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台湾府舆图纂要最新章节!

    例言

    台湾府舆图识

    台湾府舆图册

    台湾府舆图险要总说

    例言

    一、总图方寸无几,就中所有难以图写者详具于册。其疆域用□、坊里用■、衙署用○、铺舍用△、汛塘用■,凡皆遵例标明,以便观览。

    一、各属舆图有表、有册;总册于疆域、坊里各门汇列条贯,第纪总目,不复立表。

    一、「府志」续修于乾隆二十九年,所载山川支分发脉之处类多失详,道里亦多差错;更有今昔殊形,称名互异,厅县攸分界限淆混者。各属图册,尤不免有此失。爰加详细采访,逐一订正,以成信说。

    一、屯番与戍兵相辅,必须补入。至各属所载桥梁、古井不免纷繁,且与险要无关;概为删削。

    一、淡水、噶玛兰具载防番、隘寮。今查番性日驯,所有隘丁、隘寮均为虚设,甚有名存实废者;各属既未全录,故亦不载。

    一、内山虽属界外,然分界禁垦为一时之权宜;究之今日之厅县,即昔日之禁地。附论所及,亦以志要。

    台湾府舆图识

    台湾府四面皆海,绘舆图者或于闽之东南绘为一圈,固已失其形势;或绘一弯而不知其藩蔽全省地方起止之处,亦差毫厘而谬千里。盖自五虎门而台山,波涛汹涌之中屹立关潼、白畎;至鸡笼与五虎门对峙,至八里坌与福宁府沙埕、烽火门对峙,鹿港与泉州之蚶江对峙,南路凤山县之旗后、东港与铜山、南澳对峙。惟鹿耳门居郡治西北,澎湖对峙笨港,又居鹿耳门西北;则与同安县之厦门,东南斜对。不明乎此,固难形似而概绘一弯。又不知袤延千里,只论山前西、南、北一带;其自噶玛兰南下,万山重迭,悉皆化外。中间山谷之纡回、平地之宏敞,一仅遥际一抹,郡邑志图其可名而去其不可知。今则征之故老、参以闻见,详所名而及其可知;虽尚有不可知、不可名者,较其形势已异畴昔。由此化■〈棘上火下〉筰为良民,举前此所不知之处而益详其所知,又当进斯图而更议之矣。

    图成,并将各厅县山川、方向、道里、保属备载条下,详及册说,以便观览。

    台湾府舆图册

    疆域

    坊里

    山水

    城池

    衙署

    铺舍

    营制

    屯番

    道里

    疆域

    台湾府,在福建东南大海中。自省会抵泉州同安之厦门,陆程六百里;横渡澎湖水程七更,抵府治水程四更,每更六十里,计六百六十里:共计水程一千二百六十里。领台湾、凤山、嘉义、彰化四县、淡水、噶玛兰、澎湖三厅,东西广四百五十里、南北袤一千一百七十一里;东不尽山、西不尽海。

    台山,由福州五虎门蜿蜓渡海(「彰化志」以为由福宁府)。海岛澎湖,距郡城西北;则闻老船户云:『北礁一道沙线,直通泉州崇武澳东南洋面;或寄椗其上,水比他处较浅』。因悟形家云「泉州清源山一支趋向东南入海」说,盖有据。或以吉贝与金门之料罗对面,谓湖岛发源于太武山者,又属一说。要其千里奔腾,神州拱卫。凡盘旋屈曲,起伏结注之地可造郡邑、置村落者,皆西向内地;水出于山,亦随向归于海:地理固有不忘本欤!

    潮流,只分南北。舟人以罗盘按定子午横流而渡,抵厦干向、抵台巽向。其中黑水二沟:一在澎湖之东,广可八十余里,为台、澎分界处,名曰小洋。一在澎湖之西,亦八十余里,澎、厦分界处,名曰大洋;风静时,尚可寄椗。小洋则不可寄椗;湍激悍怒,险过大洋逾甚。

    旧载:『东至罗汉门庄内门六十五里,西至安平七里』。今查东至善化里内中股老农庄一百二十里;西至赤嵌城西大港口十里,至澎湖水程二百四十里,澎湖纵、横又皆八十里(「台邑志」云:『海洋行舟,以筒漏实细沙悬之,沙从筒眼渗出,复承以〔筒〕;上筒沙尽、下筒沙满为一更,每更舟行四十余里。计鹿耳门至澎湖四更。「樵书二编」以日夜为十更,定焚香几枝为度。船在大洋,风潮有顺逆、船制有利钝,法以木片投于船首海中,人从船首疾至船尾,木片与人齐至为准;先后则皆未合。夫大海洪涛之中,难以里计;六十、四十以数,亦约言而非确据矣』。或又云:鹿耳门至澎湖五更。今依「府志」所载)。

    志载:『沙马矶头,在凤山县西南三百七十里』。盖谓遶道陆行。合之凤治北至郡八十里,计四百五十里。若由郡治北至噶玛兰厅治六百七十一里,则由西绕东、由北而南迄苏澳又五十里;程途弯转,不能以袤长论,并计之已耳。

