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西升经集注最新章节!

    华阳韦处玄 句曲徐道邈 冲玄子

    任真子李荣 刘仁会注 碧虚子集

    身心章第二十四

    老子曰:身之虚也,而万物至,心之无也,而和气归。

    冲曰:体与道合,是身之虚也,心与天同,是心之无也。身虚而万物自至,心无而和气自归,故虚无者,无为之至妙也。

    故善养身者,藏身於身而不出也,藏人於人而不见也能。

    冲曰:藏身,谓陆沉晦进,而不出其才能也。藏人,谓混俗同尘,而不见其智德也。

    故君子之治,必先死於国。

    刘曰:死犹遗忘也。夫遗忘其国者,虽居物首,不为贵也,富有四海,不为利也,不为利,侈靡皆捐,不为贵,则侨逸斯弃。弃侨逸,则力役不劳,捐侈靡,则财用不竭,夫财用不竭,则储积充,力役不劳,则苍生静。苍生静,则国安,储积充,则国实,国实者,则理之基也,国安者,则理之本也。保夫至理之基本者,其由遗忘国乎。如违此道,败忘立至,稽诸故实,诅俟断焉。

    既死不亡,其国盛也。民不敢散,更复充也。

    刘曰:遗而有之,故不亡,无为而理,故国盛矣,及群生遂性,乐俗安居,甘食美服,不相往来。李曰:死犹忘也。修身之者,体即身无身,即人无人,忘身而身存,理国之者,体同虚寂,德并太空,兼忘天下,故云叉先死於国。既亡於国,在宥天下,薄赋轻摇,兆人安乐,故云既死不亡,其国盛也。政化太平,人不流亡,故日不散国实,人富积粟足兵,故日复充。

    若能知常,施行反也。

    冲曰:人能知素真常,存玄德大道,凡所施行,与俗皆反也。刘曰:能知常道者,几所施为行事,皆令归反其真性也。

    众人欢乐,用生生也。动而失之,寿命竭也。

    韦曰:死而不亡者,寿之常也,而行与俗殊,故日反也。众人以生生之厚,故动而失生而命尽也。冲曰:众人以百年为常,安身厚味为乐,用声色六欲以生生,动则伤生失性,致寿命竭尽也。李曰:众人用有生之命,持以生身,放情极欲,以为欢乐,而有害命伤身,上既失道,下亦失身,故云动而失之,寿命竭也。

    夫天下大物哉,甚绵绵也,冥冥混沌不可知也。

    徐曰:夫大物者,太极大道,太极者,天地之父母也,道之奥也。绵绵常存,不断不绝,冥冥幽深,混沌无分别,不可以智知,难可以言论也。

    知之者去之,欲之者离之,近之者远之。

    李曰:使智求之而不得,故日去之,以欲取之而不得,故日离之,不可以为亲,故曰远之。

    是以圣人非托於天下,亦非托於鬼神,亦非托於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

    李曰:托,谓因假也,圣人所以得道者,显不因於天下,幽不假於鬼神,外无赖於万物,常以虚为身,亦以无为心,而自然成道。人若心忘有事,志在虚无,虽不欲成道,而道自成也。

    此两者,同谓之无身之身,无心之心,可谓守神。

    李曰:两者,虚无也,以虚为身,此乃无身之身,以无为心,此乃无心之心,无心之心则无心,无身之身则无身,至无身心,是谓守神,虽日守神,可以虚无,故神自归之,故曰守神。刘曰:系累外绝,神明内安,守神之道也。

    守神玄通,是谓道同。

    韦曰:神不离形,故日守也,神形相保,则通玄而合道也。李曰:能以虚无守神,神通虚无之妙,身同於大道之体,故日玄通也。

    无思章第二十五

    老子曰:智士无思无虑之变#1。

    韦曰:大智之士,以百姓心为心,故曰无思无虑之变也。

    常空虚无为恬静,修其形体,而万物育焉。

    李曰:无智之者,爻食有欲,有智之士,未肯无为,是以滞凡庸,少能归道。圣人劝戒,意在虚空,故日有智之士勿多生思虑,好为变诈,常须空彼我,端寂无为,身不躁竞为恬,心无浮动为静,内外清静,是修其形体,於物无害,为物所养,故日育焉。

