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郭店楚墓竹简最新章节!

    【经1】五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1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2行。智形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3之行,不形于内谓之(德之)行。[1]◆

    【经2】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4道也。德,天道也。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5之 悦 ,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无中心之圣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2]

    【经3】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6之,谓之君子。士有志于君子道,谓之志士。善弗为无近,德弗7志不成,智弗思不得。思不精不察,思不长不得,思不清[3]不形,[不形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8[则]无德。

    【经4】不仁,思不能清。不智,思不能长。[不仁不智],未见君子,忧心9不能惙惙[4];既见君子,心不能悦[5]。《诗》曰:“[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之,亦既观之,我心则10悦。”此之谓也。

    不仁,思不能清。不圣,思不能轻。不仁不圣,未见君子,忧心不能忡忡;既见君子,心不能降。◆

    【经5】仁之思也清,精12则察,察则安,安则温,温则悦,悦则戚,戚则新(亲),新(亲)则爱,爱则玉色[6],玉色则形,形则仁。◆13

    【经6】智之思也长,长则得,得则不忘,不忘则明,明则见贤人,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形14则智。◆

    【经7】圣之思也轻,轻则形,形则不忘,不忘则聪,聪则闻君子道,闻君子道则玉音,玉音则形,形15则圣。◆

    【说7】“圣之思也轻”。思也者,思天也;轻者尚矣。

    “轻则形”。形者,形其所思也。酉下子思轻于翟,路人如斩;酉下子见其如斩也,路人如流。言其思之轻也。

    “不忘则聪”。聪者,圣之藏于耳者也,犹孔子之闻轻者之鼓而得夏之庐也。

    “聪则闻君子道”。道者,天道也,闻君子道之志耳而知之也。

    “闻君子道则玉音”。□□□□□□而美者也,圣者闻志耳而知其所以为□者也。

    “玉音则形”。□□□□。

    “形则圣”。□□□□圣。

    【经8】“[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16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17独也。◆

    【说8】“鸤鸠在桑”。直也。

    “其子七兮”。鸤鸠二子耳,曰七也,兴言也。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淑人者□,仪者义也。言其所以行之义之一心也。

    “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

    “君子慎其独”。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心也,然后得之。一也,乃德已。德犹天也,天乃德已。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兴也,言其相送晦也。方其化,不在其羽矣。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

    “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

    【经9】君子之为善也,有与始,有与终也。君子之为德也,18有 与 始,无 与 终 也。

    【说9】“君子之为善也,有与始,有与终”。言与其体始与其体终也。

    “君子之为德也,有 与 始,无 与 终”。有与始者,言与其体始;无与终者,言舍其体而独其心也。

    【经10】金声而玉振之,有德者也。◆金声,善也;玉音,圣也。善,人19道也;德,天道也。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

    【说10】

    “金声而玉振之”。………

    ………□□□由德重。善也者,有事焉者,可以刚柔多合为。故□善□□□。

    “德,天道也”。天道也者,己有弗为而美者也。

    “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金声而玉振之者,动□而□□形善于外,有德者之□。

    [【经11】 不聪不明,[不明不圣],不圣不20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乐,不乐无德。◆[7]

