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达生编最新章节!

    保赤编弁言

    保赤诚求。所以登仁寿也。赤子初生时。脐风一症。保之宜首重焉。予同邑。有孝廉熊修五先生。曾举数子。皆患脐风症。因之数十年留心此道。适值名医李传授此方。熊君后生四子。四女。及诸孙辈。以长以育。均是方之力也。乡里借以保全者甚多。予家婴孩深受其益。知此方。为福幼遂生之始基。而保赤之最重者。仁人君子。所当广为传播也。遂详载此方于篇首。外治急重痧症一方。屡试屡验。其效如神。亦载明附后。

    保赤编各方一掺脐药方枯矾(一钱五分)硼砂(二钱五分)朱砂(二分)冰片(五厘)麝香(五厘)上药共研细末。装入瓷瓶内封固。俟小儿下地。剪脐后。即用此药末。上在小儿脐上。用旧软布条。宽二寸。长二三尺不等。将小儿肚脐包好。倘二三日后。小儿啼哭不止。即解开一看。将药再上患处。再用新棉花一块。掩住。仍用布条包好。

    其痂听其自落。不哭者。不宜乱开。以后。可保无脐风之患。

    看症服药

    一小儿初生三日内。小便短。鼻准黄。口角微有青色。打嚏腹鸣。吮乳松。啼哭不止。重则发搐发热。此脐风之候也。急服后开水药。

    熟军(一钱二分)木通(一钱)乌药(一钱)木香(五分)枳壳(五分)槟榔(五分)虫蜕尾(五分)勾耳(一钱)薄荷(三分)用淡豆豉。三十粒。为引。

    加减药方法

    一小儿三日内。初服加三棱(三四)分。莪术(三四)分。去槟榔。枳壳。次帖仍用槟榔。

    枳壳。去三棱。莪术。

    一发热。加防风(一钱)广皮(五分)一发搐。加僵蚕。(一钱)要直的。

    一六日内。预防锁喉。加甘草(五分)桔梗(一钱)一呕逆加藿香(一钱)砂仁(四五)分。(砂仁性热。胎热者不可用。)一小儿面深赤。唇燥。加连翘(一钱)再重。加黄连(三四)分。

    一小儿面发黄。为湿热。加茵陈(一钱)苍术(一钱)一服前方后。大便仍不通。加生大黄(一钱)去熟军。

    一小便仍不通。加车前(五分)一气呃逆。加丁香(三四)分。(性热不可多用)一小儿月内。若无他症。但哭不止。为盘肠气疼。用乌药(一钱)槟榔(五分)木香(八分)枳壳(五分)香附(五分)重者加沉香(四五)分。

    一小儿月内。将薄荷煎水。用新青梭布浸湿。入口内拭去涎痰。每日二三次。不生马牙。

    凡小儿脐未落者。不可轻易开看。

    凡小儿。面深紫色。口唇干燥者。胎热。面白者胎寒。宜留心。察看之。

    附治痧症神方(发绞肠痧。同转腿肚者。此方治之更妙。)明矾(一钱)明雄(一钱)朱砂(一钱)麝香(九分)神金(十张)火硝(一钱)上药共六味。先将明矾。明雄。火硝三味。共研细末。用姜汁调拌晒干。乃将朱砂研细。以神金撒下。研匀。方放麝香。后和明矾三味干末。共研一会。为主用瓷罐收藏。男点左大眼角。女点右大眼角。孕妇忌之。

    下符先诵神三通。裁黄纸一条。用朱砂新笔。于纸中书一字。顶上书马字。挨次顺写成圈。不可一笔潦草。写毕焚符成灰。入温水。娠妇服之。产即平安。并能保胎。且马字顺写成圈后。根据次数之。数单则男。双则女。此符屡试屡验。附于卷末。以广其传亦保生之一助也。

    催生符

    用黄纸一条。朱砂新笔。昼对太阳。夜对灯光。衣冠正揖。虔诚默诵。神三通。曰监生之神。卫生之灵。脱骨成胎。化骨成形。骨速开。骨速开。勿伤母命。勿损子胎。敬请九老仙子君。日月光明普照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劝戒杀吃素文

