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本小说网 www.qbshu.com,最快更新慈悲道场水忏法随闻录最新章节!

    慈悲水忏法卷下随闻录

    寓古娄青螺庵沙门 昼中智证 录

    一切诸佛。愍念众生。为说水忏道场总法。今当归命一切诸佛。

    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弥勒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南无龙自在王佛  南无宝胜佛  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  南无袈裟幢佛  南无师子吼佛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  南无大庄严菩萨  南无观自在菩萨

    (纶贯)毗卢遮那。此云徧一切处。法身也。又翻光明徧照报身也。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应身也。法身。乃应身之体。应身。本法身之用。体用一如。故继之以阿弥陀。以具无量寿之体。能发无量光之用。由无量光之用彰无量寿之体。此体此用。彻过彻当。故继之以当来补处之尊。既三身圆显。三世互通。非勇健尊圣得大自在者不能。故继之以龙种上尊王。此龙种最尊。随处变幻。皆得自在。故继之以龙自在王。具此妙体妙用。最尊最贵。自然超越众圣之上。故继之以宝胜如来。如此尊胜体用。皆从妙定妙慧。妙因妙果。因果交彻。始本一契。理智一如。故继之以觉华定自在王。惟是此等大过量人。可以去尽尘劳之秽。可以建大法幢。拨邪返正。故继之以袈裟幢。惟克建立法幢者。方可踞猊座。说大法。度大众。故继之以师子吼如来。欲以师音度世。非盖天盖地。彻古彻今大智慧人不可。故继之以文殊师利。纵有智慧。不有大行饬之。如有目无足。堪济何事。故继之以普贤大行。则目足相资。膏明互赖。自然具足广大德用。举足动步。摧破魔窟。故继之以大势至。是皆由其誓愿坚厚。智德包含。故继之以地藏。如上大智大行。大作用。大誓愿。非性外别具。全称自性广大之妙体。发应物无疆之妙用。庄严性海。圆满三身。故继之以大庄严。虽然具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个中并无少法可得。广于沙劫。历无数土。度无量生。而未尝动着丝毫故继之以观自在。故永嘉云。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耳○僧问招贤禅师。诸圣体同名何各别答。从眼根处返源。曰文殊。耳根返源。名观音。从心返源名普贤。文殊是佛妙观察智。普贤是佛之无作妙行。观音是佛无缘大慈。三圣是佛之妙用。佛是三圣之真体。用有河沙假名。体则总名一佛○问。行人必须发何等愿。成何等佛。答。成无佛可成之本佛。如上十佛是也。发佛佛皆所必成之性愿。如上六菩萨是也。问。如诸佛菩萨。东西两土。主伴云何。答。东土以释迦为主。文殊普贤为伴为愿。愿救东震旦也。西方以弥陀为主。观音势主为伴为愿。伴西圣以救东土也。然虽分东西主伴。皆以发菩提心为宗。此心要以智。悲。愿三为体。如文殊。智也。观音。悲也。普贤。地藏。愿王也。余如前解。问。三宝为众生之心。胜于父母为子之心。今有不敬三尊。反生轻嫉者何。答。由不信因果故耳。曾见育王譬喻经云。昔行人见路傍一死尸。天神散华于其上。以手摩之。行人问其故。天神答曰。是我故身。前生恭敬三宝。孝顺父母。忠君信友。爱父师教。令我生天。故来报恩。前行。又见一尸。恶鬼鞭之。亦问其故。鬼言。是我故身。在生轻欺三宝。不孝不忠。种种非为。令我受恶报。故来鞭之。既尔。何不各各及其形休。精勤努力恭敬三宝。预绝后悔耶。

    礼诸佛已。次复忏悔○已忏身三口四竟。次复忏悔佛法僧间。一切诸障。

    已忏下。结前六根。收于身口字中。次复下。有二意。一。承前余障字以起后。二。标列三宝间诸障。

    经中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众僧难值。信心难生。六根难具。善友难得。

    引大经标灭障之本。方等经云。佛与阿难游息间。以爪取土问言。爪上土多。大地土多。阿难答爪土少甚。地土无穷。佛言。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佛至瓜园。取爪土喻亦尔。看人身难得语。最宜警省。慎勿蹉过。佛法难闻。即佛世难遇。正法难闻(法华经。东方天王。一百八十劫。南方云过。百三十劫。上方云於昔无量劫。空过无有佛。又云乃至无量国中。是经名字。不可得闻。今既得闻。何其幸也)。众僧难值。即持戒弘法者。正法念处经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绝五戒坚持。人天交接。并上既得人身。又遇三宝。此时不修。真可叹也。信心难生。即信心信戒等心应生也。六根难具。今幸具足。具而不修。更待何时乎。善友。善知识也(大经云。所作之事。不求自乐。常为众生。不惟自行十善。亦度人行善)。

    而今相与宿植善根。得此人身。六根完具。又值善友。得闻正法。於其中间。复各不能尽心精勤。恐于未来长溺万苦。无有出期。是故今日至诚。求哀忏悔。

    上总言难得。此总明皆得。应及时办道。由宿植善根。今得人身。六根具足。是难得者得。难具者具也。又遇善友。得闻正法。是难遇者遇。难闻者闻矣。不能尽其心力。精勤五体。吾恐未来久沦众苦。出期难定也(不能尽心句。与上宿植善根反看贯下六节文)。是故下。结。上略明起障之由。下广举起障之事。三。初别忏佛间罪障。

