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南平县志最新章节!

    粤自五期相代,三辅共赞,燧人四佐,伏羲六臣,轩黄七辅,少昊四叔,实能金木及水。伊耆四岳,亦分阴阳为官。夏商用父,周重宾兴。以梦以荐,升举厥异。齐桓三选,修尚德贤。战国纵横,挟策干进。才辩渐开,文艺蒿矢。汉,公孙弘,始基对策,东方朔,肇赴公车。晁错,与贤良文学之选,仲舒,上茂才孝廉之举。元帝增弟子员,甲科为郎中,乙科为太子舍人,丙科补文学掌故。建初分四科之设,顺帝以年四十为限,擢高等而罢下第,荣路益广。魏有监试之官,吴立程试之科。晋试虞挚,为策问之始。举阮种,为廷问之始。宋驾幸国学,亲试诸生。齐策问秀才,不尚委牍。梁收寒品,并惠羊肆。南齐策生,贿赂买第。隋二科举人,初称贡士。炀帝大业,特科进士。唐含元殿试,加以口试。天宝策加诗赋,代宗宽命给烛。乡贡怀牒,鹿鸣赓宴。武后代阼,糊名覆校。宋太祖赐士宴钱。开宝宠开恩例。太平兴国乃定三甲,琼水锡宴,牓天增荣,端拱厥重春闱。咸平初立秋试,或以试官避亲,或以渡江择彦,少长既明,状元乃立,魁甲之誉,称纶宠焉。辽重长策,金设童科,亦逮有元,兆传花牓。明试八比,科目互异。清沿明制,二百余年,得人称盛。末季始停科举,广开学堂,而取士之途愈杂。轻文艺,而尚技术。剿泰西之学说,忘中国之经训,是所谓变本加厉者也。民国方兴,崇尚科学。京师有大学、专科,省有师范、正预二科,及中学校,县有高等小学校,乡有国民学校,皆取青年子弟,层累递升,以期造成有用之材。士生於今,亦一时之嘉会也。南平自宋黄裳大魁,科名之盛类镞镞,为桑梓光。夫人之传不传,不尽系乎科目,然以科目取士,固大有人在。而学校之设,亦以尊重乎教育。凡厥士人,其思所以殚心实学,而无负培养之厚也可乎。故历叙选举,以列於左。

    宋以前科第事宜,失传无考。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赐同出身,分为三甲,殿试分甲自此始。淳化三年壬辰科,糊名考校分五等,上三等赐及第,余赐出身。咸平元年戊戌科,是榜始为小录用绫,谓之金花,帖於卷首,载知举年甲行第,家讳私忌,登科人大书姓,小书名。咸平三年庚子科,分六甲,第四甲同进士出身,五甲同三传出身,六甲同学究出身,赐别科出身自此始。景德四年,闰六月壬午,御试制科举人。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始赐袍笏。四年,置誊录院,禁止监门防缉,解衣阅视始於此。天禧三年己未科,始有特奏名。宝元元年是岁改元,第一甲皆赐绯。皇祐元年至皇祐五年,始改四年一举为闲岁。嘉祐二年丁酉,是科亲试举人,凡进士与殿试者,始免黜落。熙宁三年庚戌,是年御试策一道,至七年以进士既罢词赋,所试策,即与制举无异。时政阙失,已许人上封事,遂罢贤良等科。熙宁六年癸丑,是年一甲二甲赐及第,三甲赐出身,五甲同学究出身。熙宁九年丙辰科,是年诏第一名以下并试律义断案,赐官钱,印小录,废明经科。元丰二年免试刑法,第一甲二甲赐及第,三甲四甲赐出身,五甲赐同出身。元祐六年辛未,是年兼诗赋人,第一场经义三道。专治经艺人,两场各五道,四场各策二道。绍圣四年罢诗赋,专习一经,廷对仍试策。崇宁三年甲申,是岁建辟雍,以待天下。每岁贡士,试中者释褐,三试不中,退归本贯外,三岁乡贡,谓之大比。宣和六年以贡士人众,特添省额一百人,赐御制诗。建炎二年戊申,诏分省额於诸路。绍兴二年壬子,是科初复诗赋仍额试。绍兴五年乙卯,初试南省,初场赋各一首,专经者本经义三道,语孟艺各一道,次论一道,次策三道,殿试策亦如之,自绍圣罢诗赋,至是始复。绍兴十五年乙丑,复经义,通诗赋、论、策为三场。绍兴十八年戊辰,经义、诗赋,复分为两科。绍兴二十七年乙丑,诏复行兼经义,如十三年制。绍兴三十年庚辰,是科经义、诗赋兼行。隆兴元年经义、诗赋,复分两科仍免殿试。宝庆二年丙戌,是时科举之弊,曰传,又曰换卷,曰易号,曰卷子出外,曰誊录灭裂,诏防戢焉。明洪武三年始开科,八股取士。永乐二年甲申,命工部,建进士题名碑於国子监。宣德二年,会试分南北中卷,以后沿之。崇祯十五年壬午,赐特用出身。查闽省中式,自洪武以后,或数十名,或一百数十名无定额。景泰八年丙子,始定额九十人。万历四十三年,增额五名。天启元年,特恩福建广额三名。崇祯三年庚午,广额一名。崇祯十五年壬午,广额十名。清顺治五年始开科,中式一百五人。顺治八年辛卯,中式百二十人。顺治十四年丁酉,仍中式一百五人。顺治十七年庚子,中五十三人为例。康熙二年癸卯,特恩加中十五名。康熙五年自甲辰会试,以策论二场取士,是科及明年会试仍之。康熙八年己酉,福建加中十名。康熙十一年,中额仍五十三名,副榜十名为例。康熙十九年庚申,补科加中十名。康熙二十三年加中十名。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加台湾府一名为例。康熙三十五年丙子,福建增十七名,共七十一名为例。至三十八年己卯,奉恩诏加十名。康熙四十一年分出官卷七人。康熙四十四年增五经卷三人。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是科中八十九人。雍正元年,恩科福建省加中额三十名,共一百十五名。谕乡会试二场,仍以孝经为论题。雍正七年己酉,各省乡试每正额十名,加中一名。十名之外有零数者,亦加中一名。雍正十三年乙卯,始革春秋合题。乾隆九年甲子,是科为始革去五经卷。乾隆十二年丁卯,是科以后,定额八十四名。乾隆二十一年,定例乡试第一场,试以四书文三篇,第二场经文四篇,第三场策五道,其论表判,概行删省。会试第二场加表文一道。乾隆二十四年己卯科场条例,首四书文三题,加性理论一道。二场经文四题,加五言八韵诗一首。三场仍用策五道。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是科以后,次年改诗归第一场,於第二场兼用孝经。乾隆五十一年丙午,是科以后,次年二场裁论,用经文五篇,以诗、易、礼记、春秋序次,乡会轮用。乾隆五十七年壬子,是科专用春秋,以后五经并用。嘉庆三年戊午,是科加额三十名。嘉庆十二年丁卯,加台湾一名为例。

