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台湾府舆图纂要最新章节!

    凤山县图

    琅峤山图

    凡例

    凤山县舆图表

    凤山县舆图册

    凤山县舆图总说

    凤山县图

    琅峤山图

    凡例

    一、各县村庄错落散处,故必条列各小庄名目,类载于所辖本保之后。凤邑村庄聚而不分,故但书庄里总号而不赘书小庄名目。

    一、县城惟北与台湾县交界正路一条,故仅载至二层行溪道里;余已分及于各条之下。

    凤山县舆图表

    凤山县舆图册

    疆界

    坊里

    山川

    城池

    衙署

    铺舍

    防汛

    道里

    疆界

    广:东西八十七里。

    袤:南北四百三十八里。

    南北正界仅七十五里。「志」载:南至沙马矶头三百七十里;盖谓绕道陆行。合之二层行至县六十八里,计得四百三十八里。按「旧志」,以旗尾溪为东尽界。今查应以弥浓山为界,在县治七十里。合之西界,共广八十五里。

    东界:至弥浓山麓,七十里。

    西界:至旗后港,一十五里(即打鼓港,今名旗后)。

    南界:至东港尽海岸,三十里。

    北界:至二层行溪台湾县界,六十八里。

    东南:至沙马矶头,三百七十里(矶头,实在东南)。

    西南:至旗后山,一十五里。

    东北:至大滚水山,二十里。

    西北:至漯底山,一十五里。

    坊里

    兴隆庄(即凤山县旧城):距县城西北二十里。

    长治里一图:距县城北七十里。

    长治里二图:距县城北六十五里。

    维新里:距县城北五十五里。

    仁寿里:距县城北三十里。

    嘉祥里:距县城东五十五里。

    依仁里:距县城西北八十里。

    淡水港东里:距县城东南五十里。

    淡水港西里:距县城东北三十五里。

    观音山庄:距县城东北二十里。

    半屏山庄:距县城西北一十里。

    赤山庄:距县城东一十五里。

    大竹桥庄:距县城东南二十里。

    小竹桥庄:距县城东南三十五里。

    凤山庄:距县城南三十里。

    ————右里八、庄七。

    山川

    赤山:距县城东一十五里。由凤山过淡水溪,陂陁平衍。时有火出其上。

    傀儡山:距县城东南六十五里。高耸直接云霄,其上为野番所居。内地舟至澎湖,望此山为准的。其南为蜈蚣岭,后山矣。

    崇爻山:在东南野番界,人迹鲜到;不知道里。高峻不知几及;时有云雾蒙其巅,天晴乃见。

    山猪毛山:山后为化番界。

    弥浓山:山冈平衍。

    北叶山:距县城东北八十里;傀儡山之分支也。

    凤山:距县城南三十里。横列邑治东南,宛然如飞凤;为文庙朝案山。其南为东港;漠漠平沙,直达海岸。东北有无数小峰,累累布列如凤卵然;名曰凤弹。西南扼塞,此其最也。

    琅峤山:距县城东南二百四十里。山险而峻;为生番巢穴,人迹鲜到。

    小琉球山:距县城南水程一百八十里。县南大海中孤屿,周围三十余里;苍蔚葱笼,远望若天际浮云一抹。中多产竹木、榔子。山脚四面皆巉岩巨石,激浪吞波;并无港澳可泊船只。所居皆渔人、蜑户,寥寥数十家而已。

    卑南觅山:距县城东二百二十里。山与崇爻相连,亦生番界也。

    沙马矶头山:距县城东南三百七十里。巃嵷磅礴,直抵海中。往来吕宋船只,皆以此山为指南。

    老龟佛山:距县城东南三百八十里。与网翠两峰对峙,自沙马回折而来。

    蜈蚣岭:距县城南二十五里。不甚高峻。

    石塔屿:距县城西一十二里。旗后水口山。

    石佛屿:距县城西一十五里。旗后水口山。

    凉伞屿:距县城西一十七里。

    三屿皆屹立海中,为旗后水口关锁。

    半屏山:距县城西北一十二里。由冈山迤■〈辶里〉而来,突起一峰,形如半规。山背磱■〈石国〉嶙嶙,其阳如削成片玉,光平可玩;为旧治后障。然去城咫尺,易于窥伺;故今新县移驻埤头街矣。

