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孙子集注最新章节!

    军争篇

    (曹操曰:两军争胜。

    ○李筌曰:争者趋利也。虚实定,乃可与人争利。

    ○王晳曰:争者争利,得利则胜,宜先审轻重,计迂直,不可使敌乗我劳也。

    ○张预曰:以军争为名者,谓两军相对而争利也。先知彼我之虚实,然后能与人争胜,故次虚实。)

    孙子曰:

    凢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

    【李筌曰:受君命也,遵庙胜之筭,恭行天罚。

    ○张预曰:受君命,伐叛逆。】

    合军聚众,

    【曹操曰: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为军陈。

    ○梅尧臣曰:聚国之众,合以为军。

    ○王晳曰:大国三军,总三万七千五百人,若悉举其赋,则总七万五千人。此所谓合军聚众。

    ○张预曰:合国人以为军,聚兵众以为陈。】

    交和而舍,

    【曹操曰: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两军相对为交和。

    ○李筌曰:交间和杂也,合军之后,强弱勇怯,长短向背,间杂而仵之,力相兼后合诸营垒与敌争之。

    ○杜牧曰:《周礼》“以旌为左右和门”。郑司农曰:“军门曰和,今谓之垒门,立两旌旗表之,以叙和出入,明次第也。”交者,言与敌人对垒而舍,和门相交对也。

    ○贾林曰:舍,止也。士众交杂,和合而止于军中,趋利而动。

    ○梅尧臣曰:军门为和门,两军交对而舍也。

    ○何氏曰:和门相望,将合战争利,兵家难事也。

    ○张预曰:军门为和门,言与敌对垒而舍,其门相交对也。或曰,与上下交相和睦,然后可以出兵为营舍,故《吴子》曰:“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

    [点校者按:交,集也,集合。和,人和之和。聚集将士,然后得其人和,乃敢行军,择地安营扎寨。盖军旅之事,无临危受命之将帅,必上下皆旧部,乃能得其人和,而士卒可用。]

    莫难于军争。

    【曹操曰:从始受命至于交和,军争难也。

    ○杜牧曰:于争利害难也。

    ○梅尧臣曰:自受命至此为最难。

    ○张预曰: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曹操曰:示以远,速其道里,先敌至也。

    ○杜牧曰:言欲争夺,先以迂远为近,以患为利,诳绐敌人,使其慢易,然后急趋也。

    ○陈皥曰:言合军聚众,交和而舍,皆有旧制,惟军争最难也。苟不知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者,卽不能与敌争也。

    ○贾林曰:全军而行,争于便利之地而先据之。若不得其地,则输敌之胜,最其难也。

    ○杜佑曰:敌途本迂,患在道远,则先处形势之地,故曰“以患为利”。

    ○梅尧臣曰:能变迂为近,转患为利,难也。

    ○王晳曰:曹公曰:示以远,速其道里,先敌至。晳谓示以远者,使其不虞而行,或奇兵从间道出也。

    ○何氏曰:谓所征之国,路由山险迂曲而远,将欲争利,则当分兵出奇,随逐乡导由直路,乗其不备急击之,虽有陷险之患,得利亦速也。如锺会伐蜀而邓艾出奇先至蜀,蜀无备而降。故下云“不得乡导,不能得地利”是也。

    ○张预曰:变迂曲为近直,转患害为便利,此军争之难也。】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曹操曰: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后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

    ○李筌曰:故迂其途示不速进,后人发先人至也。用兵若此,以患为利者。

    ○杜牧曰:上解曰以迂为直,是示敌人以迂远,敌意巳怠,复诱敌以利,使敌心不专,然后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故能后发先至,而得所争之要害也。秦伐韩,军于阏与。赵王令赵奢往救之,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諌者死。”秦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皆震。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奢旣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秦人闻之,悉甲而至,有一卒曰:“先据北山者胜。”奢使万人据之,秦人来争不得,奢因纵击,大破之,阏与遂得解。

