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鼓山艺文志最新章节!

    王恭江南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太祖女婿,洪武三年(1370年)以驸马都尉任福建行省参政。

    游鼓山

    绝顶珠林出半天,灵源钟磬翠微连。平芜下界孤烟外,遥海寒涛独雁边。云度佛香清鹤梦,风传仙梵醒龙眠。西游自笑尘踪远,那得闲身此问禅。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游鼓山

    信步行行上碧峰,天涯一望水流东。桑田几度成沧海,唯有青山似画中。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王坚字子正,号三山老樵,福建长乐人。明洪武三年(1370年)征至南京,试高等,授湖广按察司佥事,后官嘉兴府同知。

    游鼓山

    粤江南去郡城隈,屴崱东连紫翠开。万里烟云浮海岛,九天金碧现楼台。石门路向松关出,喝水源从凤沼来。自叹此身还衣绣,无由听法坐莓苔。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王钝字士鲁,河南太康人。洪武十年(1377年)秀才,授主客主事,后复举明经,任福建布政使右参议,迁右参政。

    题鼓山寺

    上人飞锡来灵谷,我老羸驹到鼓山。相约恍如成宿契,傍观疑似学偷闲。灵源洞古烟萝绕,喝水岩空雨藓斑。他日尘缘能解脱,也应来此叩禅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仲进以字行,又名伯康,福建长乐人。明洪武十年(1377年)以明经荐授宜阳知县,后改知江山县。

    游涌泉寺

    万仞冈头紫翠围,白云流水护柴扉。石炉火冷僧初定,野径苔荒客到稀。绕砌山泉浮潋滟,隔江云树入霏微。我来岂是参禅者,只倚长松看鹤飞。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按:《全闽明诗传》卷三录引此诗,首句作“万石冈头紫翠围”,末句作“笑倚长松看鹤飞”。

    陈郁字焕文,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

    鼓山同周博士繁上人

    秀色横东南,危峰霁金碧。迢迢莲盖起,隐隐松门入。鹤林渡轻策,鸟道绝行屐。周子陶令俦,繁师远公匹。心空境自闲,目远趣非一。良辰集嘉宾,雅调偕金石。水涧秋欲寒,云窗昼犹湿。赤城讵云远,苍岛杳无极。即此可飘飖,那能怅今昔!

    ————乾隆《鼓山志 艺文》

    聂思敬本名任,江西南城人,后以字行。明洪武初,以荐授本学教授,治《春秋》,工吟哦。历学官二十余年;后登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典试福建。

    鼓山

    鼓山苍翠路难分,梵宇巍峨倚白云。松影却惊随地满,钟声浑似半空闻。石门斜日催归兴,灵洞清风绝俗氛。昔日曾闻今日玩,高秋吟思漫纷纷。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唐震字士亨,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榜眼,授编修。扈驾道卒,明太祖遣使归丧,为文祭奠。

    登鼓山

    胜地标名岛,金宫瞰碧园。水衔双凤影,山峙百龙根。骋目凌天险,投心轶世喧。香来诸界合,钟动众僧奔。塔势冲飞鸟,经声听断猿。水岩闻喝石,雪涧讶通源。白雁霜前笛,黄花露后樽。顾惭元亮兴,翻愧远师恩。洞口僧归锡,云中客驻轩。怀哉婴俗累,徒尔羡空门。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李烨字子华,浙江余杭人。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由监生除中书舍人,升广东按察司佥事。永乐初,除福建布政司左参议,兼修《大典》,除江西左参议,卒。

    公暇偕参政杨公游鼓山寺,

    步鲁齐王参知韵,

    时永乐乙酉三月

    联辔来游宝刹间,梵王宫殿护苍山。焚香未论三生寂,煮茗何妨半日闲。瞰海题名遗墨迹,悬岩绝咏杂苔斑。春风花鸟如相识,常在栖禅秘密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王偁字孟扬,福建永福(今永泰县)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明经举于乡,授祭酒。永乐初,为翰林检讨,敕修《大典》,偁为总裁。后坐解缙案,被杀。偁为闽中十才子之一。

    登屴崱宿涌泉

    翠微白云里,逢秋思一登。耸身蹑云壁,飞泉摇古藤。洞豁海天际,坐见万景澄。饮涧动群鹿,宴林逢真僧。邀我宿北城,珠林悬古灯。寥寥片月上,悄悄天籁凝。因悲向城市,尘发秋相仍。

