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周易集解最新章节!

    (坤下坤上)。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干宝曰:阴气之始,妇德之常,故称“元”。与乾合德,故称“亨”。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坤,阴类,故称“利牝马之贞”矣。

    虞翻曰:谓阴极阳生,乾流坤形,坤含光大,凝乾之元,终于坤亥,出乾初子,品物咸亨,故“元亨”也。坤为牝,震为马,初动得正,故“利牝马之贞”矣。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

    卢氏曰:坤,臣道也、妻道也。后而不先,先则迷失道矣,故曰“先迷”。阴以阳为主,当后而顺之,则利。故曰“后得主,利”。

    《九家易》曰:坤为牝,为迷。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崔觐曰:妻道也。西方坤兑,南方巽离,二方皆阴,与坤同类,故曰“西南得朋”。东方艮震,北方乾坎,二方皆阳,与坤非类,故曰“东北丧朋”。以喻在室得朋,犹迷于失道;出嫁丧朋,乃顺而得常。安于承天之正,故言“安贞吉”也。

    《彖》曰:至哉坤元,

    《九家易》曰:谓乾气至坤,万物资受而以生也。坤者纯阴,配乾生物,亦善之始,地之象也,故又叹言至美。

    万物资生,

    荀爽曰:谓万一千五百二十策,皆受始于乾,由坤而生也。策生于坤,犹万物成形,出乎地也。

    乃顺承天。

    刘瓛曰:万物资物于地,故地承天而生也。

    坤厚载物,

    蜀才曰:坤以广厚之德,载含万物,无有穷竟也。

    德合无疆。

    蜀才曰:天有无疆之德,而坤合之,故云“德合无疆”也。

    含宏光大,

    荀爽曰:乾二居坤五为含,坤五居乾二为弘,坤初居乾四为光,乾四居坤初为大也。

    品物咸亨。

    荀爽曰:天地交,万物生,故“咸亨”。

    崔觐曰:含育万物为弘,光华万物为大,动植各遂其性,故言“品物咸亨”也。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侯果曰:地之所以含弘物者,以其顺而承天也。马之所以行地远者,以其柔而伏人也。而又牝马,顺之至也。诫臣子当至顺,故作易者取象焉。

    柔顺利贞。君子攸行。

    《九家易》曰:谓坤爻本在柔顺阴位,则利贞之。乾则阳爻来据之,故曰“君子攸行”。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

    何妥曰:阴道恶先,故先致迷失。后顺于主,则保其常庆也。

    西南得朋,乃与类行。

    虞翻曰:谓阳得其类,月朔至望,从震至乾,与时偕行,故“乃与类行”。

    东北丧朋,乃终有庆。

    虞翻曰:阳丧灭坤,坤终复生,谓月三日震象出庚,故“乃终有庆”。此指说易道阴阳消息之大要也。谓阳月三日,变而成震,出庚。至月八日成兑,见叮庚西丁南,故“西南得朋”。谓二阳为朋,故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文言》曰:敬义立而德不孤。《彖》曰:乃与类行。二十九日,消乙入坤,灭藏于癸,乙东癸北,故“东北丧朋”。谓之以坤灭乾,坤为丧故也。

    马君云:孟秋之月,阴气始着,而坤之位,同类相得,故“西南得朋”。孟春之月,阳气始着,阴始从阳,失其党类,故“东北丧朋”。失之甚矣。而荀君以为阴起于午,至申三阴,得坤一体,故曰“西南得朋”。阳起于子,至寅三阳,丧坤一体,故曰“东北丧朋”。就如荀说,从午至申,得坤一体,故曰“西南得朋”。阳起于子,至寅三阳,丧坤一体,故曰“东北丧朋”就如荀说,从午至申,经当言南西得朋;子至寅,当言北东丧朋。以乾变坤,而言丧朋,经以乾卦为丧耶?此何异于马也。

    安贞之吉,

    虞翻曰:坤道至静,故“安”;复初得正,故“贞吉”。

    应地无疆。

    虞翻曰:震为应。阳正于初,以承坤阴;地道应,故“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

    王弼曰:地形不顺,其势顺。

    宋衷曰:地有上下九等之差,故以形势言其性也。

    君子以厚德载物。

    虞翻曰:势,力也。君子谓乾阳,为德动。在坤下,君子之德车。故“厚德载物”。老子曰:胜人者有力也。

    初六:履霜,坚冰至。

    干宝曰:重阴,故称六。刚柔相推,故生变。占变,故有爻。《系》曰:爻者,言乎变者也。故《易》、《系辞》皆称九、六也。阳数奇,阴数偶,是以乾用一也。坤用二也。阴气在初,五月之时,自姤来也。阴气始动乎三泉之下,言阴气之动矣。则必至于履霜,履霜则必至于坚冰,言有渐也。藏器于身,贵其俟时,故阳有潜龙,戒以“勿用”。防祸之原。欲其先几,故阴在三泉,而显以履霜也。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九家易》曰:霜者,乾之命也。坚冰者,阴功成也。谓坤初六之乾四,履乾命令而成“坚冰”也。此卦本乾,阴始消,阳起于此爻,故“履霜”也。驯,犹顺也,言阳顺阴之性,成坚冰矣。初六始姤,姤为五月。盛夏而言坚冰,五月阴气始生地中,言始于微霜,终至坚冰,以明渐顺至也。

