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南平县志最新章节!

    古称铜鞮、阿房之宫,章华、姑苏之台,结绮、临春之阁,固赫然名於一世者也,而今安在哉?然兰亭之会,柳州之游,因右军、子厚而显。浣花之溪,辋川之墅,待杜甫、王维而传。何帝王之宫观,不若文人学士钓游之迹也。往往以一人一时之俯仰流连,遂使山川生色,后人思之而不能置,名因以永焉。南平自晋雷焕之子携剑成龙,从此剑州、镡州,名播海内。其他或物因人重,或地以事传,贤士大夫物色而标榜之者,不胜枚举。岂必尽周明堂,鲁灵光始堪仰止哉!故游明翠之阁,登百角之楼,如黄鹤、岳阳之或遇也。寻藏春之峡,访咏归之堂,如东山、舞雩1之未远也。眺画屏之轩,过水云之村,如阆风、蓬莱2之可即也。城乡寺刹林立,不下数十,有田粮者三十有四,皆踞山林泉石之胜,所谓:“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至若世家之绰楔,前贤之庐墓,昔人之碑碣,磨崖题字,凿石铭功,其足为宝贵者不乏,非皆胜迹之所留耶?故并志之,以著於篇。

    【注】

    1.东山舞雩:东山,《诗?豳风》篇名,表现战士胜利返归的喜悦心情。舞雩,《论语?先进》:“浴手沂,风手舞雩。”祭天祈雨之处,有增树木。

    2.阆风蓬莱:均指仙境。

    越王台在县城北百丈漈,又王台,亦名越王台,相传皆汉时越王筑。

    桔溪钓台县东南,宋吴仪筑,杨时有诗。

    望夫台在长沙下里,宋王琅之妻,假彩女,夫出久不归。彩女晨夕登舍后山望之,邑人遂称其地为望夫台云。

    溪山伟观台在旧州治西,有小亭,宋真德秀有记。

    隐鳞洞黄裳有诗。

    藏春峡吴仪别业,杨时、李侗、黄裳、王汝舟、胡纶各有诗。

    水云村在衍山下,黄裳有记。

    天趣园县东南,杜溪里上。有盘陀石,方广丈余,四山环峙,清泉涌出。佳木荫森,境绝幽雅。宋李侗、朱熹二先生,尝游息其上。明李东阳有诗。

    观物园城西马坑,明参政黄焯娱亲之所。游可斋传云:观物园在郡西,离公所居不数百步,倚山麓,有泉石之胜。公筑室徜徉其间,奉亲之暇,读书吟咏自适。时或对客投壶弹棋,或飞翰作大行书,皆精绝。有丐文者应之,咸关理道,树风猷,否不与也。焯有小兴诗。

    菊香涧胡琼有诗。

    万福精舍在溪南,内有张楷“妙觉嗣宗”,余思复 “说第一法”,黄晋良“万福精舍”匾,字画甚佳。东序壁上,有许遇画枯木竹石,僧珍护之,今移置东堂。正中庵在第九峰。第八峰下产茶,康熙间,僧隐峰精於选制,号“龙团”,色白味清,堪与“日铸龙井”争美!自后罕知其制法,茶树亦渐稀少。乾隆十一年,知县苏渭生改祀龙神,诸匾俱悬后殿,知府张楷有碑记。