    ————《闽中十才子诗 王检讨诗》卷二

    光绪十二年(1886年)沁泉山馆刊本

    唐粲字士昭,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举人,官教谕。

    同王中美游鼓山

    上方迢递隐楼台,屴崱峰高亦壮哉!暇日群公同骋望,百年浮世有尘埃。潭边飞锡惊龙度,洞口疏钟见鹤回。只此便投章甫去,石桥何处访天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周盛字奉昌,福建南平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举人,官永明知县。

    凤池

    吾闻屴崱峰,上有凤凰池。灵鸟久不见,于今适来仪。清池炯炯洞见底,光照须眉莹秋水。涵虚湛湛云影摇,冷风细细秋波起。繁公于此敛踪迹,静对水月心常寂。性空直与灵源通,身闲未许浮云识。我来邀取群仙俦,拂衣海上登鳌头。凌风九万一回首,更欲跨凤看瀛洲。繁师须拂池上石,与尔共作三生游。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登鼓山赠繁公

    屴崱崒嵂东南巅,海隅秀拔非徒然。白云赐额广名代,涌泉肇迹崇何年?半山鸟磴灵源入,石门烟霭松关连。况当接踵逍遥地,最宜骋目沧浪天。一尘轶尽不动外,万化始会忘归先。繁师隽爽龙河种,旭老宿昔仙机玄。适泛慈航来日畔,旧扬宗教住云边。藏身只履超凡圣,出口三车如注泉。早晚篮舆那厌屡,清宵华宴偏能延。金门侍吏铜墨暇,挂籍髦士簪裾联。倾情浊酒踈砧后,照眼黄花落帽前。少壮几时同潦倒,攀登暂谢区中缘。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唐泰字亨仲,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进士,授编修,累官陕西按察副使。为闽中十才子之一。

    临沧亭

    缥渺危亭际海头,昔年曾此赋清游。初旸绝岛生残夜,极浦遥天接素秋。杖锡到来山虎伏,衲衣已被白云留。凭高日暮堪乘兴,烟景苍苍绿水洲。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冯本清字介庵,浙江余姚人。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乡贡,授监察御史,迁福建按察佥事,分巡漳南。后改任江西,卒于官。

    游鼓山陪陈侍御

    铁冠御史才且雄,衔恩持节来闽中。风流不让李太白,豪气绝似陈元龙。公余亦爱闽山好,邀我飘飖共探讨。古寺云开曙色高,灵源花发春风早。酒酣倒着官锦袍,屴崱峰头看海涛。令人从此小东鲁,不独泰华如秋毫。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字安仲,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状元,当时三鼎甲皆南人,或言取士不公。朱元璋怒,命重阅落卷,得六十一人皆北人。于是□遂被诛,□遗诗亦仅存此一首。

    鼓山

    天凿玉芙蓉,神秀吐丹碧。谁能凌绝顶,歌啸览八极。中有蹑云人,冥虚振飞锡。梵扬海风生,幔卷岛夷入。茫茫乾宇大,戚戚尘踪窄。下顾簪缨俦,驱车入榛棘。何当谢尘累,因之寓泉石。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议福建长乐人。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以明经荐,授翰林院检讨。

    鼓山

    冶城东际屴崱峰,大顶插汉玉芙蓉。中盘宝地梵王宫,下方昕夕聆天钟。我闻灵境何由睹,几欲登临事应阻。喝水徒从耳外闻,青峦每向舟中数。以兹叨获陪簪缨,凭高纵步凌苍冥。石门路向烟萝入,鸟道逶迤抵化城。维时海国日初丹,江山万古浩漫漫。海涛涌白天风起,令人神思隔尘寰。法缁迓我游诸洞,林鸟惊人目飞送。岩石名诗眼力窥,凤沼寒湲手挥弄。盘桓深入维摩宫,大千法界高玲珑。楼台隐映金碧烂,柱石烜耀银珠红。老禅荐茗亵香麝,寂静灵台听玄偈。何当脱却尘事牵,共结山中白莲社。烟霏松暝鹤飞回,踌躇不忍下层岩。下方疑我上天去,我意何异登天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慈字志仁,福建长乐人。明洪武中以明经荐,任本县训导,国子博士。

