐书】

    高德正,为右仆射。纪纲朝政,多所弘益。文宣末年纵酒德,正屡进忠言帝不悦曰:“高德正恒精刘陵逼人。”

    老妪识人

    【世说新语】

    刘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有一老妪,识其非常人。甚乐其歌啸,乃杀豚进之。道真食豚尽了,不谢,妪见不饱,又进一豚,食半余半,乃还之。后为吏部郎,妪儿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问母,母告之。于是赍牛酒诣道真,道真曰:“去去,无可复用相报。”人曰:与同游,恍若明珠在侧,爽然照人。

    余霞照人

    【晋书】

    谢眺风华斧藻,当时独步。书甚有声,琴殊流美,亦犹薄暮川上,余霞照人。晚春林中,飞花满目。

    玉山照人

    【晋书】

    裴楷,字叔则,以清通用为吏部郎。时人称见裴叔则,如近玉山,映照人也。

    【唐独孤及昆陵集】

    陕州融史裴公行状,天姿英拔,德宇宏旷,武库森战,玉山照人。

    五色照人

    【宋王华阳集】

    《左街大相国寺释迦佛灵牙序》:仁宗觉性自然,大信三宝,始以梵仪宝华迎至禁中。且发祖宗御封,而灌以海上蔷薇之水,忽于甘露亢中。得舍利一,其五色照人。帝亲贮之琉璃瓶中。

    生物供人

    【江州志】

    晋张诠,字秀硕,南阳人。性情高逸,带经而锄。庚悦以其贫,授寻阳令禄之,欢曰:“古人正以容膝为安,苟屈吾志,亦何荣乎?”佛衣入庐山净社。客有食野鹿溪鱼而美者,夸于诠曰:“天生是物以供人,何其美也?”诠举列子曰:“蚊蚋口替庸,虎狼食肉,非天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也。”客大惭。

    以酒杜人

    【石林诗话】

    晋人多言饮酒有至于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