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万历永安县志最新章节!

    山川

    山

    栟榈山 治北二十里,多产栟榈木,故名。宋左正言邓肃读书其中,自号栟榈居士。旧传,神仙往来其间,峰峦岩岫不可胜数,神刓鬼划,高下相属,烟云出没无时,草木蒙茸,四时一色。宋李纲尝目为小武夷。天柱峰与狮子岩并耸,百余丈如削。射垛峰,昔仙人射于降仙台,以此为垛,明道中,耕者尝得数十石箭于台侧。观音岩,在野云洞侧,石壁万丈。集仙岩、头陀岩,昔唐裴头陀创庵而居。野云洞,云雾吐吞。降仙台,在山之上,一石高平如台,旧传仙人降此;台下石室,棋局界画分明,有黑白数子;左右有烂柯石,可坐。步云台,走马埒山绝顶,览广而砥平。相传,仙人走马其上,蹄迹尚存。铜盘涧,流十余里,潴而为潭,泓渟涵碧。接仙桥、天池,在山之上,广里许,澄彻不涸。金刚石、宝盖石、试剑石、天威石、乐音石,中空,扣之则响。俱栟榈之奇胜也。李纲诗曰:“栟榈百里远沙溪,水石称为小武夷。列岫笼烟红削玉,澄潭浸月碧生漪。猿猱饮水连修臂,修木连云拥老枝。天下幽奇多僻壤,直疑造化恶人知。”又,陈偁诗曰:“昔年曾入武夷山,今日栟榈仿佛间。仙子不知何处去,漫留踪迹在尘寰。”

    东山 城跨其上,县脉之所入。宜栽树,不可使童。

    东华山 城中日出即见,故名。有庵,今许伦重建。

    文笔山 县东南,巽位。形如卓笔,因筑寨。近修起。

    金星山 县西,兑位。形如圆金,关两溪水口。

    南山崎 县西南,坤位。形如大将之旗,卓然而立。

    龙凤山 县西北,乾位。绵亘高大,峙于县背。

    登云塔山 县南一里。一塔凌霄,与学宫对峙。旧塔被毁,知县王廷绣重建,知州萧时中为碑记。

    天斗山 山高峻,顶凹下,广可五里,状如斗。山阴一石穴,名风穴;一洞,名云洞。每云冒,山即雨。石窦有一石龙,界风穴、云洞之间。石磴险巇,人迹罕到,惟樵者攀缘而上,得观头角鳞介之异。上有白云庵。

    庄山

    大坪山 县南二十里。中有陈氏祠庵。

    大龙会山 山高峻,群峰簇聚,如龙会然。二山在二十四都。

    吉山 吉溪傍。

    天台山 二山,县西南,二十九都。

    宝山 四十都。产铁矿最佳,因名。

    雪山 四十一都。通天岩侧,与狮子峰对峙。

    琼山

    黄甲山

    白岩山

    石罗山 万山中突起七大峰,次第排列。面西有洞口,可入人,深不能穷。中有灶,人传为前时避乱于此。此四大山,俱四十一都。能化为人,助军破贼,而不受赏。后求其处不可得,止四山名。今四时祈祷,皆请四山之神。

    马峰山 二十八都。其山圆峰插黛,旁一山似马,进士苏信居其下,因号焉。

    荆山 二十六都。山如三台赐帽之状,四时青翠,有五色可爱。宋进士余授祖居,故称余荆山云。

    峰

    大秀峰 县东北,艮位。巍然秀拔群山。一名真阳山。旁有双峰,号双飞蝴蝶。

    卓笔双峰 去县五里。双峰并耸如卓笔然,中有小峰,知县林孜读书其处,因号三峰。

    羊角峰 二十四都。遥望如羊角然。

    翠竹峰 二十六都。宋秘书少监陈世卿居其下,有师古堂焉。诗曰:“师古堂前酒一樽,共谈时事出孤村。临期上马无他祝,多买诗书教子孙。”“翠竹峰前是我家,归来重整旧生涯。烟霞尚有留人意,可奈门前驷马车。”

    狮子峰 四十一都。形似狮。与雪山对。

    合掌岩 在斗山上。

    岭

    黄田岭 二十八都。抵龙岩、大田二县界。

    大望岭 二十八都。抵宁洋县界。

    新岭 二十六都。上有小庵,永、沙分界。

    梨子岭 三十都。抵连城界。

    眼隔岭 三十二都。抵清流界。

    牛岭

    九龙岭 二岭,二十四都。

    铁山岭 四十二都。产铁矿。

    寨

    清明寨 有庵。二十七都。

    猫儿寨 其形高圆,似猫。二十七都。

    大陶寨 即龙头寨。三十都。

    石

    观音石 大溪中,高耸如观音佛。百姓多往祈福。

    壁石 其石大如屏壁,自山插立溪中。

    岩

    黄杨岩 二十五都。界永安、归化二县间。岩上多产水黄杨木,故名。又名万寿,又名麟峰。四壁如削,周回可十里,角出群山之上。三洞连属,一在淳化院寺傍。洞户空阔,秉炬而入,萦纡二里许,路狭风驶,炬遂灭,不能进。旧传有龙居其下,土人尝得齿牙骨角之类。每云气氤氲辄雨。有龙井,又有石龙,鳞爪皆具。一在岩半,名碧云。怪石仿佛如狮子。洞极幽邃,路险,人迹罕至。有穴名虚白,上通天光,有僧庐其外。一在绝顶。有石井下透两洞,深不可测。又一穴名天窗。或投以石,震响久之,其深莫测。岩之南有梅斋,东有石门岩。顶数峰突起,奇怪万状。骚人墨客题咏甚多。

    永镇塔岩 县北一里。挺然特立,正当燕溪中流。上建层塔,下汇深潭,为县玄武镇山。嘉靖癸卯塔毁。

    侍郎岩 黄扬岩北二里许。旧名翠云岩。宋熙、丰间,侍郎张□、祭酒杨时、司课陈瓘读书于此。不置卧榻,煮粥饮水,终岁不到岩下。其旁有观音洞,深里许,石上多观音、罗汉之像。又有石室,广可六七丈,前数十峰如卓笔。下有石鼓、试剑石。绝顶悭石罗列,好事者多采以供清玩。

    黄龙岩 二十六都。

    甘乳岩 二十九都。有洞,广袤约五十余丈。洞口怪石森列,有一石突出如莲花,泉自石中迸出,滴巨石上,如甘乳。人或秽器承之,泉脉即断。旁一石穴,风自穴出。昔有人秉烛入,越三日,乃及深处,闻澎湃声,心怖,即出。又一石罅,深不可测。出洞过石桥,缘小径至山顶,有小亭,名看经亭。看经亭后有小庵。前转数十步,一小洞如覆鼎,石光璀灿。洞后又一洞,名透天,相传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