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性命要旨最新章节!

    无极而太极

    太极在开辟之前。夫开辟之前作何形状。盖未可知。以人身之太极。推之是必为太极也太极之前更有无极愈。不可知孔子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未尝言无极也。然则无极究何如者人之有太极也。由于阴阳交感其未经交感而散于阴阳者无极也。天地浑沌之时。阴阳未分。岂有散于阴阳而待交感之无极乎。不知有后天之阴阳。即有先天之阴阳。开辟以后。后天之阴阳交。而成物之太极。开辟之前。先天之阴阳交而成天之太极。则当先天阴阳之未交其散。而无纪者。即先天之无极也无极二字。(陆)子疑之朱子信而注之特未详言其理耳。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太极者何也。即浑沌也。例以人身之太极。父生母育之时。有一点灵光明而且赤。与精俱下。以为一身之本在天曰。命在人曰性。所谓不离乎气。不离乎气者是也。有主静之功者。于独坐时。自能见之。东坡诗云。

    中宵一点落黄庭盖有见乎此也。人本天地以生天地之。太极当不异此其论动静与汉张子远异。子远云。一动而生阴阳此云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盖有对待之阴阳。有流行之阴阳对待之阴阳由动而生譬如人生男育女非动不能也。流行之阴阳或生于静或生于动。动静递嬗而阴阳不穷。譬如四时之运冬而又春也阴阳之流行即至诚之无息周子明言之欲人从事于至诚也。动而生阳。其理易知静而生阴。其理难知。今特详生阴之说静也者窈冥之谓也。一元之窈冥在戌亥两会一年之窈冥在戌亥两月。

    一月之窈冥在末后五日。一日之窈冥在末后两时。此乃天地自然之道。人能顺之动。而无动。而阳孕阴之机静而无静而阴发阳之用。即谓之动生阴。静生阳亦无不可。盖动静互为其根正周子之说也。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阴阳分乃阴阳自分非分太极为两仪也。故阴阳虽分太极自在若太极变而为阴阳则太极坏。天地又安得长存乎。以天地言之干上坤下相隔不相通也。以人身言之。离为心象。取中女阴也。心所藏者性也。

    坎为肾象取中男阳也。肾所藏者命也。昔人云。凡人未生以前。性命合一本为不朽之身一出胞衣而性不见命。命不见性。于是凡而不圣则阴阳之分譬。如夫妻反目不复。同居其家不败者。未之有也。观此而下文自然之功用不可少矣。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予观太极图。阴阳而心初疑之。其阳动一边。两阳夹一阴厥象为离于易离为中女阴也。而今反为阳。其阴静。一边两阴夹一阳厥象为坎于易坎为中男阳也。

    而今反为阴即朱子注亦谓火阳水阴。夫太极图说。所以明易理也。孔子云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乃敢翻孔子系辞之案果何说乎。不知阳变阴合具有功夫。非如男女媾精可不学而能也。火阴水阳乃常理耳。若有主静之功者。火非寻常之火。其火由坎水生。足以开通脉络。是为真阳水。非寻常之水。其水由离火生足以降伏熏蒸是为真阴推之木能生火平火以养木。木植火中而质不焦。金能生水炼水以成金。

    金沉水底而形不化。火能生土。燥土以培火火居土下而焰不消。此所以颠倒阴阳圣功之水火者也。不然阴本静也何以静而无静阳本动也。何以动而无动乎。至言五行而曰。顺布盖举时序言之在天为自然之元贞在人为自然之终始非有功夫而有功夫又在下文矣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此二句复说。上文而颠倒。出之初看甚无大意。不知是由博返约功夫孔子所谓一贯者也。天下万事万物莫非五行悉数之。不能终也。敛事物而归五行。初由格致之精。继由变通之妙。然使五行各居其所。

    而畛域终分相生无以资不足相克无以制有余天地之间生机必息。故必融五行为阴阳。而分者渐归于合。然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乃指人道而言。若尽人合天则太极是道阴阳尤未尽其妙也。故必使阴阳还为太极于是乎尽性即于是乎立命贤而近于圣宜若可以止矣。噫。诗不云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太极无质而犹有形终非其究竟也。明太极本无极又加一层功夫天地不能限鬼神不能知散之。则无痕聚之。亦无体万古以来。微孔子其谁与归。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太极生天地。天地各有一太极。天地生五行。五行亦各有一太极。五行之太极不惟彼此皆同。并与先天之太极亦无不同太极即天命之性。书曰。惟皇降衷若有恒性。曰恒者明天下蕃衍不齐之数其性无所不同也。此云五行各具一性何欤曰五行亦有气质之性。试问五味入药或温或凉即各一其性之验也。非天命之性也。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