    九峰精舍明胡琼建,有喜客见访诗。

    茶 苑黄裳有诗,宋吴仪游息之所。

    竹 溪宋吴伯长元之爱剑溪,筑室其上,绕庐植竹,匾曰“竹溪”。瑞州状元姚勉为之序。

    醉吟轩邓肃有诗。

    画屏轩宋蔡襄舟宿延津诗:“画屏曾倚孤舟看,今日孤舟看画屏”。

    仪凤轩桔溪,明游居敬幼读书处。

    补过轩府署内,知府彭澄建。

    九峰亭

    云深亭俱元妙观前。

    聚星亭旧县治后,元至正中废。

    闲云亭

    化城亭俱兴化寺前。

    绿阴亭杨时有诗。

    共乐亭城东石岩之巅,宋时建。元至正中,废其址为城垣。

    洞云亭城东,明洪武间改为盘诘所,寻废。

    百花亭明改水东坊。

    南溪亭在溪南,又东门亭,洪武元年建,永乐十四年圮於水。正统五年,通判李杰建西门亭城西嘉应庙,北门亭北门外,元至正间圮。

    老圃亭在咏归堂之前,宋吴仪居此。西北山麓,又创暗香、虚心二亭。

    仰高亭旧府学前,明正统十一年,知府王彪建。

    应雨亭城西县学后,成化间,知府郑时祷雨有应,知县王贯构亭刻文以纪其事,弘治十一年毁,胡谧有诗。

    鳞瑞亭在城西,林希元有记。

    剑归阁即化剑阁,在府治北,李纲书碑尚存。明施中诗:“渺渺平津东阁开,几番风雨更徘徊。神龙恐识游人意,仍化丰城宝剑来”。

    明翠阁东门外,紫霞洞下。岩前左畔有接龙桥,祀送子观音。凤冠岩,祀老佛。清康熙三十一年建,乾隆二年并二十七年重修。嘉庆间复修。同治年毁,是年重建。光绪二十年僧真觉募捐重修。

    凌虚阁即百角楼,祀唐先锋李系。

    冷风阁面仙山,俯剑潭,登者有出尘之想。

    步云阁溪东,宋吴仪建,久废。

    闻猿阁以其望闻猿洞,故名。

    妙峰阁在城东黯淡院前,对高峰。旧有宋蔡襄题字,及李孝彦草书。

    环演阁在尊经阁旁,又有衍山、魁星二堂,遥碧轩、肃容亭,俱宋时建,元至顺二年,郡守文富撤肃容亭,建思诚堂。明洪武二年,知府唐铎改魁星堂,为文昌阁。永乐十七年,知府方改环演阁、衍山堂、遥碧轩,为教官廨舍。

    御书阁在礼殿之后,讲堂之前。宋绍兴十一年,郡守季文渊建。嘉定十四年,郡守陈忠重修。元至大四年,教授揭佑民改名宝章楼。明正统九年,知府王彪毁之,以其址为明伦堂甬道。

    垂虹阁府治内。

    赋梅阁在府学内,明伦堂后。

    衍仙堂在旧州治,据山之阜,溪山环绕,有登览之胜。

    琴 堂宋朱温之建,吴仪为主序。

    仪郑堂吴少綝方庆筑,以祀其父雷州刑曹公觏,邓肃为之记。

    明德堂推官署内。

    一鉴堂北门外,游居敬有记。

    剑溪草堂延平书院侧,明郑庆云建,汪伟为之记,鲁铎、顾磷有诗。

    咏归堂在城东崇福里,宋吴仪隐居其中,宋杨时有诗。

    双溪楼在府城东,又有双溪阁,在剑津上。

    市隐楼在府城外溪东,宋吴仪建。宋杨时有市隐楼诗。

    和静庵有李侗自咏诗。

    清远楼在府城南、久废。

    大观楼在府署宅门外左侧,旧名吸江楼。

    塔

    双石塔一在水南九龙岩巅,一在水东鲤鱼山南塔山岭,明万历三十三年建,有叶向高记。

    明翠塔在明翠阁右旁。

    金山塔北门外金山下。

    万寿塔漳湖坂村尾。

    峡阳塔乾隆二十三年建,有何昌茂建塔序。

    光孝铁塔在天宁寺大门内,民国元年道署卫队兵折毁铁塔,取其古铜塔顶,仅留下层铁围。

    铜 塔在汾常里宝善庵,高盈丈,四方各二尺余,其色青紫,不知何代物。嘉庆十年有匪徒欲毁而取铜,持斧往击,村民觉时,已损其一角。

    寺 观

    天宁光孝寺在府治西,唐天宝二年建,名广济。宋咸平七年,改名景德。崇宁中,改名崇宁。政和六年,改名天宁,七年加赐万寿字。绍兴七年改名报恩光孝。元至正二十年毁,寻复建。明永乐景泰重建,以为祝圣之所。成化二十三年复毁,弘治元年住持僧能持募众重建。正德四年毁,都纲德溥募建。嘉靖三十五年,知府彭澄改新门殿匾曰 “万寿山”。清乾隆十八年,殿墀添建两寮,至同治初,寺无住持,改作万寿宫。知府赵均,以寺右屋二进为育婴堂。民国元年,兵队将三宝佛像毁,殿壁尽坏,次年全栋倾塌,仅存基址。寺后西偏,有地一大片,上至后山,原属保甲局。民国四年,知事林扬光,奉官产处,卖与泉州人蔡瑶文为果园。