    鼓山送别

    化城祇树接人天,万壑千岩紫翠连。薄暮猿声啼不尽,新年草色入无边。静闻仙梵花前度,醉盍朋簪石上眠。明日又登金马去,何因此地共谈禅。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韩文山东德州人。明洪武时岁贡,以人才荐,官郎中。

    大顶峰

    鼓峰耸翠插晴空,绝顶登临鸟道通。日出扶桑鸣彩凤,云开蓬岛隐仙翁。海潮来往波涛外,山色有无烟雨中。风送天香携满袖,恍疑身在广寒宫。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鸿字子羽,福建福清人。明洪武时,以人才荐至京师,试《龙池春晓》、《孤雁》二诗,名动京师,官至精膳司员外郎,自免归。他与高棅、王偁、陈亮、王恭、唐泰、郑定、王褒、周玄、黄玄,合称“闽中十才子”,鸿为首。

    屴崱朝曦

    天地有奇气,屴崱东南青。高标穷碧落,连峰走沧溟。深探地无际,远见日初出。蜃气乍苍凉,龙光犹恍惚。始知至阳精,明明含中虚。回旋缀阴魄,干运乾坤枢。愿言吸晞景,庶以永年岁。手把扶桑枝,身骑六鳌背。兹焉对画图,飞梦绕屴崱。一笑天鸡鸣,晴窗已东白。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鸣盛集》卷一

    嘉庆十七年(1812年)刊本

    喝水岩

    灵境敛幽寂,玄岩閟林莽。秋风何处来,泠泠百泉响。传闻妙禅机,默出谢尘鞅。萧然一榻静,厌此渎遐想。昙花散天雨,空翠入苍漭。卓锡振梵音,寒流自西往。道人此投迹,风磴特独上。竹径清露繁,松阙碧苔长。伊予性山束僻,隅地爱弘敞。莲社如有期,攀绿恣幽赏。

    ————《鸣盛集》卷一

    陈亮字景明,福建长乐人。工诗,与林鸿等称闽中十才子,明初屡征不出,结草屋沧州中,以布衣终。

    华藏海

    屴崱高出东南天,凿山通道五百年。石门灵洞绝形胜,金银楼阁白云边。昔年曾入龙天界,遍阅重重华藏海。大地长悬佛日明,丛林故有宗风在。巍巍猊坐镇高堂,大教三乘属阐扬。向非智力排龙象,百万魔军未易降。繁师应作山中客,壮游曾振金门锡。法云昨夜现东峰,山中草木皆春色。野人长慕好林泉,欲识支公未有缘。云扃果尔无关钥,愿逐浮丘一问禅。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沧州集》旧抄本

    赵迪字景哲,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洪武中布衣,自号白湖小隐,为洪永十子之一。有《鸣秋集》。

    风泉云壑

    久负名山期,常思邈遐路。微风若水流,归云淡纨素。溶溶度雨来,霭霭依林暮。天空送夜凉,秋声在岩树。清听殊未穷,独对情如故。若人僧中英,振锡兹山去。云车倏已驾,将逐冷风御。林间果愿心,悠然得真趣。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登鼓山寺

    车骑追游到上方,金宫钟磬蔼林塘。彩云宝地通霄迥,翠壑松涛入海长。萝径引杯山乌下,石厨供馔涧泉香。空堂清梵沉沉夕,共听三生色相忘。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伯璟字怀之,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洪武中岁贡,为郡学训导。后以文字得罪,为明太祖所杀。

    屴崱峰赠繁公

    繁公平生一衲袍,名山足迹曾周遭。偈寄匡庐尘想薅,诗留华岳性灵陶。龙翔清戒常独操,丹陛几祝西崑桃。却归屴崱观海涛,瘴雾尽扫天风号。大顶上干气势豪,小顶直下银盘牢。俯视三神走六鳌,目极万里如一毛。国师穿堵山之皋,旦暮守护鬼神劳。往时台殿阴萧骚,此日钟鼓声嗷嘈。雨花缀座香麝膏,贝叶翻函光玉毫。祖灯载续象教遨。繁公!繁公,名与兹山高。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宗繁闽县陈氏子。年十六,从鼓山光岩和尚得度。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涌泉寺住持。建文四年(1402年)示寂。世称独芳禅师。擅诗名,与唐震、王褒、周玄、王偁为友,多所唱和。