    武科目,唐、宋、元通志未载。有明及清庚申科以前,武举中额,经耿精忠变乱之后,册籍无凭。稽考自康熙庚申科起,本科省中五十一名,辛酉中四十九名,甲子中四十六名,丁卯中五十名,庚午中四十八名,癸酉中四十九名,丙子中四十名,己卯中四十七名,壬午中四十六名,乙酉中四十九名,戊子中四十七名,辛卯中四十九名,癸巳中四十八名,甲午中五十名,丁酉中四十九名,庚子中四十六名。雍正癸卯中五十名,甲辰中四十三名,丙午中四十三名,己酉中四十六名,壬子中四十五名,乙卯中四十六名。乾隆丙辰中四十三名,戊午中四十四名,辛酉中五十四名,甲子中五十一名,丁卯中四十一名,庚午中四十六名,壬申中四十五名,癸酉中四十三名,丙子中五十五名,己卯中四十三名,甲辰中三十九名,壬午中三十八名。自是科后,武中额定五十名为例。

    拔贡自明崇祯乙亥始。清朝以十二年一举,逢酉年为期。优贡三年一举,每举通省六人。县学岁贡,三年两举。

    生员入学额数,雍正二年,谕增学额,小学改力中学,中学改为大学,大学照府额。南平学额二十名,自此始。乾隆六十年,南平学额加七名。嘉庆元年,南平学额加五名。

    选举科目

    宋

    太平兴国五年庚辰,苏易简榜。

    廖亚之

    雍熙二年乙酉,梁灏榜。

    江嗣宗

    淳化三年壬辰,孙何榜。

    叶 温

    罗 鼎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姚华榜。

    余 实

    洪 询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余爽榜。余或作徐。

    廖 淮寰宇志无。

    江虚舟

    大中祥符八年乙卯,叶齐榜。

    鲍 光

    天禧三年己未,王整榜。

    廖 淳洪、抚二州,推官。

    天圣二年甲子,朱郊榜。

    廖处平

    李 干屯田郎中。

    天圣五年丁卯,王尧臣榜。

    李 参赐中庸。

    天圣八年庚午,王拱辰榜。赐大学、中庸及儒行。

    吴 辅传见列传。

    景佑元年甲戌,张唐卿榜。

    张 拟

    吴 照宣教郎、信州判官。

    帝悯孤寡不得进,诏南省就试进士诸科,十取其二。又诏,凡年五十,进士五举,诸科六举,常经殿试。进士三举,诸科五举,及尝预先朝御试,虽试文不合格,毋辄黜,皆以名闻。自此之后,率以为常。

    宝元元年戊寅,吕溱榜。

    宋 綨

    余 凂

    李 纁幹子,朝散大夫。

    议试士法,富弼言:“殿试本武后,不足法。宜令有司第高下,引殿唱名赐第,罢殿试。是岁改元,第一甲皆赐绯。

    庆历二年壬午,杨寘榜。

    李 纬

    郑 先

    庆历六年丙戌,贾黯榜。

    李 绎

    叶斐泰通志斐作裴。

    杨师颜

    廖山甫

    范迪简

    皇祐元年己丑,冯京榜。至皇祐五年,始改四年一举,为闲岁。

    杨介石

    胡式职

    嘉佑二年丁酉,章衡榜。是科亲试举人,凡进士与殿试者,始皆免黜落。

    陈皋谟

    吴 潜越王宫教授。

    嘉佑四年己亥,刘辉榜。

    范 峒迪简子,漳州守。

    嘉佑六年辛丑,王俊民榜。

    范 峋1迪简子。

    冯 泽

    时试中礼部及御试下第者四人,侯官陈传其一也,传,字商老,著瓯冶逸事。

    嘉佑八年癸卯,许将榜。

    王 端传见文苑。

    治平二年乙巳,彭汝砺榜。

    练 毖传见列传。

    朱甲立

    按郡志尚有廖平,省志作廖子平。注云:将乐淳次子,初名铁柱,南安知县,累官宝谟阁学士,据此,则天祐三年之廖淳信为将乐人无疑。

    治平四年丁未,许安世榜。

    张 冕

    范 峵迪简子。

    杨 宇

    熙宁三年庚戌,叶祖洽榜。

    吴君称辅四子,解元、朝奉大夫、知州郡,赠正奉大夫。

    胡 璞传见文苑。

    是年御试策一道,罢诗赋。帖经墨义,士以各占一经,并论孟。罢春秋三传。分四场,初大经,次兼经,次论一道,次策二道。至七年以进士既罢词赋,所试策即与制举无异。时政缺失,已许人上封事,遂罢贤良等科。