    ○贾林曰:敌途本近,我能迂之者,或以羸兵,或以小利,于他道诱之,使不得以军争赴也。

    ○梅尧臣曰:远其途,诱以利,疑之也。后其发,先其至,争之也。能知此者,变迂转害之谋也。

    ○何氏曰:迂途者,当行之途也,以分兵出奇,则当行之途示以迂变,设势以诱敌,令得小利縻之,则岀奇之兵,虽后发亦先至也。言争利须料迂直之势,出奇,故下云“分合为变,其疾如风”是也。

    ○张预曰:形势之地,争得则胜,凡欲近争便地,先引兵远去,复以小利啖敌,使彼不意我进,又贪我利,故我得以后发而先至。此所谓“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也。赵奢据北山而败秦军,郭淮屯北原而走诸葛是也。能后发先至者,明于度数,知以迂为直之谋者也。】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曹操曰:善者则以利,不善者则以危。

    ○李筌曰:夫军者,将善则利,不善则危。

    ○杜牧曰:善者计度审也。

    ○贾林曰:我军先至,得其便利之地则为利,彼敌先据其地,我三军之众驰往争之,则敌佚我劳,危之道也。

    ○梅尧臣曰:军争之事,有利也有危也。

    ○又一本作军争为利众争为危

    ○何氏曰:此又言出军行师,驱三军之众与敌人相角逐,以争一日之胜,得之则为利,失之则为危,不可轻举。

    ○张预曰:智者争之则为利,庸人争之则为危,明者知迂直,愚者昧之故也。】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

    【曹操曰:迟不及也。

    ○李筌曰:辎重行迟。

    ○贾林曰:行军用师,必趋其利,远近之势,直以举军往争其利,难以速至。可以濳设奇计迂敌途程,敌不识我谋,则我先而敌后也。

    ○杜佑曰:迟不及也。举军悉行争赴其利,则道路悉不相逮。

    ○梅尧臣曰:举军中所有而行则迟缓。

    ○王晳曰:以辎重故。

    ○张预曰:竭军而前则行缓而不能及利。】

    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曹操曰:置辎重则恐捐弃也。

    ○李筌曰:委弃辎重,则军资阙也。

    ○杜牧曰:举一军之物,行则重滞迟缓,不及于利。委弃辎重,轻兵前追,则恐辎重因此弃捐也。

    ○贾林曰:恐敌知而絶我后粮也。

    ○杜佑曰:委置库藏,轻师而行,若敌乗虚而来,抄絶其后,则巳辎重皆悉弃捐。

    ○梅尧臣曰:委军中所有而行,则辎重弃。

    ○王晳同曹操注。

    ○何氏同杜佑注。

    ○张预曰:委置重滞,轻兵独进,则恐辎重为敌所掠,故弃捐也。】

    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

    【曹操曰:不得休息,罢也。】

    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杜佑曰:若不虑上二事,欲从速疾卷甲束仗濳军夜行,若敌知其情,邀而击之,则三军之将为敌所擒也。若秦伯袭郑,三帅皆获是也。】

    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

    【曹操曰:百里而争利,非也。三将军皆以为擒。

    ○李筌曰:一日行一百二十里,则为倍道兼行,行若如此,则劲健者先到,疲者后至,军健者少,疲者多,且十人可一人先到,余悉在后,以此遇敌何三将军不擒哉。魏武逐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诸葛亮以为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言无力也。是以有赤壁之败。龎涓追孙膑,死于马陵,亦其义也。

    ○杜牧曰:此说未尽也。凡军一日行三十里为一舍,倍道兼行者再舍,昼夜不息,乃得百里为一舍。倍道若如此争利,众疲倦,则三将军皆须为敌所擒。其法什一而至者,不得巳,必须争利,凢十人中择一人最劲者,先往,其余者则令继后而往,万人中先择十人,平旦先至,其余继至,有巳午时至者,有申未时至者,各得不竭其力,相续而至,与先往者足得声响相接。凢争利,必是争夺要害,虽千人守之,亦足以拒抗敌人,以待继至者。太宗以三千五百骑先据武牢,窦建德十八万众而不能前,此可知也。