    鼓山

    振锡入松关,超然有清向。所怀喝水翁,灵迹尚感仰。抚松坐盘桓,漱水扬虚瀁。直登屴崱巅,天高气明爽。适逢佳节临,黄花称幽赏。优游闭禅扉,静夜理琴响。对榻眠白云,焚香足吟想。一梦犹不醒,晨钟启东昶。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唐溥字孟博,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建文元年(1399年)举人。

    涌泉寺

    金宫了愿初,香阁骋前睹。钟入双树云,花明一潭雨。疏河递清浅,黄叶落四五。谩展今夜欢,凌晨更延伫。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时中四川人,参议。

    按:乾隆《鼓山志 艺文》作“陈时中,四川人,参议。”经查道光《四川通志》有关部门并无此人。又查清周煌《琉球志略:封贡》云:“明永乐二年正月,太宗遣行人时中往祭[琉球国中山王承察度],赙以布帛。……中初为四川布政使右参议,有罪当戍,上书愿改过,遂命使,至是复职。”但时中籍贯及科第均无考。又《明史 外国传 琉球》及《明太宗实录》仅书“礼部遣使”,而不举其人。姑仍之。

    登鼓山(永乐乙酉三月奉使琉球经此有作)

    鼓山甲冠东南隅,层峦叠出金芙蕖。地钟灵气清旦虚,迢迢绿水罗萦纡。大山突兀云卷舒,小山屴崱烟霞除。涧流潺潺杂弦歙,松风瑟瑟鸣笙竽。闽王昔此置良图,凿开山谷成规模。只今纪年五百余,桑田几度变邱墟。楼台依旧临天枢,古殿高耸青云驱。我来登览不惮劳,野桥幽径连肩舆。乘风直欲上云衢,俯视城邑微一区。当年主席丰骨殊,喝泉有迹留名誉。于今老禅吾乡闾,携觞陪我行踌躇。紫阳先生谁能如?天风海涛遗其书。酒酣便欲赋归欤,扁舟正遇潮平初。安得乘槎四海居,行看黎庶无犹虞。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王恭字安中,福建长乐人,自号皆山樵者。明永乐初,以修《大典》至京,授翰林不就,归隐故乡。

    送了心上人还鼓山

    竺僧本自金天西,流沙转望无端倪。口传佛印清五浊,心将宝筏度群迷。圣皇斋沐思高庙,天下缁流争奉诏。甘露朝凝百树枝,祥光夜绚钟山峤。龙象纷蹴踏,鲸鳌互铿鍧。香云絪緼昼不散,灵花历乱春无声。吾师石鼓峰头住,一锡西游了真悟。看山偶上凤凰台,归心也忆灵源树。灵源绝磴绕松杉,四面松萝隐石龛。国师去后安禅处,神物犹存喝水岩。兹晨好作金陵别,千里淮云山一发。吴楚苍茫数点烟,几时看到闽中月。白头西上寄萍踪,为尔乡僧动别容。待予秘阁看书罢,归路先寻鹤顶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鼓山寺

    灵源飞鸟外,屴崱翠蒙茸。雪覆经春叶,风吹度壑钟。逢僧留半偈,习静爱中峰。自笑红尘里,谁能寄远踪。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草泽狂歌集》卷三

    台湾《四库全书》本

    秋夜宿石门洞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石门发天磬,海月澄秋衣。风泉有余响,倏尔清尘机。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机。