    熙宁六年癸丑,余中榜。

    叶唐懿

    余行之

    叶 恕

    吴 辟

    林 修

    叶唐稽

    是年第一甲二甲赐及第,第三甲出身,第四甲同出身,第五甲同学究出身。

    熙宁九年丙辰,徐铎榜。

    宋宜甫

    曹将美

    宋 毅宋游志,作宗。

    尤 询

    余卞之

    蔡元方省志,作将乐人。

    是年诏第一人以下并赐律义断案,赐官钱,印小录,废明经科。

    元丰二年己未,时彦榜。

    叶唐稷

    吴 择

    罗仲彦

    朱 起

    张 齐

    时彦上或有李字,是年免试刑法,第一第二甲赐及第,第三甲四甲赐出身,第五甲赐同出身。

    元丰五年壬戌,黄裳榜。

    黄 裳第一人,有传。

    魏 任有传。

    范 嵎迪简子。

    特奏名屡试不第而收用之,谓之特奏名。按特奏名释褐,皆宋取士之科也。

    魏 容元丰四年,以明堂恩免解赴省。是年廷试,擢特奏名第一人赐同进士出身,假授承务郎,寻应博学宏词科。

    元丰八年乙丑,焦蹈榜。

    杨 烈寰宇志无。

    吴 常瓯宁知县。

    蹈旧志作熖或韬。是年颁三经新义。

    元祐三年戊辰,李常宁榜。

    吴 佸大庾知县,佸游志作括。

    黄尧俞

    邓 刚省志作邓光。

    范 峣迪简子。

    李 怺

    杨敦仁省志载入将乐,注云:闽书作剑浦人,常与杨时来往,论反身知命之学,异端佛老之非。

    元祐六年辛未,冯省志作马涓榜

    徐麟符

    胡 璪

    胡元勣

    是年立诗赋、经义两科,诗赋人兼一经,专经人不兼诗赋。每试四场,初本经义二道,语孟义各一道,次赋及律诗各一道,次论一首,次子史、时务策二道。专经者以经为主,兼诗赋者以诗赋为主,名次高下,则以策论参之。

    绍圣元年甲戌,毕渐榜。

    张孝裕

    杨循道省志作将乐人。

    绍圣四年丁丑,何昌方榜。

    冯躬厚

    练祇刚寰宇志无,省志云练或作陈。

    徐公辅

    诏罢诗赋,专习二经,廷对仍试策。

    元符三年庚辰,李釜榜。专用新经字说。

    杨道成

    李 麟

    朱齐旦

    大观三年己丑,贾安宅榜。

    张 浚

    陈 麟传见列传,省志作沙县人,闽书陈麟下有梁泽民,郡志亦载剑浦,省志以为将乐人,旧志不载,今仍之。

    政和二年壬辰,莫俦榜。

    尤 深

    范 珙游志作洪。

    廖 方

    吴 擢君称子,罗源知县,擢省志作权。

    尤 申

    政和五年乙未,何榜。

    吴 播君称子,传见列传。

    张宪武

    罗仁远

    张 俞

    刘天牧

    吴 溥君称孙。

    黄 举省志作尤溪人。

    宣和元年戊戌,王昂榜。

    魏 贯

    陈祗柔旧志作练。

    范 杞

    张时彦

    杨 申

    朱 允

    是年嘉王楷考在第一,朝廷不欲令宗室魁多士,擢次名王昂为首。

    宣和二年庚子,上舍释褐。

    范 悰省志无。

    宣和三年辛丑,何焕榜。焕省志作涣。

    吴芳庆传见列传。

    余 谊

    彭 泽

    李 邦

    尤 昱

    刘 浩

    张 杰为御史,有蹇锷风。

    宣和六年甲辰,沈晦榜。

    杨 谆

    柯 发

    宗 庠

    谢 方

    林邦彦

    刘 昱

    以贡士人众,特添省额一百人,赐御制诗。

    建炎二年戊申,李易榜。

    魏 郁传见列传。

    范 津

    伍 渊

    范邦彦

    郑 桂是科诏令省额於诸路漕台类试,以建寇,移於本州。

    绍兴二年壬子,张九成榜。是举初复诗赋仍额试。

    张大中

    廖 拱

    何 铎

    陈 迁

    伍颖达

    吴 淦浦城知县。寰宇志只有淦,无大中五人。

    特奏名

    罗从彦据谱八世祖京城,自豫章避难来家剑浦,生子二人,一徙沙县,一止镡城2,传见儒林。

    绍兴五年乙卯,汪应辰榜。初试南省,初场诗赋各一首,专经者本经义三道,语孟艺各一道,次论一道,次策三道,殿试策亦如之。自绍圣罢诗赋,至是始复。

    吴武陵焕章阁直学士,赠吏部尚书。

    绍兴八年戊午,黄公度榜。是岁免殿试。

    张 维传见列传。

    宗 序

    绍兴十二年壬戌,陈诚之榜。

    张廷杰

    蔡士龙

    罗无咎

    绍兴十八年戊辰,王佐榜。

    段有直有游志作友。

    宗 升

    绍兴十五年乙丑,复经义通诗赋论策为三场,是举经义、诗赋复分两科。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赵逵榜。

