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康熙永定县志最新章节!

    (星野  沿革  疆界  山川【附古迹 井泉  形胜  气候  风俗  里图  土产】)

    星   野 【隶于汀属】

    二十八宿牛女。

    十二次舍星纪。

    其辰在丑。

    北斗第四星属权。

    斗勺第六星为闿阳。

    三台属上台下星。

    天市为垣第六星。

    候在荧惑,占于鸟衡。

    其域为扬州。(校注:原文为“杨”,同“扬”。下同。)

    论曰:《周官 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僧一行曰:“星之与土,精气相属,而不系于方隅。善测者,以纬承经,寸而囗(校注:“囗”系模糊不清的字。下同。)之。不专于其星,而于其辰。此星家所以有荧灭、退次、市众、岁实之验也。”语曰:“天道远,人道迩。”又曰:“郎官上应列宿,弭灾召祥,是在莅兹土者矣。”

    沿   革

    夏 《禹贡》属扬州之南。

    周 列职方为七闽地。【子孙七种,故曰“七闽”。明洪武元年,置福建布政司,辖八府,又曰“八闽”。】

    秦 属闽中郡。

    汉 属闽越国。后为县,属会稽郡。

    东汉  属会稽南部都尉。

    三国吴  属建安郡。

    晋 置新罗县,属晋安郡。

    唐 开元末,始开福、抚二州山洞置汀州。寻改新罗为龙岩县。代宗中,于湖雷下堡置上杭场【即今丰田里】。南唐保泰,徙上杭场于秇梓堡【今太平里】。

    宋 淳化间,升上杭场为县【迁于郭坊】。

    元明  因之。

    明 成化十四年,流贼钟三等,啸聚溪南。贼平,巡抚高明奏析上杭溪南、金丰、丰田、太平、胜运五里地凡一十九图,置县镇之。邑名永定【取永远平定之义】,号曰龙冈【以山名】,又曰凤城【以形名】。

    按,州县之沿革,或有以县升者,或有以州降者,或有以土旷人稀割四周之地而立之者。永邑析(校注:原文“柝”,依文意校改为“析”。)自上杭,概以成化庚子为开治之始,历百六十三年。]

    国朝定鼎,至顺治三年,始入版图,仍名永定。其封域、疆里,悉如旧焉。

    疆   界 【附水陆程途】

    县在府治之南。东西相距广二百七十里,南北相距袤一百八十里。

    东陆路 自县至隘头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漳州府二百一十里。

    西陆路 自县至官田界六十里。自界至上杭县六十里。

    南陆路 自县至蕉叶坪界四十里。自界至广东大埔县四十里。

    北陆路 自县至水槽隘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龙岩县一百里

    东南陆路 自县至清漳巡检司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平和县一百里。

    东北陆路 自县至博平岭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南靖县二百里。

    西南陆路 自县至河背界五十里。自界至广东程乡县一百里。

    东水路 自县上流至合溪(校注:现称洽溪。下同。)六十里。自合溪由武溪东至深溪二十里。自合溪北至高陂二十里。

    南水路 自县顺流至锦丰窑三十里。

    论曰:王者,无分民,有分土。星野,天之分土也。疆界,君之分官若民也。里图至到,又官取民之地而细分之也。故曰“行仁政自经界始”。永定疆界固焕然矣。至其夫役之劳逸,关隘之要害,实赖抚字者为斯民留心焉。