    ————《草泽狂歌集》卷一

    夜宿石门闻秋风

    洞口微钟夕,阴林散夜声。孤灯残月下,千嶂断猿声。飒沓惊禅定,萧条动客情。卷帏清不寐,松际月斜明。

    ————《草泽狂歌集》卷三

    鼓山寺

    崱顶朱林出半天,灵源钟磬翠微连。平芜下界孤峰外,遥海寒涛独雁边。云度佛香清鹤梦,风传仙梵醒龙眠。西游自笑尘踪远,那得闲来此问禅。

    ————《闽都记》卷十二

    游鼓山天风海涛亭

    高亭上与翠微连,漠漠风涛际海天。吴越百城飞鸟外,琉球群岛断云边。灵岩洞古人稀到,青草池空凤杳然。深愧远公相问讯,自非元度亦逃禅。

    ————《草泽狂歌集》卷四

    送人游鼓山

    灵源洞口白云飞,君去凭高入翠微。闽越故城关外小,琉球孤岛鸟边稀。天花寂寂逢僧宇,林吹飘飘飏客衣。若对凤凰池上月,顿令心地亦忘机。

    ————《草泽狂歌集》卷七

    张翼字公辅,号履素,浙江归安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五年,知通道县,旋擢福建按察司佥事剑南分司。十六年(1418年)改佥云南,累官河南布政司参政,卒官。

    陪陈侍御游鼓山

    栢台使者金门吏,妙年磊落青云器。观风暇日览舆图,共爱闽中山水美。王春正月花始开,邀我置酒青莲台。慈云一片自东起,法雨几点从西来。以兹尘襟净于洗,移尊又向灵源里。林间猿鹤惊绣衣,石上莓苔湿珠履。兴来欢乐岂暇愁,凭高眺远穷冥搜。此去日边应咫尺,何须高起望京楼。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全字果之,福建长乐人。明永乐四年(1406年)榜眼,授编修,后以预修《大典》,升侍讲。

    鼓山乔木

    五虎势拔东南雄,鼓山磅薄尤穹窿。于门积庆钟间气,乔木郁郁清阴浓。奕叶流芳经几代,抗雪凌霜恒不改。干耸苍崖二百寻,根蟠厚地三千载。黛色遥通南岳青,涛声飒飒接东溟。楩楠岁久封苔藓,松柏春深长茯苓。若人隐处同栖托,鹗剡何期赴岩壑。霄汉青云集凤麟,家林白日闲猿鹤。羡尔高标夐出群,贞心雅操擅清芬。只今廊庙需樑栋,行见才名世共闻。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智字孟机,湖广咸宁(今湖北咸宁)人。明永乐四年(1406年)进士,官北京道监察御史、巡抚福建,有善政。

    游鼓山

    天风吹我上招提,一路飞花趁马蹄。当道豺狼皆窜伏,隔林猿鹤自幽栖。目瞻山海八荒豁,气压虹霓万象低。绝顶更邻霄汉近,巍然石磴是仙梯。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李伟字巨元,山东临淄人。明永乐六年(1408年)举人,官御史,巡按福建、浙江。

    游鼓山

    山寺寻春野趣幽,况逢仙侣更同游。昙花世界邻三岛,祇树楼台拟十洲。天尽沧波穷粤国,云开绝顶见琉球。观风询俗惭何补,且饮醍醐坐石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彭春江南嘉定(今江苏嘉定)人。明永乐九年(1411年)举人。

    宿涌泉寺

    海霞飞上岭头松,下界时闻出定钟。宝刹凌空超万象,香林积翠拥双峰。衔花每见听经鹿,卧钵犹存护法龙。久欲攀跻应未暇,苍苔满径白云封。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郑阎字公望,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永乐十年(1412年)进士,任广信府学教授。

    鼓山大顶

    绝顶临天迥,相携兴里过。岚光移野席,谷籁散林柯。过雨沾衣湿,闲云入袖多。不知沧海外,员峤更如何?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抑斋集》

    登鼓山寺

    冠盖临清境,攀跻契夙心。悬岩宜远望,邃谷称幽寻。石径苍苔合,珠林古木阴。断烟行处湿,落叶坐来深。白酒甘如蜜,黄花色胜金。兴来还倒屐,醉后即长吟。秋色连云暝,钟声与日沉。林烟迷去路,石濑泻鸣琴。不知沧海外,谁伴羽仙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据《抑斋集》,诗未增“不知沧海外”二句。

    林志字尚默,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永乐十年(1412年)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右春坊右谕德。

    鼓山杂咏有引

    屴崱之胜概为闽最,而灵源洞况其尤也。余因暇与同志友程希石、陈公器、陈克宁、杨圣之、张叔履六人为方外游。余睹江山之如旧,慨死者之不作,因著遗迹以摅其怀。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也。时洪武戊寅中秋前六日。