    (某甲)等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常以无明覆心。烦恼障意。见佛形像。不能尽心恭敬。

    见三宝像。不礼拜供养。即拜。二业不虔者当玩之。

    轻蔑众僧。残害善友。破塔毁寺。焚烧经像。出佛身血。

    文分五。一轻僧。蔑轻。易也(杨子。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盖僧者。前佛之弟子。后佛之因人。岂可轻乎。二慢道。善友难得而反残之。残。贼也(孟子贼义者谓之残)。三。破毁塔寺。四焚烧经像。经者。诸佛法身。像者。诸佛仪表。今见道场事毕。付之火中。诚不应也。故云栖禁焉。五出佛身血。如调达推山压佛。及佛面刮金之类。

    或自处华堂。安置尊像卑猥之处。使烟熏日曝。风吹雨露。尘土污坌。雀鼠毁坏。共住同宿。曾无礼敬。

    卑。低湿处。其自处。则崇楼杰阁。猥。杂闹不净处。自处。则华堂美宇。或近灶。则烟熏。乏装修。则日曝风吹。或无遮盖。则雨露淋。或近作场。则尘土污坌。或旷日关闭殿宇。则日有飞雀毁。暮有走鼠坏。或房中供像。或像前铺单。是共住同宿曾无礼敬。曝(音仆)。晒也。土之轻飞而散者曰尘。尘之重厚而聚者曰土。皆能染污覆蔽也。坌(音盆去声)。尘塕也。共住宿。不礼敬。礼貌缺也(观佛三昧经。大梵天王礼佛影偈云。如来处日窟踊身入石里。如日无障阂。金光相具足。我今头面礼。牟尼救世尊。佛影尚礼敬。况像乎)。

    或裸露像前。初不严饰。遮掩灯烛。关闭殿宇。障佛光明。如是等罪。今日至诚。皆悉忏悔。

    裸形露体在像前。未曾庄严文饰。皆从不能尽心精勤。来屋四傍曰宇。初章竟。下第二别忏法间罪障。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於法间。以不净手把捉经卷○或临经书。非法俗语。

    法。即三藏十二部一切佛法。不净手者。或未梳洗或大小解。乃至执捉一切秽污物已。皆应洗令清净。净时。当诵洗手偈咒云。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唵。主迦啰耶莎诃。若净手。水不湿手背。口不诵偈咒。亦不作净。慎之慎之。把捉。即执持也。上明手业。下明口业。非法俗语有二一。非法语。不依法说。不称佛旨。二。粗俗语。於清净法前。反恣恶口粗谈者。下四节。明身意二业。

    或安置床头。坐起不敬。

    一。故以佛法高置床头。不宜也。坐起不敬。身意造业。下文皆兼身意说。般若云。经典所在。即为有佛。不敬岂无罪乎。

    或关闭箱箧。虫蠧朽烂○或首轴脱落。部帙失次。

    二。箱。竹器之方大。可藏经书者。箧(音怯)。匾小器也。因关于箱。闭于箧。不经日曝。诸虫蠧损之或枯朽腐烂。皆不肯。流传。心吝之罪也。三。首。即部面。轴。卷轴也。不全曰脱落。卷不论多寡。以始终为部。帙。书衣。即经套也。颠倒无序。为失次。

    或挽脱漏悞。纸墨破裂。自不修习。不肯流传。如是等罪。今日志诚。皆悉忏悔。

    四。挽牵引也(粗手分碎义)。脱。落也。日久不修。不联络。漏亦落也。或书写遗失。悞者。如认豕为亥以乌为乌等。或讹以前置后。后置前之类。墨字也。谓纸破字坏也。修习。修葺诵习也。流传者。言自他诸人。彼此诸土。展转流通。各各传习。令家喻户晓也。又修有二义。一。修习。先习熟文义而后如法修为。二。修葺。凡经典之缺者补之。润者焙之断者黏之等。下第三僧间罪障章分三节。

    或眠地听经。仰卧读诵。高声语笑。乱他听法。

    一。眠地闻经。轻法慢教也。看文曰读。不忘曰诵读诵有三益。一。起发益。二。开悟益。三。印证益。仰卧而读诵者视法如歌曲而不尊也。不能息心定虑。倾耳嘿听。反高声语高声笑。岂非恼乱净心为法人乎。明身口共造业竟。

    或邪解佛语。僻说圣意。

    二意口共造。解论须契圣旨。不合佛心。皆是邪解。(大经云。如生盲人不识乳色问云。乳色何似。答。色白如贝。又问乳色如贝声耶。答。不也。又问贝色何似。答。如稻米粖。又问乳色柔软。如稻米粖耶又问米粖何似。答。如雨雪。又问彼米粖冷如雪耶。雪复何似。答。如白鹄是。盲人虽闻此四喻。终不识乳真色)僻说者。宣传为说。圣意惟智人能契。非师心者。好用偏僻之意而说。如香象所负。非驴所堪。不知佛意经意。妄解妄说者皆是。上标。下释。