    山   川

    龙冈山 县治艮山也,脉发梌山嶂,迤逦蜿蜒,蟠若龙卧,故原名卧龙山。

    挂榜山 县治前,与儒学对峙,方幅若挂榜然。

    钓鱼峰 在县治东南,名曰巽峰。

    龙门山 为邑东镇。盘旋耸秀,与贵人峰并峙【载《舆记》】。

    梌山嶂 在县北,即卧龙山之祖也。廉贞发脉,嶂焰凌霄。跨太平、丰田、溪南、胜运四里。界上有石如马。谣云:“石马鸣,则有兵。”成化十四年,寇乱,太监卢胜征兵击毁。

    印匣山 为邑西镇。

    眠象山 在县南二里。当水口转流,形如眠象。

    三峰山 在县北三十里。自梌山嶂连屏穿峡,萦纤起伏,至于卧龙山。

    水珠峰 在县南。两山相向,界悬飞瀑。

    贵人峰 邑之左镇。与龙门山对峙,前为佛子峰。

    双髻峰 在县北。双耸凌霄,县龙少祖。嘉靖间,建白云精舍,今复修之。

    雪竹峰 在县南。峰峦秀丽,为邑之胜概。

    双岐峰 在县南。两峰齐秀,状如珏玉。

    满山红 在县西南四十里锦丰窑,为水口山。嵂崒(校注:原文“萃嵂”,依文意校改为“嵂萃”。)雄丽,据潮州界。相传,有父子采薪,父睡山麓,土忽自瘗,仅露足趾。其子牵觉,渍血识之。复至,则满山土木皆红矣。

    铜鼓山 在太平里。高千余仞,广袤数里。有岩窦、井泉、石壁。上有倒书“千年”二字,径尺。旧传,有铜鼓从空而堕,至山腰,击石裂泉,溢为巨井。其深莫测,时有双鱼出游,网不可得。谚云:“铜鼓一闻,岁大丰熟。”【载《一统志》】。

    茫荡山 在太平里。绝顶为凤凰崠,崔巍磅礴。跨龙岩、连城、上杭、永定四县界。“紫府楼台,仙灵窟穴。”【陈钧奏有记】。

    笔架山 在太平里。峰峦秀峙,形如笔架,高出群表,为四远望山。

    松柏崠 县南三十里,跨永定、大埔二界。立关隘御寇。

    黎袍崠 在胜运里,远望如画。

    牙梳崠 在胜运里。分水南北,介于杭永之间。

    桃坑嶂 在溪南里。峰峦高耸,林木蓊蔚。

    分水岭 在县西四十里。路通上杭,水分胜运之北,溪南之南。

    缘  岭 在丰田里。路接漳州界,鸟道迂回,脊有圆墩石。名“缘岭”者,乃误“圆”为“缘”也。

    三层岭 在金丰里。羊肠三折,路通大埔、平和,为险隘处。盗寇出没,故设巡检司防御焉。

    寒水凹 在县西北,路通上杭。成化辛丑,邑令王环凿石开道,志其石曰“千古乾坤,胚胎永定。成化肇分,万年归正”。

    东华山 在丰田里东安乡。其山夙为虎穴,道人黄华音入定于此,虎遂潜踪。嵯峨百仞,巨石嶙峋。每深秋,白雾(校注:原文为“露”,现校改为“雾”。)满壑,弥漫茫如洋海。半夜凭栏俯视,石间瑶簪、玉笋遍插。云盘殿前,有石如鱼,有峰如笔。顶有登山路,人或立之,宛在笔尖。其左山空嵌,风入之时,作桴鼓声。顶有天池,旱岁不涸。池上有猴王冢。时届清明,众猴揭他冢纸,环挂墓巅,百十为群,采果以祭。其或逐队嬉游,悬崖走壁。有时佛性如人,合掌听经。寺侣呼为“道友”云。龙岩王侍郎命璇、邑庠沈文各厚施其庵。邑人吴煌甲、陈钧奏读书其中。