    台湾县(附郭),东至老农庄一百二十里、西至赤嵌城西大港口十里、南至二层行溪凤山界一十三里、北至曾文溪嘉义界三十里;广一百三十里、袤四十三里。

    凤山县,东至弥浓山麓七十里、西至旗后港十五里、南至沙马矶头三百七十里、北至二层行溪台湾界六十七里。广八十里、袤四百三十七里;距府八十里。

    嘉义县,东至大武峦山麓三十里、西至笨港三十里、南至曾文溪台湾界七十里、北至虎尾溪彰化界四十里。广六十一里、袤一百一十里;距府一百里。

    彰化县,东至平林仔庄七十五里、西至鹿港海岸二十五里、南至虎尾溪嘉义界六十里、北至大甲溪淡水界四十里。广一百里、袤一百里;距府二百里。

    淡水厅,东至南山十里、西至大海八里、南至大甲溪一百零五里彰化界;北至大鸡笼山一百九十五里,由三貂(三貂距鸡笼较近五里)转远望坑噶玛兰界五十里。广十八里、袤三百五十里;距府三百四十五里。

    噶玛兰厅,东至过岭仔十五里、西至枕头山后大陂山十里、南至苏澳五十里、北至大三貂溪远望坑八十一里淡水界。广二十五里、袤一百三十一里;距府六百七十一里。

    澎湖厅,东至阴阳屿水程三十里、西至西屿水程三十里、南至八罩水程八十里、北至吉贝水程八十里;距府水程二百四十里

    坊里

    台湾县

    在城

    东曰东安坊、西曰西定坊、南曰凝南坊、北曰镇北坊。

    村野

    东曰保大东里:城东二十里起,庄九;保大西上、下里:城东九里起,庄二十一;新丰里:城东二十里起,庄二十八;长兴里:城东四里起,庄十;永康上、中里:城东三里起,庄十八;永康下里:城东一里起,庄十八(建城后,有收入城内者);仁和里:城东三里起,庄十二;罗汉内门庄:城东五十五里起,庄四十;罗汉外门庄:城东六十里起,庄二十二。

    南曰依仁里:城南十三里起,庄七;文贤里:城南十一里起,庄十;新昌里:城南一里起,庄五。

    西曰效忠里:距县治十里(即安平镇。康熙六十一年改今名)。

    北曰武定里:城北三里起,庄二十;新化里西保:城北十九里起,庄一十三(内四庄原属嘉义,道光十五年改归本邑);善化里东保:城北二十二里起,庄十九(由嘉义改归)。

    东南曰崇德东里:城东南十七里起,庄二十二;崇德西里:城东南十四里起,庄六;归仁南里:城东南十里起,庄十;归仁北里:城东南十六里起,庄十六;永丰里:城东北十五里起,庄九;仁德南里:城东南六里起,庄九;仁德北里:城东南五里起,庄十四。

    西南曰永凝里:城西南六里起,庄六。

    东北曰新北东里:城东北二十八里起,庄六;新化西里:城东北二十里起,庄二;广储东里:城东北十三里起,庄九;广储西里:城东北十二里起,庄十二;新化南里:城东北二十里起,庄三十二;善化里西保内中股,城东北四十八里起,庄三十七,又城西北二十四里起,庄十四(嘉义改归);大穆降东、西庄:城东北二十五里起,庄五;安定里东保:城西北十六里起,庄二十由(嘉义改归)。