    非法说法。法说非法。非犯说犯。犯说非犯轻罪说重。重罪说轻。

    先释僻说句。法。是世出世间之正法。非法。是世出世间之邪法。非犯。如维摩除疑等。说犯。如优波离说二比丘犯淫杀。不容忏等。重。即律。中四弃八弃十波罗夷等。轻。即律中三十尼萨耆。九十波逸提。乃至四十八轻等。今用忏力灭罪。故将邪正轻重等对显。若大智之极。岂真有是非于其间哉。西天九祖云。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或抄前着(中恕反)后。抄后着前。前后着中。中着前后。

    次明身意共造。释邪解句。如律中前篇至重。中篇稍轻稍重。后篇纯轻。邪解者。妄以己意混乱置之也。抄。誊写也着。定也。此四句出大经。

    绮饰文词。安置己典。

    以巧言安错经典。不论邪正。结上文。安置。即着字法。下。接列三对以释之。初说听对。

    或为利养名誉恭敬。为人说法。无道德心。求法师过而为论义。非理弹击。不为长解。求出世法。

    三。宝积经。开二缚。一。见缚。二。利余缚。文中无道德心。为利养等。即是二缚。具此二者。被生死魔缚而不能脱也。法师具十义。大经云。一。为大施主大法之师。二。知法故。三。知义故。四。知时故。五。知足故。六知我故。七。知大众故。八。知众生种种性故。九。知诸根利钝中故。十。说中道故。又法中有宗。即是宗师。须具三眼。一。教眼。谓明识权实大小之法。二。道眼。谓亲践诸行修证之门。三。宗眼。谓深穷圆顿即具之旨。若反求法之过。师之谬以为善论义。则非也。所以宝积经开二痴疮。一。见求他过。二。自覆己过。论义者。如昔智者佛陀难提。欲与七祖婆须密论义。祖曰。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难提知师义胜。心即钦服。非理弹击。言非理义之弹击。如云见或弹谤我法等。不为长(音丈)解者。不求超方胜妙之见解。为邪见自缚也(大经云。宁当少闻。多解义味。不须多闻。于义不了。愿作心师。不师于心)。

    或轻慢佛语。尊重邪教○毁呰大乘。赞声闻道。

    二。邪正对。佛语。是正法。外道法。是邪教(大经云。佛昔闻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偈。心生欢喜。如估客夜行。失伴还遇。如久病遇良医好药。如没海遇船。如渴人遇清水。如兵逐得脱。如久系得出。如炎旱值雨。如行人还家。家人见之。共生欢喜半偈尚尔。况全经乎)。三。大小对。呰(音子)。口毁也。毁赞。根颠倒心生。故毁赞皆不宜也。须知三处不应转法轮。一。我慢高山。轻慢佛语是。二。五欲淤泥。利养名誉等是。三。邪见稠林。尊重邪教是。

    如是等罪。无量无边皆悉忏悔。

    总结。忏法间罪障竟下。第三别忏僧间罪障。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於僧间有障。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害发无上菩提心人。断灭佛种。使圣道不行。

    分五节。一。僧间有障总标。下。释。弒。下害上也。阿罗汉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五分律云。调达不能害佛。欲破和合僧。佛语达曰。若僧已破。能和合者。其人生天。若僧和合而破之者。堕地狱中。害发菩提心人。是灭佛之种子。破诸魔经云。菩提有三种。若人发菩提心。但乐自求解脱。名声闻菩提。又虽发菩提心。于大乘法。不乐修习。但起心念。观诸缘法。随所观察而行。名缘觉菩提。若人发无上菩提心已。复劝他人发于心轮回身。不生厌倦。乐利众生。皆令解脱。以己善利。普施一切。名无上菩提(阿毗昙心论云。弒父母弃背恩义。故堕无间。余三。坏福田故。亦堕无间)。

    或剥脱道人。鞭拷沙门。楚挞躯使。苦言加谤。

    二。剥脱。去其衣也。道人办道之人也。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鞑拷楚挞皆捶打之类。苦口加谤者。大经云。人有妒心。则有诽谤。若无妒心。云何有谤谤口。即恶知识也。经云。见他有过。不说其短。口常宣说纯善之事。名善知识。

    或破净戒。及破威仪。或劝他人。舍于八正。受行五法。

    三。大经云。戒者。即是遮制恶法若不作恶。是名持戒四。八正。即八正道释现前。五法者。即涅盘五种世法也谓名世(如男女瓶衣车乘屋舍等)。句世(四句一偈等)。缚世(卷合结束合掌等)。法世(鸣椎集僧严鼓诫兵。吹贝知时)。执着(如望远人。见染衣。想是沙门。绳横身上。想是婆罗门)。是名世谛五法(於此五法心不颠倒。是名第一义谛)。

    或假托形仪。窥窃常住。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五。窥觊望也。如是下结。

    或裸(音鲁)。露身形。轻衣唐突。在经像前。不净脚履。踏上殿塔。

    此总明三宝间余障二。一。裸。赤体也。赤形露体谓之裸露小衣轻跳。谓之唐突。比丘不着三衣礼拜皆是。经像。即法与佛也。不净脚。脚之不净者。不净履鞋之秽污者。上登也。殿。是供佛像处。塔。是供佛舍利处。可以不净脚履登之乎。