    ○陈皥曰:杜说别是用兵一途,非什一而至之义也。盖言百里争利,劲者先,疲者后,十中得一而至,九皆疲困,一则劲者也。

    ○贾林曰:路远人疲,奔驰力尽,如此则我劳敌佚,被击何疑。百里争利,愼勿为也。

    ○杜佑曰:百里争利非也,三将军皆为擒也。强弱不伏相待,率十有一人至军也。罢音疲。

    ○梅尧臣曰:军日行三十里而舍,今乃昼夜不休,行百里,故三将军为其擒也。何则?渉途旣远,劲者少,罢者多,十中得一至耳。三将军者,三军之师也。

    ○王晳曰:罢,羸也。此言争利之道,宜近不宜远耳。夫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苟日夜兼行,百里趋利,纵使一分劲者能至,固巳困乏矣。卽敌人以佚击我之劳,自当不战而败。故司马宣王曰:“吾倍道兼行,此晓兵者之所忌也。”或曰,赵奢亦卷甲而趋,二日一夜,卒胜秦者,何也?曰,奢乆幷气积力,增垒遣间,示怯以骄之,使秦不意其至,兵又坚,奢又去阏与五十里而军,比秦闻之,及发兵至,非二三日不能也。能来是彼有五十里趋敌之劳,而我固巳二三日休息士卒,不胜其佚,且又投之险难,先据髙阳,竒正相因,曷为不胜哉。

    ○何氏曰:言三将岀奇求利,委军众辎重,卷甲务速,若昼夜百里不息,则劲者能十至其一,我劳敌佚,敌众我寡,击之,未必胜也,败则三将俱擒,以此见武之深戒也。

    ○张预曰:卷甲,犹悉甲也。悉甲而进,谓轻重俱行也。凢军日行三十里则止,过六十里已上为倍道,昼夜不息为兼行,言百里之远,与人争利,轻兵在前,辎重在后,人罢马倦,渴者不得飮,饥者不得食,忽遇敌则以劳对佚,以饥敌饱,又复首尾不相及,故三军之帅必皆为敌所擒。若晋人获秦三帅是也。轻兵之中,十人得一人劲捷者先至,下九人悉疲困而在后,况重兵乎?何以知轻重俱行?下文云五十里而争利则半至,若止是轻兵则一日行五十里不为远也,焉有半至之理,是必重兵偕行也。】

    五十里而争利,则蹷上将军,其法半至。

    【曹操曰:蹷犹挫也,

    ○李筌曰:百里则十人一人至,五十里十人五人至,挫军之威,不至擒也。言道近不至疲。

    ○杜牧曰:半至者,凡十人中择五人劲者先往也。

    ○贾林曰:上犹先也。

    ○杜佑曰:蹷犹挫也。前军之将已为敌所蹷败。

    ○梅尧臣曰:十中得五,犹远不能胜。

    ○王晳曰:罢劳之患,减于太半,止挫败而巳。

    ○张预曰:路不甚远,十中五至,犹挫军威,况百里乎?蹷上将,谓前军先行也。或问曰:唐太宗征宋金刚,一日一夜行二百余里,亦能克胜者何也?答曰:此形同而势异也。且金刚旣败,众心巳沮,迫而灭之,则河东立平。若其缓之,贼必生计,此太宗所以不计疲顿而力逐也。孙子所陈争利之法,盖与此异矣。】

    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曹操曰:道近,至者多,故无死败也。

    ○李筌曰:近不疲也。故无死亡。

    ○杜牧曰:三十里内,凢十人中可以六七人先往也,不言其法者,举上文可知也。

    ○杜佑曰:道近则至者多,故不言死败,胜负未可知也。古者用师,日行三十里,歩骑相须,今徒而趋利,三分之二至。

    ○梅尧臣曰:道近至多,庶或有胜。

    ○王晳曰:计彼我之势,宜须争者或亦当然。虽三分二至,盖其精锐者之力未至劳乏,不可决以为败,故不云其法也。

    ○张预曰:路近不疲,至者太半,不失行列之政,不絶人马之力,庶几可以争胜。上三事皆谓举军而争利也。】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曹操曰:无此三者,亡之道也。

