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西升经最新章节!

    重告章第十

    老君曰:吾重告子,子当谛受。道以无为上,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而已。

    德以仁为主。

    德无不容,仁也。

    礼以义为谦,

    称物平施,适时之宜。

    施以恩为友。

    因恻隐之心,推以及物,非求报也,故其施博。

    惠以利为先,

    惠者仁之施,以利物为功,口惠而实不至,怨苜及其身。

    信以效为首。

    信将以复其言,铃有效见焉。

    伪世亦有之,虽有以相诱是以知世薄,华饰以相扮。

    至德之世,是七者皆本於自然,逮德下衰,是七者皆出於或使故道隐於小成,德伤於小识,礼以伪为,施而求报,惠不由心,信非中出,类皆矫情,性以沽名,饰智以惊愚,岂自然哉。

    言出#1飞龙前,行在跛鳖后。仁义礼信废,道德荒亡腐。

    飞龙为速矣,言犹在其前,跛鳖为钝矣,行犹在其后,则以言之非艰,而行之惟艰故也。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礼尤在其后,礼信且废,道德可知。

    不以道相稽,反以财相辅。譬如鉴中影,可见不可取。言如响中应,风声岂可聚#2,伪世教如此,如是迷来久。

    君子徇道,小人徇财。古之人以稽为次,盖相稽以道也,周衰之末,不知与道相辅而行,而以财相辅,是犹搏风捕影而求其实,岂可得哉!此无他,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小惑易方,大惑易性,矫伪之俗胜,而不明乎自然之真故也。经曰:民之迷,其日固已久矣。

    天下之人物,谁独为常主。迷迷以相传,辗转相授与。邪伪来入真,虚无象如有。

    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怒者其谁耶,盖妙体无偶,真常不宰,可得矣而不可言传,可传矣而不可相授,一曲之士,指末流为大源,认陈逵为至妙,以迷传迷,犹醉者之负醉也。殊不知诚正可以入真,而邪伪终莫之能以邪伪入真,是以虚元之象为有而实非有也。

    自伪不别真,为贪利往守。非常正复亡,痴盲持自咎。如木自出火,还复自烧腐。

    定己然后议人,主中可以正外,己自为伪矣,其能辫真伪之归哉,己之为伪,以往守於利而为责也,以利往则远於道,以利守则失於道,既非真常,正亦随亡,此无他,於道见疑而冒昧,故违人而自遗其答也,何异木生火而还克木哉,《阴符》曰:火生於木,祸发叉克。

    圣人之辞章第十一

    老君曰:圣人之辞云。

    混元博大真人也,吐辞为经,自我作古,犹不自矜,而日圣人之辞,则以迷而不作故也。

    道当以法观。如有所生者,故日为自然。

    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 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道不可见,即法而显,道之与法,初无二致,入则为道,出则为法尔。天下之物生生不穷,而不知所以生生者谁耶,本诸自然而已,道以法显,法以道立,岂人为哉。

    眼见心为动。

    贼莫大於德有心,而心有眼,坎为耳,离为目,耳目者,精神之户牖也,一有所睹,心斯动出矣。《阴符》曰:机在目,圣人为腹不为目者以此。

    口则为心一黄。

    言,心声也,心之所欲,非言不宣,口实司之。

    鼻为通风气,鼻口风气门,喘息为宅命,身寿立息端,譬如谷草木,四时气往绿,气别生者死,增减羸病动。

    人之所恃者息,而息之出入,鼻其所自也一呼一吸,阴阳寓焉,东则为生,散则为死,故命之所宅在是,真人息之以踵,众人息之以喉,息之本有所立,而根深带固焉,故与天地齐其长久。譬之百谷草木,资四气以生植,盛则荣,衰则悴,气散则生者死矣。