    ————右坊里三十六、庄四百七十七。

    凤山县

    兴隆里(即旧县治):距县城西北十五里。

    长治里(分一、二图):距县城北七十里。

    维新里:距县城北五十五里。

    仁寿里:距县城北三十里。

    嘉祥里:距县城东北五十五里。

    文贤里:距县城西北六十七里(北隶台邑)。

    港东里:距县城东南五十里。

    港西里:距县城东南三十五里。

    观音里:距县〔城〕东北二十里。

    半屏里:距县城东北一十里。

    赤山里:距县城东南十五里。

    大竹桥里:距县城东南二十里。

    小竹桥里:距县城东南三十五里。

    凤山里:距县城西南三十里(分上、中、下三庄)。

    ————右里一十四(村庄围聚,不分小庄名目)。

    嘉义县

    哆啰嘓东上保:庄十七。

    哆啰嘓东下保:俱城东三十里起,庄四十。

    嘉义东保:城东四里起,庄四十三。

    大目根保:城东六里起,庄三十九。

    打猫东上保:城东二十三里起,庄三十六。

    打猫东下保:城东六里起,庄三十一。

    果毅后保:城东四十里起,庄十。

    白须公潭保:城东四十里起,庄四十四。

    嘉义西保:城西三里起,庄三十二。

    鹿仔草保:城西二十五里起,庄十三。

    龙蛟潭保:城西四十里起,庄二十二。

    柴头港保:城西三里起,庄二十三。

    大槺榔保:城西三十里起,庄十七。

    大坵田东保:城西三十三里起,庄二十二。

    白沙墩保:城西三十里起,庄一十二。

    茅港尾保:城南五十二里起,庄二十。

    铁线桥保:城南四十里起,庄二十二。

    下茄苳南保:城南八里起,庄二十八。

    下茄苳北保:城南十五里起,庄三十九。

    打猫西保:城北十八里起,庄十八。

    打猫北保:城北八里起,庄二十四。

    他里雾保:城北二十五起,庄五十七。

    善化里东保:城东南六十五里起,庄八。

    善化里西保:城东南七十里起,庄十。

    赤山保:城东南五十里起,庄二十二。

    打猫南保:城西南六里起,庄四十。

    安定里西保:城西南八十里起,庄二十二。

    麻豆保:城西南六十七里起,庄二十四。

    佳里兴保:城西南六十三里起,庄十三。

    太子宫保:城西南四十五里起,庄四。

    盐水港保:城西南四十里起,庄二十二。

    安定里西港仔保:城西南八十里起,庄二十四。

    斗六门保:城东北三十四里起,庄五十四。

    鲤鱼头保:城东北六十里起,庄十三。

    尖山保:城西北四十里起,庄四十八。

    大坵田西保:城西北三十二里起,庄二十二。

    ————右保三十六、庄九百八十四。

    彰化县

    沙连保:城东南隅,距城九十余里;庄五十一。

    西螺保:在南极边与嘉义界,距城五、六十里;庄五十三。

    布屿保(分东、西保)、海丰保:西南沿海交界,距城七十里;庄四十六。

    大武郡保(分东、西保):在东螺保之北,距城三十余里;庄六十一。

    二林保(分上、下保):在西南极边,距城四十余里。

    深耕保:在东螺交界处,距城五十余里。二保共庄一百零六。

    燕雾保(分上、下保):在大武郡东北,距城二十余里;庄五十二。

    大肚保(分上、中、下三保):在正北,与淡水交界,距城二十里至四十里;庄六十五。

    马芝保(分上、下保,附鹿港半保):在西南沿海一带,距城二十余里;庄九十一。

    半线保(分东、西保):周围城厢;庄一百一十七。

    南北投保、猫罗保:在县东南与沙连交界,距城三、四十里;庄一百四十一。

    猫雾@保(分上、下保):在东北隅,与内山淡水交界,距城十五里,周六、七十里;计一百四十庄。

    东螺保(分东、西保):在西螺、大武郡二保交界,距城四十里;庄七十二。

    ————右保一十五、庄九百九十五。

    淡水厅

    城以外周围六乡:东,二十五庄。西,一十庄。南,近山;一庄。北,一十七庄。东北,一十六庄。西北,一十庄。

    又南北一十二保:

    北兼东曰桃涧保:庄二十九;兴直保:庄一十九;芝兰保:庄三十二;大加腊保:庄一十六;石碇保:庄一十四;拳山保:庄一十四;摆接保:庄一十七。

    南曰中港保:庄二十六;后垄保:庄三十三;苑里保:庄一十五;大甲保:庄二十九。

    ————右乡六、保十二、庄二百四十四。

    噶玛兰厅

    东曰民壮围堡:城东三里起,庄三。

    南曰罗东堡:城南十五里起,庄二;那美堡:二十二里起,庄七。

    西曰员山堡:城西七里起,庄七。

    北曰淇武兰堡:城北五里起,庄七。

    东南曰茅仔寮堡:城东南十五里起,庄三;利泽简堡:二十六里起,庄三。

    西南曰溪洲堡:城西南十五里起,庄三;清水沟堡:十四里起,庄三。

    东北曰头围堡:城东北十二里起,庄四。

    ————右堡十、庄四十二。

    澎湖厅

    厅治在大山屿,屿有五澳。曰东西卫澳,社十;嵵里澳,社一十二;林投澳,社十;奎璧澳,社九;鼎湾澳,社九:以上五澳,至厅治陆路可通。

    大山屿之北为北山屿,有四澳。曰瓦硐澳,社九;镇海澳,社四;赤嵌澳,社二;通梁澳,社一:以上四澳,中隔一港,潮退则路可通。又北,吉贝澳;社一。

    大山屿之西,为西屿澳;社十。南为网埯澳,社六;水埯澳,社三。

    ————右澳十三、社八十二(屿可泊舟曰澳,社则人民里居)。

    山水

    台湾县

    大乌山:在县东北百余里。中支注结县治,为邑祖山。

    分水山:距县治五十里。稍下西行为分水仑,水分西、北。

    草山:由分水仑西行,逶迤耸起;为邑少祖山。

    内乌山:在新丰里,距县治四十里。高峰雄伟,〔为〕邑第三重屏障。

    一峰尖山:在大乌山西南,孤峰挺拔。西下起伏,为三凸仑;迤仑西行,平列天马峰、蚝镜窗、飞鸢巢、猴晒日、接云峰、山猪路、獐子、壁尾等八峰。自南而北,连亘二十余里;为邑第二重屏障。