    六二:直方大。

    荀爽曰:大者,阳也。二应五,五下动之,则应阳出,直布阳于四方。

    不习无不利。

    荀爽曰:物唱乃和,不敢先有所习。阳之所唱,从而和之,“无不利”也。干宝曰:阴气在二,六月之时,自遁来也。阴出地上,佐阳成物,臣道也,妻道也。臣之事君,妻之事夫,义成者也。臣贵其直,义尚其方,地体其大,故曰“直方大”。士该九德,然后可以从王事;女躬四教,然后可以配君子。道成于我,而用之于彼。不妨以仕举为政,不妨以嫁学为妇。故曰“不习无不利”也。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

    《九家易》曰:谓阳下动,应之,则直而行,布阳气于四方也。

    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干宝曰:女德光于夫,士德光于国也。

    六三:含章可贞。

    虞翻曰:贞,正也。以阴包阳,故“含章”。三失位,发得正,故“可贞”也。

    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虞翻曰:谓三已发成泰,乾为王,坤为事,震为从,故“或从王事”。地道无成而有终,故“无成有终”。

    干宝曰:阴气在三,七月之时,自否来也。阳降在四,三公位也。阴升在三,三公事也。上失其权,位在诸侯。坤体既具,阴党成群。君弱臣强,戒在二国。唯文德之臣,然后可以遭之,运而不失其柔顺之正。坤为文,坤象既成,故曰“含章可贞”。此盖平襄之王垂拱以晋郑之辅也。苟利社稷,专之则可,故曰“或从王事”。迁都诛亲,疑于专命,故亦或之。失后顺之节,故曰“无成”。终于济国安民,故曰“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崔觐曰:阳命则发,非时则含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干宝曰:位弥高,德弥广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虞翻曰:括,结也。谓泰反成否。坤为囊,艮为手,巽为绳,故括囊在外多咎也。得位承五,系于包桑,故“无咎”。阴在二多誉,而远在四,故“无誉”。

    干宝曰:阴气在四,八月之时,自观来也。天地将闭,贤人必隐,怀智苟容,以观时衅,此盖甯戚、籧瑗与时卷舒之爻也。不艰其身,则无咎。功业不建,故无誉也。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卢氏曰:慎言则无咎也。

    六五:黄裳,元吉。

    干宝曰:阴气在五,九月之时,自剥来也。剥者,反常道也。黄,中之色。裳,下之饰。元,善之长也。中美能黄,上美为元,下美则裳。阴登于五,柔居尊位,若成昭之主,周霍之臣也。百官总已,专断万机,虽情体信顺,而貌近僣疑,周公其犹病诸。言必忠信,行必笃敬,然后可以取信于神明,无尤于四海也。故曰“黄裳,元吉”也。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王肃曰:坤为文,五在中,故曰“文在中也”。

    干宝曰:当总已之任,处疑僣之间,而能终元吉之福者,由文德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

    荀爽曰:消息之位,坤在于亥。下在伏乾,为其兼于阳,故称“龙”也。

    其血玄黄。

    《九家易》曰:实本坤体,未离其类,故称“血”焉。血以喻阴也。玄黄,天地之杂,言乾坤合居也。

    侯果曰:坤,十月卦也。乾位西北,又当十月。阴穷于亥,穷阴薄阳,所以战也。故《说卦》云“战乎乾”是也。六称龙者,阴盛似龙,故称“龙”也。

    干宝曰:阴在上六,十月之时也。爻终于酉,而卦成于乾。乾体纯刚,不堪阴盛,故曰“龙战”。戌亥,乾之都也,故称“龙”焉。阴德过度,以逼乾战。郭外曰郊,郊外曰野。坤位未申之维,而气溢酉戌之间,故曰“于野”。未离阴类,故曰“血”。阴阳色杂,故曰“玄黄”。言阴阳离则异气,合则同功。君臣夫妻,其义一也。故文王之忠于殷,抑参二之强,以事独夫之纣。盖欲弥缝其阙。而匡救其恶,以祈殷命,以济生民也。纣遂长恶不悛,天命殛之。是以至于武王,遂有牧野之事,是其义也。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干宝曰:天道穷,至于阴阳和薄也。君德穷,至于攻战受诛也。柔顺穷,至于用权变矣。

    用六:利永贞。

    干宝曰:阴体其顺,臣守其柔。所以秉义之和,履贞之干。唯有推变,终归于正。是周公始于负扆南面,以光王道,卒于复子明辟,以终臣节,故曰“利永贞”也。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侯果曰:用六,妻道也,臣道也,利在长正矣。不长正,则不能大终阳事也。

    《文言》曰:

    何妥曰:《坤?文言》唯一章者,以一心奉顺于主也。

    坤至柔,

    荀爽曰:纯阴至顺,故“柔”也。

    而动也刚,

    《九家易》曰:坤一变而成震。阴动生阳,故“动也刚”。

    至静而德方,

    荀爽曰:坤性至静,得阳而动,布于四方也。

    后得主而有常,

    虞翻曰:坤阴,先迷后顺,得常。阳出初,震为主,为常也。

    含万物而化光。

    干宝曰:光,大也。谓坤含藏万物,顺承天施,然后“化光”也。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荀爽曰:承天之施,因四时而行之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虞翻曰:谓初。乾为积善,以坤牝。阳灭出复,震为余庆,谓“东北丧朋”,乃终有庆也。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虞翻曰:坤积不善,以臣弑君,以乾通坤,极姤生巽,为余殃也。

    案:圣人设教,理贵随宜,故夫子先论人事,则不语怪力乱神,绝四毋必。今于易象,阐扬天道,故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者:以明阳生阴杀,天道必然。理国修身,积善为本。故于坤爻初六,阴始生时,着此微言,永为深诫。欲使防萌杜渐,灾害不生,开国承家,君臣同德者也。故《系辞》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是其义也。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

    虞翻曰:坤消至二,艮子弑父。至三成否,坤臣弑君。上下不交,天下无邦。故子弑父,臣弑君也。

    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虞翻曰:刚爻为朝,柔爻为夕;乾为寒,坤为暑,相推而成岁焉。故“非一朝一夕”,所由来渐矣。

    由辩之不早辩也。

    孔颖达曰:臣子所以久包祸心,由君父不早辩明故也。此文诫君父防臣子之恶也。

    《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荀爽曰:霜者,乾之命令。坤下有伏乾,履霜坚冰,盖言顺也。乾气加之,性而坚,象臣顺君命而成之。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虞翻曰:谓二。阳称直。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故“直其正”。方为辟,阴开为方。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故“方其以也”。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虞翻曰:阳息在二,故“敬以直内”。坤位在外,故义以方外。谓阳见兑丁,西南得朋,乃与类行,故德不孤。孔子曰:必有邻也。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荀爽曰:直方大,乾之唱也。不习无不利,坤之和也。阳唱阴和,而无所不利,故“不疑其所行也”。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荀爽曰:六三阳位,下有伏阳。坤阴卦也。虽有伏阳,含藏不显。以从王事,要待乾命,不敢自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翟元曰:坤有此三者也。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宋衷曰:臣子虽有才美,含藏以从其上,不敢有所成名也。地得终天功,臣得终君事,妇得终夫业,故曰“而代有终也”。

    天地变化,草木蕃。

    虞翻曰:谓阳息坤成泰。天地反,以乾变坤,坤化升乾,万物出震,“故天地变化,草木蕃”矣。

    天地闭,贤人隐。

    虞翻曰:谓四。泰反成否,乾称贤人。隐藏坤中,以俭德避难,不荣以禄,故“贤人隐”矣。

    《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荀爽曰:六四阴位,迫近于五,虽有成德,当括而囊之,谨慎畏敬也。

    孔颖达曰: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智也。闭其智而不用,故曰“括囊”。不与物忤,故“无咎”。功名不显,故“无誉”也。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虞翻曰:谓五。坤息体观,地色黄,坤为理。以乾通坤,故称“通理”。五正阳位,故曰“正位”。艮为居,体谓四支也。艮为两肱,巽为两股。故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

    虞翻曰:阳称美,在五中四支。谓股肱。

    发于事业,

    《九家易》曰:天地交而万物生也。谓阳德潜藏,变则发见。若五动为比,乃事业之盛。

    美之至也。

    侯果曰:六五以中和通理之德,居体于正位,故能美充于中。而旁畅于万物,形于事业,无不得宜,是“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

    孟喜曰:阴乃上薄,疑似于阳,必与阳战也。

    为其兼于阳也,故称龙焉。

    《九家易》曰:阴阳合居,故曰“兼”。阳谓上六,坤行至亥,下有伏乾,阳者变化,以喻龙焉。

    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

    荀爽曰:实本坤卦,故曰“未离其类也”。血以喻阴顺也。

    崔觐曰:乾坤交会,乾为大赤,伏阴柔之,故“称血焉”。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

    荀爽曰:消息之卦,坤位在亥,下有伏乾,阴阳相和,故言“天地之杂也”。

    天玄而地黄。

    王凯冲曰:阴阳交战,故血玄黄。

    荀爽曰:天者阳,始于东北,故色玄也。地者阴,终于西南,故色黄也。

    《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万物之始生也。

    崔觐曰:此仲尼序文王次卦之意也。不序乾坤之次者,以一生二,二生三,二生万物。则天地之次第可知,而万物之先后宜序也。万物之始生者,言刚柔始交,故万物资始于乾,而资生于坤。

    (震下坎上)。屯:元、亨、利、贞。

    虞翻曰:坎二之初,刚柔交震,故“元、亨”;之初得正,故“利、贞”矣。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虞翻曰:之外称往。初震得正,起之欲应,动而失位,故“勿用有攸往”。震为侯,初刚难拔,故利以建侯。老子曰:善建者,拔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