    普通寺梁普通元年建,旧为院,元至正五年改名寺。淳熙元年毁,宣德五年重建。寺在府治后,西山岭上,弘治十三年迁寺以广学,遂改建於紫云冈头,即今所也。西寮为梅山寺派,寺改建学,寄居於此,今梅山僧派已绝,其西寮嘉庆六年知府广善、知县童德本,改为养正书院,后改剑津书院,今废,基存。

    普庵堂在县治后,乾隆五十七年毁,嘉庆九年里人重建。

    龙山堂在龙山平冈,祀元天上帝。

    龙华庵东门内招福坊圆井,龙山左支之麓。

    北镡精舍清乾隆十二年,僧通誉建,俗呼新庵。

    玉清官城北龙山麓,民国五年邑人募捐大修。

    紫玄宫城东,中和坊,清同治初年建,祀大华山、邱、王、郭三仙祖师,时著灵应。殿宇崇宏,溪山拱秀。惜光绪年毁於火,十六年改建於后殿。

    哪吒庙原在十字街头岭畔,久圮为园,庙移岭下。

    武当别院樟抱坑,祀玄天上帝,建於范姓,俗呼范公堂。清康熙六年七月建,乾隆十三年修。

    慈荫庵在城大北门坊山麓,清光绪二十三年,邑人募建。

    圣君堂在北门内北山上,祀张圣帝君,及雷电等神,凡祈睛祷雨,向俱设坛於此。

    圣者堂梅山上,府儒学后。

    萧公庙梅山上圣者堂西,祀宋萧法明。

    晏公庙在紫云山东麓,十富桥头南,祀晏公,盖水神。清康熙三十五年,巡道白璧琛祈雨不降,夜梦黑面长须神人,告曰:不请於我,焉得雨!明日遍询,佥曰:必晏公,祷而迎之,倾雨如注。嘉庆六年毁,十三年里人重建。

    华光庙城内外共八所;一在延福门内酒务巷,一在东郊马站,一在水南,一在西郊马坑,一在西郊西铭桥,一在新兴里渎溪,一在崇仁里学林,一在灵盖洋头。

    三义殿延福门内,剑浦驿左。清顺治间,建祀汉昭烈帝,及关、张二杰。

    铁像堂城东南,巡道署前街北,宋祥符间建,以铁铸真武像,故名。正统间,逆寇邓茂七,薄城下寨,见延福门城头,黑帜隐隐七星,有披发神人,仗剑其下,寇心惊疑!不久遂败。

    准提阁在西郊虎头山东麓,一在紫云岭畔,清顺治四年建。康熙十五年,知府任宗延,为李侗改建御书阁。

    玄坛庙紫云山西麓。

    三圣楼紫云山普通寺西。按三圣,周、陈、王三位。俗称唐时土人,生而正直,死见灵异!土人祀之。以庙一在道南祠下,香火极盛,祷赛无虚日;一在铁像堂后,祈祷亦众。因迫近巡道署,乾隆八年遇灾,拆去庙前亭,无复向时阴森气象。至道府县署内,皆有祠祀,道署尤彰异迹,奉之必虔,不敢亵。其他结砖为座,垒石成龛,以奉香火者,不可胜数。柴坑又有九牛三圣府,县胥役,每岁二月初五,三月二十四,七月十二,必洁牲醴往祀。