    老鹞岭:距县治二十八里。由蚝镜窗西下,中间南北诸峰星罗碁布、蚕丛鸟道,多不知名。

    马鞍山:由老鹞岭西下。

    香洋山:距县治四十三里。由马鞍山西下,平畴二十余里。

    嵌顶山:距县治七里,在香洋西;小阜嵚■〈山上〈音欠〉下〉。亘南北二十余里,横遶邑背;为邑第一重屏障。

    石屏山:由分水仑西落脉。

    翁子上天山:〔在〕石屏山之南。

    雁门山:在县治东五十里。从前由此入罗汉内门,今改由大坪山后。

    土楼山:〔在〕县治东二十余里。下有大坪社。又曰大坪山,亦名险山。峭壁横径,险不容趾。

    茅草埔山:距县治三十五里,大坪山西南;为邑左臂。

    九囵圈山:距县治三十二里,在茅草埔山之南;为邑左臂外辅。

    户凳岭:〔在〕九囵圈西北。

    弯崎山:距县治三十四里户凳岭西北。

    虎头山:距县治五十五里弯崎山西北。

    猴洞山:距县治东南三十二里虎头山西北;为邑左臂拱卫。

    角带围山:距县治东南二十六里。过此则冈山,属凤山界。

    番子湖山:在大乌山西北,距县东北八十里。西为刚仔林大、小尖山,地极危险。

    左镇山:距县治东北五十里番子湖山北。

    木冈山:由左镇北逾溪,距县治东北五十里。

    卓猴山:由木冈西下,距县治东北三十二里。

    猪母耳山:在卓猴山西南,距县治东北二十一里。

    柳仔林山:在猪母耳南,山势若合若离;为邑治右臂。

    唝唝哩山:距县治二十四里柳仔林山南。

    草潭山:在唝唝哩山北过溪。

    湖子内山:山势蜿蜓;为邑右臂拱卫。

    马房山:距县治北一里许,迤下为柴头港。回环而西,势皆内抱。

    魁斗山:县治南三里许。脉由东南营盘埔等仑而来;陡起三峰,朝拱府学,蜿蜓内抱。

    南马仙山:距县治东七十里,在淡水溪东;重冈复岭。北接嘉义、南抵凤山,亘延数十里。

    目眉徽山:罗汉内门北山,距县治六十五里。

    苏远埔岭:在目眉徽之南。踰岭为内、外湖。

    石门山:西有烧灰山,下为石门坑。

    赤竹岭:在石门南。

    三峰仑:在赤竹岭东。

    小东方木山:在三峰仑南。

    大东方木山:〔在〕内门正东生番界。东上,即南马仙山。

    大叶林山:大东方木南上。

    龙潭山:〔在〕大叶林之南。下为龙潭。

    金交椅山:距县六十里。

    大崎越岭。

    鼓山。

    以上皆内门东壁,至此出罗汉外门。

    将军山:由鼓山折西而起。

    银锭山:距县治六十二里;为内门南壁,地易藏奸。溪东旗尾山,即凤山界。

    外乌山:距县治五十五里,在银锭南。自西徂东亘数十里,为南壁外屏。

    獐子壁山:〔在〕外乌山之南。

    大杰巅山:南壁外屏。

    虾蟇林山:内门西壁。

    目眉徽以下,皆内门山。查内门在县治东北六十五里,四壁皆山;中开平畴,东、西可二十余里,南北可三十里。北山只有分水仑,西行至内乌山止。

    老农山:〔在〕善化里内中股,距县治一百二十里。下有老农庄,近火山界。

    甲仙山:〔距〕县治东北九十六里。下为甲仙埔、芎蕉脚、匏仔寮等社。

    内加拔山:〔距〕县治东北七十里。台、嘉相错,民番互界;亦阨要地。

    东西烟山:〔距〕县治东北六十五里。

    骆驼山(「府忘」作鹿驭山):〔距〕县治东北六十五里。

    虎头山:〔距〕县治东北六十三里。

    大武垄山:〔距〕县治东北六十里。台、嘉牙错之区,亦厄要地。

    以上内中股等山。

    新庄山:〔在〕新化西里,距县治东北三十一里。

    唪仔内山:〔在〕广储东〔里〕,距县治东北三十六里;环山苍翠。下为槺榔脚。

    七鲲身屿:由东南连贯而来,西转入海;环抱台江。一鲲身地广,安平镇水师驻此;为阨要地。

    鹿耳门屿:在县治西北三十里大海中。浮沙横亘,形如鹿耳。北为北汕尾;亦沙屿横亘,与鹿耳门南北遥接。中一港颇宽,而港道纡回,须小舟以导;隙□插竹为标,记明深浅。从前正口由此,今时潮涨水二、三尺。