    或着屧屐。入僧伽蓝。涕唾堂房。污佛僧地。乘车策马。排揬寺舍。凡如是等。於三宝间所起罪障。无量无边今日至祷(南藏作诚)。向十方佛尊法圣众。皆悉忏悔。

    二屧(音雪)。是无跟凉履(拖鞋)。屐。是高底履。或泥屐也。经云着屐见佛。生马蹄国。僧伽蓝。此云众园。清净众所居之处也。排揬。推排冲揬。言轻触也。凡如下。总结。忏悔灭罪竟。下发愿成德。

    愿承是忏悔佛法僧间。所有罪障。生生世世。常值三宝。尊仰恭敬。无有厌倦。天缯妙彩。众宝缨络。百千伎乐。珍异名香。华果鲜明。尽(上声)世所有。常以供养。

    分四节。一。竭诚供养。厌倦。言心生厌恶而身懈倦也。大经云。菩萨常以衣服等四事。香。华。灯明施人。以是因缘。得身金色。常光明曜。佛过鹦鹉林。虫衔华请佛。佛受其请。住林中七日。佛住鹭鸾池。众鸟呈祥供养。佛坐深山。猕猴取岩蜜供养。虫鸟猕猴尚尔。况人类。不兴供养以祈福乎。尽有二义。一。富贵。则尽世所有。有即须求。贫穷。则尽力所及。及则须觅。不定少多之物。贵在竭尽其心。

    若有成佛。先往劝请。开甘露门。

    二。劝请说法(大经佛为母处忉利天。波利质多。树安居说法。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及四部众。白目连速至彼天。请佛还来说法)。开甘露门即转法轮也。甘露是不死药食之长主。喻得佛法。即证不生不灭常住之法。门。通出入义出生死海。入佛法门。

    若入涅盘。愿我常得献最后供。

    三。伸最后供问。诸佛何故必于二月涅盘。答。二月。春阳之月。万物生长。种植根栽。华果敷荣。江河盈满。百兽孚乳。是时众生多生常想。为破常想。说一切法悉是无常。又问何故必于十五夜。答。是夜。月无亏盈故。更有十余事。详如中卷初释(世尊拈华迦叶微笑佛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之法。付嘱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波旬请云。瞿昙。弟子所作已办。当入涅盘答。吾日后向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当取灭度)。献最后供者。经律异相云。佛临灭。拘尸城工巧之子。名纯陀。泣白世尊。我等从今。无主无捄。贫穷孤苦。欲从佛求将来食。惟愿哀受我等微供。然后涅盘。佛言。我今。为汝。断除贫穷。以无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令汝具足檀波罗蜜。纯陀号泣。复白大众。同共礼劝。佛莫涅盘。佛告纯陀。诸佛法尔。有为亦然。速办所施。不宜久停。是时天人皆来奉供。佛悉不受。大众唱言。善哉纯陀。成就大福。我等供具则为唐捐佛欲满众望。一一毛孔化无量佛。一一诸佛各有无量诸比丘。悉皆受供。释迦自受纯陀所设。食满百斛以佛神力。充足一切大众。明始终二事也。

    於众僧中。修六和敬。得自在力。兴降三宝。上弘佛道下化众生。

    四。明中间事愿成就。众僧者。唐梵双标。取文词稳顺。令人。易解。六和者。一。身和同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修此六和。非敬弗得。故云修六和敬。古云无不敬是也。佛法速灭有五因缘。比丘不敬三宝。及戒定故。正法不得久住。梵语僧伽。此云众和合。若众而不和。如群商群吏军众等。若和而不众。如二人同心等。不名僧宝。众而和合。是福之因。方名僧宝。上弘佛道。是自利。大智为先。下化众生。是利他。大悲为首。二利兼行。便是菩萨。

    如上所说於三宝间。轻重诸罪。皆已忏悔。其余诸恶今当次第。更复忏悔。

    先结前。其余下。起后。如上所说。有所未尽。故言其余。

    经中佛说。有二种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作已能悔。又云有二种白法。能为众生灭除众障。一者惭。自不作恶。二者愧。不令他作。

    健。勤勇无间意。自强不息也。又云。大经说也。白者洁白纯净之谓。对治黑业。如十使十恶等是黑业受四恶报。五戒十善。四禅八定等为白业。受人天。三乘摩诃衍。报四圣。又隐过。天眼见者须自惭。显过。人所见者。须愧他。令。教也。

    有惭愧者。可名为人。若不惭愧。与诸禽兽不相异也。是故今日至诚。归依於佛。如法忏悔。

    前连引经证。此忏主出意作结。下广明从无惭愧中流出诸业。文七。

    (某甲)等自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信邪倒见。杀害众生。解奏魑魅。魍魉鬼神。欲希延年。终不能得。或妄言见鬼。假称神语。如是等罪。皆悉忏悔。