    【说11】“不聪不明”,聪也者,圣之藏于耳者也;明也者,智之藏于目者也。聪,圣之始也;明,智之始也。故曰。

    “不聪明则不圣智”,圣智必由聪明。圣始天,智始人;圣为崇,智为广。

    “不智不仁”,不智所爱则何爱,言仁之乘智而行之。

    “不仁不安”,仁而能安,天道也。

    “不安不乐”,安也者,言与其体偕安也,安而后能乐。

    “不乐无德”,乐也者流体,机然忘塞,忘塞,德之至也,乐而后有德。

    【经12】不变不悦,不悦不戚,不戚不新(亲),不新(亲)不爱,不爱不仁[8]。◆

    【说12】“不变不悦”。变也者,勉也,仁气也。变而后能悦。

    “不悦不戚”。悦而后能戚所戚。

    “不戚不亲”。戚而后能亲之。

    “不亲不爱”。亲而后能爱之。

    “不爱不仁”。爱而后仁。

    【经13】不直不肆,不肆不果,不果21不简,不简不行,不行不义。◆

    【说13】“不直不肆”。直也者,直其中心也,义气也。直而后能肆。肆也者,终之者也;弗受于众人,受之于孟贲,未肆也。

    “不肆不果”,果也者,言其弗畏也,无介于心□也。

    “不果不简”,简也者,不以小害大,不以轻害重。

    “不简不行”,行也者,言其所行之□□□

    “不行不义”,□□□□[9]义也。

    【经14】不远不敬,不敬不严,不严不尊,不尊不恭,不恭无礼。◆

    【说14】“不远不敬”。远心也者,礼气也。质近者,□弗能□,□□□敬之[10]。 远者,动敬心,作敬心者也。左麾而右饭之,未得敬□□□

    “不敬不严”,严犹==,==者,敬之积者也。

    “不严不尊”,严而后己尊。

    “不尊不恭”,恭也者,[用上]敬下也。恭而后礼也,有以礼气也。

    【经15】未尝22闻君子道,谓之不聪。未尝见贤人,谓之不明。闻君子道而不知23其君子道也,谓之不圣。见贤人而不知其有德也,谓之不智。◆

    【说15】“未尝闻君子道,谓之不聪。”同此闻也,独不色然于君子道,故谓之不聪。

    “未尝见贤人,谓之不明。”同此见也,独不色贤人,故谓之不明。

    “闻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谓之不圣。”闻君子道而不色然,而不知其天之道也,谓之不圣。

    “见贤人而不知其有德也,谓之不智。”见贤人而不色然,不知其所以为之,故谓之不智。

    【经16】见而知之,智也。闻而知之,圣也。明明,智也。虩虩,圣也。“明明在下,虩虩26在上”,此之谓也。◆

    【说16】“闻而知之,圣也。”闻之而遂知其天之道也,圣也。

    “见而知之,智也。”见之而遂知其所以为之,口口智也。

    “明明,智也。”智也者,由所见知所不见也。

    “虩虩,圣也。”口口言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此之谓也。”明者始在下,赫者始在上,口口口口口谓圣智也。

    【经17】闻君子道,聪也。闻而知之,圣也。圣人知天道也。知而行之,义也[11]。行之而时,德也。见贤人,明也。见而知之,27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而敬之,礼也。圣[12],智礼乐之所由生也,五行之所和也。和则乐,乐则有德,有德则邦家兴。文王之见也如此。“文29王在上也,于昭于天”,此之谓也。◆

    【说17】“闻君子道,聪也。”同此闻也,独色然辩于君子道,(道者)聪也,聪也者,圣之藏于耳者也。

    “闻而知之,圣也。”闻之而遂知其天之道也,是圣矣。

    “圣人知天之道。”道者,所道也。

    “知而行之,义也。”知君子之所道而摋然行之,义气也。

    “行之而时,德也。”时者,和也;和也者,惠德也。

    “见贤人,明也。”同此见也,独色然辩于贤人,明也。明也者,智之藏于目者,明则见贤人。

    “贤人见而知之,智也。”曰:何居?孰休烝此而遂得之,是智也。

    “智而行之,仁也。”知君子所道而媆然安之者,仁气也。

    “[行](安)而敬之,礼也。”既安之矣,而又愀愀然而敬之者,礼气也。口口口口天道口。

    “仁气,礼乐所由生也。”言礼乐之生于仁义口口口口口口。

    “五行之所和,和则乐。”和者,有犹五声之和也。乐者,言其流体也,机然忘塞也。忘塞,德之至也。

    “乐而后有德,有德而国家兴。”国家兴者,言天下之兴仁义也,言其口口乐也。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此之谓也。”言大德备成矣。

    【经18】见而知之,智也。知而安之,仁也。安30而行之,义也。行而敬之,礼也。仁,义礼所由生也[13],四行之所和也。和31则同,同则善。◆

    【说18】“见而知之,智也。”见者,口也;智者,言由所见知所不见也。

    “知而安之,仁也。”知君子所道而媆然安之者,仁气也。

    “安而行之,义也。”既安之矣,而摋然行之,义气也。

    “行而敬之,礼也。”既行之矣,又愀愀然敬之者,礼气也。

    所安所行所敬,人道也。

    “仁(知)[义],礼[智]所由生也。”言礼智生于仁义也。

    “四行之所和。”言和仁义也。

    “和则同。”和者,有犹五声之和也。同者,守约也,与心若一也,言舍夫四也,而四者同于善心也。同,善之至也。

    “同则善矣。”口口口口口口口人行之大,大者,人行之口然者也。《世子》曰:人有恒道,达口口口。[14]

    【经19】颜色容貌温变[15]也。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中心悦焉。迁32于兄弟,戚也。戚而信之,新(亲)也。新(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

    【说19】“颜色容貌恋恋也”,恋恋也者,勉勉也,逊逊也,能行恋恋者也。能行恋恋者,□□心悦,心悦然后颜色容貌温,以悦恋也。

    “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毂毂□□□□□□……

    “中心悦焉”,……是□悦已。人无悦心也者,弗迁于兄弟也。

    “迁于兄弟,戚也”,言迁其悦心于兄弟而能戚也。兄弟不相能者,非无所用悦心也,弗迁于兄弟也。

    “戚而信之,亲也”,言信其[体]也。剐尔四体,予汝天下,弗为也。剐汝兄弟,予汝天下,弗迷也;是信之已。信其[体]而后能相亲也。

    “亲而笃之,爱也”,笃之者厚,厚亲而后能相爱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