    四草屿:在鹿耳门屿之末,迤南与安平对峙,出安平大港,即四草湖;冬、春可以系舟。南为公界仔,洋船泊此通商。

    福安坑:源出大南门内,由小西门西流入海(城内左分水)。

    德庆溪(俗名坑子底):源出小东门外;入县城至竹仔行,会板桥头水经县署右出北厂,西流于海(城内右分水)。

    溪仔墘溪:源出小东〔门〕外太爷蔀前,南转盐场,西入于海(城外左分水)。

    柴头港溪:源出石头坑。经海会寺前大桥水西,由柴头港入海(城外右分水)。

    喜树港溪:源出鲫鱼潭。由菅林潭南流经盐水埔,出喜树港入海(第二条左分水)。

    新港溪:在县治西北二十里。受分水山及刚子林大、小尖山之水,经左镇南汇本藩溪,与新围溪合;又受唝唝哩旧社咬狗寮许宽溪之水,西入茑松,与新围溪汇于柴头港入海(第二条右分水)。

    二层行溪:距县治一十三里台、凤、嘉〔界〕。源出马鞍山;经打鹿洲北,受深坑仔之水,南流入角带围;又受红毛寮溪之水入海(第三条左分水)。

    曾文溪;距县三十里,台、嘉界。源出内山,经大武垄;其一西入蚝壳港,其一南入界内新浮埔出安平港(第三条右分水)。

    安平大港:距县治西一十里。港以内为台江;汇聚各山溪之水,皆极宏深。今台江变成陆地,港亦淤浅;小潮水深五、六尺,大潮水深八、九尺。

    新打港:在三、四鲲身之间。道光二十二年,溪流冲开,可容小舟。

    喜树港:县西南一十里。仅容竹筏。

    ————右山屿六十二、溪港一十一。

    凤山县

    崇爻山:山极高大,在傀儡山后人迹不到之地。时常云雾迷蒙,晴时乃见。

    大柴高山:距县治东三百里。

    大乌万山:距县治东二百七十里。背立傀儡山后。

    二山唯和番民人偶至其地。

    卑南觅山:距县治东二百余里,与崇爻相连。峰峦重迭,中开平畴,可辟良田万顷。为生番地。

    大龟文山:距县治东七十里。由卑南觅腾掷而来。

    芋匏山:距县治东七十里,与台属内优山连界。

    弥浓山:距县治东七十里。山冈平衍。

    傀儡山:距县治东六十五里。高耸云霄,为野番地。内地舟至澎湖,即见此山。南为蜈蚣岭,北岭山后矣。

    旗尾山:距县治东六十五里,与台邑分界。

    赤山:距县治东一十里。陂陁平衍,时有火出其上。

    琅峤山:距县治东南一百四十里。山高而险,虽有民人其间,然野番时出,防守维艰。

    霄马干山:距县治东南三百三十里。和番民人偶至其地。

    沙马矶头山:距县治东南三百七十里。巃嵷海上,吕宋往来船视以为准(「志」谓『接连琅峤』者误)。

    老龟佛山:距县治东南三百八十里。由沙马矶回转而东。

    凤山:距县治南三十里,以形得名;县学之拱案山也。南为东港,漠漠平沙,得此足以扼塞。

    小琉球山:距县治南水程一百八十里,为邑水口。山巉岩,四面无可泊舟之处;蜑户亦寥寥数十家。

    观音山:距县治东北一十七里。

    小滚水山:距县治东北十五里,与大滚水山相连。

    大滚水山:距县治东北二十里。层峦起伏,顶有温泉。

    七星山:距县治东北三十里。七峰错落皆圆。

    兰坡岭:距县治东北三十五里。

    尖山:距县治东北三十五里。

    北叶山:距县治东北八十里;傀儡之分支也。

    龟山:距县治北十五里。近接半屏,旧城围之城内。

    小冈山:距县治北三十五里。山不甚高;巅有巨石,圆秀如冠。

    大冈山:距县治北四十里,与小冈山对峙;东北与台属之猴洞口、南马仙相连。内地舟至澎湖,即见此山;阨要处也。

    打鼓山:距县治西南一十五里。由县东北迤抵海岸,为旗后口要隘;通商洋人,盖屋其地。

    旗后山:距县治西南二十里,与打鼓对峙。洋人盖屋某地;皆要隘也。

    半屏山:距县治西北一十二里。由冈山迤■〈辶里〉而来,突起一峰;山背磠■〈石国〉磷磷,其面如削成片玉,逼旧县城。

    漯底山:距县治西北一十五里。突起平原,顶宽而平。

    石塔屿:距县治西一十二里。

    石佛屿:距县治西一十五里。

    凉伞屿:距县治西一十七里。

    三屿屹立海中,为旗后水口关锁。

    淡水溪:距县治南三十里。源由台、嘉内山旗尾山下;经大泽机,受巴六溪水西出,与赤山之冷水沟合流入海。

    力力溪:距县治南五十里。源由内山。

    冈山溪:源出冈山北;西流为二赞行溪,与台邑分界。

    巴六溪:距县治东南五十里。源出山猪毛后山;下为淡水溪。