    一。邪倒见章。解(音戒)。闻上也。奏。进上也。魑魅。大力鬼也。老物之精。山泽之怪。魍魉。不明真如一心者。由不明真如自性。故曰魍。不了唯是一心。故曰魉。希冀也。妄言见鬼神语。如关亡捕鬼。童子女巫。附体关仙乱语之类。借彼欲冀长生。非但不得益算之愿。抑且难免地狱之苦。

    又复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或行动慠诞。自高自大。或恃种姓。轻慢一切。以贵轻贱。用强陵弱。或饮酒斗乱。不避亲疎。惛醉终日。不识尊卑。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二。慠诞章[怡-台+居]慠妄诞。不但存于心。且施于四体。故曰行动。自己空腹高心眼空四海耳。恃种姓者。倚赖种族之尊胜也。贵轻贱强欺弱。众暴寡。皆出于慠而不敬。诞而不谦也。饮酒者。经云。过失无量但过酒器与人。招五百世中无手之报。况自饮及教人饮乎。三十六失。如上卷所明。今文略具。如云斗诤之本。致病之根。无故捶打奴仆。横杀众生。奸淫他妻。偷人财物。不孝父母。疎远善人。常怀恚怒。日夜忧愁。不敬三宝。轻慢师长。如次配看。可晓。

    或嗜饮食。无有期度。或食生鲙。或啖五辛。熏秽经像。排揬净众。纵心恣意。不知限极。疎远善人。狎近恶友。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三。饮食无节章。鲙。细切肉也。五辛。梵网云。一。大蒜。二。茖葱(即韭薤)。三。慈葱(即家葱)。四。兰葱(即小蒜)。五。兴蕖(即胡荽)。食辛有五过(出楞严经)。一。多过。熟食发淫。生啖增恚二。天远纵能说法。诸天远离。三。鬼近。鬼舐唇吻。常与鬼住。四。福消。福德日消。长无利益。五。魔集。魔来说法。非毁禁戒。排揬净众者。五辛气臭。既熏秽佛法。亦唐突净业善友。纵心二句。出无有期度之意。疎远二句。出嗜饮食之由。

    或贡高矫假。偃蹇自用。跋扈抵揬。不识人情。自是他非。希望侥幸。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四。以劣觊幸。自矜才能而慠物曰贡高。强力纵伪以欺人曰矫假。偃蹇。左传云。骄慠也。自高自大貌。跋扈。犹强梁也。水边居者。于水未至时。作竹篱候鱼。鱼入水退。小鱼独存。大鱼跳跋篱扈而出。明恃强自逞也。抵触也。揬。即傏揬。总是不顺理意。希望者。希冀瞻望德泽也。侥。求也。幸。谓不当得而得者。

    或临财无让。不廉不耻屠肉沽酒。欺诳自活。

    五。无廉耻章。临财无让。言争先取也。见得思义乖。伤于廉洁可知。羞耻之心何有。自与盗戒近矣。次。酒肉一对。屠肉。犯杀戒。沽酒。犯不饮戒(详如梵网及前释中)。次。心口一对。欺出于心。诳施于口。借此二恶以求自活。

    或出入息利。计时卖日。聚积悭克。贪求无厌。受人供养。不惭不愧。

    与上临财节。成自它一对。放债盘折。算子母钱。名出入息利。本能生利。如父母能生子。故云息。放债取利。月不过五等。是计时卖日。适所以滋润贪心。故云克积。贪求无厌(平声)者。求谋不已也(左传虞叔有玉虞公求之。献之。又求其宝剑。虞曰。是无厌也)。大经云。供僧。即供三宝。人随佛语。即供养佛。为解脱故。即供养法。众僧受者即供养僧。

    或无戒德。空纳信施。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全无净戒之德。虚受信心之施。结上淫。杀。盗。妄。饮酒。欺诳自活。皆无德也。

    或捶打(音顶)奴婢。驱使僮仆(南藏作吏)。不问饥渴不问寒暑。或伐撤桥梁。杜绝行路。如是等罪。今悉忏悔。

    六。家乡对。打。直触也。周礼。十五成僮。婢妾之总称。日有饥渴。岁有寒暑。不问其情。谅其力。役使之。可乎。夫奴仆。人子也。为主者。应以育子之心惜之。为仆者。亦应以事父之心事主。自各得其情也。今者。非使负恩。便是主人太过。噫反征其剩。将若之何。於里巷中。或伐除大桥以阻众。撤去小梁以截行。杜。塞也。塞通衢。绝行路也。无论城乡道路。或砖瓦堆地。或艹长覆路。使长幼不便於行驰。沾衣湿袜破履戕靴。皆所不宜。凡动人心事。决不可为。