    瑞堂山 在丰田里上湖雷。三山并峙,高插云表。乡人建真武庵其上。

    元湖山 在龙门。僧释空迎大洲庵真武像建庵祀之。

    般若山 在丰田里,界于阴阳两岩之间。僧湛然建庵于此。

    西华山 一在丰田里,道人李东流建庵山顶。一在胜运里汤湖乡,山下里人赖搏九建庵。

    乐真山 在金丰里太平寨。初为道观,至崇祯年间,僧洞明改立禅宗。仍名。

    石麟山 在太平里。石洞深广,燃炬可入。中横石案,旁有泉源。乳穴丹室,不胜名状。详入记中。

    白云山 在县东二十里,僧音石居此。周围植竹,环抱如城,又名竹城山。

    东华岩 在县东,有石岩,邑耆吴论辟之,忽有水流石佛一座,因祀于岩。

    龙显岩 在太平里黄田村。岩侧有石似龙,奋首掀爪,鳞甲俨然。岩壁间,有石笋突出,中间有窦。乡民结庵其上。

    虞坑岩 在丰田里。石洞深遂,宛若龙蟠,祀佛其中。

    狮子岩 在太平里。形若狮子,远望皆见。

    阳岩  在丰田里,潘祖师成道处。

    阴岩  与阳岩对峙,赖祖师成道处。

    鳌石 县治西,杭陂溪水弯绕其下,以形似鳌,故名。

    五石 县北后龙山。名狮子石、犀牛石、砚池石【常有墨润】、幞头石、朝元石。

    莲座石 在邑东金丰檺林村。石峰高耸,雄峙中天。上有三层石盘,可行可卧,可坐可觞。时有火光出现,石山吐土。冈五枝,中枝邑人熊兴麟寿域在焉,形家喝为“麒麟吐焰”。

    莲花石 即鱼矶石,在溪南大溪中。状若莲花,石壁间一妇逐鹅。长老相传,谓之“仙女逐金鹅”。

    龟印石 县南五里许黄竹隔。盘踞溪中,其状如龟,具八卦文。

    二狮石 在金丰里大溪岐岭。双石如狮,盘踞两岸。【举人游瀛洲有记】。

    矶石 溪南水口。崇祯年间,连城木商谋凿石贩木。生员王铨爵、吴懋中、沈文 、赖馨鼎、吴迪光等佥呈县,申请三院批禁。

    文溪 在太平里。发源孔夫,径坎市(校注:原文为“高陂”,然文溪水并不流入高陂,显误,校改为“坎市”。)通舟楫,至合溪,会武溪水,顺流大洲溪。

    武溪 在丰田里。发源寒袍崠圆岭,径龙潭,至深溪。通舟楫,顺流合溪,会文溪水。

    大洲溪 县东。横带县治,会西河水,出申位三十里至锦丰窑,沦石而出。舟楫至此过矶。

    西溪 发源梌山嶂,经江坑、湖家地,至李田,筑杭陂入城,散润郊外。其正脉,由迎恩桥绕西山而下。知县许堂筑堤障之,水势弯环至县南,入于大溪。

    丰稔溪 自龙岩发源,经上杭黄潭,过胜运里丰稔寺,至汉磜崆合大溪,始通舟楫。

    龙  潭 有三:一在箭滩上流,乡人祷雨辄应;一在溪南杉子圹,旧传龙见于此;一在丰田,王阳明先生留诗处。

    放生潭 在县东,旧名石圳潭。养鱼江中,饲以米饭,闻铎而至,网罟有禁。景称“潭阁呼鱼”即此。

    涵水湖 在县西南,澄澈潆洄,中起一阜,旁有温泉。

    古  迹 【附】

    龙磜洞 在县南。石崖空广数丈,内有石床、石几。昔传有神人寓此。

    圣窖石 在胜运里大新村。二石,一阴一阳。传有仙驱至,掌迹尚在。

    玉篆石 在大阜坑。浮于水面,有文如篆,人谓“仙人玉印”。

    金船塘 在太平里虎(校注:原文为“斧”,误,校改为“虎”。)冈山中。泓然一湖,形如巨舰。旧传有金船浮沉于此。

    系舟石 在云龙桥侧。昔王阳明系舟于此。有诗。其像如凫,又名浴凫石。

    淘金县 在金砂村。旧传,其地产金,有神人鞭石筑城于此。

    仙人石 在龙门。石高数丈,状如正笏,下有大人迹。相传仙人到此。

    许公堤 县南。知县许堂筑建印星台,以课多士。景称“南堤烟雨”即此。(校注:原文“西堤烟雨”,其中“西”应改为“南”字。参见本卷“形胜”之“后八景”。)

    文山石 在文山亭。大书“宋丞相文天祥过此”。

    莲花嶂 在金丰里东洋村。唐惭愧祖师诞生处。

    掷鱼潭 惭愧祖师幼牧牛,其嫂饷以焦鱼,师不食,放之潭中,鱼遂活。至今产鱼,一体而半焦半润。

    玉枕穴 在溪南里镇里。旧传,吴吉甫自博罗舆母彭氏榇归,至此风雨大作,举引不行,遂下葬于斯。

    井  泉 【附】

    县治仪门右井。

    南街锦衣坊左井。 里人吴璘开凿,深三丈许,水味甘冷,味如惠泉。时或水花高涌,恒为科名之占。旧基稍狭,其曾孙吴懋中捐地五尺扩之,汲者便焉。

    北街横直左角井,东城内井,西城内井,万寿寺前街下左边小巷近内城濠井今废。

    双井 在溪南里。澄清不涸,居民汲饮,遂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