    白马庙府学前,祀华光神。

    五帝庙在卫后,明崇祯壬午年建,乾隆八年毁,乾隆二十八年重建。其一在东门外,明翠阁前,名五帝楼。

    观音堂府城隍庙后,一在通判巷,一在东门外,宋嘉定二年建。学粮仓,又有观音楼。

    以上城内

    城内废寺

    梅山寺在城东梅山上,宋绍兴二年建。初为招福院,元改为寺。“梅山朝旭”,为延平八景之一。明天启乙丑,改建府儒学。

    杨将军庙积宝山顶,乾隆二十年毁,里人重建,今废。

    七星堂杨将军庙左,今废。

    西林寺在城东南,五代梁建。宋朱文公谒李延平受学,尝寓於此,今废。

    高山堂城东北隅,万历初,知府林梓,改为兴林寺,亦废。

    灵宝堂府治东南,宋祥符间建,久废。

    西竺寺在龙山下,康熙间建,乾隆十八年毁。

    城东寺观

    东岳宫旧在紫芝岭坊,明知府彭澄改建於藏春峡。乾隆十三年,知县苏渭生重建大门,庙貌特加宏敞,前设戏亭。后殿原有地藏堂,今废。有井泉极冷。

    法云庵溪东五里许,明万历间建,名新庵。清顺治庚寅改今名。庵前后松林蓊蔚,颇堪消夏。宣统初,僧慧元修葺,风景清幽。

    片云庵溪东,清顺治元年重修。

    金凤庵溪东,宋时建,明天启元年重修。

    华藏静室溪东三里许,僧元福初结茅於此,明天启癸亥创为室。

    三峰静室溪东。

    象山庵溪东五里许,山隈中,明崇祯十七年建,以形象故名,

    三十六种丘墩对岸山坳,清顺治八年僧人翠微,俗姓冯,自带夙业,皈佛兴建。

    朝龙静室在峰溪,清康熙五年僧擎空捐建,置香灯田亩。乾隆二十年,法嗣碧秀重修。

    弥陀庵演仙下里,宋绍兴元年建。

    明秀庵演仙下里,宋绍兴元年建。

    中岩庵演仙下里,宋绍兴二年建。

    石佛莲花院演仙下里,宋绍兴二年建。

    广寿寺汾常里,唐会昌五年建。

    南峰院汾常里,宋淳熙五年建。

    无量寺仁州里高桐,入山五里许,宋名定光,宝庆二年元庵开山。明改南峰塔寺。清顺治八年更名无量寺,僧来云居之,开堂讲法,遂称丛林。有重兴碑记,并南峰八景。谢肇浙,朱韶武有诗,有南峰初志,有无量寺志、有寺僧诗稿,林友僧梅花百咏诗稿。光绪间毁,僧真无重建。

    释迦寺仁州里,宋咸淳四年建。

    南峰静室大横头。

    郭水庵

    梅 庵二庵,俱南雅口入山。

    文惠王庙演仙下里,庙临黯淡滩,盖水神也,凡舟过,必祭之。

    城东废寺

    追远堂旧名普照,演仙上里,宋嘉定元年建,今废。

    广教寺县东北演仙下里,宋绍兴元年建,久废。

    黯澹寺演仙下里,黯淡滩上,唐大顺二年僧无示结庵,宋为院,元改寺,后有妙峰阁,久废。

    寖隐庵演仙下里,宋乾道八年建,久废。

    钟山堂旧名明觉,县东演仙上里,嘉定元年建,今废。

    城南寺观

    太保庙在水南桥头,巫者称康公太保元帅,莫究其始。周亮工闽小纪谓:在闽不解者,其一曰於神不解,太保舍人是也。沙县奉之尤虔,志载:三元乡中,明正德间,大雨雹,通乡沈灶无烟,独神灯不灭,民赖举火。每有贼至,必夜作鸭声,使民先避,或举阴兵拒之,贼卒不至,亦可谓响应矣。民国五年十二月毁,待建。

    灵官庙水南。

    圆通寺在水南,即元妙观,冷风阁旧址,面仙山,俯剑潭,登者有出尘之想。宋王以咏诗:“剑水落霞晴熨绿,衍峰新月夜梳鬟”。阁后山形如交椅,俗传为陈友谅祖墓,或曰陈友定祖墓。友谅沔阳渔家子,本姓谢,祖迁入赘於陈,因冒陈姓。友定福清人,少孤病头疮,走汀之清流,俱非延产,山亦无墓形或为后人所毁。光绪中,僧骊龙募建,规模宏壮。