    浊水溪:距县治东北三十五里。源由大滚水山;合小冈山受二滥之水,汇弥陀港入海。

    大泽机西溪:距县治东北四十七里。源由大泽机西南内山;合北溪之流,注于淡水溪入海。

    大泽机北溪:距县治东北五十里。源由大泽机内山;出罗汉门,经搭楼社阿猴溪,西入淡水溪汇于东港入海。

    关帝港:距县治东五十五里。源出内山。

    茄藤藤:距县治东五十五里。

    鳌兴港:距县治东七十里。

    放索港:距县治东南六十五里。源出内山;汇关帝、茄藤二港,西达鳌兴港入海。

    弥陀港:距县治西北二十里。

    万丹港:距县治西十里。北为竹保港,又北为蛲港。

    以上港为浅淤。

    东港:距县治南三十里。港口水深六、七尺,大潮深七、八尺;每当溪流暴涨,不免舟楫有冲触之患。

    中港:距县治南五十里。可受渔舟寄泊。

    旗后港(即打鼓港。今名旗后):距县治西十五里。港分南、北:南为前镇港,再入凤山港。北为硫磺港,港口小,潮水深一丈二尺,大潮一丈四、五尺;当流巨石,劈分二门:一由打鼓、一由旗后。打鼓浅而石,洋人填塞之。凡舟出入,皆由旗后门;沙汕暗伏,必须渔船引导。先是,此港淤塞;自鹿耳门不容巨舰,此港遂深,洋人出此通商。

    ————右山屿三十三、溪港一十六。

    嘉义县

    玉山:县治东,内山。郡城及淡、兰、彰化皆见;嘉义则当后屏。三峰挺立,终岁云封。晴霁乃得远望;有顷,则云雾复合。偶有至其近者,谓即水晶;其说不谬。

    大武膋山:距县东一百二十里。峰峦耸拔,人迹罕到。

    后大埔山:距县治东十里十八重溪以内。四山环绕,仅开一路。中为大埔庄;南为内加拔,台邑界。

    鹿埔山:距县治东六十五里。

    鹿楮山:距县治东六十五里。

    大利山:距县治东六十里。

    小龟佛山:距县治东四十里;为邑治后屏。

    大武峦山:距县治东三十里;为邑主山。

    马椆山:距县治东南二十里,在赤山之东。

    阿里山:在县治东南一十七里。地极辽阔,内有顶四社、下四社熟番。

    嵌头山:距县治东南四十里。

    赤山:距县治东南四十里。

    粪箕湖山:距县治东南五十里;为邑治左肩。

    笔架山:距县治东南八十里。五峰秀削。

    消离山:距县治东南九十里。山极巉岩,为邑边界。

    半月岭:距县治南一十二里。

    玉案山:距县治南三十五里。俗名枕头山,为县学供案;地最阨塞。

    火山:距玉案山后五里。石罅泉涌,火出水中;俗传火熄,则时事有变。

    覆鼎金山:距县治东北一十里。与大福兴山为邑治右肩。

    奇里岸〔山〕(「志」作奇冷岸):距县治东北二十三里。

    梅子坑山:距县治东北三十五里。

    尖山:距县治东北四十里。

    鼎盖梁山:距县治东北六十里叶林山之东北。

    叶林山:距县治东北七十里。接连大武峦,为邑治右肩。

    大福兴山:距县治东北七十里。又名大目根山。

    牛塭辘山:在县〔治〕东北,与彰化水沙连内山界。

    香炉烛台山:在东北万山之中八同关地界。三峰高插,若隐若见,奇幻不测。

    牛椆山:距县治北八里。西迤少山,为邑治水口关栏。

    打猫山:距县〔治〕北一十二里。平冈回环,为邑治外护。

    荷包屿:距县治西南三十五里。受鹿仔草、大槺榔各处之水汇而为潭,周可三十里。潭中小屿即名荷包屿,人家在焉。

    北门屿:距县治西南五十里马沙沟之右。

    南岑鲲身:距县治西南七十里。堆成沙阜,与七鲲身同。

    青峰阙:距县治西南八十里。西临大海,上有炮台。

    青鲲身:距县治西南八十五里。面临大海。

    九重溪:距县治东南三十二里。

    十八重溪:距县治东南五十里。一溪曲折,遶道跋涉十八重。

    白水溪:距县治南二十五里。源由玉案山。

    八奖溪:距县治南一十八里。源由内山,经青峰阙入海。

    急水溪:距县治南四十四里。源发内山,由内连桁口入海。

    牛椆溪:距县治八里。源由大武峦山。

    三迭溪:距县治北一十五里。源由阿里山;经双溪口庄之南为笨港,由楫仔寮庄入海。

    石龟溪:距县治北三十里。源由奇里岸;与三迭溪合流。

    虎尾溪:嘉、彰交界处,距县治四十里。源由水沙连内山;合清、浊二水西流,过牛相触北,分为东螺;又南汇阿拔泉之流,为西螺。中为三条圳,出白沙墩之北,至番仔挖入海;泥沙涨漫,水浊而迅。先是,嘉庆七年间风雨暴涨,他里雾北复冲一溪,由本港入海;又名新虎尾。