    廖 挺

    杨纯臣

    吴 渐漳浦尉。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张孝祥榜。祥或作孙。

    廖

    王宋端

    绍二十七年丁丑,王十朋榜。绍复行兼经义,如十三年制。

    石应城

    黄 藻传见列传。

    吴人瑞

    李信甫附父侗,儒林传。

    李友直侗子。

    绍兴三十年庚辰,梁克家榜。是年经义,诗赋兼行。

    李 淙

    张时发

    吴天常

    乾道二年丙戌,萧国梁榜。自隆兴元年,经义、诗赋复分两科,仍免殿试。

    陈 滂

    高人杰

    乾道八年壬辰,黄定榜。

    田 澹

    黄 衍

    陈 束

    宁 渊

    特奏名

    陈 瑀第一人。

    淳熙八年辛丑,黄由榜。

    高三美

    李三有

    罗大聘

    陈民望

    淳熙十一年甲辰,卫泾榜。

    郑 光

    李 衍

    鄞康成

    黄公信

    淳熙十四年丁未,王容榜。

    张显甫传见文苑。

    邓文举

    张如圭

    石中立

    陈备逯考韵书无备字,疑刚字,误分为二也。考通志逯系,旧志误写也。

    庆元五年己未,曾从龙榜。

    黄友直

    余 谈

    吴 焕广东检法宣教郎。

    范 倓

    廖起宗

    崇 炳

    杨子文

    杨 晏

    开禧元年乙丑,毛自知榜。

    廖 渭

    开禧三年丁卯,上舍释褐榜。

    邓子克寰宇志作剑浦人,乙丑进士。邓通志作赵,以为尤邑人。

    嘉定元年戊辰,郑自诚榜。是科及第郑自诚、孙德舆、黄宫柱三人皆闽人。

    陈 鹗旧志作谔。

    赵崇彪

    赵崇藩

    赵崇廑

    萧荣祖

    赵汝抚

    赵希咏

    嘉定四年辛未,赵建大榜。

    赵崇隆

    宁 柄渊子。

    赵崇鲁

    赵崇璘

    赵时夫

    赵时淳

    嘉定七年甲戌,袁甫榜。

    叶仪凤

    赵崇锐省志作鋔。

    刘次恭

    黄宜卿

    张 庚

    特奏名

    张 安游志,以为沙县人,尤溪县亦载其名,旧省志县志以为邑人。

    嘉定十年丁丑,吴潜榜。

    彭 申

    魏梦社

    赵崇濂

    陈 烨

    黄由行

    江 楫

    嘉定十三年庚辰,刘渭榜。

    游拱之

    杨 武

    冯 源

    嘉定十六年癸未,蒋重珍榜。

    杨浩然将乐志,以为其邑,作汤姓。

    杨淳子

    黄直卿

    宝庆二年丙戌,王会龙榜。

    赵必延

    赵必洪

    赵崇丽

    赵崇禩碑作。

    赵崇兑

    黄 复传见忠烈。

    赵必逢

    汤 冲碑作杨。

    魏 鼎

    吕 桥

    冯子威

    李 多

    叶 参

    叶 浚

    赵崇允

    赵崇霄

    赵崇照

    赵崇需

    赵崇宝

    赵必躬

    赵必曼

    绍定二年己丑,黄朴榜。

    杨武子

    蔡应龙

    邓焕章

    赵必衍

    绍定五年壬辰,徐元杰榜。

    吴一鸣传见列传。

    赵孟垓

    宗 良续题名记,良作艮。寰宇志无良,而以许合为邑人,游志载入尤溪,旧志从游志不书,今仍之。

    端平二年乙未,吴叔吉榜。

    吴 瑞宁化尉。

    赵孟岗黄志,岗作炯。

    蔡简夫

    尤垕之

    萧虞韶

    嘉熙二年戊戌,周坦榜。

    吴应本传见列传。

    张时中

    张希顔

    赵崇

    冯梦得史部尚书。

    汤 露

    淳祐元年辛丑,徐俨夫榜。

    谢 华黄志,作崋。

    陈 徽鹗子。

    黄应升

    赵若琎

    陈 采

    上合释褐赵若琎

    淳祐四年甲辰,留梦炎榜。

    张 弇

    汤逢辰省志作将乐人。

    淳祐七年丁未,张渊微榜。

    陈 雅第一甲。

    李公足

    聂渊潜

    陈 燮

    淳祐十年庚戌,逢辰榜。

    冯 宝

    王应丰

    郑元芳

    吴 珩珩旧作衍。

    李公儒

    宝祐元年癸丑,姚勉榜。

    吴元之乙科亚魁,湖州教授。

    赵必檖乙科,崇锐子,通志、游志作崇兑子。

    黄介龙

    王必谦国学。

    赵必崇彪子,宗学内舍。

    宝祜四年丙辰,文天祥榜。

    陈 桂甲科。

    赵必必兄,上舍甲科。

    赵 瑶阜子,游志作珤。

    严桂发

    邓观光

    聂庆隆渊潜子、隆,游志作龙。

    宋日隆

    开庆元年己未,周震炎榜。

    邓 俨文举从孙。

    范又新

    吴光国

    钟吉昌

    景定三年壬戌,方山京榜。

    吴 震应酉弟,德化尉。

    赵良爌上舍学谕。

    赵崇汝抚从子,上舍。

    杨自得

    赵必琏