    龟山:距县城西北十五里。近接半屏,其形如龟。旧城两头俱围至龟山腰脚而止。

    小冈山:距县城北三十五里。山不甚高,突然如覆一篑。其巅有巨石,圆秀如冠。

    大冈山:距县城北四十里。与小冈山南北对峙。内地来舟至澎湖,即望见之。其东北一带,与猴洞及嘉义南马仙山连绵相续而来。

    兰坡岭:距县城东北三十五里。不甚高峻。

    观音山:距县城东北二十里。起伏盘曲;中一峰屹立,若菩萨端坐,众小峰拱峙于侧。

    大龟文山:距县城东七十里。由卑南觅腾掷而来。

    芋匏山:距县城东七十里。其形如匏,故名。与嘉义内优山连界。

    大乌万山:距县城东二百七十里。人迹罕到。

    大柴高山:距县城东三百里。人迹罕到。

    霄马干山:距县城东南三百三十里。

    以上三山,唯和番民偶到其处。

    大滚水山:距县城东北二十里。层峰起伏,直趋小滚山而止。山上有温泉喷涌而出。

    小滚水山:距县城东北一十五里。由大滚水山迤■〈辶里〉而来。

    七星山:距县城东北三十里。脉自观音山北而来,七峰错落,形如北斗。山上石皆圆莹,散布如星。

    尖山:距县城东北三十五里。孤峰瘦削,秀若玉笋。

    打鼓山(俗名打狗):距县城西南一十五里。自县东北逶■〈辶里〉蜿蜓,直抵海岸,为旗后。水口上沙,现在通商夷人造屋其地。

    旗后山:距县城西南一十五里。自县西南凤鼻山穿海西来,与打鼓山西北对峙。西水口下沙,民人结屋于此。两山之间,即为出后港口。此二山为港口要隘,宜定炮台。近年各国通商夷人,于旗后高峰竖望竿一枝,常雇人守之;日以千里镜照海,远见夷船张挂何色旗号,则山上望竿即掣同色旗以应之。

    漯底山:距县城西北一十五里。平原圹野中,突然一邱浮出。顶宽而平,上有小窍出外,若霖雨泥淖;其深无底。

    ————右山三十四。

    关帝港:距县城东五十五里。自内山发源。

    茄藤港:距县城东五十五里。港原系内海,可通舟楫。乾隆十三年经里民修浚,自府港直达县治弥陀港,民甚便之。后港边奸民藉端抽税,民间不愿贩运,悉由外洋;往往风涛多有不测。乾隆二十四年,台湾府复檄台、凤二县会勘,捐俸疏浚,禁止抽税,遂仍通舟楫;并饬二县每年秋季挑挖一次,以免壅塞。

    鳌兴港:距县城东七十里。源出内山。

    力力溪:距县城南五十五里。源出东南番山。

    万丹溪:距县城南一十五里。其北为竹仔港,又北为蛲港。

    放索溪:距县城东南六十五里。源出东南番界。

    冈山溪:距县城北四十里。源出山猪毛后山。其下为淡水溪。

    淡水溪:距县城东北二十里。源从巴六溪来,经大泽机社、阿猴社,西出为大泽西溪;潆回数十里,与赤山之冷水沟合流入海。

    东港:距县城南三十里。港口水深六、七尺,大潮深七、八尺;夹板不能出入,来往商船停泊。北港为旧港,浅不可泊。每年六、七月间,溪流暴涨,舟多冲坏;商人苦之。

    中港:距县城北五十里。渔舟寄泊。

    旗后港(即打鼓港,今名旗后):距县城西一十五里。港分南北二支:南为前镇港,再入为凤山港;北为硫磺港。港口小潮深一丈二尺,大潮深一丈四、五尺。入口处,有巨石当流,劈分水门为两:近打鼓者为上门、近旗后者为下门;上门浅而多石,为夷商填塞;今凡舟出入,皆由下门。近口外有暗礁,须避稍出傍。旗后山边又有暗沙一条,大船出入必雇本港渔船引带,方不误事。此港当年甚浅,不堪泊舟。近十余年日渐深阔,自鹿耳门浅淤以后,今唯旗后可泊巨舰;此桑田沧海之明征也。

    浊水溪:距县城东北三十五里。源出大滚水山;合小冈山,受鲫鱼潭之流,会弥陀港入海。溪水终年混浊,故名浊水溪。

    大泽机西溪:距县城东北四十七里。源出大泽机西南山;北过搭楼社东,合北溪之流转西北入阿猴溪。西为淡水溪,会东港入海。

    大泽机北溪:距县城东北五十里。源从大泽机北;出罗溪门,西经搭楼社转西北与阿猴溪合。西为淡水溪,会东港入海。

    蛲港:距县城西北二十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