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周易集解最新章节!

    《序卦》曰:豫必有随也,故受之以随。

    韩康伯曰:顺以动者,众之所随。

    (震下兑上)。随:元、亨、利、贞,无咎。

    虞翻曰:否上之初,刚来下柔,初上得正,故“元、享、利、贞,无咎”。

    郑玄曰:震,动也。兑,说也。内动之以德,外说之以言,则天下之人,咸慕其行,而随从之,故谓之随也。既见随从,能长之以善,通其嘉礼,和之以义,干之以正,则功成而有福,若无此四德,则有凶咎焉。焦赣曰:汉高帝与项籍,其明徵也。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

    虞翻曰:否乾上来之坤初,故“刚来而下柔”。动,震,说,兑也。

    大亨贞,无咎。

    荀爽曰:随者,震之归魂。震归从巽,故大通。动爻得正,故利贞。阳降阴升,嫌于有咎。动而得正,故“无咎”。

    而天下随时,

    虞翻曰:乾为天,坤为下,震春兑秋。三四之正,坎冬离夏。四时位正,时行则行,故“天下随时”矣。

    随之时义大矣哉。

    蜀才曰:此本否卦。刚自上来居初,柔自初而升上,则内动而外说,是动而说随也。相随而大亨无咎。得于时也。得时,则天下随之矣。故曰“随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

    《九家易》曰:兑泽震雷,八月之时。雷藏于泽,则天下随时之象也。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崔元曰:晦者,冥也。雷者,阳气,春夏用事。今在泽中,秋冬时也。故君子象之。日出视事,其将晦冥,退入宴寝而休息也。

    侯果曰:坤为晦,乾之上九来入坤初,向晦者也。坤初升兑,兑为休息入宴者也。欲君民者,晦德息物,动说黎庶,则万方归随也。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九家易》曰:渝,变也。谓阳来居初,得正为震。震为子,得土之位故曰“官”也。阴阳出门,相与交通,阴往之上,亦不失正,故曰贞吉而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郑玄曰:震为大涂,又为日门。当春分,阴阳之所交也。是臣出君门,与四方贤人交有成功之象也。昔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序。宾于四门,四门穆穆。是其义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虞翻曰:应在巽。巽为绳,故称系。小子谓五,兑为少,故曰“小子”。丈夫谓四,体大过老夫,故称“丈夫”。承四隔三,故“失丈夫”。三至上,有大过象,故与老妇、士夫同义。体咸象,夫死大过,故每有欲嫁之义也。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虞翻曰:已系于五,不兼与四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虞翻曰:随家阴随阳,三之上无应。上系于四,失初小子,故“系丈夫,失小子”艮为居、为求,谓求之正。得位远应,利上承四,故“利居贞”矣。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王弼曰:虽体下卦,二已据初,将何所附,故舍初系四,志在丈夫也。四俱无应,亦欲于已随之,则得其求矣,故曰:“随有求,得”也。应非其正,以系于人,何可以妄,故“利居贞”也。初处已下,四处已上,故曰“系丈夫,失小子”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虞翻曰:谓获三也,失位相据,在大过,死象,故“贞凶”。《象》曰:“其义凶矣”。孚谓五。初震为道。三已之正,四变应初,得位在离。故“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象》曰:“明功也”。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

    虞翻曰:死在大过,故“凶也”。

    有孚在道,明功也。

    虞翻曰:功谓五也。三四之正,离为明,故“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虞翻曰:坎为孚,阳称嘉,位五正,故“吉”也。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虞翻曰:凡五言中正,中正皆阳得其正,以此为例矣。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

    虞翻曰:应在艮。艮手为拘,巽为绳,两系称维,故“拘系之,乃从维之”。在随之上,而无所随,故维之。《象》曰“上穷”。是其义也。

    王用亨于西山。

    虞翻曰:否乾为王,谓五也。有观象,故“亨”。兑为西,艮为山,故“王用亨于西山”也。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虞翻曰:乘刚无应,故“上穷也”。

    《序卦》曰: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九家易》曰:子行父事,备物致用,而天下治也。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于圣人。子修圣道,行父之事,以临天下,无为而治也。

    (巽下艮上)。蛊:元亨。

    虞翻曰:泰初之上,与随旁通。刚上柔下,乾坤交,故“元亨”也。

    伏曼容曰:蛊,惑乱也。万事从惑而起,故以蛊为事也。

    案:《尚书大传》云:乃命五史,以书五帝之蛊事。然为训者,正以太古之时无为无事也。今言蛊者,是卦之惑乱也。时既渐浇,物情惑乱,故事业因之而起惑矣。故《左传》云: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是其义也。