    赵孟塾孟垓弟。

    咸淳元年乙丑,阮登炳榜。

    赵崇溥

    李 溶信甫曾孙。

    魏 应

    陈 鄂

    赵与橪

    赵必途崇鲁子,必琏兄。

    赵与澴

    赵必

    赵必太

    赵良玿必琏兄。

    赵必鍄必琏兄。

    赵孟领必琏曾孙。

    赵时仆游志,作傼。

    赵孟沐3

    赵时仿

    赵必仹

    赵孟溍

    赵必

    赵崇倘

    赵良琏

    赵孟绣

    赵良玕

    赵必锟必琏弟。

    赵崇钵

    赵必

    赵孟仲尚有赵孟某某,赵必某某四人,缺其名。按通志各县每科之后,又有宗子一款,皆载其名,而不著其姓,独於延平无之,疑赵姓登科之多,亦必宗子也。

    咸淳四年戊辰,陈文龙榜。

    赵必逳崇鲁子。

    范 联崇鍄弟。

    罗诚子

    赵必造

    宁 章一作璋,柄子,学士。游志尚有陈某赵时某二人,皆缺名。

    咸淳七年辛未,张镇孙榜。

    赵孟衍

    赵与玉第一甲。

    朱仲长

    徐孟张省志,孟作梦。

    罗太孙

    赵孟谦

    曹 辅孙。

    赵必凑

    魏有庆大学士。

    陈布禄

    聂 古渊潜子。

    汤 传乙甲,涣曾孙。

    冯士选梦得子。冯汤二人,省志俱属将乐。

    进士

    元

    元统元年癸酉,李齐榜。

    张 本传见文苑。

    明

    洪武二十七年甲戌,张信榜。

    王耈龙泉知县。

    洪武四年辛亥,始会试取中吴伯宗榜,一百二十人。诏行各省,连开科三年。是年秋复乡试,壬子癸丑乡试,至甲寅罢会试,遂不开科者十有一年,至十八年乙未会试丁显榜,四百七十二人,初选进士为庶吉士。二十一年戊辰任亨泰榜,初刻程文,第一名授修撰,二三名授编修,著为令。至三十年丁丑春榜,福州陈,山阴刘谔等五十一人,北人俱不与,诉不公再试夏榜,韩克忠等六十一人。

    永乐二年甲申,曾棨榜。

    李 镡靖江知县,靖游志作清。

    命工部建进士题名碑于国子监,命侍读学士王达记。

    永乐十年壬辰,马铎榜。

    叶 宜传见列传。

    先是己丑会试毕,值上巡北京,庚寅冬始回銮,至辛卯乃殿试,至三十一年乙未始会试于北京。再试下第举子,续取二十四人,并赐冠带,给教谕,送国子监读书。

    永乐十六年戊戌,李骐榜。

    骐初名马,御笔改骐。

    吴 恭传见文苑。

    天顺元年丁丑,黎淳榜。自宣宗宣德二年会试,分南北中卷,此后沿之。

    刘 璋有传。

    成化二年丙戌,罗伦榜。明朝科第得人,以是科为盛。

    罗 明有传。

    成化八年壬辰,吴宽榜。

    吴 珙恭之侄孙,户部主事,传见列传。

    曾拱辰新喻知县。

    正德六年辛未,杨慎榜。

    胡 琼有传。

    正德九年甲戌,唐皋榜。

    萧 歆韶之弟,兵部郎中。

    黄 焯传见列传。

    郑庆云有传。

    嘉靖八年己丑,罗洪先榜。

    王 滋池州推官。

    嘉靖十一年壬辰,林大钦榜。

    游居敬传见列传。

    万历二年甲戌,孙继皋榜。

    陈正谟传见列传。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黄士俊榜。

    邱宪章传见列传。

    天启五年乙丑,余煌榜。

    骆天闲传见列传。

    崇祯七年甲戌,刘理顺榜。

    金 章知博罗县,捐俸修学宫,岁饥极力赈恤,率义勇击贼,歼厥巨魁。调知合浦县,乞赐养归。

    崇祯十五年壬辰,赐特用出身。与宋特奏名略同。按旧志此条载十三年庚辰,今据题名碑改正。

    邓宗荩

    邓芳晖

    林润蓁传见列传。

    清

    顺治九年壬辰,邹中倚榜。

    吴 璞唐县知县。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蔡升元榜。

    黄宫柱传见列传。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施云锦榜。

    余祖训改名甸,福清人。江津知县,历吏部郎中,山东济宁河道,山东按察使司,顺天府府丞。

    乾隆十六年辛未,吴鸿榜。

    杨有光河南籍。

    乾隆十九年甲戌,庄培因榜。

    谢纯钦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王杰榜。

    官志涵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秦大成榜。

    危履亨世美曾孙,赵州临城县知县。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

    陈存远钦赐进士,恩点翰林院检讨。

    乾隆六十年乙卯,王以衔榜。

    应丹诏浙江义乌、陕西固城县知县。

    是科以前,癸丑会试,每经文一篇,以五经轮试既周,榜前五名,取每经之优者一人,后此始兼用五经。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陈沆榜。