    或放逸自恣。无记散乱。摴蒱围[其/水]。群会屯聚。饮食酒肉。更相扰饯。无趣谈话。论说天下。

    七。内外对。放逸招报。大经云。放逸有十三果报。一。乐作世间业。二。乐说无益语。三。常乐睡眠。四。乐说世间事。五。常乐亲近恶友。六。常乐懈怠懒惰。七。常为(训被)他人所轻。八。虽有所闻。寻复忘失。九。乐处边地十。不能调伏诸根。十一。令不知足。十二。不乐空寂。十三。所见不正。外放逸。内自恣也。无记。昏昏时。散乱。非善即恶时。摴蒱。即双陆。老子作之用卜。今人掷之为戏也。围棋。大棋也。尧造以教子丹朱。舜仍以教子商均。其法具方圆动静。非智者不能也。(孔子云。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平巳皮。日依云。有害诈争伪之道)不饮戒有三等。上。不过(过传途也)酒器与人。中。不教人饮。下。不自饮。食肉有十过。一览云。一。众生本是六亲。二。食肉人。众生见即惊怖。三。坏他信心。四。慈心薄少。五。增恶罗剎习气。六。令学咒术不行。七。众生身命。於己无别。八。诸天贤圣远离。恶神恐布。九。不净所出。十。死堕恶道。扰客扰主也。饯主送行客也(广酌。酒食途人曰饯)。

    从年竟岁。空。丧天日。初中后夜。禅诵不修。懈怠懒惰。尸卧终日。

    初中。后日分是昼三。初中。后。夜分。是夜三。所谓日不足。继之以夜也。遗教经云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禅。具云禅那。此云息寂。息虑忘缘。直究自心。顿悟无生也。诵者。持咒诵经念佛等是也。因不修习。而堕昏沉散乱二病中。岂非空丧天日。虚延岁月乎。尸卧。如死尸僵卧於清昼。岂不闻孔子责宰予乎。

    於六念处。心不经理。见他胜事。便生嫉妒。心怀惨毒。备起烦恼。

    六念(专心系想曰念。出大经)。念佛。是慈悲导师(又具相好功德。及愿成佛身)。念法。是三世佛母(修行轨则。能除结使。及愿转法轮)。念僧。是人天福田(具种种功德。及代佛开化众生)。念天。是常寿安乐(具诸善业。感报胜身及满天中天一切种智)念戒。是清净身心(能息诸恶。成就道品。及满诸愿)。念施。普济贫穷(能破悭贪。生长福果。及舍诸烦恼)。心不经理者。心不干此六者。经历料理。一任懈怠。毫无警醒胜事。即参禅听教持戒念佛等。不行助扬而反嫉妬是忘本也。备起烦恼。无恶不作也。

    致使诸恶猛风。吹罪薪火。常以炽然。无有休息。三业微善。一切俱焚。善法既尽。为一阐提。堕大地狱。无有出期。是故今日至祷稽颡。向十方三宝。皆悉忏悔。

    诸恶。即烦恼所造之业。不出十恶等。烦恼狂风。吹罪恶薪火。微善。不出五戒十善。恶兴则善丧。故曰俱焚。一阐提。此云信不具(亦云退没善心)。是故下。结。

    上(南藏作向)来所有一切众罪。若轻若重。若粗若细。若自作。若教他作。若随喜作。若以势力逼迫令作。如是乃至赞叹行恶法者。今日志(坊本作至)诚。皆悉忏悔。

    总结上文。轻。如微善恶等。重。如阐提堕大狱等。余可解。总申忏悔竟。下发愿成德。

    愿承是忏悔。一切诸恶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慈和忠孝。谦卑忍辱。知廉识耻。先意问讯。

    慈。翻前(第一节杀害众生等。第三节食生鲙等。第六节捶打驱使僮仆等。第七节食肉扰饯嫉妒胜事等)。和。翻前(第二节慠诞轻慢斗乱等。第四节跋扈抵揬。第七节惨毒备起烦恼等)。忠。翻前(第一节妄言见鬼等。第五节欺诳自活等。第六节撤桥杜路等)。孝(与上慈义同)。谦卑者。道生于卑退。德生于安和。经云。谦下诸比丘。远离自高心翻前(第二节慠诞自高大轻慢等。第三节排揬净众等)。忍辱。翻前(第二节斗乱不避亲疎等)。知廉。翻前(第一节解奏等第四节希望侥幸等。第五节临财无让不廉等)。先意问讯。华严离世间品。菩萨有十种手中。第三先意问讯手。舒展右掌。相迎引故。此谦卑义也。

    循良正谨。清洁义让。远离恶友。常遇善缘。收摄六情。守护三业。捍劳忍苦。心不退没。立菩提志。不负众生。

    循。顺。良。善也。正。是端正。谨。是谨慎清洁。则不贪污。义让。则临财不苟得也。远恶友。翻前(第三节狎近恶友文)常遇善缘。翻前诸恶猛风。吹罪薪火炽然。微善俱焚等。收摄六情。情。识也。眼等六识。不攀缘六尘。翻前六念不经心文。守护三业。不纵十恶。翻放逸自恣等。捍劳忍苦。捍。是勇猛。精进之谓。翻前懈怠懒惰等。立菩提志。即发菩提心。发心必度生。故不负(坊本作荷负。非)。

    发愿已。归命礼诸佛(结前生后)。

    南无毗卢遮那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弥勒佛  南无龙种上尊王佛  南无龙自在王佛  南无宝胜佛  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  南无袈裟幢佛  南无师子吼佛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  南无大庄严菩萨  南无观自在菩萨