    利涉大川。

    虞翻曰:谓二失位,动而之坎也,故“利涉大川”也。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子夏传》云:先甲三日者,辛、壬、癸也。后甲三日者,乙、丙、丁也。

    马融曰:甲在东方,艮在东北,故云“先甲”。巽在东南,故云“后甲”。所以十日之中唯称甲者。甲为十日之首,蛊为造事之端,故举初而明事始也。言所以三日者,不令而诛谓之暴,故令先后各三日,欲使百姓遍习,行而不犯也。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

    虞翻曰:泰初之上,故“刚上”;坤上之初,故“柔下”。上艮下巽,故“巽而止蛊”也。

    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荀爽曰:蛊者,巽也。巽归合震,故“元亨”也。蛊者,事也。备物致用,故“天下治”也。

    利涉大川,往有事也。

    《九家易》曰:阳往据阴,阴来承阳,故“有事也”。此卦泰乾天有河,坤地有水,二爻升降,出入乾坤,利涉大川也。阳往求五,阴来求二,未得正位,戎事不息,故“有事”。

    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虞翻曰:谓初变成乾,乾为甲。至二成离,离为日。谓乾三爻在前,故“先甲三日”。贲,时也。变三至四,体离。至五成乾,乾三爻在后,故“后甲三日”。无妄,时也。易出震,消息历乾坤象。乾为始,坤为终,故“终则有始”。乾为天。震为行,故“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

    何妥曰:山者高而静,风者宣而疾,有似君处上而安静,臣在下而行令也。

    君子以振民育德。

    虞翻曰:君子,谓泰乾也。坤为民。初上抚坤,故“振民”。乾称德,体大畜,须养,故以“育德”也。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虞翻曰:干,正。蛊,事也。泰乾为父,坤为事。故“干父之蛊”。初上易位,艮为子,父死大过称考,故“有子考”。变而得正,故“无咎。厉,终吉”也。

    案:位阳令首,父之事也;爻阴柔顺,子之质也。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王弼曰:干事之首,时有损益,不可尽承,故意承而已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虞翻曰:应在五。泰坤为母,故干母之蛊。失位。故“不可贞”。变而得正,故贞而“得中道也”。

    案:位阴居内,母之象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王弼曰:以刚干事,而无其应,故“有悔”也。履得其位,以正干父,虽小有悔,终“无大咎”矣。

    案:爻位俱阳,父之事。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虞翻曰:裕,不能争也。孔子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四阴体大过,本末弱,故“裕父之蛊”。兑为见,变而失正,故“往见吝”。《象》曰:“往未得”。是其义也。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虞翻曰:往失位,折鼎足,故“未得”。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荀爽曰:体和应中,承阳有实,用斯干事,荣誉之道也。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虞翻曰:誉,谓二也。二五失位,变而得正,故“用誉”。变二使承五,故承以德。二乾爻,故称“德”矣。

    上九:不事王侯,

    虞翻曰:泰乾为王,坤为事。应在于三。震为侯,坤象不见,故“不事王侯”。

    高尚其事。

    虞翻曰:谓五已变,巽为高,艮阳升在坤上,故“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荀爽曰:年老事终,不当其位。体艮为止。故“不事王侯”。据上临下,重阴累实,故“志可则”。

    《序卦》曰: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崔觐曰:有蛊元亨,则可大之业成。故曰“有事然后可大”也。

    (兑下坤上)。临:元、亨、利、贞。

    虞翻曰:阳息至二,与遁旁通。刚浸而长,乾来交坤,动则成乾,故“元、亨、利、贞”。

    至于八月有凶。

    虞翻曰:与遁旁通,临消于遁,六月卦也。于周为八月。遁弑君父,故“至于八月有凶”。荀公以兑为八月,兑于周为十月。言八月,失之甚矣。

    郑玄曰:临,大也。阳气自此浸而长大,阳浸长矣。而有四德,齐功于乾,盛之极也。人之情盛则奢淫,奢淫则将亡,故戒以凶。临卦斗建丑而用事,殷之正月也。当文王之时,纣为无道,故于是卦为殷家着兴衰之戒,以见周改殷正之数云。临自周二月用事,讫其七月,至八月而遁卦受之,此终而复始,王命然矣。

    《彖》曰:临,刚浸而长。

    虞翻曰:刚,谓二也。兑为水泽,自下浸上,故“浸而长”也。

    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

    虞翻曰:说,兑。顺,坤也。刚中,谓二也。四阴皆应之,故曰“而应”。大享以正,谓三动成乾。天得正为泰,天地交通。故“亨以正,天之道也”。

    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蜀才曰:此本坤卦。刚长而柔消,故“大亨利正”也。

    案:临十二月卦也。自建丑之月,至建申之月,凡历八月,则成否也否则天地不交,万物不通,是至于八月有凶,斯之谓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