    变者贪天下之珍,以快其情。

    李曰:积思虑,好诡诈,逐欲不止,万境迁改为变也。夫难得之货,是天下之珍,怀食无已,纵欲畅心,禽色荒乱,此快其情也。情快於前,政败於后,叉然之理,的如可见,故举下文以示之也。

    然后革兵四起,祸生於内。

    刘曰:舟中之人,皆为敌国。

    国动乱者,而民劳疲也。

    李曰:以道济物,以文柔远,百姓日用而不知,万国自然而欢泰,少私寡欲,贵粟贱金,俗乐家安,乐和礼洽,此无为之化也。若肆情极欲,奢淫好胜,四郊多事,五兵动作迭起,萧墙祸生於内也,君既昏乱,臣不忠正,国动乱也,征役不止,困於转输,人劳疲也。

    夫国以民为本,民劳去者,国立废矣。

    冲曰:身以神气为本,神守气聚,则长生也;若有为有事,劳损神气,神去气散,则形废矣。李曰:为国之本,要在安人,人安则逸,人危则劳,逸则人居,劳则人去。国之兴也,定在於人,人既去焉,是知国废,理乱由道,兴废在人,以道爱人,天长地久矣。刘曰:民惟邦本,本散国亡。

    所谓出其无极之宝,入贼利斧戟也。

    冲曰:斧戟,兵器也,生命贵重於万金,神存气聚,则生命无穷,神亡气散,则身砠命尽,故日出其无极之宝也。六贼外入,三毒内兴,攻伐甚於六军,杀伤利於斧戟也。李曰:宝者,无为之道也,贼者,有为之兵也。我无为而人自化,此用无为之道也。若不用无为之道,是出其无极之宝,如用有为之兵也,兵能害物,日费千金,甚於锋刃,故云入贼利斧戟也。

    是以圣人无为无事,欲安其国民也。

    李曰:不贵欲,故无为,不好兵,故无事,责欲则人损,战伐则人劳,无为无事,不损不劳,百姓安宁,圣人之化也。

    故曰:子能知一。万事毕。

    李曰:无为用道,知一也,功成事遂,事毕也,内明达於至道,知一也,行成德就,从因证果,得於真道,事毕也。

    无心德留,而鬼神伏矣。

    徐曰:一者,真一也,德,常德也,知一者,无一而不知,故万事毕矣。虚空无心,常德留止,故能官天地,府万物,威振千灵,鬼神畏伏矣。内解鬼者精也,真一,一之至极,常德,德之至贵,乃精神之根本,道气之元先,故精神臣伏,万气归宗也。李曰:圣人无心,不起食欲,道在於己,德止於身,故日留也。用道则道流遐迩,怀德则德被幽明,既为人之所归依,亦为鬼神之所伏从也。刘曰:有心为德,德斯去矣。故经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其鬼不神,故日伏之矣。

    我命章第二十六

    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李曰:天地无私,任物自化,寿之长短,岂使之哉。但由人行有善有恶,故命有穷通,若能存之以道,纳之以气,气续则命不绝,道在则寿自长,故云不属天地。

    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

    李曰:不视,故不为色所盲,不听,故不为声所聋,不知,故不为智所困。绝声色而清净,去分别而无为,神不离人,故云不出於身。身将神合,命与道同,故云长久。所言不属天地,其行如是,遂与道同。刘曰:耳目之用,废心智之虑,忘心神不出身,契乎常道矣。

    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

    韦曰:天地与我俱禀自然一气之所生,各是一物耳,焉能生我命乎,我但去心知,绝耳目,各守本根之一气,则与道同久矣。《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此之谓也。李曰:万物俱资於大道,三才同禀於一气,而人皆逐末,遂至伤生。老君守本,故能成道,若能法圣人而为行,虚极自然可致也。

    非效众人行善。非行仁义,非行忠信,非行恭敬,非行爱欲,万物即利来。

    李曰:为善叉近名,为恶又近刑,圣人远之刑名,故不学众人行善,仁者杀身以成人,义者裁非而正己,圣人修生故不杀,亡邪故无正,非行仁义也。忠信者道之华,圣人弃华取实,不行忠信也,孝非天性,礼异至诚,心狠貌恭,故非妙行,所以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