    ○李筌曰:无辎重者,阙所供也。袁绍有十万之众,魏武用荀攸计,焚烧绍辎重而败绍于官渡。无粮食者,虽有金城不重于食也。夫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故汉赤眉百万众无食而君臣面縳宜阳,是以善用兵者先,耕而后战。无委积者,财乏阙也。汉髙祖无关中,光武无河内,魏武无兖州,军北身遁,岂能复振也。

    ○杜牧曰:辎重者,器械及军士衣装。委积者,财货也。

    ○陈皥曰:此说委军争利之难也。

    ○梅尧臣曰:三者不可无,是不可委军而争利也。

    ○王晳曰:委积谓薪盐蔬材之属。军恃此三者以济,不可轻离也。

    ○张预曰:无辎重则器用不供,无粮食则军饷不足,无委积则财货不充,皆亡覆之道。此三者谓委军而争利也。】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

    【曹操曰:不知敌情谋者,不能结交也。

    ○李筌曰:预备也。知敌之情,必备其交也。

    ○杜牧曰:非也。豫,先也,交,交兵也。言诸侯之谋先须知之,然后可交兵合战。若不知其谋,固不可与交兵也。

    ○陈皥曰:曹说以为不先知敌人之作谋,即不能预结外援,二说并通。

    ○梅尧臣曰:不知敌国之谋则不能预交邻国以为援助也。

    ○张预曰:先知诸侯之实情,然后可与结交。不知其谋则恐翻覆为患。其邻国为援,亦军争之事。故下文云“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是也。】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曹操曰:髙而崇者为山,众树所聚者为林,坑壍者为险,一髙一下者为阻,水草渐洳者为沮,众水所归而不流者为泽。不先知军之所据及山川之形者,则不能行师也。

    ○梅尧臣曰:山林险阻之形沮泽泞淖之所,必先审知。

    ○张预曰:髙而崇者为山,众木聚者为林,坑坎者为险,一髙一下者为阻,水草渐洳者为沮,众水所归而不流者为泽。凡此地形,悉能知之,然后可与人争利而行军。】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李筌曰:入敌境,恐山川隘狭,地土泥泞,井泉不利,使人导之,以得地利。易曰:“即鹿无虞”,则其义也。

    ○杜牧曰:《管子》曰:“凢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园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出入之相错者,尽藏之,然后不失地利。”卫公李靖曰:“凢是贼徒好相掩袭,须择勇敢之夫,选明察之士,兼使乡导,濳历山林,密其声,晦其迹。或刻为兽足而却履于中途,或上冠微禽而幽伏于藂薄。然后倾耳以远听,竦目而深视,专智以度事机,注心而视气色,覩水痕则知敌济之早晩,观树动则可辨来冦之驱驰。故烽火莫若谨而审,旌旗莫若齐而一,赏罚必重而不欺,刑戮必严而不舍。敌之动静而我有备也,敌之机谋而我先知也。

    ○陈皥曰:凢此地利,非用乡人为导引,则不能知地利也。

    ○杜佑曰:不任彼乡人而导军者,则不能得道路之便利也。

    ○梅尧臣曰:凢丘陵原衍之向背,城邑道路之迂直,非人引导,不能得也。

    ○何氏曰:《乡导略》曰:从禽者若无山虞之官度其形势之可否,则徒入于林中,终不能获鹿矣。出征者若无彼乡之人导其道路之迂直,则虽至于境外,终不能获冦矣。夫以奉辞致讨,趋未历之地,声敎未通,音驿所絶,深入其阻,不亦艰哉!我孤军以往,彼密严而待,客主之势巳相远矣,况其专任诡谲,多方以误我,苟不计而直进,冐危而长驱,跻险则有壅决之害,醉行则有暴来之鬬,夜止则有虚惊之忧,仓卒无备,落其彀中,是乃拥熊虎之师自投于死地,又安能摩逆垒荡狡穴乎。故敌国之山川陵陆丘阜之可以设险者,林木蒲苇茂草之可以隐藏者,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邑落之寛狭,田壤之肥瘠沟,渠之深浅,蓄积之丰约,卒乘之众寡,器械之坚脆,必能尽知之,则虏在目中,不足擒也。昔张骞尝使大夏留匈奴中乆,导军,知利善水草处,其军得以无饥渴,兹亦能获其便利也。凢用乡导,或军行虏获其人,须防贼谋阴持奸计,为其诱误,必在鉴其色,察其情,参验数人之言,始终如一乃可为凖,厚其颁赏,使之怀恩,丰其室家,使之系心,卽为吾人,当无翻覆。然不如素畜堪用者,但能谙练行途,不必土人,亦可任也。仍选腹心智勇之士,挟而偕往,则巨细必审,指踪无失矣。