    龚联奎四川安岳华阳县知县,升绵州直隶州知州,奏代潼川府知府。

    光绪三十年甲辰,谭延闿榜。

    郑元桢钦点兵部主事,改授广东龙门县知县。

    举 人

    元

    至正十年庚寅。

    周 祐第一人再举。

    宁 祐璋孙。

    孙伯颜

    至正十三年癸巳。

    尤 英

    明

    洪武三年庚戌,李升榜。是岁始,诏开科取士,福建四十名。

    张文衡

    尤 旻

    魏 谧

    洪武十七年甲子,黄维清榜。自甲寅会试后不开科,是年诏复乡试榜四十人。

    季 镛府学中式,任教谕。

    洪武二十三年庚午,张伯福榜。

    周 盛府学中式,永明知县。

    石 寿知州。

    洪武二十六年癸酉,林赐榜。

    祝 寿石城教谕。

    徐 贵俱府学中式,省志无。

    王 耈联捷进士。

    洪武二十九年丙子,李骐榜。

    萧 讷国子助教。

    建文元年己卯,杨子荣榜。旧志称洪武三十二年,闽书云建文年号己今诏书仍旧,今从改正。

    王 寿府学中式。

    胡昭善裕州学正。

    永乐元年癸未,陈用榜。期当会试,以登极未暇,因命再乡试。

    方 达

    朱 员雷州训导。

    章 纶俱府学中式。

    季 镡联捷进土。

    永乐三年乙酉,杨端仪榜。

    吴 恭府学中式,戊戌进士。

    王 礼第二人崖州学正。

    永乐六年戊子杨慈榜。

    叶 宣府学中式,壬辰进士。

    施 显观子仙居教谕。

    朱 隆

    梁 观教谕。

    永乐九年辛卯,林志榜。

    朱 经传见孝义。

    谢 瑗临山卫经历。

    张 清经历俱由府学中式。

    李 胜传见列传。

    王 胜教谕。

    永乐十二年甲午,何琼榜。

    邱 良府学中式,豹韬卫经历。

    范 顺教谕。

    永乐十五年丁酉,李马榜。

    包 耘台州训导。

    吴 寿湖州教授,俱府学中式。

    吴 宁华亭训导,以亲老改将乐,吴谱作善宁。

    永乐十八年庚子,吴观榜。

    朱 广茂名知县。

    高 祐东阳知县。

    陈 宗光禄寺丞。

    彭 寿

    朱 盟平乡教谕。

    永乐二十一年癸卯,汪凯榜。

    罗胜富

    陈德宗郃阳教谕,俱府学中式。德,游志作得。

    邓 富高邮州判。

    宣德元年丙午,林时望榜。

    王 屿耈子,上津教谕。

    张 斌俱府学中式。

    宣德七年壬子,林同榜。

    吴 惠第四人,闽县籍,聊城教谕。

    刘 祐北流教谕,俱府学中式。北流,省志作清流。

    符 节荆州推官,有政声。

    正统三年戊午,林侨榜。

    林 同儒士中式。

    景泰元年庚午,翁宾榜。

    施 观府学中式,香山教谕。

    陈 纶传见列传。

    景泰四年癸酉,许评榜。是年闽省中一百三十七名,八年丙子始定额九十人。

    刘 璋丁丑进士,传见列传。

    罗 明丙戌进士。

    天顺二年己卯,杨琅榜。

    朱 显府学中式,香山知县。

    胡 启宁陵教谕,治家严肃,居官廉洁,亲丧庐墓,乡闾推重。

    成化元年乙酉,赵榜。

    吴 珙恭从孙,壬辰进士。

    成化四年戊子,黄文琳榜。

    曾拱辰府学中式,壬辰进士。

    成化十年甲午,黄乾亨榜。

    袁 宝府学中式。

    王 福玙子。

    李凤翔应天中式,知瑞金县,八日即以病辞归,性劲特,于世寡谐。

    成化十六年庚子,吴造榜。

    郑 贤府学中式,广西都司都事。

    弘治五年壬子,林文迪榜。

    吴从周府学中式,岑溪知县。

    弘治八年乙卯,宋元翰榜。

    黄 清镠子,府学中式。

    陈一言

    弘治十一年戊午,林士元榜。

    陈邦彦第五人,宁国知县。

    黄 相清从孙,会稽教谕。

    萧 韶户部郎中。

    李时修郁子,府学应天中式,处州推官。

    弘治十七年甲子,黄如金榜。

    吴 泰传见列传。

    陈 福纶子,临桂县知县,俱府学中式。

    肃 歆韶弟,甲戍进士。

    陈 玙应天中式,肇庆通判。

    吴 臻府学顺天中式,知无为州。

    正德二年丁卯,林文俊榜。

    骆 升府学中式,星子知县。

    正德五年庚午,黄廷宣榜。

    胡 琼府学中式,联捷进士。

    正德八年癸酉,张岳榜。

    郑庆云友子,联捷进士。

    黄 焯中子,联捷进士。

    正德十四年己卯,陈公升榜。

    陈 绅府学中式,传见列传。

    嘉靖四年乙酉,林东海榜。

    王 滋府学中式,己丑进士。

    嘉靖十年辛卯,陈让榜。

    游居敬纶子,联捷进士。

    嘉靖十三年甲午,杨子克榜。

    黄 焲相子,改名,传见列传。

    嘉靖十六年丁酉,章日闇榜。

    吴必学府学中式,传见列传。

    罗 钟改名汝贤,南雄通判,慈和爱民,民咸德之。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洪世迁榜。

    陈应鹗附父绅,传见列传。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黄士观榜。

    邓应登府学中式,知太和县,慈惠恤民,莅任未期,以疾卒,民公惜之!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黄星耀榜。