    礼诸佛已。次复忏悔(结前起后)。

    向来已忏悔烦恼障。已忏悔业障。所余报障。今当次第披陈忏悔。

    先。双结二障。所余下。生后果报中。地狱至修罗四恶道。及人中天中无量余报。皆次第忏悔(大经云。余报有三。一。烦恼余报。若人习近贪欲。报熟。则堕地狱。狱出。受畜生身。鸽。雀。鸳鸯。鹦鹉。青雀。鱼。鳖。猕猴。獐鹿。是也。得人身。则受黄门女人二报无根。设得出家。犯初重戒。若人以殷重心。习近嗔恚报熟。堕狱。狱出。受畜生身。毒蛇。师子。虎狼。鹰鹞等是也。若得人身。具足十六诸恶律仪。设得出家。犯第二重戒若有修习。愚痴报熟堕狱。狱出。受畜生身。象。猪。牛。羊。蚤虱蚊虫等形。得人身。则聋盲喑痖。癃残背偻。诸根不具。不得受法。设得出家。诸根暗钝。喜犯重戒乃至五钱。若习憍慢报熟堕狱。狱出。受畜生身。粪虫。驼驴。大。马。设生人中。爱奴婢身。贫穷乞丐。设得出家。为人轻贱。破第四戒。如是烦恼余报。唯修集大涅盘。故悉得断除。除已。则余业皆净。披。开也。陈。列也。忆先所犯以求忏也)。

    经中说言。业报至时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唯有忏悔力。乃能得除灭。

    此引婆罗门避死经偈也。佛言罪有二种。一者业障。二者报障。若具此二。则不受化。昔兄弟四人学仙。各得五通。自知寿尽。以通力避死。一涌空中藏形。一入大海。三百六十六万里。下不至底。处于其中。一劈山隐形石间。自谓无常对来。无从而觅。一匿之地中。然俱不免死。入空者。堕地如果熟落。入海者死为鱼[日*敢]。如饵堕河。隐山者。死为兽吞。如鸟喂鹰。入地者。死时如剎竽倒。佛既观知。谓此四人。欲舍宿对。三毒未除。安免此患(两藏皆石字。有改石为市。恐误耳。受报报字。本经是业字)。方。即所向之方。古德云。道无方所。明之在人。法离见闻。断之在智。盖业报与道相反。亦应云。业报无方所。脱之在人。法离缚解。烛之在智。

    何以知然。释提桓因。五衰相现。恐惧切心。归诚三宝。五相即灭得延天年。如是等比。经教所明。其事非一。

    涅盘云。诸天五衰。谓头上华萎。腋下汗出。下染裳垢。身体臭秽。不乐本座。此大五衰。必死之相。又俱舍云。衣服绝香身光忽灭。浴滴沾身。本性嚣驰。两目眴运。此小五衰。遇胜缘。犹可解。非定死相。观得延天年语。必是小五衰。释提桓因。此云能作。天帝释也(大经云。天上虽无大苦恼事。然其身体。柔软细滑见五相时。极受大苦。与地狱无别譬喻经云。有帝释天。五德离身。自知福尽。甚大忧愁。念三界中。唯佛救苦。特到佛所。时佛正入普济三昧。帝作礼伏地。志心三归佛法僧众。未起之间。其命忽出。便入陶家驴母腹中。时驴自解走瓦坯间。践坏坯器。主怒。打之。寻时伤胎。其神复返。还为天帝。佛三昧觉。赞言善哉。能于殒命之际。归命三尊。罪对已毕。更不勤苦。佛为说法。得须陀洹道)。比(音闭)。辈也。类也。事非一有一。一。经法所明。不止一种。二。有忏不忏之别故。

    故知忏悔。实能灭[示*(囟-乂+古)]。但凡夫之人。若不值善友奖导。则靡恶而不造。致使大命将尽。临穷之际。地狱恶相。皆现在前。当尔之时。悔惧交至。不预修善。临穷方悔。悔之於后将何及乎。

    此节至文尽。皆策发激励之辞。必先自知业障。忏而灭之。得免诸难。先结前能忏之益但凡下。次明不近善知识之害。奖导者奖劝引导也。靡恶不造。言无恶不作。自种苦因也。致使下。明自受苦果。当命尽。狱恶现时。懊悔作恶心。怖惧狱苦心互发。故曰交至。预。先也。先办善业也。后悔无及。立下文张本。

    殃福异处。宿预严待。当独趣入到地狱所。但得前行。入於火镬。身心摧碎。精神痛苦。如此之时。欲求一礼一忏。岂可复得。

    此劝人先忏。免于后悔也。殃福。罪福也。处(上声)。受也。善恶因异苦乐报殊也。宿预。犹言预先也。纤毫不恕曰严。定欵以俟罪人之来为待独字。与自作自受呼应。趣(平呼)。说文。走也。行而张足也。火镬。苦具也。摧。折挫也。僧问赵州。古涧寒泉时如何。答。苦。饮者如何。答。死。雪峰闻之云。赵州古佛。遂遥作礼。若如此苦。如此死。当快乐无量。若不能至此。应先忏之。