    宝云寺在水南,唐龙纪元年建,旧名南峰普济院,元改名三寺,“三寺云深”,八景之一,今废。

    保福院云盖里鸠源,后梁龙德二年建,明嘉靖二年重建。崇祯间,户部主事吴恩题其额。

    伏虎庵云盖里鸠源,宋乾道间建。

    三井庙吴坑。

    地藏院寿山里,后唐同光元年建。

    荐福寺寿山里,后梁龙德元年建。

    幽禅院崇仁里,后梁乾化二年建。

    福兴宫杜溪里洋洧。

    林重寺杜溪里,唐大中三年建,初名院,元改寺。

    泰平寺太平里,唐宝历二年建。

    桐林寺太平里。

    观音阁太平里,湄洋当,飞凤岩上。明万历中建。吴航致仕长史谢汝韶题额。清康熙十七年修,乾隆十七年重修。层楼环翠,旷望出尘。乡人士肄习其中,书声梵唱,嘹亮天半。

    三吾寺长安南里,元大德元年建,旧名院,改为寺。

    剑池院旧名龙池,长安南里,宋嘉熙二年建。

    黄龙亭长安南里,南洋山巅。石磴逶迤,景称幽旷。

    圣公堂长安南里,宋嘉定元年建。

    福庆堂漳湖坂,奉连公,相传学法茅山,其术甚精。里人置田,岁七月建醮祷祀,应若影响。康熙三年,剑南道杨兆鲁,副总兵官陈维新,以“仙都龙窟”颜其堂。

    城南废寺

    元妙观在九峰麓,旧志云:五代周显德中建,初名招仙道院,宋改为天庆观,元元贞间,赐额名元妙观,明洪武暨正统末,两毁於兵,寻复建。有太乙宫、普化院、云深亭诸胜。清时道流零落,观宇颓废。乾隆二十八年,浦城道人李旭阳,募众兴修今废,有唐王天庆观诗,朱熹诗。

    明王寺寿山里,后唐同光元年建。

    资来寺后改资寿。

    城东南寺观

    磈礧庵金砂里,宋淳化元年建。

    龙洲庵金砂里,宋绍兴二年建。

    吉昌堂迁乔里南山,两吴书院上,即伏虎庵。

    种福堂迁乔里南山后,明嘉靖三十四年重建,清顺治八年修。

    云际寺南山,唐永隆元年建,今名云际庄。

    云雁庵云际,有吴一鸣“云雁堂记”寺侧。

    崇寿寺迁乔里,唐龙纪元年建。

    夫人殿院口桃枝洋路后。

    东门寺普安里东门,原名普安,宋景祐二年建。

    盖福寺普安里,后梁乾化二年建。

    铁场庵普安里,祀伏虎禅师。

    罗山寺普安里,宋淳熙五年建。

    含兴寺余西里,宋绍兴二年建。

    东林院余东里,后梁龙德二年建。

    龙湖保福寺保福里,唐贞观八年,僧妙觉建。

    福兴寺保福里,宋景祐二年建。

    崇福院崇福里,后梁乾化二年建。

    倪侯庙崇福里,宋端平间建,祀邑人倪师,师生而颖异,殁而神灵,水旱祷之。

    松林寺长安北里,后梁乾化二年建。

    油洋院长安北里,宋淳化二年建。

    九龙院长安北里,后唐同光元年建。

    城东南废寺

    含清寺余西里,宋绍兴元年,僧法纯募建,初为院,元改为寺,明正统间重建。内有含晖阁,清晖堂,今废。

    檀林寺崇福里,唐景龙二年建。

    同仁庵长安北里,明成化间,太监黄赐、潘瑛奏请建,后改为寺,今废。

    城西寺观

    斗蓬庵城西半山之阳,顺治庚寅年建。

    德胜庙西郊夫人宫坊,古传为宋韩蕲王征建寇范汝为。过延,破贼有功,邑人祀之。

    夫人宫在西郊,祀临水夫人。

    弥陀庵剑津里,宋景德元年建。

    云鹫庵宋淳化二年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