    朱成文府学中式,传见儒林。

    黄成乐府学中式,传见列传。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黄懋冲榜。

    黄应林附父焯,传见列传。

    朱成武成文弟,传见列传。

    嘉靖四十二年甲子,王大道榜。

    宁 烈传见列传。

    万历元年癸酉,苏浚榜。

    王以蒙传见列传。

    朱廷献附父成文传,府学中式。

    陈正谟应鹗季子,联登进士。

    万历四年丙子,刘廷兰榜。

    林有梧瑄子,传见列传。

    万历七年己卯,陈文选榜。

    林大亨若桂子。

    万历十九年辛卯,黄志清榜。

    邱宪章丁未进士。

    应懋璜传见列传。

    万历二十二年甲午,王畿榜。

    黄梦瑞传见列传。

    万历二十八年庚子,周起元榜。

    陈国祯传见列传。

    万历四十年壬子,高崇谷榜。

    魏懋绩传见列传。

    万历四十六年戊午,戴国章榜。自四十三年甘汝挺榜,增中五名为例。

    徐尚卿传见忠烈。

    天启元年辛酉,范方榜。是科特恩,福建广额三名,共九十八名。

    骆天闲府学中式,乙丑进士。

    天启七年丁卯,戴震雷榜。

    宁永龄

    崇祯三年庚午,张能恭榜。是科广额一名。

    林凤仪府学中式,工部主事。

    金 章甲戌进士。

    邓宗荩紫阳知县。

    邓芳晖新繁知县,二邓俱由福州府学中式。

    崇祯六年癸酉,陆希韶榜。

    林润蓁钟鸣仲子,第五人,传见孝义。

    崇祯九年丙子,蔡高标榜。

    应人文安陆知县。

    王际显

    崇祯十五年壬午,何承都榜。是科广额十名。

    段国纪4思贤仲子,茂名知县。

    清

    顺治五年戊子,李维华榜。是年始开科,中式一百五名。

    邹仪周府学中式,任丹徒知县,传见列传。

    林润芝钟鸣子,永宁知县。

    段有綵彭水知县。

    应国贲南安教谕。

    吴金思立曾孙,平和教谕。省志无应、吴二人。

    顺治八年辛卯,陈圣泰榜。一百二十人。

    林 晋肥乡知县,省志作肥城。

    朱腾炜俱府学中式。

    金世祯章从子,知榆次、常宁二县。

    吴 璞江南籍,壬辰进士。

    顺治十四年丁酉,吴孟榜。仍一百五名。

    艾日华平和教谕。

    邱三捷尤溪学中式,传见文苑。

    顺治十七年庚子,吴道来榜。是科五十三名为例。

    彭长龄府学中式,历知锦县、临颍二县。

    欧 鸿顺天中式,滦城知县。

    康熙二年癸卯,李达可榜。时恩加中十五名。

    林 笔就日子。

    康熙五年丙午,蔡奎榜。自甲辰会试,以策论二场取士,是科及明年会试仍之。

    王祐之孙蕃孙。

    蔡邦英

    毛志伊念恃孙,省志无。

    康熙八年己酉,何龙文榜。是科复以八股取士,福建加中十名。

    危世美传见列传。

    康熙十一年壬子,林鉎榜。中额仍五十三名,副榜充贡监十名为例。十六年丁巳,特恩福建无。十七年戊午,并入浙闱乡试,十九年庚申,曾炳榜补科加十名。

    陈聘之武强知县。

    黄宫柱壬戌进士。

    康熙二十年辛酉,郑元超榜。

    谢圣扬传见列传。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邱坦榜。加中十名。

    杨凤羽安溪教谕。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萧洪梁榜。是科加台府一名为例。

    陈国柱府学中式,江南高淳知县。

    康熙二十九年庚午,潘金卣榜。

    谢 瓒第二人,附父圣扬传,见列传。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余正健榜。是科福建增十七名,共七十一名为例,至三十八年己卯,张远榜奉恩诏加十名。

    余祖训改名甸,福清人,丙戌进士。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施鸿纶榜。自四十一年分出官卷七人,是年增五经卷三人。

    应 宣莆田教谕。

    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林昂榜。

    余祖荫府学中式,甸弟,广东番隅知县。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江日升榜。是科八十九人。

    萧 泳江南溧水知县。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谢道承榜。

    李永芳第四人,江南当涂知县。

    何 彬山西潞城知县。

    施 晋附父中传,见孝义,闽县学教谕。

    雍正元年癸卯恩科,廖学信榜。

    何 炜广西阳朔知县。

    雍正七年己酉,陆祖新榜。

    陈梦鹤改名贺,湖广麻阳知县,改教谕。

    雍正十三年乙卯,黄元宽榜。春秋向用单题合题并出,是科始革去合题。

    卓元岱沙县籍,府学中式。

    乾隆九年甲子,朱仕琇榜。是科为始,革去五经卷。

    翁 晟侯官人。

    张逢泰

    乾隆十二年丁卯,黄元吉榜。是科以后定额八十四名。

    何 琇彬子,闽县学教谕。

    席 液四川泸州州同。

    乾隆十五年庚午,蓝彩琳榜。

    饶象仁第四人。

    杨有光河南籍,中式,联捷进士。

    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蔡延芳榜。

    谢纯钦甲戌进士。

    危履亨世美曾孙,癸未进士。

    萧元极愿昌籍,乐昌知县。

    乾隆十八年癸酉,骆天衢榜。

    汪 淳

    黄彤云

    叶日上瓯宁籍,连江教谕。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杨凤腾榜。

    施上炯府学中式。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恩科,张克绥榜。自己卯始,首场四书文三题,加性理论一道,二场经文加五言八韵一首,三场仍用策五道。

    官志涵第四人,联捷进士。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赖涛榜。

    林 烶霞浦教谕,升邵武教授。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翁霖榜。

    何维锦

    周润章府学中式,署清流教谕。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顺天郭思敬榜。练 纲清流教谕,升福宁教授。

    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张舫榜。

    朱

    施国柱

    邱 中曲周知县。

    许国梁

    乾隆四十四年已亥,张经邦榜。

    卢家元竹溪知县,历任云梦、黄安、来凤、利川等县,署宜昌分府。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陈从潮榜。

    曹有年武平、南靖教谕。

    宫廷桂建安教谕。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顺天裴显相榜。是科以后,次年改诗归第一场,於第二场兼用孝经。

    王之藩丁酉拔贡,国子监助教。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谢淑元榜,是科以后二场裁论,用经文五篇,以诗、书、易、礼记、春秋序次,乡会轮用。

    应丹诏乙卯进士,义乌、固城知县。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吴宏谟榜。是科专用春秋,以后五经并用。