    以是生死有,不如无为安。无为无所行,何绿有咎愆。子不贪身形,不与有为怨。

    命百一古今而常存,性更万形而不易,初无死生也,物之所以有死生者,以失性命之情故也。唯无为然后能安性命之情,为则有成亏,成亏分而是非立矣,无为故无败,曾何咎愆之有?世之人未免有为者,以有我故也,苟能堕肢体而皆忘,外形骸而不有,虽无为而无不为矣。

    五行不相克,万物悉可全。万物无有常,成者不久完。

    成变化,行鬼神,往来天地之问而不穷者,五行也,一往一来,更旺更废,相生所以相继,相克所以相治,此囿於大化者,有生叉有死,而莫能逃.刈也。圣人役造化,命万物,把握阴场,颠倒五行而不相沙,故能专亡自在,而入於不死不生。彼既以为物矣,成坏相因,欲久而不亡,何可得也,惟道则万世而无弊,经曰:道乃久。

    三光无明冥,天地常昭然。

    天积气尔,地积形尔,日月星宿则积气中之光耀者,人徒见其一往一来,一伏一见,一晦一明,不知昏昼之变,明暗自异,三光二仪,常自若也。

    观诸章第十二

    老君曰:观诸次为道,存神於想思。道气和三光,念身中所治。髻髭象梦寤,神明忽往来,

    虚无恬淡,不思而得上道也,闲邪存诚,思则得之其次也,盖神妙物而无方,存之则守形而不离,神全斯精全,精全斯气全,三者和而不乖矣。天之三光,日月星是也,人之三光,神气精是也,和三光之道无他,返照内观,取足於身而已。盖人一身,真君内存,五官咸备,百骸六藏,固有相治者,念之不忘,则友神明於恍惚之际,此其效也,劳髭象梦寤,则恍惚若有无之际也。

    淡泊志无为,念思有想意。自谓定无欲,不知持念异。

    淡言不与物交,泊言静止不流,志於大道者,无思无为,不逐於物,不流于动,曾何有思想之意。盖有想则相生,有思,则未免有心也,谓是为定,已涉于动矣。谓是为无欲,已堕於欲矣,天下之治方衍者,皆以其所为不可有加,故自以为是,以不知持念之各异,故道有小大之不同也。夫念有正有妄,过而不留感,而后应正念也,既往而不择,未至而逆焉者妄也,此存神於想思,所以为之次。

    或气尚粗盛,自知尚多事。事兴则形动,动则外通谋。谋思危之首,危者将不久。不久将欲衰,衰者将不寿。

    夫志,气之帅也,心劳於谋,智尽於事,则气有蹶,趋之不正而暴盛,盖弃事则形不劳,形休则谋不用。一有所谋,则机变之巧作,扰扰万绪自此起矣,茶然疲役不知其所归,欲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不亦难乎。至人不从事於务,不相与为谋,涤除外慕,玄览至理,故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也。

    以身观声名,物事难可聚。以名声称号,必为是所诱。皆坐於贪欲,贪欲为殃咎。贪者为大病,习贪来已久。合会微渐滋,非缄艾所愈。

    一节重於一国,两臂重於天下,则名与身孰亲?物无常是,事无常宜,去而不守,未尝暂止,况傥来之寄哉!傥来之寄,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而累於名高者,趋名不已,残生伤性,以身为殉,正坐於责欲故也。咎莫大於欲得,则责者身之大病,民迷日久,积习既深,始微而终盛,犹病在膏肓,非缄艾能愈也。

    还身意所欲,清静而自守。大圣之所行,不慕人所主。有常可使无,无常可使有。

    形之疾,其甚者缄艾不能及,性之疾,其甚者小道不能化,责欲,性之疾为甚者也,将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铃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则清不能污,静不能染,而不知所守矣。盖无为者,圣人之所行,责欲者,众人之所主,行大道之无为,不慕众人之责欲,则事物形名,天下所谓有者,可使之无,恬淡寂寞,天下所谓无者,可使之有也。