    虚空世界。原自清宁。一切众生。皆具佛性。自迷真逐妄。背觉合尘。故无端起贪嗔痴。

    造杀盗淫。致世界成一大劫网。而一切众生。轮转其中。莫之能出。可不哀哉。造劫之因。虽非一端。而其最大而最多者。莫过于杀生。昔愿云禅师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

    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可知屠门哀号之声。一日不息。则世上刀兵之劫。一日不能免。静言思之。宁不危惧。夫人知爱命。物亦贪生。今试易地以思。使剖腹刺心之酷。加乎我身。我苦何如。使刀砧汤镬之惨。加乎我身。我痛又何如。人有父母兄弟夫妇子女之爱。物亦有雌雄卵雏之类。杀彼子女。充己口腹。

    其悲痛孤苦又何如。夫人与人处。睚尚且必报。物虽无言。知觉与人何异。每见一大都市。宰杀水陆飞走众生。以充口腹者。日以千百万计。惊痛愤恨。郁成厉气。积之久久。大干天和饥馑疾疫刀兵等劫。由此起矣。此因果报复一定之理。苦于世人相沿成习。不觉不知耳。(王洋帆曰。昔贼匪蜂起。死亡枕藉。李秀才培德。谒二仙观林道长。问生灵何辜。遭此大劫。道长叹曰。世人残忍成风。宰杀孽重。积之久久。大干天和。故天降此饥馑继以刀兵。收录民众。以填物命耳。又严绍庭曰。明季有王居士。谒小洞天尊者。叩云。举世盗贼纵横。干戈扰攘。亿万生灵。遭此大劫。愿吾师垂金臂救之。尊者云。惟有戒杀放生可免耳。以上两段。见好生救劫编。)是以弭劫莫先于戒杀。莫要于护生。尤莫善于茹素。此素食同缘社所由起也。(以上言饥馑刀兵等劫。皆由世人宰杀孽重所致。欲弭劫运。莫要于多结同志。戒杀吃素。以期各保生机。共挽天心。)。佛言。食肉之人。断大慈种。我观众生。轮回六道。迭为父母。六亲眷属。更相啖肉。无非亲者。常生害心。增长苦业。流转生死。不得出离。不食肉者。即是无量功德之聚。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无有人杀害众生。此楞伽经之言。佛家奉为金科玉律者也(以上引楞伽经。明佛家戒杀断肉食之旨。)或曰。戒杀。断肉食。佛制也。儒家圣人。

    则无此语。则应之曰。孔子之经。莫大于易。其言曰。各正性命。保合太和。又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又曰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子思作中庸。以述祖德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孟子私淑其学曰。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又曰杀一不辜。虽得天下不为也。夫有罪当杀。牛羊鸡豚之属何辜。圣人不忍杀一不辜而得天下。岂为区区口腹忍杀无辜乎。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此孟子方便说法耳。即不见其生。亦不忍见其死也。

    即不闻其声。亦不忍食其肉也。)迄汉代大儒。厥有仲舒。着春秋繁露。以明孔子之教。则曰。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儒家圣贤垂训。其戒杀不章章乎。大戴记有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夫悍者。杀之端也。乱之源也。智能者。仁之迪也。治之本也。故肉食之民。每好杀而难化。谷食之众。常和平而易亲。征诸中外。理无或爽。吾圣人既判其美恶之殊。

    由于肉食谷食之分。则必以肉食为宜断也明矣。朱子注孟子。七十者可以食肉。曰未七十者不得食也。(七十曰老而传。盖以家事传诸子。七十可以食肉者。古圣贤随顺孝子事亲供奉甘旨之诚。重在存养老之礼。与告朔不去饩羊。爱礼之意略同。非谓年至七十。

    必定食肉。始能养生也。○印光法师曰。此世间圣人所立之权法。自佛教东来。畅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而且历代史书多有人畜转变之事。固宜特开眼界。愍念生灵,毋徒固守权法以致亲与自己杀业滋蔓而不息也。)如是则食肉者鲜矣。又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为国小终篇。其望人茹素。不隐然言外乎。由是观之。戒杀断肉食。于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