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最新章节!

    圣教信证

    后学

    闽漳张赓

    晋绛韩霖

    暨同志公述

    圣教信证题解

    《圣教信证》是韩霖、张赓两人合撰的天主教文献,有1647年韩霖序,附耶稣会西来诸位先生性氏,約共94面,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古郎(Maurice Courant)氏编目为6903号。

    韩霖,字雨公,号寓庵,山西绛州人,生于1600年,1621年举人,受洗名为多玛斯(Thomas)。卒于1644年。张赓,字夏詹,号明皋,昭事生,福建温陵(晋江)人,1621年受洗,洗礼名为玛窦(Matthieu),施洗者是艾儒略。在杭州任教谕,且与杨廷筠有戚谊,廷筠奉教后,遂亦受洗。

    本书中:(一)“圣教信证”

    论“天主教为至真实,宜信宜从。”作者从西士来华、天主立教、教义纯正诸方面加以论述,最后吁“请有志存养者,及时考究精明,庶几乾惕昭事。”(二)“耶稣会西来诸位先生姓氏”简介九十一位来华耶稣会士之国藉、生平、传教之地及去世之年、葬地并所著之书等。从方济各沙勿略至徐日昇,共九十多人。

    圣教信证目录

    圣教信证题解 49

    圣教信证目录 50

    圣教信证叙 54

    圣教信证 55

    耶稣会西来诸位先生姓氏 60

    方济各沙勿略圣人 60

    利玛窦 60

    罗明坚 61

    巴范济 61

    孟三德 61

    麦安东 61

    石方西 61

    郭居静 61

    苏如汉 62

    龙华民 62

    罗儒望 62

    庞迪我 62

    李玛诺 63

    黎宁石 63

    费奇规 63

    杜禄亩 63

    高一志 63

    林斐理 64

    骆入禄 64

    熊三拔 64

    阳玛诺 65

    金尼各 65

    毕方济 65

    艾儒略 66

    史惟贞 67

    曾德昭 67

    邬若望 67

    邓玉函 67

    傅泛济 68

    汤若望 68

    费乐德 69

    伏若望 69

    罗雅谷 69

    卢安德 70

    颜尔定 70

    瞿西满 71

    方德望 71

    聂伯多 71

    林本笃 71

    金弥格 71

    谢贵禄 71

    杜奥定 71

    郭纳爵 72

    李范济 72

    何大化 72

    卢纳爵 72

    孟儒望 72

    贾宜睦 73

    利类思 73

    潘国光 74

    万密克 74

    徐日升 74

    李方西 74

    安文思 74

    梅高 75

    卫匡国 75

    穆尼各 75

    瞿安德 75

    卜弥格 75

    汪儒望 75

    成际理 76

    张玛诺 76

    利玛苐 76

    王若翰 76

    聶仲迁 76

    傅若望 76

    刘迪我 76

    洪度贞 77

    穆宜各 77

    穆格我 77

    穆迪我 77

    乐类思 77

    林玛诺 77

    苏纳 77

    郎安德 77

    吴尔铎 77

    毕嘉 78

    柏应理 78

    鲁日满 78

    殷铎泽 78

    南怀仁 79

    瞿笃德 79

    白乃心 79

    陆安德 80

    恩理格 80

    方玛诺 80

    罗迪我 81

    杨若瑟 81

    石嘉乐 81

    闵明我 81

    郑玛诺 81

    徐日升 81

    圣教信证叙

    有同学友问于余曰:“天主教原从外国远方传来,诸公中华明理之士,辄信从之何说耶?”余曰:“因从远方传来,正以此为大可信之据,当务求明于理,惟此理为应信从耳。盖大西诸儒来自九万里而遥,并无别图,特为传教,必有至正至深之理寓其中为可察焉。余愈加详察,愈明见其真实,故不得不信且从之。凡人未尝其肴,弗识其味;未究其书,罔谙其理。试以虚心参考本教之编籍,其中道味奚若,则自分明了彻。庶几响往恐后,无庸讯余为矣。所谓虚心者,不自满之意也。使腹已满他物,虽有佳味,必皆厌而弃之。今余辈所以尊奉此教者,定有其说,略举数端如下。

