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黄石公素书注释汇编最新章节!

    注曰:【志不可以妄求。】

    王氏曰:‘求者,访问推求;志者,人之心志。此章之内,谓明贤人必求其志,量材受职,立纲纪、法度、道理。’

    释评:志之于人,犹如信仰之于人生。人的一生随时在自觉不自觉的调整、加强著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建设。对古今风云际会、人生浮沉荣辱给予高度建设般的哲学蒸馏后,这里的每一句格言都是对如何安身立命、经国济世的语重心长的告诫,而且一正一反,既有危难时的慈航指迷,也有得志时的暮鼓晨钟。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注曰:【人性清净,本无系累;嗜欲所牵,舍己逐物。】

    王氏曰:‘远声色,无患于巳;纵骄奢,必伤其身。虚华所好,可以断除;贪爱生欲,可以禁绝,若不断除色欲,恐蔽塞自己。聪明人被虚名、欲色所染污,必不能正心、洁巳;若除所好,心清志广;绝色欲,无污累。’

    释评:人生在世,所嗜所欲而有害者,唯独酒色财气最为普遍。这四样东西,实为伤身、败德、破家、亡国之物。要说完全禁绝这些欲求,也不是现实的,连孔圣人都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而,清心寡欲总还是能做到的。广厦千间,居之不过七尺;山珍海味,食之无非一饱。人生一世,本自清淡,所需甚少。只是犯了一个‘贪’字,便演出无穷无尽的悲剧。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注曰:【禳,犹祈禳而去之也。非至于无,抑恶至于无,损过可以无禳尔。】

    王氏曰:‘心欲安静,当可戒其非为;身若无过,必以断除其恶。非理不行,非善不为;不行非理,不为恶事,自然无过。’

    释评:每个人日日夜夜直至一生都在进行著思想斗争。最强大的人不是打败别人的人,而是能战胜自己的人。如果我们都能像曾子那样:‘吾日三省吾身。’摒弃邪恶不良的念头,培养真善美的情思,达到使错误的、丑恶的思想渐至于无的境界,那么,任何灾祸不用去祈祷,都将自行消失。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注曰︰【色败精,精耗则害神;酒败神,神伤则害精。】

    王氏曰:‘酒能乱性,色能败身。性乱,思虑不明;神损,行事不清。若能省酒、戒色,心神必然清爽、分明,然后无昏聋之过。’

    释评:《金瓶梅词话》开篇有诗:

    【酒】:酒损精神破丧家,语言无状闹喧哗;

    疏亲慢友多由你,背义忘恩尽是他。

    切须戒,饮流霞,若能依此寔无差,

    失却万事皆因此,今后逢宾只待茶。

    【色】:休爱绿仿著美朱颜,少贪红粉翠花钿。

    损身害命多娇态,倾国倾城色更鲜。

    莫恋此,养丹田,人能寡欲寿长年。

    从今罢却闲风月,纸帐梅花独自眠。

    自来酒以乱性误事,色以败德伤身;嗜欲对人的损伤,莫过于‘酒色’二字。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注曰︰【于迹无嫌,于心无疑,事乃不误尔。】

    王氏曰:‘知人所嫌,远者无危,识人所疑,避者无害,韩信不远高祖而亡。若是嫌而不避,疑而不远,必招祸患,为人要省嫌疑道理。’

    释评:成语有云:‘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日常行止尚且如此,更何况办大事呢?所以要在行动上避嫌,在用心时去疑,一是为了不节外生枝,干扰谋事;二是为了远祸消灾,避免跳进黄河洗不清的冤枉。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注曰︰【有圣贤之质,而不广之以学问,弗勉故也。】

    王氏曰:‘欲明性理,必须广览经书;通晓疑难,当以遵师礼问。若能讲明经书,通晓疑难,自然心明智广。’

    释评:广学多闻,不耻下问,是提高一个人素养的基本途径。现代人喊得最响亮的一句话就是‘提高知名度’。如何提高?宣传可凑一时功效,真才寔学、货真价寔才是最坚实的根基。即使是天生具有圣贤质地的人,如不勤奋好学,他的名声也不会传之四海,流芳千古。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注曰︰【行欲高而不屈,言欲微而不彰。】

    王氏曰:‘行高以修其身,言微以守其道;若知诸事休夸说,行将出来,人自知道。若是先说却不能行,此谓言行不相顾也。聪明之人,若有涵养,简富不肯多言。言行清高,便是修身之道。’

    释评: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高尚其行为,谦虚其言论,这是加强修养的一个重要方法。

    另本作:‘高言危行,所以修身。’意思是说,身处乱世,言论一定要高尚,行为一定要谨慎,亦通。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注曰︰【管仲之计,可谓能九合诸侯矣,而穷于王道;商鞅之计,可谓能强国矣,而穷于仁义;弘羊之计,可谓能聚财矣,而穷于养民;凡有穷者,俱非计也。】

    王氏曰:‘恭敬先行礼义,俭用自然常足;谨身不遭祸患,必无虚谬。恭、俭、谨、约四件若能谨守、依行,可以保守终身无患。

    所以,智谋深广,立事成功;德高远虑,必无祸患。人若深谋远虑,所以事理皆合于道;随机应变,无有穷尽。’

    释评:古人有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天地人神都喜谦。’勤俭是立身持家的根本,谦虚是品德才智的标志。

    另本作:‘恭敬廉约,所以自保。’

    真正大智慧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虚怀若谷,清雅脱俗的。只有这样,才能奠定坚实的道德根基,然后再深谋远虑,运筹帷幄,退则自保,进则立功。管仲的政治谋钍虽然可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因道德的根基不深不广,故尔缺乏一统天下的大志,使孔子惋惜不已。至于商鞅和汉武帝时的桑弘羊,谋钍有余,仁义不足’,二人都死于非命,不能自保,所以还算不上真正的谋钍之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