    众等莫自恃盛年。财宝。势力。懒惰懈怠。放逸自恣。死苦一至。无问老少。贫富。贵贱。皆悉摩灭。奄忽而至。不令人知。

    若自恃盛年。无诸病苦。可以自适。不勤忏悔。倘无常忽至。后悔无益(先贤云。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四句偈。当深未之)。摩灭。消灭也。奄(上声)。遽也。奄忽犹倏忽也。卒然而至。孰令人知。既不问少。则盛年不足恃。不问富。则财宝不足赖。不问贵。则势力不足尚。少年富贵尚尔。况老而贫贱者乎。犹宜急急预忏。与性命竞。可也(问。大智慧人。亦有地狱分否。答。有。如调达谤佛。生身入狱。佛令阿难问。在狱中安否。答。我虽在狱。如三禅天乐。佛又令问。你还求出么。答。我待世尊入狱方出。阿难言。佛是三界大师。岂有入狱分。曰。佛既无入狱分。我岂有出狱分)。

    夫人命无常。喻如朝露。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云何忽此而不忏悔。但五天使者既来。无常杀鬼卒至。盛年壮色。无得免者。

    晨朝之露。遇日即无。岂真常久。云何二字。忏主痛责之辞。五天。婆沙论云。自四天王已下。有日月天。星宿天。常憍天。持鬘天。贤首天。此五。奉天所勅为使者。冥司所遣为杀鬼。卒至。卒然而到也(与奄忽而至呼应。盛年必有强壮之色。与自恃盛年势力照应)。

    当尔之时。华堂邃宇。何关人事。高车大马。岂得自随。妻子眷属。非复我亲。七珍宝饰。乃为他玩。以此而言世间果报。皆为幻化。

    古云。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纵有堂宇车马。与我何干。人。亦自也。迷人不悟。不思解脱。反生贪恋。更增苦本。妻非亲者。古语云。夫妻一似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七珍。金。银。珠。玉。珊瑚。琥珀等。无常经云。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他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资粮。言惟善业可持也。人间果报。如妻孥七宝等。是幻是化。反显地狱果报。非幻非化。能令精神痛苦。他不能代。幻者。西域幻术。依草木等幻作人畜。似有往来动作之相。须臾法谢。还成草木。法喻各开五法。喻中五者。如结一巾。幻作一马。一。所依巾。二。幻师术法。三。所幻马。四。马有即无。五。痴执。为马。法中五者。一。真性。二。识心。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执我法。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不皆然。故为幻化。

    天上虽乐。会归败坏。寿尽魂逝。堕落三途。是故佛语须跋陀言。汝师郁头蓝弗。剎根聪明。能伏烦恼。至於非非想处。命终还作畜生道中飞狸之身。况复余者。

    语。告也。梵语须跋陀罗。此云好贤(唐言善贤)梵语郁头弗。此云猛喜(又云极喜)。仙人名也。智度论云郁陀罗伽仙人。得五神通。飞到王宫。王夫人接足而礼。夫人手触。即失神通。从王求车驾而出。更修五通。一心专志。因鸟鸣乱意转诣水边求定。复闻鱼斗。即生嗔恚曰。我当尽杀鱼鸟。此人久后得道。生非非想。天。后彼寿尽。下生报为飞狸。杀诸鱼鸟。作无量罪。堕三恶道。狸之伎俩。止能杀鱼。且为飞狸。并杀飞鸟。以遂其恶。致堕恶道(传曰。郁。头蓝弗。以世俗智伏下地惑。获非想定。具五神通。时君尊敬。延入宫掖。女子接足而礼。蓝弗触女子手。遂生贪欲。便失神通。饭食讫。徐步归山。故偈曰。才生一念欲。便失五神通。故佛临涅盘。告阿难言。吾未成佛。示八郁头蓝弗。外道法中。修学四禅八定。吾成佛来。毁訾其法。天福受尽。还堕畜生。荆溪云。不知牛等於彼业谢。德胜因牵。生於人天。须跋陀问佛。云何能断一切诸有。答。观实相人。能断诸有。无相之相。名为实相。即一切法。无自相他相共相等)。

    故知未登圣果已还。皆应轮转。备经恶趣。如不谨慎忽尔一朝亲婴斯事。将不悔哉。

    圣果。即无上涅盘妙果也(三界俱未登圣果。于人身修十善。下品十善。生人趣。中品十善。非定相应。生欲天。上品十善。与四禅定相应。生色界天。与四空处定相应。生无色界天)。婴受也。下文引小喻大。

    如今被罪。行诣公门。已是小苦。情地慞惶。眷属恐惧。求捄百端。地狱众苦。比于此者百千万倍。不得为喻。

    阳间公门小苦尚知可畏。地狱众苦有无量倍。而反不畏。岂非大愚痴哉。诣。到也。自己情地慞惶。累彼眷属恐惧。巧计百出以求捄援。意在免难。况剧苦之地狱乎。下呼众责结。

    众等相与尘劫以来。罪若须弥。云何闻此安然不畏。不惊不怖。令此精神。复婴斯苦。实为可痛。是故志诚。求哀忏悔。

    罪若须弥。言深重也。须弥。此云妙高。四宝所成。超出群峰故。预思精神受苦生痛。如思蹋悬崖。足心酸涩(令此等三句。与前行人人於火镬精神痛苦呼应。大经云。一切众生。若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