    时顺治丁亥阳月既望

    河东韩霖雨公甫题

    圣教信证

    宜信而不信者,固执人也;不宜信而信者,愚人也。夫天主教为至真实,宜信宜从,其确据有二。一在外,一在内。在内者,则本教著述各端,俱属极合正理之确论。其所论之事物,虽有彼此相距甚远者,如天地、神人、灵魂形体、现世后世、生死等项,然各依本性自然之明,穷究其理,总归于一道之定向,始终至理通贯,并无先后矛盾之处。如环宇八方,纵横流注之江河,各分支派,而究归于海。如此比类,难以枚举。现有天主教翻译诸书百余部,一一可考,无非发明昭事上帝、尽性至命之道,语语切要,不涉虚玄。其在外之确据,以本教之功行踪迹,目所易见者。推而论之。则本教在内诸说,应知每端必有所指之正理。至所行之道,与吾人生死大事,永远祸福,必关系甚重焉。兹由外及内,略摘数端。

    一曰,世人肯冒死以证其言,则可信之据,莫大于此。今耶稣会诸西士,在中国传天主教者,皆从九万里,航海三年,长辞故国,永别戚友,涉风波不测,经杀人掠人诸蛮域,甘冒九死一生之险,以证其真教实理,云此外更无他真福之路。凡往他国传教者,虽生于远西,殁则随葬其地。来中国之修士,论同行,虽多有其人,实到此中,十仅三四,多中途遇疾病盗贼风浪而亡。从一百余年以来,后先至中国各省,存居本堂,殁立庐墓,不婚不宦,谢绝利名,专事天主传教为务。若为图名利而来,则又于其所冀望真福之意正相反矣。且传教者,多系世家子,修道之初,即弃功名赀财,方可入门。远涉九万里,须自备多金,以为三年航海资斧。设有一窭夫于此,令其泛苦海,历危疆,许以荣名厚利而绝其归途,彼岂肯离故土宗亲,飘然去国,为冒死之游者;况现有爵有赀,肯轻弃而去乎?试观黄冠缁流,未必有为传其教,自费多金,并甘受漂海三年之艰辛者也。今西士上敬天主为天下人民之大父,下视吾人为同父昆弟,爱之如己,劝以生世同敬大父,身后同享永福,同免永祸,此实为远来之意。可见所传之教,自是正大至理,万无容疑。不然生世虚受如是多苦,后世又无真福之实望,虽至愚亦不出此矣。

    二曰,若止有一二人,于一时一处,受多苦,传行此教,犹可疑其人为憨不晓事。今传教于各国者,无虑万人,咸名士也。其已至中国者,唐贞观后,景教流行,陕碑可证。姑不遐论,自明万历间,东西两海道通以来,约百有余年,相继而来传教者,独耶稣一会,约百余士。胪列姓名附后,并详初至之年及所著之书,与其卒葬处所,现在何省,历历可考,无所置疑。然诸修士,皆冒险历苦,如上所言者,无他,特为明告中士曰:人间世,非吾辈真福永乐之地,最久不越百年,必竟死亡,世福与之偕亡。但人死,其灵魂永存不灭,断断无转生之理。夫天地万物,有一大主宰,为吾人公共之大父,定须钦崇之。钦崇者,身后享永远之福,不则受永远之祸。此皆有实理可证,明著于篇,无一可疑。我辈均为大父之子,犹一家昆弟。渠意以为我既幸知,不尔明言,则于钦崇大父之义,未为克尽,揆之昆弟亲爱之理,亦缺然矣,以故甘冒万死远来忠告耳。譬之行旅,有告之者曰,幸稍缓步,前途有强客,行未几,复有告之如前者,虽急于行路,不能不停步却回,询明果否也。兹前后百余修士,不避艰险前来,众口一辞,告我以身后永远赏罚诸大端,奚不询明而亟信乎。即既不询不信,亦当顾虑而自思曰:兹百余修士之言,果俱属子虚乎?倘若所云,我日后一旦不测,失福罹祸,虽悔何及乎?