    灵源洞

    邃谷纡回白日阴,仙人曾此秘鲸音。别来往事凄凉久,老树啼鸦草莽深。

    仙人迹

    龙虎成丹妙入神,升沉轮幻自无垠。只今元鹤归来晚,寒月空余石上尘。

    风泉云壑

    天风吹落万潭声,几度愁人梦里惊。何日洗除尘世耳,一瓢岩畔卧云横。

    天风海涛

    倚天台槛暮云端,咫尺沧溟牖外看。流水不随残日落,天风常度梦中寒。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李文荣浙江嘉兴人。明洪武四年(1371年)以府学贡生授万安令,入为太仆寺丞,以罪戍北平。为朱棣所用,棣举兵南下,文荣守城有功。永乐初,任江西、福建布政司参议。

    登鼓山

    每闻胜境实奇哉,游眺浑疑图画开。叠嶂万层青可掬,长松千尺翠堪裁。投林飞鸟从高下,出岫闲云自去来。今日登临无限趣,更求何地是蓬莱?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思和福建长乐人。明永乐初,以举保任休宁教谕。

    凤池双古树

    双古树,凌穹窿。柯如石,根如铜。婆娑偃盖覆云日,交错屈干回虬龙。苍然不改霜雪操,挺尔信是阴阳钟。徒劳扌卒人睨,宁受秦皇封。我昔经游值炎暑,解衣坐起于其中。老衲逍遥步清荫,一见握手欣相逢。问之种来几年月,只说灵寿齐崆峒。沉吟嗟赏成坐久,飒飒万吹鸣虚空。煮茶烧笋扫落叶,拂藓倚石横蕉桐。嗟跎不觉二十载,寤寐欲往无由从。兹晨故人索题咏,为言寄赠今禅宗。何当重约凤池畔,挂冠树下吟大风。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钱仲宜字绍先,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明永乐初,为福建布政使司参议。

    赋得屴崱云

    灵境高层逼上台,幽亭缥渺白云堆。天风不散秋阴积,海宇初残夕照开。霭霭经檐浮薄雾,溶溶绕栋隐轻雷。远公庐埠游应遍,飞锡还从此地来。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煇字伯炜,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副使。

    宿屴崱峰性上人山房

    听梵来山寺,逢僧憩石楼。风泉行处满,花竹坐来幽。谷静钟声晚,潭空树影秋。东林微月白,相送虎溪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忆屴崱峰

    每爱兹峰胜,邻霄翠几层。风泉宜夜听,云壑倚秋登。得句能忘寐,谈禅喜对僧。别来双磵月,疏雨暗孤灯。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屴崱峰晚眺

    乘幽独上最高峰,泽海山河四望同。岛屿潮来天接水,海门日落树连空。僧归远寺疏钟后,木落寒山积雨中。更向岩前一长啸,松涛十里送秋风。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陪王袁二御史游鼓山

    久慕情游到此山,幸陪骢马一跻攀。半空楼阁诸天外,大地山河落照间。岩涌曲泉通石涧,云随飞鸟下松关。绣衣遍览留题去,林壑生风振佩环。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杨杰山东滨州(今滨县)人。明永乐中,任福建按察司佥事。

    鼓山

    栢府昨夜雨,闽天晓来晴。闲陪二使君,骢马绣衣行。好山不易得,灵境难为名。跻攀一时兴,临眺千古情。落日海潮白,长洲烟树青。壮哉钓龙台,邈尔无诸城。高歌增感慨,曲尽风泉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颢字季周,福建长乐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举人,官松阳训导,升交趾道监察御史,累官陕西按察使。

    游鼓山

    对酒平临百尺栏,倚栏吟望海天宽。云连树色兼秋远,风带涛声入梦寒。竹径泉香驯鸟下,石床花落老僧闲。登临不是耽吟赏,浮世重期胜会难。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重游鼓山

    步入松阴十里苔,寺开天半绝凡埃。灵源翠接秋天远,大顶云随暮雨来。萍梗自怜如梦幻,琴尊共喜客怀开。凭高更觉心如洗,下视螺江水一杯。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郑宪字介叔,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官通判。

    游鼓山寺

    岛屿迎寒暝霭浮,珠宫胜概喜追游。钟残月上旗峰雨,一派银光淡复浓。故垒风烟犹在目,碧岩仙迹本无踪。凭栏天地虚今古,控鹤还将访赤松。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陈讙字士默,福建长乐人。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举人,官德庆知州。