    王朝俊

    龚宜之邵武县学教谕,先就景山官学教习。

    陈存远钦赐。

    嘉庆三年戊午,郑兼才榜。是科加额三十名。

    许卓然归化训导。

    嘉庆五年庚申恩科,张光浩榜。

    龚 绅宜之子。

    嘉庆六年辛酉,张翘榜。

    汪承荫历泰宁训导,凤山教谕。

    嘉庆十五年庚午,罗叶孙榜。

    包焕章宁德教谕。

    嘉庆二十三年戊寅恩科,叶大章榜。

    龚联奎宜之孙,绅子,联捷进士。四川安岳、华阳知县,绵州直隶州知州,潼川府知府。

    黄俊苑传见儒林。

    张祖庚癸酉拔贡,宁洋教谕。

    道光元年辛巳恩科,林文斗榜。

    李光笏

    王万孚侯官教谕。

    道光二年壬午,李家辉榜。

    欧梦白福州、建宁府学训导,泉州府学教授。

    道光五年乙酉,林扬祖榜。

    邱在濂本科拔贡,广东宜兴知县。

    道光八年戊子,郭礼图榜。

    李光国

    道光十二年壬辰恩科,吴景禧榜。

    陈国琦

    道光十四年甲午,林廷祺榜。

    黄世臣汀州府学教授,咸丰十一年殉难。

    叶祖绵

    高 鸿

    道光十七年丁酉,刘志抟榜。

    朱 绶

    道光十九年己亥恩科,叶修昌榜。

    曾世霖

    道光二十三年癸卯,曾照榜。

    陈国玙侯官、长乐、诏安教谕,福州府学教授。

    叶新榆直隶临城、南乐知县,升云南阿迷知州。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恩科,叶畊心榜。

    应登铭

    应銮阶平坡知县。

    道光二十六年丙午,黄维岳榜。

    李上林

    应上开

    胡云章永春学正。

    咸丰二年壬子,陈翔墀榜。

    王世錞第二人。

    张家模长乐、凤山教谕。

    咸丰五年乙卯。

    欧恩卿漳平、武平县学训导,归化县学教谕。

    咸丰九年己未恩科。

    蔡宗谟海丰知县。

    曾云清

    同治元年壬戌恩科。

    叶芳椿

    欧立元

    同治六年丁卯。

    胡逢文钦赐。

    光绪元年乙亥恩科。

    叶永滋光绪二年丙子,邓瀛洲榜。

    蔡友当永福教谕。

    光绪五年己卯,傅朝旭榜。

    欧良海

    光绪十一年乙酉,童其浚榜。

    蔡建贤政和训导,兼理松溪教谕、训导加同知衔,宣统二年卓异正荐。

    光绪二十年甲午,伊象昂榜是科加中三十名。

    章云汉第四人,签分广东藩库大使。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林志烜榜。

    郑元祯联捷进士。

    府学恩拔副贡

    明

    吴思立有传。

    吴思亨池州训导。

    朱成贤广西都司断事、署清远县事,有惠政,士民颂之。

    林应芳传见文苑。

    陈所蕴

    黄期豫

    叶成章承天通判,有政声,家居四十载,懿行可风。

    清

    徐大升顺治四年恩贡,广州卫经历,升琼州同知。

    萧 梁康熙癸巳恩贡。

    王 堂原名者堂,乾隆庚午恩贡,安贫力学,介自持。

    林 钟有传。

    陈元捷雍正癸酉拔贡。

    范振声乾隆乙酉拔贡。

    游袭宗嘉庆己未恩贡。

    危际唐道光乙酉拔贡。

    王世勋道光丁酉拔贡。

    邱昌煦道光己酉拔贡。

    王世晋道光己酉拔贡。

    张文漱光绪乙亥。

    陈振馨光绪乙酉拔贡。

    吕承尧光绪乙酉拔贡直隶 知县。

    陈厚华光绪西酉拔贡。

    邱延玺光绪丁酉拔贡。

    欧经凤宣统己乙酉拔贡。

    胡焕庚宣统己酉拔贡。

    府学岁贡

    明

    魏 宗知府,一作知县。

    宁 善丹徒知县。

    朱 焘江华知县。

    杨道恭

    官 懋荆门知州。

    吴 坚德安千户所吏目。

    吴 韶

    萧 韶

    徐 春新兴知县。

    萧 源传见孝义。

    杨 文博罗主簿。

    欧 澜

    刘 森昌化知县。

    朱 泗湘潭知县,有惠政。

    谢 瑞正德间,知贵池县,有政声。超擢南京按察司副使,未任卒。

    杨 恩增城县丞。

    吴廷绣英山训导。

    吴廷礼

    李时修后中式。

    陈 春知县。

    查 厚传见孝义。

    应 山南昌训导。

    吴良贵泰次子,晋王府教授。

    吴良甲泰三子,楚王府纪善。

    杨 清新兴教谕。

    杨 琼德庆训导。

    陈寿崇阳谷训导。

    萧崇礼附父源孝义传。

    吴良田广宁教谕。

    陈 祚纶子,富阳教谕。

    游 纶见子居敬传。

    林 缙见子应芳文苑传。

    李梦庚时修长子,相州训导。

    刘应蛟森长子。

    刘应凤森次子,潮州训导,与兄蛟皆称孝友。

    万 金乐昌知县,恬泊端严、有惠政,擢淮府审理,以养归。

    吴道宣传见文苑。

    官 鹗龙溪教谕。

    张体中传见文苑。

    徐登第传见。

    林若桂传见。

    黄 缙传见。

    吴必勤虞城教谕。

    朱民范严州教授。

    陈应桐传见。

    黄道充感恩知县。

    杨大武传见。

    黄应期永福教谕。

    吴会寅万州学正,晋江教谕。

    杨宗元训导。

    吴 谧思齐子。

    张 铎

    陈 璧训导。

    林人纪

    徐 奈连城训导,历升万州学正,孝於亲,因辞归养。

    骆良图教谕。

    徐 查镇南卫训导。

    杨道南留守经历。

    邓可大

    王学易教谕。

    吴廷相

    车任重训导。

    刘 达文和子,兴化府训导。

    甘懋勋

    余一跃

    林 沛应芳子,建安训导。

    张问达

    段思贤传见。

    李廷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