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论雅俗共赏最新章节!

    前些日子有一位朋友来谈起朗诵诗。他说朗诵诗该是特别为朗诵而作的诗。一般的诗有些或许也能朗诵,但是多数只为了阅读,朗诵起来人家听不懂;将原诗写出来或印出来,让人家一面看一面听,有些人可以懂,但大众还是不成。而朗诵诗原是要诉诸大众的,所以得特别写作————题材,语汇,声调,都得经过一番特别的选择。近来读到《纽约时报·书评》(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二日)里多那德·亚丹的《书话》,论及广播诗剧的发展,说这种诗剧总要教广大的听众听得懂;这也许会影响一般印刷的诗,教作者多注重声调,少注重形象。他说形象往往太复杂,并且往往太个人的,而听的时候耳朵是不能停下细想的。但他并不主张消灭印刷的诗,他觉得两者可以并存。广播自然是朗诵,在我国也试过多次。合看这两段话,可以明了朗诵诗的发展是一般趋势,也可以明了朗诵诗发展的道路。

    亚丹的话不错,罗素·惠勒·达文鲍特(RusselW.Davenport)的长诗《我的国家》便是证据。这篇印刷的诗是准备朗诵的。据美国《时代周刊》(一九四四年十月三十日)的记载,去年九月间一个晚上纽约曼哈顿地方有一个读诗盛会,到场的四十人都是出版家,编辑人,批评家,诗人,以及一些爱诗的人,他们听达文鲍特第一次正式读他多少年来的第一篇诗《我的国家》这篇六十二面的长诗。达文鲍特始终能够抓住他的听众,他的诗无疑的对这些第一回的听者发生了效用。大家有一个很深的印象,觉得这篇诗是企图用美国民众的普通语言,将诗带回给民众,让他们懂。————《生活》杂志(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说这诗集出版是在十月。

    达文鲍特今年四十五岁,是一家钢铁公司副经理的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得过两回十字勋章。他作过十年诗;后来加入新闻界,却十四年没有作诗。所以说《我的国家》是他多少年来的第一篇诗。他做过《幸运》杂志跟《生活》杂志的编辑,现在离开了新闻界,做一个自由作家。他是故威尔基先生的最热心的信徒之一,一九四〇年曾帮助他竞选总统。

    《纽约时报·书评》(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五日)有《美国使命的一篇诗》一文,是评《我的国家》的,其中说到威尔基先生相信民主应该负起世界的责任,不然民主便会死亡,相信自由的体系和奴隶的体系不能并存;而达文鲍特将这些观念翻译成诗。文中说人们在这时代正热烈的想着过去的遗产,现在的悲剧,将来的战斗;在这重要关头正需要一种高贵的情感的鼓舞。达文鲍特见到了这里,他的诗“叫我们一面想一面感,叫我们放眼众山顶上,探求心的深处,听取永存的命运的脉搏”。

    《我的国家》原书这里还没有见到,只从上文提过的《生活》杂志,《时代周刊》,《纽约时报·书评》里读到一部分,《生活》杂志里是选录,不是引证,最详。下文成段的翻译除一段外,都取材于这里。这里说“本诗是作来朗诵的”。诗中大部分有韵,一部分无韵,一部分用口语。《时代周刊》说本诗谐和易诵,就是口语部分,也有严肃味。下文的翻译用韵与否,全依原诗。全诗开篇称颂美国是自由的家:

    美国不是安逸的地方。

    我们不停的从动作产生

    英雄的壁画和英雄的歌唱。

    我们还未将精神帝国造成,

    还没有在坟墓里发射光辉:

    但我们这冒险的出汗的子孙,

    尊敬迅速、强健、自由和勇气————

    这种心,它的思想跟着手走————

    这些人,暴怒着解放了奴隶,

    征服那处女地,教命运低头。

    我们是动的物件的建筑家,

    继成那“沙马堪”尖塔的成就————

    锅炉,钢条,螺旋桨,轮翼,其他,

    用来奔,飞,俯冲,听我们命令;

    从这当中自由的烈风灌哗。

    美国不是休息的国境。

    美国人“是动作的,愿望的人”。

    然而自由不是那般

    秀丽而优雅的情调;

    它的发育像战斗一样难,

    那么粗鲁,又那么烦躁,

    为的参加这时代的实际斗争。

    自由,它只是思想高深,

    血肉却是“不和”与械斗所造;

    这民族心肠硬,本领大:

    欺诈,劳工暴动,性,罪行,

    大家的意志明敲暗打————

    波涛的冲突毁灭了自己;

    诡计

    斜睨

    低声的图谋

    眨眨眼

    架子上手枪一枝;

    这些事现眼

    怕人

    人相杀……

    自由神可以引起恐惧与怨恨。它产生种种物品(“光亮的机器,可爱的,光亮的,教人难信的机器”),却说不出为什么来。于是乎引起了“否定”的信仰:

    我们看见了“无有”:

    我们见了它,见了

    “无有”————它的面……

    听见了它宣布

    “怨恨”的新秩序,

    那没有神的新秩序。

    (本段见《纽约时报·书评》)

    人们原来假定进步无穷,而且无苦无难,这一混乱可丧了气。“现在我们知道坏了事,自由害了人。”

    说到这里,诗人就问为什么美国伟大的成就不能给她的人民带来精神的和平呢?他于是将美国跟她的战死者对照,要发见他们是为了什么死的?这一章用的是流利的口语。《纽约时报·书评》以为更有诗意。这儿战死者拉里的老师说道:

    “我不知道他怎么死的;但是我想他

    是冲上前去,像在我们纪念球场上一样,

    我想他是凭着他那惊人的信心

    冲上前去;我想一定是

    这样,拿出了他所有的一切:

    他是个很大方的孩子。

    在我这方面我要说我相信拉里

    为一个道理,为一个原因而死,

    我相信他为自由而死。

    不信他除了敌人还会想到别的。

    我准知道他若在狐穴里

    曾想到自由,那决不是我们

    这儿从书里知道的自由。

    他想到自由的时候,他想到

    你们这班朋友坐在这儿;

    他想到我们这城市,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游戏,我们吃的好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