    三曰,百千庸人之言,不若一明哲者之理论为可信。今远西修士未可泛视,髫龄修道,平生读格物穷理天学诸书,探讨精微,考取三科进士。彼中学问博通者,必在修道之门。其余不系修道之进士,多来受业,皆经其考拔者。论明季以来,入中国诸修士,所著天教之书不下百部,外讲格物穷理性命历法等学,亦有数十部,久行于世,其各书名目详后。内所论者,上而诸天性情行动照临,中而空际变化、云雨风雷霜雪等,下而修身齐家治平大道。又四元行土水气火之象,草木五谷百果所以生长,鸟兽所以知觉,人类所以推论,灵魂所以不灭,并所制便用省力诸器,测天诸仪、自鸣钟、望远镜、各图像画法等项,凡上天下地,宇宙万汇,无不推测诸所以然之理,穷极性情,发明效验。然此等学问,西士皆目为余学耳,惟所传天学教法,则为吃紧之要学。今相较论,余学种种既皆有实据如此,则其所谓吃紧之要学,岂不更有实理,愈有实据哉?我中士岂可但留心于远西余学之历法画法、奇验器具,而独无意于要学之教法乎?夫正理惟一,不以中西之人地而有别;正教亦惟一,中西无二天,则无二天主,而其教为中西之人所当共遵也。从古以来,中邦止有身世五常,尧舜孔孟之道,并无他教可以比论,历代相传。后来者,故不以为前儒之学有所不足。至于佛老空无之虚谈,又何足拟,正儒无不辟之。今天主教,既有生前死后之明论,补儒绝佛之大道,后来者,岂犹可以为前儒之学全备无缺,无不足哉?

    或曰:“予不论中西,以心教为本,予安义命,思言行,求合于理,毫不敢妄行残物。心既善,则事事皆善;心不善,则事事皆不善矣,何用教为。”答曰:“心教者,良心天理之说也,依此而行,亦可至于善福之地。不然,则自知有罪,自知应罚。但所谓良心天理,原为天主之命,铭刻于人心,不可不知也。是以遵从天理,即顺主旨;悖违天理,即犯主命。姑设一喻,有人于此,年稚离散,未睹父面,及长,心颇良善,动静云为,莫不敬谨,初未敢获戾于人。或告曰,若翁在兹,宜趋致礼,展谢生育之恩。乃为子者,漠不关情,弗加谘询,斯可谓善人孝子乎?今天下多教,各立门户,各自谓真主,敬之不啻如父。我既知天地真主惟一无二,竟不肯明究而尊崇之,以感谢其生养诸巨恩,则我心虽曰向善,果可谓真善否乎,抑可谓依行心教乎?夫行旅遇告有强人,犹以为可信,今明理修士,前后接踵,百有余人,跋涉九万里,特来告我曰,向所行者永祸之路耳,乃反不以为可信,有是理乎?尚得固执其心教乎?每见世人图一时之福,免一时之祸不惮尽竭心力。至于得永福,免永祸,膜外置之,不加考问,亦可曰理乎,曰心教乎?岐黄之书载保命养身之方,摄身者,悉心恭详,求合其法;今天学多书,备论永远常生,保全灵性之道而漫不省览,未审其理何在,而心教何益乎?士子穷年攻苦,欲得浮名及微暂之世福,闻日者妄言吉凶,实无根之谈,信为可望可惧。至天学篇籍,皆以正确至理论真实吉凶之所在。生死之端终不以为可望可惧,又安可谓依天理、依心教乎。况所谓心教者,即性教也。然人性有气禀之偏,则未免有过不及之差,而率性立教者,亦自有所不知,有所不能也。天主教为天主亲立之教,故无过不及之差。但因有明理者,以本性度之,或遂以天主教为人所立之教耳,故天主特显超性之据,性力所不及之圣迹,以醒悟之。亦有蒙昧者,未尝察明正理,止以肉目所见为是,天主爱人笃挚,另示可信之据,而即以肉目所易见者,补其明悟所不及焉。盖天主降生,在世三十三年,亲传圣教时,经载多行圣迹。如不用药物,疗不起之沉疴,命聋者听、瞽者视、喑者言、跛者行、死者复生。巨浪雄风,命息即息;虐魔恣害,命退即退;天地鬼神,悉畏敬之,莫不遵命。当时亲见如是圣迹者,百千万众矣。又天主未降生以前,上古先知圣人,将降生所行之事,预录经典,后降生时,与古经所纪,一一合符。其降生后,历代圣贤更多,所行超性之效,圣迹无算,至今不绝,斯皆足证天主教为至真实,讵非天主亲立教法之明徵欤?