    ○张预曰:山川之夷险,道路之迂直,必用乡人引而导之,乃可知其所利而争胜。吴伐鲁,鄫人导之以克武城,是也。】

    故兵以诈立,

    【杜牧曰:诈敌人使不知我本情,然后能立胜也。

    ○梅尧臣曰:非诡道不能立事。

    ○王晳曰:谓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也。

    ○何氏曰:张形势以误敌也。

    ○张预曰:以变诈为本,使敌不知吾奇正所在,则我可为立。】

    以利动,

    【杜牧曰:利者,见利始动也。

    ○梅尧臣曰:非利不可动。

    ○王晳:曰诱之也。

    ○何氏曰:量敌可击则击。

    ○张预曰:见利乃动,不妄发也。传曰:“三军以利动。”】

    以分合为变者也。

    【曹操曰:兵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李筌曰:以诡诈乘其利动,或合或分,以为变化之形。

    ○杜牧曰:分合者,或分或合,以惑敌人,观其应我之形,然后能变化以取胜也。

    ○陈皥曰:乍合乍分,随而更变之也。

    ○孟氏曰:兵法诡诈,以利动敌心,或合或离,为变化之术。

    ○梅尧臣王晳同曹操注。

    ○张预曰:或分散其形,或合聚其势,皆因敌动静而为变化也。或曰,变谓奇正相变,使敌莫测,故《卫公兵法》云:“兵散则以合为奇,兵合则以散为奇,三令五申,三散三合,复归于正焉。”】

    故其疾如风,

    【曹操曰:击空虚也。

    ○李筌曰:进退也。其来无迹,其退至疾也。

    ○梅尧臣曰:来无形迹。

    ○王晳曰速乗虚也。

    ○何氏同梅尧臣注。

    ○张预曰:其来疾暴,所向皆靡。】

    其徐如林,

    【曹操曰:不见利也。

    ○李筌曰整陈而行。

    ○杜牧曰:徐缓也。言缓行之时,须有行列如林木也。恐为敌人之掩袭也。

    ○孟氏曰:言缓行须有行列如林,以防其掩袭。

    ○杜佑曰:不见利不前,如风吹林,小动而其大不移。

    ○梅尧臣曰:如林之森然不乱也。

    ○王晳曰:齐肃也。

    ○张预曰:徐舒也,舒缓而行,若林木之森森然,谓未见利也。《尉缭子》曰:“重者如山如林,轻者如炮如燔也。”】

    侵掠如火,

    【曹操曰:疾也。

    ○李筌曰:如火燎原,无遗草。

    ○杜牧曰:猛烈不可向也。

    ○贾林曰:侵掠敌国,若火燎原,不可往复。

    ○张预曰:《诗》云“如火烈烈,莫我敢遏”,言势如猛火之炽,谁敢御我。】

    不动如山,

    【曹操曰:守也。

    ○李筌曰:驻车也。

    ○杜牧曰:闭壁屹然,不可揺动也。

    ○贾林曰:未见便利,敌诱诳我,我因不动,如山之安。

    ○梅尧臣曰:峻不可犯。

    ○王晳曰:坚守也。

    ○何氏曰:止如山之鎭静。

    ○张预曰:所以持重也。《荀子•议兵篇》云:“圆居而方正,则若盘石然,触之者角摧。”言不动之时若山石之不可移,犯之者其角立毁。】

    难知如阴,

    【李筌曰:其势不测如阴,不能覩万象。

    ○杜牧曰:如玄云蔽天,不见三辰。

    ○梅尧臣曰:幽隐莫测。

    ○王晳曰:形藏也。

    ○何氏曰:暗秘而不可料。

    ○张预曰:如阴云蔽天,莫覩辰象。】

    动如雷震。

    【李筌曰:盛怒也。

    ○杜牧曰:如空中击下,不知所避也。

    ○贾林曰:其动也疾,不及应。太公曰:“疾雷不及掩耳。”