    按:旧志载“元陈讙”。经查民国《福建通志》,未见元代陈讙任知州,今据嘉庆《长乐县志》。

    游鼓山

    南国名峰此最雄,白云飞处有仙踪。绣衣逐伴凌高顶,万里江山一望中。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邹昱字皓明,四川华阳(今成都市)人。明永乐中,任福建右布政使。

    陪李直指登鼓山

    承平百粤事应稀,适兴同君陟翠微。驯鸟如迎仙客至,昙花故绕定僧飞。峰头晓日明朱戟,洞口春云拂绣衣。如此清辉看不厌,令人惆怅淡忘归。

    ————乾隆《鼓山志 艺文》

    登屴崱峰

    屴崱峰高紫翠深,闲随飞锡到云林。桥边草露沾行屐,涧外松风度梵音。霄汉昔劳青嶂梦,烟霞今遂白头心。忘形共了三生约,莲社相期日抱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邓定字子静,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永乐时,隐居竹屿不仕,以布衣终。

    半山兴善庵赠阐上人

    东山何巍巍,兹岭特秀发。上摩苍穹迥,俯视平野阔。氤氲隐佳气,中有蛟龙窟。山僧揬灵异,披榛得奇壑。凿岩开户牖,结构依林樾。岧峣入云间,楼台倚空碧。凭高聊骋望,万里犹咫尺。天鸡半夜鸣,海底初出日。眷兹山水佳,足慰栖遁客。疏钟度烟晨,清磬闻月夕。我来一登览,杖履穷所历。空翠落阶庭,风泉响岩石。地幽神更怡,趣得心自适。何当脱世网,从师了空寂。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福州沈氏抄本

    登屴崱峰

    杖策登临试欲飞,江云汀树远依依。天边岛屿分诸国,木末楼台隐翠微。日暮乍闻樵唱起,潮平初见客帆归。此中结屋宜深处,便欲投闲饱蕨薇。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游鼓山赠阐公

    开士忘机似远师,别来相见不相疑。看云共著登山屐,求友重吟伐木诗。石钵龙归禅定后,松花酒熟客来时。天风亭下灵源洞,采秀携琴随所之。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寄鼓山如公

    十年不到白云楼,何日题诗纪胜游。屴崱钟声天外度,峡江帆影雨中收。别来故旧犹青眼,老去风尘总白头。欲向禅房分半榻,吾师

    还肯暂相留。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屴崱峰

    中天削出玉芙蓉,迥压全闽气象雄。半夜

    峰头看日出,扶桑近在海门东。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灵源洞

    苍苔绝壁去天低,古洞烟霞远近迷。是处

    好山堪载酒,扁舟莫讶武陵溪。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涌泉寺

    云根晴潄雪花寒,百尺清流绕石栏。午夜月明天籁寂,抱琴来听玉潺潺。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仙人迹

    飞鸟曾游海上山,尚留遗迹在人间。当时误采长生药,一入壶中去不还。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天风海涛

    绝顶高风日怒号,际天遥起白银涛。扁舟拟欲穷溟海,直挂云帆百丈高。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鼓山偶成

    楼阁层层隐翠微,石门松迳白云飞。山中六月浑无暑,八十老僧犹褡衣。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白云楼寄大愚弟

    何处山林可避氛,石林空翠晓氤氲。三年不到新楼上,忆弟时时看白云。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如公惠茶

    远公别后眼长青,曾寄先春到野亭。却忆白云楼上宿,一杯香露酒初醒。

    ————乾隆《鼓山志 艺文》,又见

    《耕隐集》

    高棅(1350~1423年)字彦恢,福建长乐人。后名廷礼。明永乐时,被召入翰林,为待诏,迁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能书画,有《啸台集》、《木天清气集》。

    首秋同群公游灵源寺

    灵境不厌远,仙源在云端。入溪日已午,猿鸟鸣声寒。释子爱玄度,停钟启幽关。山门坐翠微,石桥听飞湍。只疑接众真,日与秋风还。神游无所事,誓将去人间。况我非作者,怀芬异希颜。幸因清嬴意,助尔禅心间。