    笨港(即北港):距县治西三十里。商旅辐辏,为海口要地;商船均在下湖。

    下湖港:距县治西三十里。四围淤浅,中一道水深六、七尺,潮长深一丈零;商船泊此。

    树苓湖:距县治西九十里;下湖之外澳也。

    盐水港:距县治四十里;为西南要地。港已淤塞。

    茄定港:距县西南三十里。沿双溪口经笨港入海。可泊渔舟。

    朴仔脚港:距县治西南三十里。港已淤塞。

    井水港:距县治西南三十三里。由盐水港分流;水深三、四尺,小船运盐出港。

    猴树港:距县西南三十里。由牛椆溪,南经青峰阙入海。可泊渔舟。

    布袋嘴港:距县治西南〔六十〕里;与北门屿对峙,面临大海。港可泊船。

    土地公港:距县〔治〕西北三十里,仅容小舟。

    ————右山屿三十四、溪港一十九。

    彰化县

    大乌山:在县治东北猫雾捒保东隅七十余里。势极高大,邑治之祖山也。西折大员山、横山、红头圳山、朴仔篱山、蓬山、鳌头、沙辘、龙目井诸山,为邑治外卫;南下为阿里史山。

    大员山:在县治东北六十余里。由大乌山发脉。又名熬酒桶山。西下为猫雾捒山、大肚山。猫雾梀平原沃野,产米最多。

    阿里史山:在邑治东北四十余里。山势欹侧,南行至黄竹坑山、华盖山再起高峰。贼匪林爽文滋事,以此山为老巢。

    华盖山:在阿里史山之南,距县治六十里。诸山势皆南趋,惟此山西向。由西北折下为大里杙、万丹、火焰诸山,西下为内木栅山、茭荖山,偏南为大哮山;正南为水沙连,再耸为集集山。

    集集山:在水沙连内,距县治东南七十里;县治少祖山也。山势险阻,内山番界锁钥;大将军福公破贼于此。西下为八娘坑山、虎仔坑山;南起牛相触山,为清、浊溪水口;北为南投诸山。

    南投山:距县治东南四十里。山麓即县丞署。山势平衍。

    北投山:由南投分支;〔距〕县治东南三十余里。山势平衍。

    大武郡山:由牛相触山西北而下;距县治三十余里。势皆平衍。

    红涂崎山:由南、北投山来脉,至猫罗山同安岭,特起峰峦。距县治东南十余里。左分支为燕雾山,右分支为快官庄山;中一支由北而南,为白沙坑山、观音山、望寮山。

    望寮山(一名定军山,又名八卦山):在邑治东门外;为邑主山。顶有镇番亭改寮寨,日定军寨。亦嫌逼治。

    大半天山:在县治东南水沙连内民番交界之区。势极险厄;林爽文负隅处也。西下即水沙连、溪洲仔诸山。

    小半天山:与大半天山相连。皆番界要害。

    大坪顶山:与大、小半天山相连。山高大而顶平坦;大将军福公攻克大、小半天,驻营于此。

    阿拔泉山:在水沙连保清水溪之间。

    内外触口山:在阿拔泉山之下,距县治六十余里。

    浊水溪:源出内山番界。由大、小半天山背迤西北集集山之南,受大顺寮、清水沟诸水,至外触口水色皆浊;北分为虎尾、东螺、西螺、三条圳,西出番仔挖入海。土人云:『虎尾、东螺水清,则时事有变』。

    大顺寮溪:源出水沙连内山。至隙仔山下,与浊水溪合流。

    阿拔泉溪:源由阿里史山西北。过竹脚寮,合虎尾溪入海。

    东螺溪:由虎尾溪分出,距县治四十里;西北至王功港入海。遵海而北,即鹿港、二林港也。溪宽二里,深五、六尺;北岸深八、九尺。王功港沙汕丛杂,只容渔舟;鹿港以北之海,今亦淤塞。

    西螺溪(即茂利干溪):源出浊水溪。在虎尾溪北,距县五十里;至番挖入海。溪门沙壅,不能泊舟;八、九里外之番挖澳,亦难泊舟。

    三条圳:在东、西螺二溪之中。至嵌顶,仍与西螺溪合流。

    大武郡溪:源由大武郡山。西出马芝遴,又西至鹿港。

    大肚溪:源出埔里社内山;南合猫罗、北收猫雾捒诸水,汇于双溪口。西由大肚山南岸出六块寮,顺流入海;潮涨至溪一里许,浅淤不能泊舟。

    大甲溪:阔三里许;距县治北四十里,淡、彰交界处也。源由沙里社后。西折红圳头南,分为寓鳖头圳;西北至高密口入海。艰险为诸溪第一;汹流悍急,石头层列。渡船趋势牵缆,方能抵岸。每值雨水汪洋,则不能渡。或外虽晴霁而内山云暗,则内山有雨,倏忽奔腾,亦不可渡;停渡有至数日者。

