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歙砚说最新章节!

    唐侍读砚谱云,二十年前,颇见人用龙尾石砚。求之江南故老,云昔李后主留意翰墨,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当时贵之。自李氏亡而石不出,亦有传至今者。景佑中,校理钱仙芝守歙,始得李氏取石故处。其地本大溪也,常患水深,工不可入。仙芝改其流,使由别道行,自是方能得之。其后县人病其须索,复溪流如初,石乃中絶。后邑官复改溪流,遵钱公故道。而后所得尽佳石也,遂与端石并行。按图经龙尾山,在婺源县长城里。唐开元中叶氏得其地,尝取石为砚,不见称于世,故无闻焉。苏易简砚谱云,龙尾山石亚于端溪。今虽多故坑,无有石出。环县皆山也,而石虽出他山,寔龙尾之肢脉俱得,谓之龙尾。

    自州一百八十里至西坑口,入山谷林莽,盘屈鸟道又三十里;自县三十里过溪,大岭重复九十里,并至罗纹山下。

    自州一百九十里,自县八十里,并至济口入山,又七十里至济源。

    龙尾山,亦名罗纹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延蔓百余里,取之不絶。

    眉子坑,在罗纹山之西,从溪下至坑十余丈,坑中无土,深丈余,阔二三尺许。

    罗纹里山,在罗纹山后。

    罗纹旧坑,地名寨头,即钱云所访南唐采石故坑也。

    水舷坑,在眉子坑外,临溪,至冬水涸方能取之,入地丈余,石多金花。

    水蕨坦坑,在罗纹山西北,其理若浪。

    溪头坑,在金星坑之北五里。

    叶九坑,在溪头之西百里,亦有眉子,其理麤慢,与溪头坑石相上下。

    金星坑,在罗纹山西北,相去四十五丈。

    驴坑,在县西北七十里,景佑中曹平为令,后王君玉为守,嘉佑中刁璆为尉,皆取之,其石青中緑晕。

    济源坑,在县之正北,三坑相连。

    碧里坑,在济山上,色理青莹。相去半里,有水步石、大雨点石。十里外,有里山石,青细有金纹花晕,其状竒怪不常。

    洞灵岩,在县北一百二十里,三洞相连,石产于岩之左右无定所,色拟端溪,麤而燥,复多瑕璺。

    淛石,出衢州开化县界,斑若玳瑁然。

    麻石,三尺中隠砚材,数寸而已,犹玉之在璞也。坑往往在溪涧中,至冬水涸,合三二十人方可兴工。每打发一坑,不三数日必雨,雨即坑垄皆湮塞。较其工力,倍金银坑中取矿者,此其所以贵也。往时必先祠以中牢,方免诸患。

    大抵攻琢贵精,治之不尽工,虽有佳石,亦常砚而已。每得一石,以铁凿击之,候其声清圆,乃可攻治。度其所宜,然后制样,须令人捧,不然内诸稻谷中,欲其不实也。苏易简云:“砚有薄如纸者。”葢以薄为利用云。

    龙尾石,多产于水中,故极温润;性本坚密,扣之其声清越,婉若玉振,与他石不同;色多苍黑,亦有青碧者。采人日增,石亦渐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