    ————《闽中十才子诗 高待诏诗》卷一

    鼓山寺送郑秀才

    屴崱海上秀,中峰开禅宫。虚亭挂空翠,直上临方蓬。溟涨在几席,天光映帘栊。目极万里外,但见青濛濛。曙色从东来,晃然灵境空。登临岂不美,别意叹无穷。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宿鼓山

    夜宿白云寺,风泉双籁鸣。厨香花外度,灯影竹间明。水月心方静,江湖梦转清。谈诗犹未已,东阁曙钟声。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游鼓山双涧庵

    爱山不奈又登山,衲帽芒鞋且自闲。万怪儒衣数相见,了心空在刹那间。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黄谷民福建福清人。明永乐时贡生,任怀安县训导。

    登天风海涛亭

    高秋登屴崱,啸傲第一峰。五湖俯视等杯勺,大海流入吾心胸。口尃口尃清籁起空谷,倏忽江水波冲融。海涛一线来日本,动荡万里来天风。雪山银屋势偃蹇,素车白马何奔冲。茫茫大块鼓橐籥,来自阊阖排雌雄。蜚廉海若交震怒,何物可以当其锋?我有沧洲约,揽此气不平。左挈独芳子,右拉浮邱生。夷犹泛仙槎,欲作蓬莱行。冯夷鼓瑟,汉女吹笙,苍龙后拥紫凤迎,万怪可愕亦可惊。吁嗟,神仙心悟不可学,何必勇往疲吾精。兴阑涛退风亦止,东际飞上银盘明。子归白云窝,我返碧榕城。或演西来法,或诵东鲁经。何年再约三生石,啜茗焚香叙旧盟?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高恭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明永乐时庠生。

    鼓山寺

    梵宫高枕碧芙蓉,萝径迢迢紫翠重。万壑泉惊秋后冷,五更钟报日初红。粤城俯视旌旗动,海国遥知礼乐同。老眼欲穷千里目,题诗凤沼倚天风。

    ————乾隆《鼓山志 艺文》

    周玄字微之,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永乐中,以文学征拜祠部尚书郎。为闽中十才子之一。

    游鼓山西畲

    穹形抱虬水,璧色眼苍铁。澉澉身屡倾,量辙崖频折。披萝至云杪,恍视崑仑竭。初景动扶桑,电旌或明灭。高秋轶纤翳,千里亘寥廓。野旷众虑恬,天清百愁绝。青阳与赤谷,讵可辨优劣?设险造化功,蟠幽鬼神穴。国师峰万丈,钟灵气参错。双凤何年来?徒闻此栖跃。睡游非所私,况赖古贤哲。崔嵬泰华巅,作书家人诀。

    ————《闽中十才子诗 周祠部诗》卷一

    甲子孟夏陪林膳部游鼓山

    五桂开皇运,三峰绕佛筵。云霞通宝地,日月丽金天。石罅泉源出,山回涨海连。麦风销碧气,梅雨布苍烟。夏届裁衣候,宵风捲幔前。攀岩如过鸟,入洞讶逢仙。道喜传灯久,名推射箭贤。谈空超物累,习定演经禅。大化应知寂,微生欲弃捐。轩车待明发,回首更茫然。

    ————乾隆《鼓山志 艺文》

    陪潘祠部游屴崱峰

    化城东畔大江流,江上凉风雨未收。南国词人期载酒,汉宫仙吏更移舟。寒灯双树空濛见,瑞霭诸天积翠浮。鞍马向西归兴动,不应歌舞更淹留。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林敏字汉孟,福建长乐人,明永乐中布衣。

    期宗人林大游华藏海

    巾舃行歌接梵筵,偶来松下草芊芊。也知只在秋云里,潭水溪花到处禅。

    ————《全闽明诗传》卷八

    黄环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宣德七年(1432年)举人。

    按旧志作“元,黄环”,误。

    江上望鼓山

    万嶂云收石迳回,上方楼阁郁崔嵬。谷深雨润秋凝竹,江远霜飞月在梅。几夕残钟清梵净,数声寒笛夜渔来。幽栖尽日稀人迹,惟见藤花落碧苔。

    ————乾隆《鼓山志 艺文》

    李顒字思诚,广东博罗人。明正统元年(1436年)进士,初为福建按察司佥事。景泰中,擢布政司左参政,官至工部侍郎。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