    万斗六溪:源由县东南华盖诸山;即大肚溪之上流。沿西北火焰山至乌溪,迄双溪口与大肚溪合。

    蛮丹溪:由集集内山,迤西北入大肚溪。

    梧栖港(即五■〈氵义〉港):在沙辘庄北。居民由大甲溪开成圳道,流入港内。距港七、八里沙汕,内为梧栖澳;可以泊舟。

    鹿港:通大武郡溪。前设正口,今已淤浅,商船移泊鹿港口外之冲西港;沙汕外远,港道宏开,亦要口也。

    ————右山一十五、溪港一十三。

    淡水厅

    五指山:由堑城东南内山分出。转西北十余里,额起高峰;为厅治太祖山。

    金面山:由五指山第三峰分出。为厅治少祖山。

    虚头山:由金面山西下,近城五里许;为厅治坐山。

    大崎山:由金面山南分出。西下碎仑山,北为隙仔山;转南为南隘山,又西下香山、虎仔山、鼻尾山。

    宝斗仁山:亦由金面山出。在〔大〕崎山之南。

    对换枰山:在宝斗仁之南。西下礲钓崎,稍北老衢崎。

    三湾山:在对换枰东南。西下鹿厨坑山、南仔港山;稍南西潭山,西下新港山,至北埔为后垄保。又西马龙潭山、山顶仔山,为邑治左护。

    牛寮仔山:由金面山北分支;西下为架梳山,复西埔仔顶、黄金洞。

    南河山:由五指山北分出。西下九芎林山、犁头尖山。

    咸菜瓮山:五指山分支,在南河山之北。

    铜锣圈山:五指山分支,在咸菜瓮之北。西出为八张犁山,南折三合水;又西南新埔山、枋寮山。

    凤山崎山:由枋寮山西下;距厅北一十二里。山腰峻削;顶则一片平原,可屯千军,亦要地也。西下员仔山,西南凤鼻尾。

    大湖口山:由铜锣圈分出;在八张犁山西南。

    杨梅枥山:由铜锣圈西北;西为长岗岭。

    头重溪山、中枥山:皆杨梅枥山西北;为厅治右之外护。

    以上中路山。

    桶盘山:在三湾南。由内山分支两行,为獐树林、芎蕉湾;北折gui头山、猫里大坪山、加志阁山,均属高阜。

    铜锣湾山:在芎蕉湾西南。北出为打那叭崎山、白沙墩山,稍南吞霄内湖山。

    火焰山:在三■〈氵义〉河之南,由内山分支。西北为金面山、苑里山,南沿角口溪为石壁山;西出铁砧山下,为大甲溪北岸拥护。

    以上为〔南〕路山。

    大鸡笼山:淡厅极北之区,为全台祖山。盘据海滨,势极高峻。东五里即三貂岭。

    三貂岭、大坪山:由大鸡笼发脉,两山夹峙。三貂为淡、兰必由之路,稍下复起大

    坪山;一由远望坑入兰、一为狮球岭、一为锡口山、一为猴山尖、一为小熬酒桶山、一至咬狗寮,地极险要。

    远望坑山:淡、兰界。

    狮球岭:由三貂岭西南分出,在暖暖、鸡笼街交接处;为艋舺至大鸡笼要路。

    大遯山:由关渡门西北分出。势极高大,与观音山南北对峙,为关渡门户。西南沪尾山、炮台山,北转小鸡笼。

    小鸡笼山:由大遯北分出。北沿金包里山、圭柔山,转为大鸡笼拥护。

    大磺山:由大遯山东北分出,杂出竹仔湖、冬瓜湖;又由狮球岭西向,分土地公岭、大小纱帽、七星墩等山,素产硫磺。

    锡口山:由三貂岭西南分出,在狮球岭之南。西下六张犁山、观音亭山。

    猴山尖:由三貂岭南分出。复南为内湖山、拳山,在锡口东。

    小熬酒桶山:由三貂岭东南分出。南为咬狗寮尖,北出暗溪仔,西为冷水坑尖、摆接保各处。

    咬狗寮尖:由小熬酒桶山东折而南,层峦迭嶂,直至三角涌、大姑崁山、三坑仔;西为尖山,又西北龟仑岭。

    龟仑岭:由尖山西向分出。势极高峻,南北冲要处也。过岭北向直兴保;又西大坪顶山,南为南嵌;又西北观音山。

    观音山:由龟仑西北分出。矗立云霄,与北岸大遯山为关渡门最要门户。别一支西迤狮头山、八里坌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