    ○梅尧臣曰:迅不及避。

    ○王晳曰:不虞而至。

    ○何氏曰:藏谋以奋如此。

    ○张预曰:如迅雷忽击,不知所避。故太公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瞬目。”】

    掠乡分众,

    【曹操曰:因敌而制胜也。

    ○李筌曰:抄掠必分兵为数道,惧不虞也。

    ○杜牧曰:敌之乡邑聚落,无有守兵,六畜财谷易于剽掠,则须分番次第,使众人皆得往也,不可独有所往。如此则大小强弱皆欲与敌争利也。

    ○陈皥曰:夫乡邑村落,因非一处,察其无备,分兵掠之。掠乡一作指向。

    ○贾林曰:三军不可言遣,故以旌旗指向,,队伍不可语传,故以麾帜分众。故因敌陈形可为势,此尤顺训练,分明师徒服习也。

    ○梅尧臣曰:以飨士卒。

    ○王晳曰:指所乡以分其众。乡音向。

    ○何氏曰:得掠物则与众分。

    ○张预曰:用兵之道,大率务因粮于敌。然而乡邑之民所积不多,必分兵随处掠之,乃可足用。】

    廓地分利,

    【曹操曰:分敌利也。

    ○李筌曰:得敌地,必分守利害。

    ○杜牧曰:廓,开也。开土拓境则分割与有功者。韩信言于汉王曰:“项王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刻印刓弊不能与。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以天下城邑封功臣,天下不足取也。”《三略》曰:“获地裂之。”

    ○陈皥曰:言获其土地,则屯兵种莳,以分敌之利也。

    ○贾林曰:廓,度也。度敌所据地利,分其利也。

    ○梅尧臣曰:与有功也。

    ○王晳曰:廓视地形,以据便利,勿使敌专也。

    ○张预曰:开廓平易之地,必分兵守利,不使敌人得之。或云得地则分赏有功者。今观上下之文,恐非谓此也。】

    悬权而动。

    【曹操曰:量敌而动也。

    ○李筌曰:权,量秤也。敌轻重与吾有铢镒之别,则动。夫先动为,客后动为主,客难而主易。《太一遁甲》定计之筭,明动易也。

    ○杜牧曰:如衡悬权秤量巳定,然后动也。

    ○何氏同杜牧注。

    ○张预曰:如悬权于衡量,知轻重然后动也。《尉缭子》曰:“权敌审将而后举。”言权量敌之轻重,审察将之贤愚,然后举也。】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李筌曰:迂直道路,劳佚馁寒生于道路。

    ○杜牧曰:言军争者,先须计远近迂直,然后可以为胜。其计量之审,如悬权于衡,不失锱铢,然后可以动而取胜。此乃军争胜之法也。

    ○梅尧臣曰:称量利害而动,在预知远近之方,则胜。

    ○王晳曰:量敌审轻重而动,又知迂直,必胜之道也。

    ○张预曰:凢与人争利,必先量道路之迂直,审察而后动,则无劳顿寒馁之患,而且进退迟速不失其机,故胜也。】

    《军政》曰:

    【梅尧臣曰:军之旧典。

    ○王晳曰古军书。】

    言不相闻,故为金鼓。

    【杜佑曰:金,钲铎也,听其音声以为耳候。

    ○梅尧臣曰:以威耳也,耳威于声,不可不淸。

    ○王晳曰:鼓鼙钲铎之属,坐作进退疾徐,疏数皆有其节。】

    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杜佑曰:瞻其指麾以为目候。

    ○梅尧臣曰:以威目也。目威于色,不得不明。

    ○王晳曰:表部曲,行列齐整也。】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李筌曰:鼓进铎退,旌赏而旗罚。耳听金鼓,目视旌旗,故不乱也。勇怯不能进退者,由旗鼓正也。

    ○张预曰:夫用兵旣众,占地必广,首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