    经诫章第十三

    老君曰:经诫所言,法义所推。赫赫兴盛,不如微妙。

    经以载道,无非教诫之言,法以显道,有义可以推考,类皆以本为精,以物为粗。赫赫兴盛,物之势也,势有时而尽,深妙元微,道之本也,道无时而穷,以是较其精粗,则道之与物,相去远矣。

    实不如虚。

    实则有碍,虚则无问。

    数不如希。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邪多卒验#3,疾不如迟。

    欲速则不达,大器晚成,美成在久。

    兴者必废,盛者必衰。

    日中则反,月满则亏,天地尚尔,况於人乎。

    圣人绝智,而为无所为#4,言无所言,行无所施。孰能知此。

    道之要妙,虽智大迷非可以智索也,离形去智,然后同於大通,去智与故,然后循天之理,圣人於言为之际,以绝智为先,盖以此尔,世岂识哉!为无为,所谓处无为之事也,言无言,所谓终身言未尝言也,行无所施,所谓事无事也。

    偶不如奇。

    独立不改者,道也,自道而降,有对有待,圣人不与物偶而立於独,体道故也。

    多不如寡。

    通於一而万事毕,少则得,多则惑。

    孰贤难随。孰仁难可,其义少依。

    世之所谓贤者,孰为贤哉,贤者过之於道,或不能随也,世之所谓仁者,孰为仁哉,仁者失之於道,未见其可也,仁贤且犹如此,道之奥妙,依之者鲜,盖可知已。

    能知无知,道之枢机。

    知之浅矣,不知深矣,能知无知之知,是乃真知也,道之本宗,盖在於此,

    空虚灭无#5,何用仙飞。大道旷荡,无不制围。

    虚非无也,无实而已,空其虚则致虚极矣,无者有之对,因有而着,未离於有也,灭其无,则无无亦无矣。夫然,故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行乎万物之上,其视仙飞不足多也。盖道广大悉备,未始有封,包裹六极,无有端倪,天地之大,秋毫之小,皆在范围之内,岂止仙飞之一端乎。一本作空灭成无,可用仙飞。

    子能明之#6,所是反非。经言审谛,孰之能追#7。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天下是非特未定也,虽然有真是非存焉。欲是其所非,莫若以明,盖自知者明,苟能自知,则昔之所是,卒而非之,所谓真是非者见焉。经之所言,盖明是非也,夫岂妄哉,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非审谛不妄之言,孰能追愚惑之非欤。

    深妙章第十四

    老君曰:道言深妙,经诚乙密。

    道深而难测,妙而难名,经以载道,故其劝戒之言,亦玄微而隐密也。

    天地物类,生皆从一。子能明之,为知虚实。子若不照,显之不别。

    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一者形变之始也,自天地至于万物,皆从此生,则天下本在是焉,为道者,当明其本而已。盖通於一而万事毕,能知一,则无一之不知,不能知一,则无一之能知,苟非照之于天而自见,虽显告之而不悟,况微言哉。

    子志於有,无为所疾。为有所婴,亿载无毕。

    无为故无败,为则有成亏,无为者,道之本,有为者,道之病也。盖俗之所为,皆堕於有,不能损实以为通,至於外内并获而不可解者,以积习之久故也,惟圣人然后为能达绸缪。

    道言微深,子未能别。撮取於略,戒慎勿失。

    悟道以顿,行道以渐,迷悟出於自性,非人力可致,行道以积习而成,在於谨守而勿失焉。盖道之至妙,以悟而后得,行道之要,以多闻然后可守也。

    先捐诸欲,勿令意逸。

    罪莫大於可欲,遣其欲则心自静矣。意则心有所感而生焉,无以持之,纵或至於败。礼故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闲居静处,精思斋室。

    弃事则形不劳,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丹书万卷,不如守一。

    夫道不欲杂,杂则多故,通於一而万事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