    荀爽曰:泽卑地高,高下相临之象也。

    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虞翻曰:君子,谓二也。震为言,兑口讲习。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坤为思,刚浸长,故“以教思无穷”。容,宽也。二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坤为容,为民,故“保民无疆”矣。

    初九:咸临,贞吉。

    虞翻曰:咸,感也。得正应四,故“贞吉”也。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荀爽曰:阳始咸升,以刚临柔。得其正位而居,是吉。故曰:“志行正”。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虞翻曰:得中多誉。兼有四阴。体复初。元吉。故“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荀爽曰:阳感至二,当升居五,群阴相承,故“无不利”也。阳当居五,阴当顺从,今尚在二,故曰“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虞翻曰:兑为口,坤为土,土爰稼穑作甘。兑口衔坤,故曰“甘临”。失位乘阳,故“无攸利”。言三失位无应,故“忧之”。动而成泰,故“咎不可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虞翻曰:至,下也。谓下至初,应当位,有实,故“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荀爽曰:四与二同功,欲升二至五,已得承顺之,故曰“至临”也。阳虽未乘,处位居正,故得“无咎”。是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荀爽曰:五者,帝位。大君,谓二也。宜升上居五位,吉。故曰“知临,大君之宜”也。二者处中,行升居五,五亦处中,故曰“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荀爽曰:上应于三,欲因三升二,过应于阳,敦厚之意,故曰:“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九家易》曰:志在升二也。阴以阳为主。故志在内也。

    《序卦》曰:物大然后可观也。故受之以观。

    崔觐曰:言德业大者,可以观政于人,故受之以观也。

    (坤下巽上)。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郑玄曰:坤为地,为众。巽为木,为风。九五,天子之爻。互体有艮。艮为鬼门,又为宫阙。地上有木。而为鬼门宫阙者,天子宗庙之象也。

    王弼曰: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荐”也。

    马融曰:盥者,进爵灌地,以降神也。此是祭祀盛时,及神降荐牲,其礼简略,不足允也。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王道可观,在于祭祀。祭祀之盛,莫过初盥降神。故孔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此言及荐简略,则不足观也。以下观上,见其至盛之礼,万民信敬,故云“有孚颙若”。孚,信。颙,敬也。

    案:鬼神害盈,祸淫福善。若人君修德,至诚感神。信则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故“观盥而不观荐”,飨其诚信者也。斯即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是其义也。

    《彖》曰:大观在上,

    蜀才曰:此本乾卦。案:柔小浸长,刚大在上,其德可观,故曰“大观在上”也。

    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虞翻曰:谓阳息临二,直方大。临者,大也。在观上,故称“大观”。顺,坤也。中正谓五。五以天神道观示天下,咸服其化,宾于王庭。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

    虞翻曰:观,反临也。以五阳观示坤民,故称“观”。盥,沃盥。荐,羞牲也。孚,信,谓五。颙颙,君德,有威容貌。若,顺也。坎为水,坤为器,艮手临坤,坎水沃之,盥之象也。故“观盥而不荐”。孔子曰:谛自既灌,吾不欲观之矣。巽为进退,容止可观,进退可度,则下观其德而顺其化。上之三,五在坎中,故“有孚颙若,下观而化”。《诗》曰:颙颙卬卬,如珪如璋。君德之义也。

    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

    虞翻曰:忒,差也。神道谓五。临,震兑为春秋,三上易位,坎冬离夏,日月象正。故“四时不忒”。

    圣人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虞翻曰:圣人谓乾,退藏于密,而齐于巽,以神明其德教,故“圣人设教”,坤民顺从,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九家易》曰:先王谓五。应天顺民,受命之王也。风行地上,草木必偃,枯槁朽腐,独不从风,谓应外之爻。天地气绝,阴阳所去,象不化之民,五刑所加,故以省察四方,观视民俗,而设其教也。言先王德化,光被四表,有不宾之民,不从法令,以五刑加之,以齐德教也。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虞翻曰:艮为童。阴,小人。阳,君子。初位贱,以小人承君子,故“无咎”。阳伏阴下,故“君子吝”矣。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王弼曰:失位处下,最远朝美,无所鉴见,故曰“童观”。处大观之时,而童观趣顺而已。小人为之,无可咎责。君子为之,鄙吝之道。

    六二:窥观,利女贞。

    虞翻曰:临兑为女。窃观称窥兑女反成巽。巽四五得正,故“利女贞”。艮为宫室,坤为阖户,小人而应五。故“窥观女贞利”,不淫视也。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侯果曰:得位居中,上应于五。窥观朝美,不能大观。...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