    又史载天主降生后,一千六百年来,致命圣人,凡一千一百余万。其致命缘皆证圣教之真实,虽至捐躯,必不稍背也。且录致命者,不但以数多为奇,原以盛德为重。严察其心,皆诚意谦虚,笃信正教之理。详考行实蠲洁修身,朝夕以忠孝慈爱为务。言其学,大都俱格物穷理之名哲,及临难授命时,皆安心甘愿,并无怨怒懊恨,邀图名誉之情。盖此等鄙情,圣教禁绝,犯之者为重罪,应受永罚。倘有役邪呼鬼,幻为异怪,以惑愚俗,逞术邀名,此为至恶,圣教防之,如鸩毒烈火焉。夫天主教,非人所立,再揭两端以明之。

    一曰,天主教要纲有二,先有所当知而信,后有所当行而守。所当知而信者,多系天主无限之本体、无穷之知能,极大且深,若止赖斯人有限之聪明,自不能尽知而信之。所当行而守者,如克己致命,多反背吾人本性之常情。若止赖己身功力,亦自不能全行而守之也。

    二曰,天主教之理并应守之规,虽多超越人之智能,大违人性之常情,究竟天下万国,真心信从此教者,无论男女贵贱,聪慧愚蒙,。难以数计。宁失赀宝功名、父母妻子,宁捐性命,膺苦至死,不敢悖畔教规。现有亿万致命者,可以考证。审此则知此教不属人立,系天主亲立。赖天主宠加德力,令之拒拂本常情,方能笃行坚守,终不移易;若本性之能力,定所不及也。

    或问:“所谓天主降生,行诸奇迹,不过得之传闻而已,真伪何由知乎?”答曰:“凡有可信之真据,而坚不肯信,则伦常亦将有变。如生我之父,我何由得知,不过因抚育家室。据而信之。又普天之下,未见国君者甚众,然国有君上,未有不知者,亦不过因临御规模,据而信之。又上古尧舜等事,谁人目击,因载籍相传,亦无有不据而信之者。倘必以目见为可信,则世代不同,天主即降生于今日,纵使天下各国都邑乡鄙之人,莫不既睹且觏,究竟于后世未见者复不足以为可信之据矣。但既以肉目所见,方为有凭,今中国各直省后开诸西士之坟墓,并现在各堂焚修传教者,可援证也。明朝首来中国传教,圣人方济各,所行圣迹异验,难以悉举。史载命已死者复活二十四人,人之疾病、海之风浪皆听命,立愈立息。此皆系圣人在世时,倚天主全能,所行之圣迹,所以证其传宣圣教,超越人性之力。其升天后,所显之圣迹更多,亦有现在都门修士亲见甚悉者。圣人之形体现在小西卧亚府,历一百二十余年,并未朽坏,凡前后来中国传教者,俱经亲见。若必竟以肉目为据,仍言无天主降生之事,亦将无先圣超性之圣迹矣。后列一端更出圣迹之上,并为诸异验之第一殊绝者也。试言之,无论东西南北万国士民,未见斯教之圣迹、超性之异验,而真心信服其本性能力不得明之奥理,又甘心坚守极难行之规诫,并极逆本性情之教法者。兹我辈交接传闻,远西百余士,咸格物穷理博达君子也,定志甘辞乡井,永离亲属,梯航山海,冒艰危万状,无非为传行此教,期斯人共臻永福之域而已。揆情度理,应知适从。请有志存养者,及时考究精明,庶几乾惕昭事,方为上达君子。若延至身后,则迟矣。幸无以一时之漫忽,遗永世之懊悔可也。倘西来修士复踵武而至尤冀后之同学者,续辑以志源源不绝之意云。

    耶稣会西来诸位先生姓氏

    后学

    闽漳张赓

    晋绛韩霖

    暨同志公述

    方济各沙勿略圣人

    纳袜辣国人。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甫至广东属地三洲岛,即去世。其肉躯迄今不朽,现在小西洋卧亚府天主堂内。其在世及逝后,行多灵异至今不绝。有行实行世。

    利玛窦

    字西泰,意大理亚国人。明万历九年辛巳至。先传教粤东诸郡,转至江西,后寓金陵。二十八年庚子,同庞迪我赍方物进朝神宗,恩赉极厚。钦赐官职固辞不受,蒙上眷注始留京师,偕庞迪我僦屋以居,日用取给于光禄遵上命也。至三十八年庚戌四月卒,御赐祭茔墓在北京阜城门外凌公栅栏。有行略行世。

    著

    《天主实义》(二卷)

    《畸人十篇》(二卷)

    《辩学遗牍》(一卷)

    《几何原本》(六卷)

    《交友论》(一卷)

    《同文算指》(十一卷)

    《西字奇迹》

    《西国记法》

    《测量法义》

    《万国舆图》

    《乾坤体义》(三卷)

    《勾股义》

    《二十五言》(一卷)

    《浑盖通宪图说》(二卷)

    《圜容较义》(一卷)

    罗明坚

    字复初,意大理亚国人。明万历九年辛巳至。传教广东,后回本国。

    著

    《圣教实录》

    巴范济

    字庸乐,意大理亚国人。明万历十一年癸未至。传教□□□□□□□后回广东。卒,墓在香山岙。

    孟三德

    字宁寰,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十三年乙酉至。传教广东。卒,墓在香山岙。

    麦安东

    字立修,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十三年乙酉至。传教江西,后回广东。卒,墓在香山岙。

    石方西

    字镇宇,意大理亚国人。明万历十八年庚寅至。传教江西,后回广东。卒,墓在韶州府。

    郭居静

    字仰凤,意大理亚国人。明万历二十二年甲午至。传教江宁,后往上海,复往浙江。卒于杭州,墓在杭州方井南。

    著

    《性灵诣主》(未刻)

    苏如汉

    字瞻清,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二十三年乙未至。传教广东。卒,墓在香山岙。

    著

    《圣教约言》

    龙华民

    字精华,西济利亚国人。明万历二十五年丁酉至。先传教江西,后进都中。至大清顺治十年癸巳卒,蒙世祖章皇帝赐银三百两,遣内侍祭奠,钦赐绘容一轴,墓 在北京阜城门外凌公栅栏。

    著

    《圣教日课》

    《念珠默想规程》

    《灵魂道体说》

    《急救事宜》

    《地震解》

    《死说》

    《圣若撒法行实》

    《圣人祷文》

    罗儒望

    字怀中,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至。传教嘉定县,后至浙江。天启癸亥年卒,墓在杭州方井南。

    庞迪我

    字顺阳,依西把尼亚国人。明万历二十七年巳亥至。即同西泰利先生进朝,遂留都中传教,后回岙。卒,墓在香山岙。

    著

    《七克》(七卷)

    《人类原始》

    《庞子遗诠》(二卷)

    《实义续篇》

    《天神魔鬼说》

    《受难始末》

    《辩揭》(一卷)

    李玛诺

    字海岳,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至。传教江西等处,后回广东。卒,墓在香山岙。

    黎宁石

    字攻玉,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至。先传教于浙江,后至上海,复至浙江。卒,墓在杭州方井南。

    费奇规

    字揆一,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至。传教河南,后至江西建昌,复往广东。卒,墓在□□□。

    著

    《振心总牍》

    《同年主保圣人单》

    《玫瑰经十五端》

    杜禄亩

    字济宇,意在理亚国人。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至。传教江西,复往广东。卒,墓在□□。

    高一志

    字则圣,意大理亚国人。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至。传教山西,崇祯□□年卒,墓在绛州南门外。

    著

    《西学修身》(十卷)

    《西学齐家》(五卷)

    《西学治平》

    《四末论》(四卷)

    《圣母行实》(三卷)

    《圣人行实》(七卷)

    《则圣十篇》

    《十慰》

    《斐录汇答》(二卷)

    《励学古言》

    《童幼教育》(二卷)

    《譬学》

    《空际格致》(二卷)

    《寰宇始末》(二卷)

    《教要解略》(二卷)

    林斐理

    字如泉,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至。传教江宁。卒,墓在江宁聚宝门外雨花台侧。

    骆入禄

    字甸西,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至。□□□□□□□□□□卒,墓在香山岙。

    熊三拔

    字有纲,意大理亚国人。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至。传教北京,天启年间钦取修历,后回广东。卒,墓在香山岙。

    著

    《泰西水法》(六卷)

    《简平仪》

    《表度说》

    阳玛诺

    字演西,路西大尼亚国人。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至。传教北京江南等处,后驻浙江。至大清顺治□□年卒,墓在杭州方井南。

    著

    《圣经直解》(十四卷)

    《十诫真诫》

    《景教碑诠》

    《天问略》

    《轻世金书》

    《避罪指南》(未刻)

    《圣若瑟行实》

    《天神祷文》

    金尼各

    字四表,拂览弟亚国人。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至。传教浙江。崇祯二年己巳卒,墓在杭州方井南。

    著

    《西儒耳目资》(三卷)

    《况义》

    《推历年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